佛弟子文庫

肇論疏

釋元康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肇論疏卷中

釋元康撰

般若無知論

此論第三明因申般若教也。而言般若者。梵音。此雲智慧也。無智者。無有取相之知耳。常人皆謂般若是智。則有知也。若有知則有取著。若有取著即不契無生。今明般若真智。無取無緣。雖證真諦。而不取相。故云無知。

夫般若虛玄下 此論文有三章。第一正是本論。第二劉公致問。第三肇師釋答。今初。本論之中。文有三章。第一先序般若之因由。第二正標無知之宗旨。第三問答料簡。今初序中。文有四段。第一標宗旨。第二序什師。第三嘆秦王。第四明論意。今初也。般若之法。無相故虛。幽隱故玄。玄黑也。幽深難測。義如玄黑。河上注老子云。玄天也。此亦以天遠難明義。同幽黑也。蓋是三乘之宗極誠真一無差者。蓋者不定之辭也。謂是而未敢為是。故云蓋是也。三乘皆有般若。皆因般若而得成道。皆以般若為宗本。皆以般若為至極。然有深淺不同。故有大小之異。以此義故。信般若是真是一無差之法也。然異端之論紛然久矣者。般若之法。理性無差。比者學人釋有差異。以其不能明般若之性。故異說不同。即如遠法師集雲。聞壹公以等智為般若。情實不甘。即其事也。何者。等智者是共有之智。上下是同。如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三種等智。所謂淫欲。恐怖。飲食。小乘依此。故立等智。此是麁近。未為深妙。豈以此智而為般若乎。道一師不解。故云以此為般若耳。今肇法師亦彈此義。故云爾也。亦可常人或謂般若有知。或謂無知不能分別。今詺此為異端耳。

有天竺沙門下 第二序什法師也。高僧傳雲。什法師父。是天竺國宰相子。名鳩摩羅焰。祖父當紹位。乃避位不受。東遊龜茲。龜茲王帛伅妹。體有赤靨。法生智子。諸圀娉之。皆不肯應。乃見焰。心欲當之。王遂逼妻焰。焰遂納之。生什法師。法師出家已後。又往天竺。故云天竺法師也。而言鳩摩羅什者。本名鳩摩羅耆婆。此雲童壽。其父名鳩摩羅焰。母名耆婆。今合取父母之名為字。故云爾也。至此已後。善解文什。故名為什。此梗概。略取傳意。非全文也。此是皎法師作傳云爾。餘處不見。然此語或可然。或不然也。何者。若什法師至此。善解文什。故云羅什者。高僧傳中。更有梵僧。名佛馱什。亦解文什。然後名什乎。彼既不然。此何獨然哉。以此言之。未必然也。少踐大方者。老子云大方無隅。今借此語。以喻大乘之法也。什法師七歲出家。先學小乘諸論。至年十三。從參軍王子須利耶蘇摩受學。蘇摩兄弟二人。兄名須利耶跋陀。弟名須利耶蘇摩。蘇摩才辨絕倫。兄及諸人皆從受業。蘇摩為什說阿耨達經。什聞陰界諸法皆空無相。怪而問曰。此經更有何義。而皆破壞諸法。答曰。眼等諸法。非真實有。什既執有根。彼據因成無實。於是研覈大小。往覆移時。什方知理有所歸。遂專務方等。因廣求義要。受誦中百十二門等。故云少踐大方也。又大方者。謂天竺國。什雖生龜茲。早向天竺耳。研機斯趣者。機是機根也。易雲。知幾(平聲)其神乎。又云。幾者動之漸。字與今別。義或可同也。或不同也。而言同者。動之漸亦是心也。言不同者。機但論心。動之微則泛論諸事耳。什法師年二十。於龜茲王宮中受戒。住於新寺。又於寺側古宮中。初得放光經。始就披讀。魔來蔽文。唯見空紙。什知魔所為。誓心逾固。魔去字顯。仍習誦之。復聞空中聲。曰汝是智人。何用讀此。什曰。汝是小魔。宜時速去。我心如地。不可轉動。今指此事。故云爾也。獨拔於言像之表者。周易有文言象辭。假文言象辭。方顯易道。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文雲。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像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像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於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像者也。今借此語用也。易之言象。本明易道。什法師玄悟般若。不假言象也。妙契於希微之境者。有本有得字也。契謂契會也。說文雲。契要也。桉契刻木為要也。然契有雌雄。像於男女。雄為左契。雌為右契老子云執左契。此之謂矣。希微者。老子云。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溷而為一。今借此語。以喻般若無聲無形。什法師能妙契會也。齊異學於迦夷者。齊謂齊整也。異學是外道也。迦夷是中天竺國名。此雲赤澤國也。言迦夷者。意言在西國破外道。未必剋在中天竺也。其事者。龜茲北界溫宿國。有一外道。神辨英秀。名振諸國。手擊王鼓而自誓曰。論勝我者。斬首謝之。什法師既至。以二義相撿。則迷悶自失。稽首歸依。今指此事也。楊淳風以東扇者。風謂般若慧風。如淳和之風也。東扇。謂扇般若之風於此東國也。其事者。什母先將什至北天竺。遇一阿羅漢。名達摩瞿沙。見而異之。謂其母曰。常當守護。此沙彌若年至三十五。不破戒者。度人無數。如憂婆毱多。若破戒者。無所能為。正可才明絕世法師而已。遂將什歸其母。後復往天竺。臨去謂什曰。方等深教。應大闡真丹。傳之東土。唯爾之力。但於自身無益。其可如何。什曰。大士之道。利彼忘軀。若必使大化流傳。能洗悟矇俗。雖後身當爐鑊苦而無恨。後遂傳法來此。故云東扇也。將爰燭殊方而匿曜涼土者。將欲也。爰於也。小爾雅雲。爰易也。燭照也。涼土即涼州也。涼有五涼。前涼張軌。後涼呂光。南涼吐蕃烏孤。西涼季暠。今言涼者。沮渠蒙遜。五涼並都姑臧。前後二涼並都姑臧可知。而南涼西涼北涼亦都姑臧者。南涼初都武威西平。後徙東都。又從姑臧。又反東都也。西涼初都姑臧。後遷須泉。蒙遜初都張掖。後遷姑臧也。今言涼者。是蒙遜涼也。言什法師將欲照燭此國。所以在涼土。隱匿才智者。有所以也。其事者。前秦主符堅。建元十三年正月。太史奏。有星現於外國分野。當有大德智人。入輔中國。堅曰。吾聞西國有鳩摩羅什。襄陽有釋道安。將非此耶。即遣使求之。至十八年九月。堅遣驍騎將軍呂光。凌江將軍姜飛。率兵七萬。西伐龜茲。臨發堅餞光於建章宮。謂光曰。夫帝王應天而治。以子愛蒼生為本。豈貪其地而伐之。正以懷道之人故也。朕聞西域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寶。若剋龜茲。可馳驛送什。光果剋龜茲。將什東返。行至涼州。聞符堅為姚萇所害。光乃竊號關外。光死。子紹襲位。光庶子纂。殺紹自立。光姪超。殺纂立其兄隆。總經十八年。呂光父子不弘正道故。蘊具深解無所宣化。今言此事也。所以道不虛應應必有由矣者。符堅死此則無由也。姚興出是謂有由也。弘始三年下。後秦姚興年號也。歲次星紀者。丑月為星紀。丑年為赤奮若。今以月名詺年。故云星紀。何者。爾雅釋名雲。寅年攝提格。卯年單閼。辰年執除。已年大荒落。午年敦牂。未年協洽。申年涒灘。酉年作[咢-二+一]。戌年閹茂。亥年大淵獻。子年睏頓。丑年赤奮若月也。正月析木。二月大火。三月壽星。四月鶉尾五月鶉火。六月鶉首。七月實沉。八月大梁。九月降婁。十月娵觜。十一月玄枵。十二月星紀。今弘始三年正當丑年。年屬赤奮若。今以丑月之名。以代丑年之名。故云弘始三年歲次星紀也。有人云。十二年名。十二月名。皆是次第互用無苦在。故以月名詺年也。秦乘入國之謀舉師以來之意者。諸本皆云八國者。非也。今依古本入國是也。三十國春秋雲。呂隆懼南涼北涼之逼。表奏請迎。隆遷於秦。呂光之嗣於是乎絕。此乃是呂隆入秦國。非是八國也。高僧傳雲。弘始三年三月。有樹連理生於廟庭。逍遙園。蔥變為薤。以為美瑞。謂至人應入國。至五月。興遣隴西公碩德。西伐呂隆。隆軍大敗。至九月隆上表歸降。方得迎什入關。故云入國之謀也。師者兵眾也。舉兵以取什法師來耳。意者北天竺之運數其然矣者。文選魯靈光殿賦序雲。自西京未央。皆見墮壞。而靈光巋然獨存。意者。豈非神明扶持。以保漢室。今効此語也。明符堅舉兵法。往取什法師。未至而卒。今姚興舉兵往取。乃得歸來者。此是北天之運。運數應爾也。而言北天者。大品經云。般若於佛滅後。至南方。次至西方。後至北方。北方大興盛。大智論釋雲。北方謂北天竺也。今謂北天竺。運數展轉。方至東國。故云爾耳。

大秦天王者 第三嘆秦王姚興也。興初承父之後。僭稱皇帝。後之皇帝。號自稱秦王。百官皆隆號。改年弘始。今不稱天子。此雲天王耳。道契百王之端下。道居前王之表。故云百王之端。德潤洽於未來之世。故云千載之下。游刃萬機者。智刃也。莊子內篇養生章雲。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呼歷反)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伎。蓋至於是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伎矣乎始臣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良庖歲更刀而割也。族庖月更刀而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聞。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萬機者。尚書咎繇謨曰。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機。孔注雲。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今作機字。仍是單機字也。言秦王者。外能游智刃斷割國務。內能終日弘通佛道也。信季俗蒼生之所天下。信言信是也。季者。孟仲季。季末也。信秦王是季俗蒼生所仰如天。釋迦遺法之所憑如杖。亦杖託之杖也。遺法杖之而得興盛也。而言蒼生者。蒼是天色。莊子逍遙篇雲。天之蒼蒼。其正色耶。今雲天生。故云蒼生。所謂眾生也。時乃集義學沙門下。於時集諸僧也。義學謂學義者也。秦時有逍遙園。園中有觀。故云逍遙觀也。睿師云。逍遙園西明閣。閣亦觀也。逍遙園在西京故城之北。臨渭水也。躬執秦文與什參定方等者。什法師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至長安。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於逍遙園中。出大品經。秦王躬覽舊經。驗其得失。今言其事也。其所開託者下。明秦王所請譯經。開託法門者。非但取益當時。乃為末代津梁也。累劫者。意雲當來久遠利益也。

餘以短乏下 第四序論意也。短謂短學。乏謂乏才。曾謂曾經也。廁謂間廁也。嘉善也。謂經預間在五百人數會耳。以為上聞異要始於時也者。我以此時初聞異法要法耳。然聖智幽微下。前且明曾聞般若。今明般若難解。不可言說也。為試罔像其懷下。懷抱罔像。然似如有解。寄狂言以說之也。而言罔像者。莊子外篇北遊章雲。黃帝游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南望而遺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離誰朱索之而不得。使契詬索之而不得。乃使罔象。罔象得之。黃帝曰。異哉罔象。乃可以得之乎。郭注雲。明得真者。非用心也。罔象焉即真。今用此語也。字雖少異。本出莊子文。

放光雲般若無所有相下 第二正標無知論之宗旨。以為論體也。文有五段。第一標宗。第二辨相。第三融會。第四明體。第五總結。今初。文中有三。初正標宗。次解釋。後引證。今初引兩經標立無知宗旨也。此辨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此亦是釋。但未正釋也。此句如問。既雲般若。正明智用。應是有知。乃雲無相無知。何故然耶。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者。此句如答也。果者決定也。定有無相之知。則無取相之知。以無取相之知。以無取相之知。明是無知也。

何者夫有所知即有所不知下 第二解釋也。有所知者。取相知也。若有取相知。則無無相知也。又取相此即忘彼。知事即迷理。故知有所知者。則有所不知也。以聖心無知無所不知者。無此取相知。則有無相知也。又取相既有所不知。即不取相則無所不知。理數然矣。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者。無心取相而能知萬物者。乃是聖人一切智之所知也。

經云聖心無知下 第三引證也。

是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下 第二辨相也。所言相者。非有相之相。乃是無相之相耳。老子云。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今借此語也。虛其心。謂不取相也。實其照。遍知萬法也。故能默曜韜光者。以不取相。故能潛照萬法也。鞱光者。謂藏匿智光。而不取相也。虛心者。謂心無執著也。玄覽者。謂幽鑒也。閉智者。謂不分別也。塞聽者。不聽納也。又不曜而曜名為默曜無光而光名為韜光。無心而心謂之虛心。不覽而覽名為玄覽。不知而知謂之閉智。無聽而聽謂之塞聽。雖復閉智塞聽。而獨悟空空之理。故云獨覺冥冥也。然冥冥語。出莊子。莊子云。照照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今借此語。以喻空空也。

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下 第二融會也。聖智窮盡幽微而不取相。故曰無知。聖神應會機緣而不動念。故曰無慮也。神無慮故下。此故字。或屬上。或屬下。皆得也。以聖神無慮。故能自在於世間之表。即是自在義也。以聖智無知。故能玄悟於事像之外也。智雖事外下。雖云聖智玄照事外。即色知空也。非謂離色有空也。雖云聖神自在於世間之表。非謂不化眾生。終日在域中應化也。所以俯仰順化下。俯謂低。仰謂舉。應見大者。為現無邊之身。是謂仰也。應見小者。為現三尺之體。是謂俯也。應化接誘眾生。無有窮已也。無幽不察而無照功者。無幽微而不察。謂皆察也。自亡其照功也。謂無知也。斯則無知之所知下。此是無知之知。聖人神智之所應會也。

然其為物下 第四明體也。文中有三。初正明體。次解釋。後引兩經證成。今初。言其者。聖智也。物者。謂此聖智之為物性也。此乃非物名為物耳。實而不有虛而不無者。知法皆空。謂之實也。雖言是實。而體性非物。故言不有。體性非物。即名為虛。無所不知。故云不無。亦可言以無知。故言不有。無所不知。故言不無耳。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者。不無此智。故言存也。不可論其相貌定有定無。故言不可論也。唯獨聖智如此。故云唯也。

何者欲言其有無狀無名下 第二解釋也。無狀者。無狀貌也。無名者。無名字也。聖以之靈者。以用也。聖人用此靈通無所不知也。聖以之虛故虛不失照者。雖虛而不失照鑒之用也。無狀無名故照不失虛者。雖照知而不取相也。溷而不渝者。溷雜也。渝變也。出杜預注春秋。雖溷同萬法。而各各差別。不渝變也。動以接麁者。有所動作。應接機緣。故云接麁也。是以聖智之用下。常有用未嘗暫廢。只自求其形相。不可暫得也。

故寶積曰下 第三引兩經證成也。是維摩經中。長者子寶積說偈文也。舊經云爾。今經云。以無心意無受行也。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等覺即般若也。謂聖智不動而無所不為。故云建立眾生於實際也。所以聖跡萬端其致一而已矣者。種種變現。故云萬端。同是般若一致之所為作。故云一耳。

是以般若可虛而照下 第五總結也。般若之智雖無知。而能鑒照真諦之理。雖忘相而可見知。然此忘字義。應是亡失之亡。諸本皆作忘遺字。良以真諦不可取相。故云忘耳。萬動可即而靜下。萬物起動。即動無動。聖應無為。無所不為也。斯即不知而自知下。不作有相知。自是無相知。不同有心為。自是無心為也。復何知哉下。不知而知。即無定知。故云復何知。不為而為。即無定為。故云復何為也。

問曰夫聖人真心獨朗下 第三問答料簡也。文有九番。然有四難。第一有一番能所難。第二有一番名體難。第三有四番境智難。第四有三番生滅難。前三難皆難無知。後一難直難生滅。今初。問即難也。前論文雲。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無知即無智也。無慮即無會也。今難此語耳。意雲。有能知能會。有可知可會。即是有知有會。何得言無知耶。文中有二。前躡前難。後玄搆難。雖有兩意。通難一義。合為一難也。而言真心獨朗者。朗明也。謂般若之心。獨自朗悟。無物無知。故云物物斯照也。應接無方下。有緣皆應皆接。無有齊限。故曰無方。有所云為。皆與機緣應會。故云動與事會也。物物斯照故知無所遺者。皆知。故無遺漏也。有本作智字。義意雖同。望下不然也。動與事會故會不失機者。有機則會。故不失也。會不失機故有會於可會者。可會即眾生也。知無所遺故有知於可知者。有本雲。必亦有知於可知。煩長也。義雖無失。不如省要也。可知即所知之理也。有知於可知下。覆疏上句也。既知既會下。聖不虛知。即是有知。聖不虛會。即是有會。故曰既知既會。既有知會。何故言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耶。若夫忘知遺會下。第二玄搆難也。有本言若云。亦得也。若以聖人雖有知會。而不言我能有知我能有會也。即是聖人無私於知會以成其私者。此是聖人之心。不私作知會解。息忘其知會。非謂無知無會也。而言以成其私者。莊子外篇天道章雲。孔子舉仁義。以說老聃。聃曰。何謂仁義。孔子曰。忠心勿愷悌。兼愛無私。是謂仁之情也。老聃曰。無私焉乃私。郭注雲。世所謂無私者。釋已而愛人。夫愛人者。亦欲人之愛已。此乃其私。非亡公而公者也。今借此語。明聖人雖無心取知會。乃是知會。如無私乃成私耳。斯可謂不自有其知安得無知哉者。若云自忘知會者。此乃自不謂有知會。然知會之體非無。何得言無知會乎。答曰夫聖人功高二義而不仁下。答也。前難中雖有兩意。同難知會。今更不分別。合作一答也。文中有三。第一序本宗。第二述難意。第三結答。今初。功高二儀而不仁者。二儀謂天地也。不仁者。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今借此語也。聖人功高天地。是即仁矣。而不自矜其能。是謂不仁也。般若智明過於日月。是即明矣。而忘其知。故曰彌昏。小爾雅雲。彌益也。彌久也。今取益義耳。豈曰木石鼓其懷其於無知者。意雲。聖人無知者。懷抱豈同木石。名此為無知乎。固不然也。誠以異於人者神明下。人者神明。法有取相。是即知矣。聖人神明不取法相。故曰無知。以無知故。不可作事相取也。子意欲令下。第二述難意也。文中有二。前躡前難意。後玄搆難意。令初也。前難末雲。聖人無私於知會。故名無知者非也。不自有其知者。自不以知會為有也。而未嘗不有知者。有知在也。無乃乖於聖心下。無乃乃也。如爾雅雲。無定定也。無寧寧也。不顯顯也。不承承也。言乃乖聖心。失文旨也。何者經云下。釋經意。明所以乖聖心失文旨也。無知無見者。一往為知。明瞭為見。亦可一往為見。明瞭為知也。無作無緣者。作謂起作。緣謂攀緣也。斯知自無知矣。豈待反照然後無知哉者。聖心無所取相。故名無知。非是實有知自忘其知。名為無知也。若有知性空而稱淨下。第二玄搆難意也。若以聖人實有般若之知。但以其體性是空故曰無知者。非今無知之本意也。即不辨於惑智者。般若亦空。惑智亦空。二俱是空。同是無知。是則無別也。三毒四倒下。不但惑智。乃至三毒等皆爾。亦以性空為淨。與般若何異。何故獨稱般若無知乎。若以所知美般若下。若以真諦所知之境無相故。嘆美能知之智為無知者。亦非也。所知自常淨般若未嘗淨者。真諦自空。般若非空也。亦無緣致淨下。真諦自空。不關般若。何緣令般若同真諦之空。而言無知乎。然經云下。釋經中明般若無知本意也。將無以般若體性真淨本無惑取之知者。將無以者。意言以也。如世說雲將無同意言同也。以般若體性不取著於真諦。無惑取之知。故曰無知耳。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者。從然經云至此。文勢乃盡耳。以無有惑取之知。故言無知耳。豈唯無知名無知者。又答前忘知遺會也。非是自忘其知會。然後言無知。只此知性自無知矣。不待忘也。是以聖人下。第三結答也。真諦無兔馬之遺下。經說象馬兔三獸度河。淺深有異。象盡河底而無遺。兔馬未盡故有遺。今明般若觀真諦。真諦無遺。不如兔馬。故云無兔馬之遺。般若之智鑒照窮盡。故云無窮之鑒也。所以會而不差下。會機緣不差失。當道理無取著。寂然泊然無知。而遍知諸法也。

難曰夫物無以自通下 第二有一番名體難也。難中有二。先且泛序名體相召。然後正致難。今初。言物無以自通者。物不能自呼召得物體。故須立名以詺物。名能召物體。故名為通也。物雖非名下。物雖非是名。而有物當名。名詺得物體也。是以即名求物下。即以物名取物體。則物體可取。不能隱避也。而論雲聖心無知下。第二正致難也。意謂無知未甞知下。明兩名別也。斯即名教之所通下。立知無知兩名。本詺知無知兩體也。然論者欲一於聖心下。論主雲。知無知只是一聖心。而知無知兩名別也。尋文求實下。以知無知兩名。求其兩實。不相當也。何者下。釋所以不當之意也。若聖心是知。即非是無知。故云無所知無所辦。下句反此。若二俱無得無所得復論者。若知無知俱不得聖心。即兩名皆不當實。故不須復論也。答曰經云下。答文中有二。先且序般若絕言之意。後正答其所難。今初也。斯無名之法下。般若如此。乃是無名之法。故不可以名言言之也。言雖不能言下。雖不可言。假言方通。非言不傳也。是以聖人終日。智無知者。非實無知也。欲明聖智無所取著。故言無知耳。辨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者。若依前釋。以辨聖智。能通知諸法。故非無知也。以通聖智無有執著。故非有知也。若依後釋以辨相。故言聖智無知。其實非無知也。以通鑒故言聖智有知。其實非有知也。非有故知而無知下。覆上也。以非有故。有知即無知。以非無故。無知即有知也。是以知即無知下。結也。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者。莫以知無知兩言有異。謂聖心有有無之別也。

難曰夫真諦境智深玄下 第三有四番境智難也。四番連環更不分別。今初番也。真諦謂無生真境。非般若妙智。不能測知也。聖智之能在茲而顯者。般若有知。真諦之功能也。真諦即般若之緣也者。般若所緣緣於真諦也。以緣求智智即知矣者。既有所知之緣。即有能知之智。所知之緣既有法。能知之智應有知也。答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下。答文有三。第一直釋答第二相形答。第三總結答。今初。先標。後釋。今言不得以緣求智。令智有知也。何者下。釋所以也。放光云不緣色生識者。凡人皆緣色生識。所以有見。有見即有知。聖人不緣色而生識。即是無見。無見即無知也。又云五陰清淨下。五陰無相。故云清淨。般若無知。故云清淨也。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般若是能知之智。五陰是所知之境也。所知即緣也。即是所緣之法也。夫知與所知相與而有下。第二相形答也。雙辨真俗二諦。惑解兩智。與者共也。相與而有。謂惑智惑境也相與而無。謂真智真境也。以俗諦有相。故惑智有知。故云相與而有。以真諦無相。故真智無知。故云相與而無也。相與而無故物莫之有者。以真諦無相故真智無知。人莫能令其有知也。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者。以俗諦有相故。惑智有知。人莫能令其無知也。物莫之無故為緣之所起者。以人莫能令其無知故。即相因而起也。物莫之有故緣所不能生者。以人莫能令其有知故。即不相因而起也。緣所不能生故照緣而非知者。謂真智也。雖照真諦。不為真諦所生也。為緣之所起故知緣相因以生者。謂惑智也。境智相因而得生也。是以知與無知生於所知矣者。雙結惑解兩知兩境也。何者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者。此謂惑智惑境也。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者。此謂真智真境也。所以然者下。覆前兩義。今從此下至不從因緣有故。即直明惑境惑智也。而言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者。所知不自得所知名。以因能知。故得所知名也。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者。所知既因能知而得名。能知亦因所知而得名也。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緣法者。彼此迴互相因而生。即是因緣所生法也。緣法故非真者。以從緣生則非真也。非真故非真諦者。既從緣生即是俗諦也。故中觀曰下。引中論意。非全文。此意明俗諦。言勢隨及真耳。今言真諦曰真下。從叱至不見有法無緣而生。明真智真諦也。真諦既名真。真故即不從因緣而生也。故經曰不見有法無緣而生者。有法皆從緣生。無有有法而非緣生。則明非緣生者。是真諦也。涅槃經云。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諸經之中。通有此意。今泛引也。是以真智觀真諦下。第三總結答也。智不取所知此智何所知者。以不取所知故。名無知也。智然非無知但真諦非故知所真智亦非知者。不同木石之無知。故云然非無知也。但以真諦非是有相之所知故。真智不取相。名為無知耳。而子欲以緣求智下。子者男子之通稱也。子以真諦所緣之法是有。而令般若有知也。緣緣自非緣於何求知者。真諦之緣自無其相。真智之法。何得有知耶。難曰論云不取者下。第二番也。執前不取之言。以為難耳。為無知故不取下。為無所知故言不取。為先知然後忘取。故言不取耶。冥若夜遊者。無所知則同夜行。不辨黑白。知則異於不取者。知與不取異。則當知之時有取。然後忘知。始是不取耳。答曰非無知故不取者。雙排兩難也。當知之時。即不取相。故言無知耳。難曰論云不取者下。第三番也。不物於物者。不以物為有物也。若以物為有物。則是惑取。不以物為有物。則無惑取也。無取則無是下。既無所取。何物是物。何物當聖人之心耶。既不當聖心。云何聖人無所不知乎。答曰然無是無當者。按成此語。實無可是。實無可當也。夫無當則物無不當者。無當乃當真理。無是乃是真理也。物無不是則是而無是者。是真理雖是無所是。當真理雖當無所當也。盡見諸法而無見者。盡見諸法。則有當有是。而無見者。則無當無是也。難曰聖心非不能是下。第四番也。非不能以萬物為是物。然以無物可是物故。聖人不以物為有物耳。雖是不是是故當是於無是矣者。物非是有故當是無。不以物為有物。應以物為無物也。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者。不同惑智有相知也。若以無相為無相又何異累於真諦者。不作有相知。但作無相知也。又不有有相知。但有無相知。如此有何患累耶。答曰聖人無相者。聖人以無相為心也。既以無相為心。不但無於有相。亦乃無於無相也。若以無相為無相下。若謂聖人以無相為相。有此無相之知。此則無相乃成相。無知乃是知也。捨有而之無譬猶逃峯而赴壑者。之適也。峯謂山。壑謂水。避山而赴水。俱有害身之患也。處有不有下。處有不取有相。居無不取無相也。然亦不捨於有無者。即有為不有。非謂離有為不有。即無為不無。非謂離無為不無也。和光塵勞者。老子云。和者和其光。同其塵。今借此語。以明聖人和光同塵。在有同有。在無同無。同有。不取有。同無不取無也。周旋者。往來也。寂然而往下。寂泊俱是靜也。往即寂往。往無往矣。來即泊來。來無來矣。恬澹無為者。恬然澹然。無所施為。雖無所為。而無所不為也。澹音去聲也。莊子外篇天道章雲。夫虛靜恬澹寂漠無為者。天地之本。道德之至也。

難曰聖心雖無知下 第四有三番生滅難也。三番即為三。今初番也。應接機緣不失機會。故云應會不差耳。存之者。存而不應也。可乎者。有本云何乎。有本雲可乎。皆得言聖心可得生滅乎。答曰生滅者生滅心也者。謂凡言生者生於心。滅者滅於心也。聖人無心生滅焉起者。既無有心。無可生滅也。然非無心下。非是木石之無心。但是無知之無心。故曰無心心。應亦如是也。是以應會則信若四時之質者。小雅雲。質信也。家語云。明王之治百姓。其化可守。其言可復(伏音)。其跡可履。故其信如四時也。呂氏春秋雲。天地之大。四時化常。其信至也。春秋感精符雲。人主與日月同明。四時合信也。今以聖人應物。事如四時春秋冬夏。至時必應也。直以虛無為體者。有本上句無之字。則應雲信若四時質直。此句則雲以虛無為體。今依前釋直字向下也。直者但也。獨也。但以聖心虛無。故不可取。既不可取。是則無相。無相故無生無滅也。

難曰聖智之無下。第二番也。般若無知。此是聖智之無。惑智性空。此是惑智之無也。般若無知。亦無生滅。惑智性空。亦無生滅。兩無何異耶。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下。聖智無有知。惑智知體。皆無別也。所以無者是義也。雖同言無。其義各異也。何者夫聖心虛靜下。謂聖心無執著也。無有執著之知。而言其空也。可曰無知下。可名此為無知。不得名為知空也。惑智有知下。謂惑智有執著也。有此執著之知。而言其空也。可曰知無下。可名此為知空。不得名為無知也。無知即般若之無下。般若無取相。故曰無知。惑智體性空。故曰知無。知無即是真諦之實相耳。言用即同而異下。論用則本同成異。論寂則本異成同也。同故無心於彼此下。言同邊則彼此無差別。言異邊則彼此各有殊。謂般若有照境之力。真諦有發智之功也。亦可言異。則般若有鑒照之功。真諦無也。是以辨同者下。言同者。謂異法為同也。言異者。謂同法為異也。斯則不可得而異下。究竟言之。不可得定異。不可得定同也。何者內有獨鑒之明下。釋前寂同而用異也。內有獨鑒之明。即般若用也。外有萬法之異。即真諦用也。萬法雖異下。雖有實理。要以般若照之。方得顯也。內外相與以成其照功者。由內見外。由外發內。故曰相與也。此聖所不能同用也者。此即用異。聖人不能令同也。內雖照而無智下。照而無知。即是智寂。實而無相。即是境寂。兩法體性同皆是無也。內外寂然相與俱無者。兩法皆寂。俱是空也。此聖所不能異寂者。此即寂同。聖人不能令異耳。豈曰續鳧截鶴下。此語出莊子。莊子外篇駢拇章雲。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即悲。故性長長非所斷。性短短非所續。今借此語。以明境智雖異而同。不待同而後同也。夷平也。盈滿也。岳山也。壑溪也。誠以不異於異者。即以不異者為異也。故雖異而不異者。既以不異為異。異不可為異也。於無異法中而說諸法異者。諸不異為異也。亦不一相下。不一不異。即非同非異也。難曰論雲言用則異下。第三番。即就用寂為難也。未詳般若之內即有用寂之異者。有本雲。即有用寂之異不也。有本無不字。今不用不字也。直問般若之內何得復有用寂之異乎。若有不字。則是兩端為有為無也。答曰用即寂下。更泯用寂也。寂用體一下。寂用既是體一。同從理出。而有異名也。更無無用之寂主於用者。非謂離用之外別有一寂。為用之主也。是以智彌昧下。彌益也。逾越也。聖智彌昧。其用越明。聖神益靜。其應越動也。豈曰明昧動靜之異者。雖云明昧動靜。又復泯之為一也。故成具云不為而過為者。不為過於為也。無心無識下。無心無識。深復知覺也。是則窮神盡智下。謂此二經。窮盡神妙智慧。極言象外之談論也。即之明文下。通謂此般若無知論也。以此論之明文。則聖心無知可於見也。亦可即指此上二經。為即之明文也。

隱士劉遺民書問

般若無知論有三章。第一正是論文。第二劉公致問。第三肇師釋答。今是第二劉公致問也。廬山遠法師作劉公傳雲。劉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漢楚元王裔也。承積慶之重粹。體方外之虛心。百家淵談。靡不遊目。精研佛理。以期盡妙。陳郡殷仲文譙圀桓玄諸有心之士莫不崇。拭祿尋陽柴桑。以為入山之資。未旋幾時。桓玄東下格稱。永始逆謀始。劉便命孥考室林藪。義熙公候咸辟命皆遜辭以免。九年。大尉劉公。知其野志沖邈。乃以高尚人望相禮。遂其放心。居山十有二年。卒有說雲。入山已後。自謂是國家遺棄之民。故改名遺民也。初生法師入關。從什法師稟學。後還廬山。得無知論。以示劉公。劉公以呈遠法師。因共研盡。遂致此書。問其幽隱處。雖言跡在於劉公。亦是遠法師之意也。

遺民和南下 書有三章。第一序暄涼。第二正致問。第三總結。今初暄涼中。文有數節。通是一段也。而言和南者。外國致敬之辭也。頃飡徽聞有懷遙佇者。頃者俄頃。謂比來也。飡者耳中承聞。如飡食也。徽美也。聞者名聞。雖是聞字。而作問音也。承聞美名懷中遙思相見。故云遙佇。佇待也。音寄壅隔增用抱蘊者。當爾之時。南是晉。北是秦。兩國既其不通。書信難得。傳寄懷抱。以此增加蘊積也。弟子沉痾下。有本雲枕。亦可然也。今以沉滯痾疾。在草澤之中。瘵猶是疾也。因慧明道人北遊下。謂此已前。曾有慧明道人向北。通書信也。古人不以形疎致澹下。形雖乖疎。而情不澹薄。悟解相關。即為近矣。而言古人者。世說雲。嵆康呂安暫一相思。則千里命駕。安時尋康。康不在。見嵆熹。熹要安過。安不應。直書門上作鳳字。古鳳字凡中著鳥。謂熹為凡鳥。故不過也。是以雖復江山悠邈不面當年下。悠邈皆是遠也。不面當年。謂當今之年。不對面也。企懷風味。謂懷抱企慕肇法師體。風理味也。鏡心像跡。謂鏡照其心於肇法師無知論。論如肇法師之像及跡也。佇待也。悅忻也。勤勞也。良信也。緬然無因瞻霞永嘆者。緬遠也。南北隔絕。無因相見。瞻望雲霞。長嘆息也。有本作遐遠字。不及雲霞字也。順時愛敬者。順四時自愛自敬也。冀行李承問者冀望也。左傳注雲。行李使人也。有人云。古時字少。即以李字當履。相仍不改。以至於今。李猶是履。履謂人信行履來往也。望得書問。故云承問耳。伏願彼大眾康和者。康樂也。外國法師常休納者。什法師也。休謂休泰。納謂內也。出鄭玄注詩耳。上人以悟發之一器而遘茲淵對者。遘遇也。有本作構。謂架構也。上人謂肇法師也。器謂才器。悟解發明。故云悟發。問答深玄。故云淵對也。想開究之功足以盡過半之思者。爾雅雲。究窮也。周易系辭雲。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所以然者。彖謂斷也。斷一卦之吉凶。故名為彖。尋易彖辭。則於易道思慮通悟。過於一半。今謂此論開究般若義過於半。如彖辭之開易道也。故每惟乖濶憤愧何深者。為肇法師能如此開究般若之理。故每欲相見。思惟南北乖闊。懷抱憤結愧嘆何深也。彌厲者。厲嚴也。恂恂穆穆者。爾雅雲。恂恂慓也。廣雅雲。恂恂敬也。王肅註論語云。恂恂溫恭貌也。穆穆和順也。宿心者。本心求隱。今從本志。故云遂也。上軌者。軌是車軌。軌訓法也。通謂佛法為上軌也。亦可別說廬山德眾軌則也。感寄之誠日月銘至者。感遠法師之思。寄在佛法之中。至誠明顯。如日月也。而言銘者。銘記也。有人云。銘訓明也。明已雲誠如日月也。遠法師頃恆履宜者。履休宜也。思業精詣者。心思精業行詣。詣進也。乾乾宵夕者。周易乾卦九三之爻辭雲。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今用此語也。言宿夜精勤也。自非道用潛流理為神御者。說文雲。御者使馬也。尚書雲。御治也。按乘馬曰御。御馬字經史皆作馭也。以遠法師用道潛流於心內。用理御心神。故能然也。孰以過順之年下。孰誰也。誰何也。過順謂六十已上也。論語云。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六十已上老人。神氣湛然。如此勤厲也。所以憑慰既深下。仰憑法師。俯慰思深。不能仰謝。故云逾絕也。此才運清俊旨中沉允者。運才思清雅俊逸。意旨中當沉深允愜也。易雲允當也。尚書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孔安國注雲。允信也。推涉聖文婉而有歸者。左傳雲。婉曲也。說文雲。婉順也。聖文謂佛經。推驗佛經。肇法師所作。有旨歸也。披味慇勤下。披閱翫味手不釋也。真可謂浴心方等之淵下。謂肇法師。將心於大乘水中得浴。將懷於幽玄之津取悟。亦可劉公自云。今尋此論。有如此也。而言津者。爾雅雲。津極也。若令此辨遂通下。此辨謂無知論也。宣流天下為通也。般若眾流。謂諸部般若也。殆不言而會者。殆字有多義。易雲。殆差也。廣雅雲。殆敗也。鄭玄注雲。殆幾也。毛長詩傳雲。殆始也。今依鄭玄也。殆者是幾也。幾者是近也。此論若流通天下。則般若之理。不待言近可契會也。可不欣乎者。意言欣也。再言者。謂大欣也。廣雅雲。欣喜也。然其理微者辭嶮者。道理既幽微。言辭則嶮絕。如前雲。知非為知。欲以通其鑒。不知非不知。欲以弁其相。弁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又云。言用則同而異。言寂則異而同。同故無心於彼此。異故不失於照功等。並是言語嶮絕處也。唱獨者應希者。謂肇法師。唱此般若無知之義。文理獨絕。難應和也。其事者。文選宋玉對楚王問雲。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引商引羽雜以流徵。屬而和不過數人。是其曲彌高。和彌寡也。苟非絕言像之表下。若絕言像之人。則無所復疑。且非其人。則執文多滯。謂言般若是智。不得無知也。言謂文言。像謂象辭也。意謂若以緣求智之章下。嘆前答中善巧也。婉轉謂迴曲皆盡也。無所間然。謂無有間阻不通處也。但暗者難可頓曉下。敘問意也方言雲。曉明也。餘疑如後問也。想縱容之暇復能粗為釋之者。廣雅雲。縱容舉動也。國語云。暇閑也。粗略也。然書中縱容字皆單作。今此論諸本皆作縱容也。釋者。小雅雲。釋解也。字林雲漬米。今謂解釋問義。如漬米之釋也。

論序般若之體下 第二正致問也。文中有二。前通問。後別問。今初。通之中。先牒前文。然後作問也。夫聖心冥寂下。正作問也。謂冥然寂然。理之至極。與空無同也。不疾而疾不徐而徐者。謂至人神變寬急也。不疾而疾。則無定疾。不徐而徐。則無定徐也。此語出莊子。莊子外篇天道章雲。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斵輪於堂下。釋搥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公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而已矣。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斵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於手應於心口不能言也。而有數存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輪古人與其不可傳者死矣。然則公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矣。是以知不廢寂下。明動靜不二也。運物成功者。運轉眾生。令向善道。功業成也。雖處有名之中而遠與無名同者。老子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雲有名是有也。無名是無也。聖人雖在有而同無也。斯理之玄固常所彌昧者。爾雅雲。固久也。彌益也。昧冥也。此理玄妙。常來久所昧處。非但於今論方始生疑也。但今談者下。第二別問也。總有三問。第一問智體是有知是無知。第二問照境有相無相。第三問境智相對有是無是。有當無當。今初。言談者。自謂也。所疑於高論。謂疑於肇法師之論耳。欲求聖心之異者。為有知邪為無知耶。為謂窮靈極數妙盡冥符耶者。此是有知也。為當窮般若之靈照。極聖智之心數。妙能盡知冥符法性耶。為將心體自然靈怕獨感耶者。為當般若之體自然無知。精靈恬泊。不與眾生相感應耶。然則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體者。雖無所不知。以慧為體。故是知也。而言定者。定心知法。名為定慧耳。此言定慧為體。猶是十大地中心數定也。慧以為般若體耳。十心數者。所謂想欲觸慧念思解脫境定受也。則群數之應固以幾乎息矣者。若自然寂泊無所感應。此則無知。固者。易注雲。固牢也。幾者。此字凡有三音。一者機音。二者紀音。三者祈音。易雲。知幾其神乎。又云幾者動之微。此是機音也。如人幾歲。此是紀音。今雲幾者是祈音也。論語云。不幾乎一言而可以興邦。此是紀音也。左傳注雲。幾近也。郭象注莊子云。幾盡也。夫心數既玄下。覆前句也。聖人心數既玄。何謂更有其照。照謂慧也。略不言定。具足應言心數既玄。何得孤運定慧。以定慧為體乎。神淳化表下。覆後句也。聖人既心神恬泊淳和。在世間之表。何得復有慧明獨存。不與眾生相應會乎。當有深證者。應當有別深證悟。更為我辨之。廣雅雲。辨別也。疑者當以下。第二問照境有相無相也。文中有二。前明覩變之知應是有。後明覩變之知異無相。覩變之知若是有。何得言無知。覩變之知異無相。當知必是有也。撫會者。撫化眾生。與緣契會也。應機者。應接機緣也。覩變者。覩見變動也。而論旨雲本無惑取者。汝論但云無有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之。而未言所以不惑取之意者也。謂宜先定聖人下。第二明覩變之知異無相也。為當見空為當見有耶。見無相即是見空。見變動即是見有。而言惑者。兼見有也。若覩其變下。若見變動。即是有相非無相也。若唯照無相下。若俱見空。則不見有眾生可撫接教化也。無會可撫而有撫會之功下。既無會可撫。何言聖人有撫會之功耶。幸復誨之者。幸復示誨。誨教也。論雲無當則物無不當下。第三明境智相對有是無是有當無當也。先牒。後難。今初牒也。夫無當下。正難也。無當而物無不當。乃是當無。故云至當。無是而物無不是。乃是是無。故云真是。斯則有是有當。何謂無是無當乎。若謂至當非常當下。若言當無為至當。非謂當有是常當。是無為真是。非謂是有之常是者。理固應然。常是常當是惑。至當真是是悟。此兩義本別。不須論也。汝論本意亦不謂至當非常當為非當。真是非常是為非是也。以祛其惑者。祛遣也。

論至下 第三總結也。詳省者。詳審省察也。亦好相領得者。得汝意也。但標位似各有本者。遠法師以法性為宗本。謂性空非法性。肇法師以性空為真諦。與遠法師不同也。頃兼以班諸有懷者。班者班賦也。出爾雅。桉賦分佈也。有懷謂有懷抱悟解人也。屢有擊其節者。謂多有擊難要節之人也。而恨不得與斯人同時者。嘆訝肇法師云。能恨不得同時也。彼時諸人。知是肇法師所作。而云爾者。借古事以美之。故云然也。史記雲。蜀人揚得意為狗監侍上。上讀子虛賦而美之曰。獨不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中司馬相如。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請為天子遊獵賦。賦成奏之。天子大悅。今言諸人之美肇論。如漢武帝之子虛賦。故嘆不同時也。

答劉隱士書

論有三章。此下第三肇法師釋答也。

不面在昔佇想用勞下 答書亦有三章。第一敘暄涼。第二正答。第三總結。今初。敘暄涼中。乃有兩書。前略後廣。所以然者。古人作書皆有重複。前略後廣。時使然也。今言不面在昔者。此是古維摩經中語。彼經云。維摩詰語文殊師利言。不面在昔辱來相見。意言昔來未曾對面也。既未曾對面。故佇想用勞。佇待也。用以也。披尋反覆欣若暫對。尋來書及問。欣喜如暫對面也。涼風屆節下。爾雅雲。涼風北風也。今謂以方言之。是謂北風。以時言之。是謂秋風也。屆至也。佳者好也。

服像雖殊妙期不二下 廣書也。一道一俗。故云服像殊也。身雖有殊。心期不別也。有本單作其字也。江山雖緬理契則隣者。一南一北。故云江山緬。緬遠也。處雖緬遠。契理相近也。契謂木契。喻理合也。所以望途致想虛襟有寄者。為心期不二理契相隣。故望途路。常寄懷抱。在於劉公也。君既遂嘉遯之志標越俗之美者。易有遯卦。遯有嘉遯肥遯。今言嘉遯。嘉者善也。遯者隱也。字林雲。遯者遷逃也。劉公本有隱心。今得遂志。超越俗人。故稱為美。獨恬事外歡足方寸者。恬靜也。謂真居山在人事之外。心中歡悅。方寸是心也。每一言集何嘗不遠者。每有聚集言論。皆深遠也。古賢誡子書雲。昔侍座於先帝時。有三長史。俱來會座。帝謂之曰。為官長者。當清當慎當勤。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及去。帝謂餘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唱為本。對曰。慎乃為本。夫清不必有慎慎無不清。猶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也。帝曰。卿舉比來慎者為誰。乃舉數人。帝曰。卿所舉人。亦各其慎。然天下至慎其唯阮嗣宗。每與之言。言及懸遠。未嘗臧否人物。今用此事也。喻林下雅詠高致悠然者。晉朝嵆康。阮藉。阮咸。山濤。王戎。向秀。劉靈等七人。在於山陽竹林俱隱。不事王侯。高尚其志。今謂劉公如此也。清散未期厚自保愛者。清閑散適無有期限。願自保養愛護也。願彼山僧無恙道俗通佳者。於時遠法師在山。徒眾七百。今言此眾也。爾雅雲。恙憂也。風俗通。恙病也。易傳雲。上古患恙蟲食其心。凡相問曰。無恙乎。道即僧眾。俗謂俗人。於時有雁門周續之豫章雷次宗南陽宗炳及劉公等。同在山隱。今謂此諸俗人也。承遠法師勝常以為欣慰者。肇法師年少。遠法師老宿。南北乖隔。二國不同。未曾相見。而遙相欽敬。故承勝常而欣憙為慰也。雖未清承然服膺高軌者。遠法師是安法師弟子。名高一代。高僧傳雲。廬山釋慧遠。承習有宗。天下學士。皆取折中。今肇法師。亦遙挹也。雖未曾清耳稟承。然亦服膺遠法師高軌。服膺謂以胸臆服地稟受也。高軌謂高行也。企佇之勤為日久矣者。企望佇待已久也。公以過順之年下。嘆遠法師德也。以六十已上老年。神氣湛然益嚴也。養徒幽岩抱一衝谷者。養徒眾在幽山中也。抱一者。懷道也。老子云。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又云。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今借此語為用也。遐邇仰詠者。遐遠。邇近也。何美如之者。無美可比也。每亦翹想一隅懸庇霄岸者。雲我每向東南隅。翹心想望遠法師也。遠法師。道德高遠。欲似雲霄之岸也。亦如雲霄。如涯岸也。亦可直指東南雲霄之涯岸也。而雲庇者。爾雅雲。庇蔭也。無由寫敬致慨良深者。無因由至彼申寫敬仰。良深慨嘆。良信也。君清對終日下。謂劉公常對遠法師。多歡賞也。此大眾者。京師什法師徒眾也。於時翻譯徒眾。凡有三千耳。如宜者。如常休宜也。秦主道性自然者。此是後秦主姚興也。今嘆姚興之道德耳。然道德兩字。道經云。要人多式之。不時精辨。釋名雲。道導也。所以通導萬物。說文。德得也。外得於人。內得於已。今謂理之自然為道。人能行即為德。何以明之。老子云。有物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謂道也。又云。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又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是謂德也。今先嘆秦王道性。然後嘆其有德耳。司馬彪雲。性者人之本。蔡邕勸學雲。性者心之本也。天機者。機心也。莊子云。其嗜欲深者天機淺。今言秦王天機深。故超邁凡俗也。城塹三寶下。嘆其德也。與三寶作城塹。以弘道為事務也。由使異國勝僧遠方而至者。由秦王有德故。異國勝僧等。方從遠國來也。靈鷲之風萃乎茲土者。佛在靈鷲山說法。今謂此風萃集於此也。領公遠舉下。當時有僧。姓支。名法領。往西域歸。華嚴等諸大乘經。今言其遠向異國得方等經。與千載下為津梁。梁謂橋樑也。請大乘禪師一人者。佛馱跋陀羅也。此人博學。善解華嚴。而以禪觀為行。於時慧觀慧嚴等向西域。於彼請一大德東歸。彼土大德平章。非佛馱跋陀羅不可。遂共來此。正當什法師來。時至長安。然其意氣高邁。禪觀深遠。謂什法師曰。觀君所譯。未出人意。因何乃得高名。什法師曰。由吾老朽為眾所推。何必德稱美談也。復緣向門徒說雲。吾見本國。五舶發來。人或漏泄此語。僧[契-大+石]等以為顯異惑眾。集僧擯之。禪師曰。吾身若浮萍。去留甚易。但懷抱未申。以為恨耳。於是出藍田關。南至荊州。廬山遠法師遣人迎之。屈入山翻譯禪經。從其稟受禪法。乃作解擯書送長安。解其擯事。以為說在同意。非為異人。不是顯異惑眾。其復遂下宋都。譯華嚴經。今之華嚴是也。今言其未擯時事耳。三藏法師一人者。弗若多羅也。高僧傳雲。弗若多羅。出十誦律。三分獲二。而多羅卒。曇摩流支續譯。言三藏者。是多羅未卒時事也。又此是曇摩流支。何以明之。以文言本末精悉。則是譯律已了。故知然也。又此是佛陀耶舍譯四分律。何以明之。佛陀耶舍至長安。秦王請其譯四分律。然耶舍曰。無本。但誦文而已。始欲遣人書出。秦王疑其遺忘。乃遣耶舍誦戶籍藥方數萬言。明日覆之。不遺一字。遂請誦出律本。令人書之。然後翻譯也。毘婆沙師一人者。曇摩掘多也。道標師舍利弗阿毘曇論序雲。弘始九年。曇摩掘多。曇摩耶舍等。命書梵文。至十年尋應合出。但以彼此不相領悟。恐未盡善。至十六年漸閑秦語。令自宣譯。然後筆受。什法師。是弘始十一年卒。今作答書。是什法師在世之事。正言出未言翻譯。明知是弘始九年事也。什法師於大石寺下。言上諸人共什法師出新經也。法藏淵曠下。淵深曠大。謂經論日多。故云異聞也。夙夜匪懈者。毛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一人謂天子也。匪不也。懈怠也。邕邕肅肅者。邕邕和也。然邕字與壅字義同。是和。書雲致之壅熙。亦是和義。爾雅作邕字也。肅謂齊整也。本末精悉若覩初制者。律本具足。欲似佛初制。時問中事發言奇新者。時時問其事。言語奇異也。猥參嘉運者。猥眾也。眾多也。謂數參預善事耳。自不覩釋迦祇桓之集下。自謂獨自也。獨不見祇桓盛集為恨。餘無所恨也。字林雲。自從也。而慨不得與清勝君子同其法集者。謂不得與劉公同此集為恨耳。生上人頃在此下。竺道生也。數年謂過三年已上也。言話者。禹邁反。毛詩云。其維哲人告之話言。古訓雲。話言古之善言也。說文雲。會合善言也。謂生法師語話之間。常稱嘆劉公也。中途還南君得與相見者。中途歸南。故君得相見也。未更近問惘悒者。近更不得書問。惘惘悒悒也。威道人至得君念佛三昧詠下。似是劉公寄附也。遠法師作念佛三昧詠及序。劉公等皆和。今言其事也。撿遠法師集。此但有三昧詠序。無三昧詠及和。收集不謹也。序雲。夫稱三昧者何。思專想寂之謂。思專則志一不撓。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恬其照。神朗則幽無不徹。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此作興寄既高者。興謂與喻。寄謂寄意。子夏詩序雲。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今言興即興也。寄即比也。有本作奧奇非也。辭致清婉者。辭章情雅理致婉媚也。能文之士率稱其美者。解文人皆稱善也可謂游涉聖門扣玄之唱者。此念佛三昧詠。可謂游涉聖人門戶。扣擊玄旨之妙唱也。因來何少者。怪因行附來者少耳。什法師以午年出維摩經者。弘始八年屬午也。條記誠言者。記誠信之言也。義承有本者。謂承什法師也。來問婉切難為郢人者。婉曲切要難酬答也。郢人者。莊子雜篇徐無鬼章雲。莊子送葬。至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以堊墁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斵之。匠石運斧成風而斵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無君聞之。召匠石曰。甞試為寡人為之。匠石雲。臣嘗能斵之。然臣質已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矣。郭象注雲。非夫不動之質忘言之對。則雖有至言妙斵。而無所取之。今謂劉公之問。事同匠石。肇公之答。事同郢人。問能而答難也。貧道思不關微兼拙於筆語者。思慮不關涉於幽微。筆語復非巧妙。小雅雲。關達也。微無也。且至趣無言下。至理不可說。即不二法門也。如什法師共佛陀耶舍。在秦王座。秦王問實相義。二人相視竟無所答也。云云不已者。雲言也。已止也。雖復多言。無所論辨也。聊以狂言者。妄言也。

疏雲稱聖心者冥寂理極同無下 第二章正答問也。文亦有二。前通答。後別答。今初也。以此為懷自可忘言內得下。理既深玄。忘言心內自得。所不論耳。復何足以人情之所異下。何足何得也。據孝經何足猶何能也。人情淺近。至理深遠。何得以近情而求遠理耶。

疏雲談者謂窮靈極數妙盡冥符下 第二別答前三問。即為三章。今答第一智體有知無知問也。文中有四。第一正答問。第二辨聖心。第三斥謂情。第四詰謬計。雖有四章。通是答問。今初牒其前言也。意謂妙盡冥符不可以定慧為名者。妙盡冥符。此是般若之心。一相不二。何得言其中有定慧二名耶。靈泊獨感不可稱群數以息者。此是般若之心。無不鑒照。何得言不應群數耶。兩言雖殊妙用常一者。妙盡冥符為一言。靈泊獨感為一言。一是動也。一是靜也。於我見跡則動靜有異。於聖本心則動靜不二也。

何者夫至人玄心默照下 第二辨聖心也。辨聖心即以釋前答也。文中有二。前離辨聖心離釋兩意。後合辨聖心合釋兩意。今先辨聖心。然後釋妙盡冥符不可以定慧為名也。玄心謂心合玄理也。默照謂潛照幽微也。理極同無。謂見空無之理。即與無同。無同故為極也。既曰為同同無不極者。既與無同。即是極智。無有不極之義也。何有同無之極而有定慧之名者。既與虛無理同。名之為極。何得於此極智。更有定慧兩名耶。定慧之名非同外之稱耶者。言此兩名是同無極智外名。不關極智體也。若稱生同內有稱非同者。若定慧二名生於同無極智之內者。有此二名。則非同無之智矣。若稱生同外稱非我也。若定慧兩名生於同無智外。此之二名不關於智。我謂智也。又聖心虛微妙絕常境下。釋前虛泊獨感不可稱群數已息也。虛微謂虛無微妙也。常境謂常人境界。聖心不同。故云妙絕也。感無不應會無不通者。有感皆應。故無不應。有會必通。故無不通也。冥機潛運其用不勤者。冥機謂神心。神心潛用。不勤勞也。毛長詩傳雲。勤勞也。爾雅雲。勤病也。何為而息者。應化不息也。

且夫心之有也下 第二合辨聖心合釋兩意也。而其心之有者。凡論心之所以為有者。以其謂法而有故名心有耳。有自不有故聖心不有有者。有法當體。自非是有。故聖心不以有為有耳。不有有故有無有者。不以有法為有。故知有非是有也。無有故則無無者。法既非有。亦非是無也。無無故聖心不有不無者。前言無有。此言無無。法體既其無有無無。所以聖心不有不無耳。不有不無其神乃虛者。聖心不有不無。乃為虛妙。何者夫有也無也心之影響也下。覆疏釋前聖心不有不無也。聖心非有。妄謂為有。聖心非無。妄謂為無。有無之於聖心。如影響之於形聲。非真本也。言也像也影響之所攀緣者。攀緣影響之有無。故有言象。非謂影響之有無於言象。文語到說。故云爾也。何者。緣心謂有故言有。謂無故言無。緣此有有無之心。故有有無之言彖耳。言象。謂易雲。文言象詞。以喻說有說無之言。像有象無也。喻如說有。是塊然之有。說無。是豁爾之無。塊然是物塊。豁爾是虛空。此皆象也。即此象上有有無之言耳。有無既廢下。聖心非有非無。故云既廢。不得妄謂為有為無。故云心無影響也。影響既淪則言像莫測者。聖心既非有非無。則不可言有言無。像有象無。言象所不能測得聖心也。言像莫測則道絕群方者。易言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今謂聖心不可言有言無。則與群方諸類永絕也。道絕群方故能窮盡極數者。以與群方永絕。故窮盡靈智。究極心數也。窮靈極數乃曰妙盡者。以窮極故。能無所不知。無所不鑒。故云妙盡也。妙盡之道本乎無寄者。既雲妙盡。即是般若。既雲般若。何有寄著耶。無寄在乎冥寂者。既雲無寄。所以冥然寂然也。冥寂故虛以謂之者。既雲冥寂。則無有名字。而雲般若者。虛假為名也。妙盡在乎極數者。既雲妙盡。必窮心數也。極數故數以應之者。雖云極數。能以數應。如經中說變化雲為無所不作也。數以應之故動與事會者。以心數應物。有感必臨。無不契會也。虛以謂之故道超名外者。假立名字。所以超名字之外也。道超名外因謂之無者。以聖心超名字之外。莫知何名。故名無心耳。動與事會因謂之有者。以聖心應物。故名有心耳。謂之有者應夫謂有下。謂聖心謂為有者。應彼謂有之人。強謂為有。聖心不然也。故經曰聖智無知下。引經為證。此是大品經之大意。無的文也。又是思益經意。彼經云。我得涅槃時。唯得諸法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也。此言無相寂滅之道者。此經云無相之道也。又釋此無知無為之言。言無相之道也。有本雲。此無言無相寂滅之道。謂此無知無為。是無言無相之道耳。豈曰有而為有下。豈曰者。言不如此也。言有未必為有。言無未為無。動靜亦然耳。

而今之談者多即言以定旨下 第三斥謂情也。今之談者。謂多時講論之人。亦可指劉公也。多即言以定旨。謂執文取定也。尋大方而徵隅懷前識以標玄者。老子云。大方無隅。又云。前識者道之華。以標玄也。而言前識。今言至理大方無隅。何以徵責其隅。前識非玄。何以懷前識以標玄也。而言前識者。河上注雲。不知而言知。為前識也。存所存以必當者。存彼所存之法。以為必當理也。所存者。謂聖人有心也。是以聞聖有知謂之有心下。聞知定謂知。故謂知為有。聞無定謂無。故謂無為空也。有無之境邊見所存下。有無二邊。名為邊見。邊見之人。存此有無。此有無二見。不是中正不二之道也。何者萬物雖殊然性本常一者。一謂無相空也。不可而物然非不物者。不可為有物。然後非無物也。可物於物則名相異陳下。有本直雲可物。則名相異陳。理亦無爽。望不句例。則可物於物本是也。以物為物。故云可物於物。不以物為物。故云不物於物。名相為陳謂有也。物而即真謂空也。是以聖人不物於物下。不以物為有物。不以物為無物也。非有所以不取非無所以不捨者。杜預注春秋雲。捨置也。非有故不可取。非無故不應捨也。不捨故妙存即真下。爾雅雲。靡無也。以不可捨故。即是真空。以不可取故。無因有名相也。故經曰般若於諸法無取無舍下。大品經也。此攀緣之外下。此是思慮之外至理。故不可以有無詰責也。

請詰夫陳有無者下 第四詰謬計也。詰責謬計聖心為有之人也。夫智之生也極於相內者。此言凡智也。世諦有相。故凡智有知。凡智之生起。於有相之內。不過此也。法本無相聖智何知者。此言聖智也。聖智見真諦。真諦無相。故聖智無知也。世稱無知者下。世間凡言無知者。是木石等法也。靈鑒幽燭形於未兆者。此是聖智也。聖智靈鑒。照見幽微。未形之事已見也。形者現也。於者於也。兆謂卦兆也道無隱機寧曰無知者。無有隱機之道。而不知也。機者微小也。以靈鑒幽燭及道無隱機而義。寧可言無知乎。亦可靈鑒幽燭為一義。形於未兆為一義。道無隱機為一義也。且無知生於無知無無知也者。無知者。謂無所知也。以無所知故云無知。此無知之名。生於無識也。知者聖智也。聖智無彼無知。故云無知無無知也。無有智也謂之非有下。無有故言非有。無無故言非無也。所也虛不失照下。虛是無也。照謂有也。虛而照。無即有也。照而虛。有則無也。泊然永寂靡執靡拘者。泊然謂恬泊也。拘謂拘執也。言寂滅故不可執也。孰能動之令有下。誰能起動令其有。安靜令其無耶。故經曰真般若者非有非無下。大品經意也。何則言其非有者下。其謂聖心也。言聖心非有者。非是有相之有耳。但言非有。不得遂是無。故云非謂是非有。非有是定無也。言聖心非無者。非是無物之無耳。但言非無。不得遂是有。故云非謂是非無。非無是定有也。如東西中三處相望。言中非東。不言即是西也。言中非西。不言即是東也。准前作語。應雲言其非東者。言其非是東。非謂是非非東。東是定西也。言其非西者。言其非是西。非謂是非西。非西是定東也。問曰。言其非有者。可言非是有。何得非非有。言其非無者。言其非是無。何得非非無。以非有非無是中故也。東西中亦准於此。言其非東者。言其非是東。何得非非東。言其非西者。言其非是西。何得非非西。以非東非西是中故也。答。若非有非無是中。何勞別用中名乎。東西中亦爾也。又非東未必即是非東。南北亦非東也。非西直非西未必即是非西。南北亦非西也。以非東非西。形非有非無。則可知矣。非有非非有下。覆疏前語耳。是以須菩提終日說般若下。大品經文也。彼經云。諸天子聞須菩提說般若。天子云。諸夜叉語言尚可解。須菩提所說不可解。須菩提言。諸天子不解不知耶。我無所說也。此絕言之道下。此謂般若絕言語道不知。何以傳之也。而言知何以傳者。不知所傳也。如古詩云。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言不知也。枯桑無葉。所以不知天風。海水不凍。所以不知天寒。知乃是不知耳。庶參玄君子下。庶望也。爾雅雲。庶幾尚也。尚謂冀尚。冀尚亦望之別名也。謂劉公既參契玄理之耳。

又云宜先定聖心所以應會之道下 第二答前第二境智有相無相問也。前第二問中文有兩段。前明覩變之知應是有。後明覩變之知異無相。今先答後問。然後答前問也。談者似謂無相與變下。談者即劉公也。言不一者。謂異也。覩變則異乎無相下。明不一之所以也。謂見變動即是有相非無相也。見無相則無所見。不能撫接應會也。然則即真之義或有滯也者。若然則滯經中色即是空之義。色即是空故。名為真耳。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下。大品經習應品文也。若如來旨下。若如所難來意。則色空別也。前心見色。後心見空也。若一心見色下。出其過也。一心見色。則唯是色而不見空。何謂即空。下句反此也。然則空色兩陳莫定其本者。空色各別。故曰兩陳。既其各別。莫知經中相即之本意也。又云空色兩陳。不知色為空本。空為色本也。是以經云非色者。釋經本意。如下說也。誠以非色於色不非色於非色者。誠信也。信將非色之言非於色耳。不是非於非色也。若非色於非色下。卻難也。若經云非色於非色者。則是說太虛非色為非色耳。此欲明何理耶。太虛非色。凡人共知。此非真理。豈經中所明非色之本意也。若以非色於色下。辨經之本意也。若經言非色非於色者。明知色不異於非色耳。故知變即無相下。變即有也。無相無也。色既即空。有即無也。群情不同故教跡有異者。人心各別。故聖教不同。說有說空。言有異也。考之玄籍本之聖意者。楚詞注雲。考校也。爾雅雲。考成也。玄籍謂經也。本謂本盡也聖意。謂至人無心也。豈復真偽殊心空有異照耶者。尋經意則真偽不殊心。空有不異照。真謂真諦。偽謂俗諦。空有亦真俗也。是以照無相下。既空有不異。故照無仍照有。所以不失撫會之功。見有仍見無。所以不乖無相之旨也。造有不異無下。覆疏上意也。廣雅雲。造詣也。小雅雲。造適也。未甞不有下。未甞未曾也。未曾不見有。此有猶是無。未曾不見無。此無猶是有耳。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者。此是舊大品放光經語耳。今經云實際也。實際是平等正覺所知之法也。故名實際為等覺耳。亦可言覺謂般若實際般若等。故詔實際為等覺。如涅槃雲。十二因緣名為智慧。經云如胡瓜名為熱病。何者。胡瓜雖非熱病。能生執病。故名熱病。因緣雖非智慧。能證智慧。故名智慧。今亦如是。實際非是覺。與覺相似。故名等覺耳。以此而推寂用何妨者。何得謂異耶。如之何謂覩變之知異無相之照乎者。傷劉公言異也。之是語助。不計義也。直言如何將覩變之知異無相也。亦可雲如之何者。言無如之何也。無如之何猶是無奈何也。汝言覩變之知異無相。則奈汝何也。

恐談者脫謂空有兩心下 第二答第二問中。前問覩變之知應是有也。即接前變之餘勢。因以答之。恐汝謂兩心有異。故言覩變之知是有非無耳。若能捨己心於封內下。己心於封執之內無著。故云捨也。玄機謂至理也。求至理於事相之外也。齊萬有於一虛者。莊子有齊物篇。今借此意也。知萬有同一虛無耳。曉至虛之非無者。莊子云。至虛極守靜篤。今借此語。名至理也。至理虛無。是即色之無。非斷無也。當言至人終日應會下。知有即無。雖有何妨。故云應會無所不為也。與物移推。謂進退同世間也。乘運撫化。謂乘機運撫萬化也。未始為。謂未曾有為也。聖心若此何有可取者。答前未釋所以不取之理也。此何所有所取而復須釋耶。有本雲。何有何取。言不可取也。

又云無是乃所以為真是下 第三答前第三境智相對。有是無是有當無當也。亦可如來言耳者。亦可如汝來問之言。但未必然也。若能無心於為是而是於無是者。無心以是為是。而以無是為真是。此則言有真是。亦無爽也。當亦然也。則終日是不乖於無是者。無必為是。雖是而無。是當亦然也。據此言之。故前雲亦可如來言耳。但恐有是於無是下。恐以有是為定是。有當為定當。則不可矣。所以為患者。以此為病耳。何者若真是可是下。釋所以為患也。則名相以形美惡是生者。有真不真。有可不可。則有美惡二名起。故有美惡兩心生。大為過患矣。生生奔競孰與止之者。生而復生。奔起交競不息。誰能與其止遏也。是以聖人空洞其懷者。字林雲。洞字動音。疾流貌也。今謂洞徹空虛懷抱不分別也。居動用之域而止無為之境下。身在動用之地。心在無為之界。跡在可名之內。本在絕言之所也。寂寥虛曠莫可以形名下。老子云。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釋名雲。無聲曰寂。無色曰寥。曠也。莫無也。今謂至人如此耳。而曰真是可是下。非劉公也。既其如此。何有真是可為是。至當可為當乎。喻曉也。雅正也。旨意也。恐是當之生下。恐真是至當之名生。人謂如此耳。物者人也。彼自不然何足以然耶者。彼謂聖心也。聖心不如此。何得言如此耶。

夫言跡之興異塗之所由生也下 第三總結也。其前書末雲。遠法師亦好相領得。標位似各有本。或當不必理盡同也。又云。諸人屬有擊節者。今結意明不同擊節所以也。言跡者。莊子外篇天運章雲。老聃謂孔丘曰。夫六經先王之陳跡。豈其所以跡哉。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出。而跡豈履哉。此謂言之於心。猶跡之於履也。言者所喻也。跡者能喻也。又即以言為跡。故云言跡耳。凡有言有跡。異見從此而生也。而言有所不言下。言但言所可言。所不可言者。言不能說也。跡但跡所可跡。所不可跡者。跡不能跡也。是以善言言者下。善以言言於心者。言所不言之處耳。善以跡跡於履者。跡所不跡之處耳。至理虛玄擬心已差況乃有言者。理本絕心。心擬已失。何況以言言得理耶。明我所解者。不可以言尋也。恐所示轉遠者。所指示更遠也。即如問書已遠於論。若更有問答更遠矣。庶通心君子下。謂劉公心悟玄理。故曰通心耳。於文外相求。不可執文致難也。而言君子者。白虎通雲。可為人君。能子萬人。故云君子。今謂大人可為君長。故名君子。子者男子之通稱也。如刺史為使君。帝王使人與百姓為君子。即君長之義也。若以子萬人為君子。則是一人之號。非餘人所當耳。

肇論疏卷中

(東南院本記雲)。

保安元年十一月十一日。於太宰府點了。疏本草書。仍有不定。後者正之云云。

令同法寫點之。□移點敷々。重以正本。可挍合而已。如本記雲。覺樹僧都御點也。尤可沉思(云云)。

              沙門聖然


上篇:肇論

下篇:肇論新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晉水沙門淨源述 法非喻不顯。喻非法...

重訂西方公據

重訂西方公據卷上 知歸學人 彭際清 集 一起教大綱...

淨土論

淨土論序 帝京弘法寺釋迦才撰 夫淨土玄門。十方咸讚。...

阿彌陀佛百頌

普陀三聖禪院逸人述 昔徹悟禪師,以教義宗乘,作念佛...

大方等無想經

大方等無想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大雲初分大...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法海經

法海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瞻波國,...

【註音版】佛說法乘義決定經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

勸發菩提心集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一明菩薩種姓相門 ...

佛說佛醫經

佛說佛醫經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共支越譯 人身中本有四病...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羅國...

佛說普法義經

佛說普法義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了本生死經

了本生死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說是:「若比丘見緣...

【佛教詞典】楞嚴圓通疏前茅

(書名)二卷,明釋傳燈述。其自敘緣起曰:惟念近日楞...

【佛教詞典】滅諦相

復次依滅諦辯無生等名義差別,與苦諦相義相違故,苦諦...

提前釋放出獄的比丘

想一想善導大師,在盛唐之際,最好的時候,他都有那麼...

認輸不是自甘消沉

認輸,就是正視現實,實事求是,不抱任何偏見地正確地...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長壽

離欲上人 古來,我佛度人,無非就是斷除妄念。自我披剃...

十地為何稱為「法雲地」

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

安貧樂道,惟慧是業

現在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就讓你學知識技能,把人生...

聖嚴法師《人的三世因果觀》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乃說...

身口意常時這樣去觀想

你用這種(地藏菩薩聖德大觀)觀想力,還是不能入、也...

不論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應恭敬出家人

不論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見到出家人,都...

惟賢長老《現代社會提倡藥師佛法契機契理》

一、念佛必須要與現實人生相結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

修淨土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問: 修淨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

如何保持內心清淨

問: 面對這繽紛的世界,如何保持內心清淨? 大安法師...

南懷瑾11歲家遭匪劫醒悟福報

福報,是佛家用語。福報是果,因在於修。福報不是憑空...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香光佛教梵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香光佛教梵唄)

【視頻】《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演唱版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演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