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此標行本,乃悟後稱性修,非迷中修也。謂菩薩修行,先要了悟本有淨圓真心,依此不生不滅真心,安立觀行,淨治歷劫無明習氣,以此為修,唯約稱性為修耳。
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此示空觀行相也,發覺初心,以靜為首。以未悟時,一向妄想動亂,今既悟此心,即以所悟覺心,發起觀照,返觀不動之心體,故云取靜為行。由此妄想消歇,則見阿賴耶中習氣生滅之相,故云由澄諸念,覺識煩動,久久觀察,則自心光明,忽然發現,故云靜慧發生,心光一發,則頓見身心幻妄,本來不有,故如客塵。如此則內脫身心,故云永滅。此最初功夫,一念頓證無生也。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示入觀之效也。以圓覺妙心,向以幻妄身心無明遮障,今身心既脫,則無明重擔歇滅,故云內發寂靜輕安。到此十方廓然,則本有法身挺露,故云諸如來心顯現,如鏡中像。所謂諸佛法身入我性,我心還共如來合,乃妙契法身,此正楞嚴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乃至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當圓教頓破無明之相也。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結名也。奢摩他此翻雲止,寂靜義。在因名止,在果名定,義當空觀。次三摩缽提。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所悟淨圓覺心,而為行本。以淨覺心,知覺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此示假觀行相也,心性識也。謂依所悟淨圓覺心,發起智照,照彼識與根塵,本來不有,皆因無明之所變現,雖有而性常自空,故云皆因幻化,然幻化指枝末無明也。既了自己識及根塵,悉如幻化,則例觀一切眾生,一一如幻,故云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諸幻謂幻智,此幻者推根本無明。謂依如幻始覺之智,頓破根本無明。變化等者,謂除滅無明,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故云變化諸幻,而開幻眾,廣作度生佛事,現十界身,普應一切,此出真涉假之行相也。由起幻等者,謂以證真如,從真如起利生事業,而以同體大悲,廣化眾生,不取眾生之相,故云大悲輕安。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滅,此示觀行增進之相也。以證性未圓,無明未淨,漸漸深入,故云漸次。以對待未忘,先遣所觀之境,猶存能觀之智,故云彼觀幻者,非同幻故。觀幻者,觀即能觀之智,幻者即所觀之境。真智獨存,故不同彼幻。然所觀既忘,能觀亦泯,若存能觀,猶未離幻,故云非同幻觀,皆是幻故。能所雙忘,境智俱絕,唯一真心,故云幻相永離。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
此喻增進之相也。謂菩薩觀行,境智雙忘,一真獨立,則法身真地,智種靈苗,漸漸增長,土喻法身真地,本覺真如如種子,觀智增明如苗長。
此方便者,名三摩缽(bō)提。
此結觀名也。梵語三摩缽提,此雲等至,等持之中,能至聖位故。下禪那。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此標行本。
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xiànɡ)」在塵域---如器中「鍠(huáng)」,「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xiānɡ)留礙;此正示中觀行相也。謂依所悟淨圓覺心,建立觀行,直觀中道一心,外忘其境,故云不取幻化;內忘其智,不取靜相,境智俱忘,身心寂滅,皆無障礙,故云了知。知覺明乃根本無明也,謂對待既忘,能所不立,則無明淨盡,故云無知覺明。境智俱空,故云不依諸礙。以離境故,超礙離智,故超無礙。畢竟寂滅,故云永得超過。鍠乃鐘鼓之聲,言雖有體質,而不障聲之遠達,正取器微聲大,以明即礙處,能達無礙。意謂向心境未忘,則身心世界為礙,今既了悟法身即此幻妄,身心世界,不礙法身,故云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以喻法身出礙也。煩惱約生死法,謂身心世界也。涅槃約理智唯一真心,故生死涅槃不相留礙也。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示觀行成益之相也。以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三德圓證,涅槃常樂,故云寂滅輕安,心心隨順,妙覺寂滅,故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則二障永斷,二死永忘,所謂究竟一心之極證也。
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此結名也。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此總結方便之漸次也。謂此三法門,皆是隨順親近圓覺之方便。即如來之因地,諸菩薩之萬行,或漸次,或遍圓,皆依如是三種事業,或單復圓修,若一念圓證,即成圓覺。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此結行顯勝也。遍圓修習日劫相倍,故教多多二乘,不若暫聞此法,以是成佛正因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
便有三種類, 寂靜奢摩他,
總頌標立三種觀行。
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地,
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鍠(huáng ),三種妙法門,
此頌三種行相。
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
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於是,辨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初進問威儀。
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稀有。
慶讚。
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
此正陳問意也。謂前佛說三觀,未審菩薩所修,為一人具三,為三人各一,為同時,為次第。故請開示,以便修習也。
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此問所為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三展虔誠。
爾時,世尊告辨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誡聽許說。
時,辨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佇聽。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此總答問意也。圓覺淨性,眾生本具,不假修習,但今在迷中,以幻修幻,唯以幻力,故有二十五種之不同。蓋三觀一心,元無別異,第各隨人意,要偏重所習,輾轉而有二十五輪,非定有二十五種也,然二十五種,不出三觀,單復圓修,而分差別。初單修三觀。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此單修空觀也。然三諦本唯一境,故三觀本乎一心,圓融該攝,舉一即具三,言三體即一,所謂正偏兼帶,故雖單修一觀,必兼餘二。雖不明說,義即全具。今言唯取極靜,是以觀空為主。有靜力故,永斷煩惱,則義該於假,以煩惱幻化,以靜力斷之,若究竟成就,圓證一心,則攝中也。故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單以圓修空觀而入也。能做如是觀,義方滿足。標名應有悟淨圓覺四字。譯人略耳。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此單修假觀也。佛力者,謂自性本具真如。佛性內熏之力,故發起種種變化作用,備修妙行,此依幻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則全體起用,兼攝一心。中道寂滅之體,而起空慧,照破無明,是以假攝中空也。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此單修禪那中觀也。唯滅諸幻,獨斷煩惱,乃攝假入中,煩惱斷盡,便登實相,乃攝空入中。正遮照同時,以顯中也。以唯滅斷盡則雙遮,獨斷便證雙照。此上單修三觀也。下復修二十一輪,每觀領七,故二十一,初空觀領七,先復二觀二。初先空後假……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次先空後中。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即體之智,故云靜慧。還照寂體,故云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因亡果喪,圓證一心。故為中道。
次復三觀一,初先空次假後中。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次先空次中後假。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次齊修三觀,有三。初先靜,齊寂幻。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次先齊靜幻,後寂。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後齊靜寂,後幻。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上靜觀七輪已竟,下幻觀七輪。初先幻後靜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次先幻後寂。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上復二,後復三。初先幻,次靜,後寂。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次先幻,次寂,後靜。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初先幻,齊靜寂。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次齊幻靜,後寂。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作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後齊幻寂,後靜。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三寂觀領七。復二有二。先寂後靜。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次先寂後幻。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次復三有二。初先寂,次靜,後幻。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次先寂,次幻,後靜。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後齊三有三。初先寂,齊靜幻。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次齊寂靜,後幻。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後齊寂幻,後靜。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後圓修三觀。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此圓修三觀。乃三觀一心,一念具足。即初雲圓照清淨覺相,圓覺圓合,即圓照一切,則該十法界,於諸性相,無離覺性,即清淨覺相。諸佛本起因地,唯一心圓照法界,以為妙行。故二十五輪,究竟歸極於此意,顯此一觀,以為圓修其二十四,皆隨根耳。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此總結勸修也。當持梵行者,所謂因戒生定,即楞嚴三種漸次,乃入禪之基本也。寂靜思惟懺悔,即觀罪性空,所謂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也。求哀結標,以驗根之頓漸,乃請諸聖神力加持,起決定信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辨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覺,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三法漸次修,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
二十五輪皆菩薩因行,頌言十方如來,意約所趣之果,此正如來因地法行也。頓覺人則不須漸次。法不隨順者,乃闡提不信之人,則漸亦不能入矣。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問法威儀。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親見「調御『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此慶所聞也。謂從一心,建諸定輪,乃諸如來因地行相。勸苦境界,一念具足,故深自慶也。
世尊!若此覺性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眾生迷悶不入?
此正問也。上章佛說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然清淨則本來無染,今因何有染污,更假修耶。
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
此請意也。
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求法懇誠。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讚許。
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默佇。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此正答染污所以也。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等者,正初所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也。由諸眾生最初不覺,迷本法身,故妄認五蘊幻妄身心,為實我體,故名我相。計我輾轉趣於餘趣,故名人相。計我盛衰苦樂,變異相續,為眾生相。計有一期命根不斷,為壽者相。以不達無我,執妄為真,故云顛倒。然執虛妄為我,已是顛倒,且於此妄我,起憎愛之心,故云重執虛妄,此起惑也。心境二妄相依,造種種業,故云生妄業道,此造業也。故有妄業,必受苦報。流轉生死,此苦果也。惑業苦三,皆因妄認我執,以取三界輪迴,故云流轉。此分段生死也。若二乘人,厭生死苦,斷煩惱集,出三界外,復妄見涅槃,以取變異生死之苦,皆由執我之故也。故云由此便生等。然此四相,有迷識迷智粗細之分。粗者迷識,乃凡夫妄認五蘊為我妄生憎愛,乃金剛經前半所明者是也。細者迷智,乃一切聖賢,妄有證得,能所未忘,即此細所說,乃金剛經後半所明者是也。此中粗細二種我執,正屬俱生。此經眾生,意該九界,此中先舉凡夫之四相,以顯三乘之四相。以凡夫四相,由憎愛而有,三乘四相,有證取而有,以證取發於愛根種子,故凡聖雙舉。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此正答不能入覺之所以也。由上所說,妄執我故,染污真性,由此不能入清淨覺,蓋非覺性違拒不容入也,以執我能入之覺,故云有諸能入,非覺入覺耳。若以覺入覺,則如空合空,又何拒之有。以我執未忘,故凡夫動念,二乘息念,皆歸迷悶。下重征釋迷悶之本。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
此征釋迷悶之根本也。本起無明,謂最初一念不覺,生相無明也。法身無我,由一念無明,迷本法身,成陀那識,為我相根本,自此皆是無明用事,故云為己主宰。我者主宰義,謂從無始至今,一向皆是無明主宰,是為我相,自等覺已,還未破生相無明。異熟未空,皆屬我相。然此我相,與諸教所說不同,後文自明。
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此重釋無始無明,至今難斷之所以也。謂全體無明,變成五蘊身心,然此根本無明,非根本智照不能破,以諸眾生,從來未逢知識,開發慧眼照破,豈有無明能斷無明之理耶。故云譬如有人,不自斷命。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此序無明相續,長劫之所以也。謂此無明相續,長劫而難斷者,以有憎愛二惑,以滋養之也。以執我故,則偏愛我。若有愛我者,則更增長我之愛見;若違我者,必生憎怨,然憎怨亦從愛起,以不順其愛,故憎怨耳。以此憎怨資熏無明種子,發起現行,故劫劫生生,愛憎未斷,故無明日厚,所以相續長劫生死耳。今以愛憎之心,而求佛道,豈有成道之理耶。故云皆不成就。下示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此正示我相之體也。此我等四相,舊解都分粗細,今詳佛意,指無始無明,為己主宰,是為我體,是則四相單約生相無明。今以觀照研窮,對待未忘,輾轉有四。原非粗細之分也。何以明之,謂妙性圓明,本無能所,良由最初一念,障此妙性,失其本明,故名無明。自爾以來,一向皆是無明為己主宰,而為我體。今以始覺觀照,欲證圓覺,未能圓合,中間皆因根本無明,而為障礙。故對待未忘,即此所對所證者,乃是無明,非覺性也。故云心所證者,乃我相也。按此始起無明為我,豈有粗細之分耶。永嘉一念中五陰正此意耳。智者請深觀之。下以喻明。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此以喻明我相也。謂眾生向以無明用事,不知有我,任運而已,故如人調適忘身。今以觀照研窮,方顯無明之體。故如人針艾,知有我身也。以觀心所取證者,乃是無明,非覺性也,故云取證乃現我體。前佛明言,無始無明,為己主宰,乃的指根本無明為我,豈可以粗惑目之也。下結指。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此結指我相根本也。意謂不獨三賢十聖之所證者為我,乃至證於如來究竟涅槃,若一念證性未忘,乃生相無明未破,正是我相根本。雲門雲,法身亦有兩般癡。得到法身邊,若法執不忘,己見猶存,亦是病。問曰:三乘教中,說俱生我執,七地已破其八地。後乃俱生法執,破此法執,即入妙覺。今經等覺後心猶未破我相,何相懸若此耶。答曰:然,我法二執,總屬一我,謂我之我,我之法。然俱生法執,正是我所執之法,故法亦名我,以異熟未空故,但約證取為我耳。此經不同諸說,以四相總屬一我,故云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此示人相也。謂前所證者是我,則不復認我。若存我能悟之心,即為人相,以約對我為人,非他人也。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dān)證理,皆名人相。
此釋人相也。謂縱然悟得涅槃是我,不自證取,即此能悟之心,皆名人相。殫,盡也,謂了悟涅槃極盡之理為我,若存絲毫悟心未忘,即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此示眾生相也。謂覺前證悟,二皆是妄。即此覺了之心,名眾生相。以此覺了之心,非證悟之可及者,以見有證悟之可離,故名眾生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
此借明眾生相也。以凡夫之眾生相,乃計我所感苦樂,變異相續,為眾生相。今聖人但以了悟證取,兩忘能所,只存能了之心,為眾生相,以不屬能所故。借世人彼此之語,以喻明之,謂言我是眾生,故非我非彼。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此正示其相。謂了前證悟,二皆不及,只此了心不忘,為眾生相耳。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此示壽命相也。謂前能了之心為眾生相。今觀智增明,照此了心,亦不可得,唯一清淨覺體,所謂覺心源,故名究竟覺。到此境智俱泯,一切俱離,謂以即心之智,還照寂滅之體,境智一如。如眼不見眼,故云一切業智所不自見。以返妄歸真,至法身極則處。但守住寂滅不能轉位回機。所謂抱守竿頭,靜沉死水,宗門名為尊貴墮,即此墮處,不能超越,故猶如命根,為壽命相。語云: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重進步,大千世界現全身。故以坐守玄微,命根不斷。前云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此正住涅槃相耳。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此直示妄源也。一切覺者,前三相也。謂心照清淨覺,前三相皆為塵垢。即此覺心,亦未離塵。然以真照妄,妄即是真,故如湯消冰,冰即是湯。今存我覺,我則如冰。知冰以不能自遣,如不自斷命,所以為壽者相也。下明我為法障。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wéi」,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此明我為法障道之本也。謂末世眾生,若不了此四相,縱多劫勤苦,終不能成聖果,以執我見而修故也。正法末世,謂末世眾生,幸遇此圓教法門,可為正法。若錯亂修習,與不修等,故無行證,所以為末法也。釋迦法中,正法一千年,教理行果,四法皆全。像法一千年,有教理行,而證果者少。末法一萬年,但有教理,而無行證。今教理雖存,而徒勞無益者多矣。下有三征,三釋。此久修無證之義。
何以故?
此征何故久修無證耶。下釋。
認一切「我為wéi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釋義謂所以久修不證者,以認一切我為涅槃故,以證悟未忘,得少為足故。言認一切我者,謂凡所修行,皆依我見,將此我見,以為涅槃,故終不成就耳。認賊為子,喻終不成就。
何以故?
此征何故認我便妨於道耶。
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釋義所以認我妨道者,以我為愛憎之根本故也。謂凡執我者必愛我,今以我愛而求涅槃,則涅槃但資愛根,非真涅槃也。故云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故非真也。凡不順我愛者,必起憎心,以有憎我者,亦憎生死。然此憎心,本從愛起,不知此愛,真生死本。故今修行人,不知斷己愛根,而別憎生死,迷之甚也,故不解脫。然說認妨道者,以愛資愛故也。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
此征云何當知愛涅槃者,本解脫法,何以返不解脫耶。
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釋義所以於涅槃法不解脫者,以執我而求。以取微證,便自以為清淨。得少為足,未盡我相根本,故不解脫耳。
若復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浮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此以違順二境,以驗我相未忘也。言修行人自謂以得涅槃法矣,假若有人讚嘆彼法,則生歡喜;誹謗彼法,則生嗔恨。然涅槃乃空法也,何有喜怒於其間。今聞讚誹而生喜怒,即此喜怒,本於我相,非涅槃也。以此驗知其人我相堅固執持,以此種子潛伏藏識,遇境激發現行,則遊戲諸根,曾不間斷。以此求道,云何而得解脫耶。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此總結執我求道之過也。下翻顯病源。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復如是。
此以法驗病,翻顯我相未忘也。然涅槃乃空法也,若果證涅槃,則我相必空,我相若空,則何有讚毀哉。今因讚毀其法,而生喜怒,正是我相未斷。若我相未斷,則人及眾生壽命四相,居然全在,如此正是眾生病根,又豈可為得涅槃耶。下正示病源。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此正示病源也。謂末世修行之人,未斷我相,以認我為法,故所說者,乃說其我相之病,非說涅槃之法也。故云說病為法。以此之故,雖精進修行,但增益諸病,故不能入清淨覺耳,是故名為可憐愍者。下示執病之過。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此示執病為法之過也。謂修行之人,不了四相,但以如來解行,回為己有,非己親證。故終不成就。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妒;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此示執病之過,必墮增上慢人也。其實未得未證而自謂為證為得。少得為足,故為增上慢人。乃是我愛未斷者。何以知之?但於見勝進者,心生嫉妒,然此嫉妒之心,發於我愛,故知此人,乃未斷我愛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此甚言我愛為病根也。下誡防過。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惟益多聞增長我見;此深誡防過也。謂上執病為法之人,所以四相未除者,只是將心待悟一事,為病根耳。苟有待悟之心。則必廣求經教,執相似語,回為己解,故此但只增益多聞,增長我見,非真修也。末法志道之士,可不懼哉。
但當精進「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嗔愛慢諂(chǎn)曲(qū)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此勸真修也。真修之士,不必將心待悟,亦不必廣求多聞,只當降伏煩惱為第一行,亦不可得少為足。其未得涅槃,必志得之,其於未斷煩惱,絕欲斷之。但歷境驗心,若貪嗔愛慢一切煩惱,對境果然不生否。至若彼我恩愛,果然一切寂滅否。如此自驗其心,即如古德雲,學道不必將心求悟,但於一切煩惱境界上透得過,便是悟處。故佛說,此人漸次可以成就。雖然如是,更要求善知識抉擇,邪正分明,亦不墮於邪見。如此修行,方有少分相應耳。學者可不勉哉。
若有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此重勉真修,誡令離過也。謂必如上所說,乃是真修。若捨此外,別起欣厭取捨憎愛之心,則畢竟不能入清淨覺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
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
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
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
城喻涅槃,謂此涅槃,魔外不能侵,萬德之所聚,眾聖之所歸,萬行之所入。故喻如城。
若能歸吾剎,先去貪嗔疑,
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
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剎乃世界之都稱,亦取喻涅槃。心愛涅槃,故示法愛。餘頌可知。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進問威儀。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
讚謝。
「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chì),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
此正陳所問也。此問有五:一、問求何等人;下答求善知識。二、問依何等法。三、問依何等行。四、問除去何病。此三總答,依所證法,應離四病。五、問云何發心,未後發廣大等心。下文俱明。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三展虔誠。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讚許誡聽。
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佇聽。下答有五,初答求人。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答求何等人也。善知識謂善知眾生根器,應機說法,知病說藥,令得安隱也。正知見人,即心不住相,不著二乘之行者。雖現塵勞等六句,言善知識之行也。菩薩居塵不染,故云心恆清淨。以同事攝,故云示有諸過。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故云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無上正道也。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摶(tuán)財,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髮明,照十方剎。」
此教承事知識之法范也。不惜身命,如雪山捨身,常啼破骨,乃至身為床座等,四儀常現清淨者,乃善知識之順行也。固當盡命承事,即有逆行,示現貪瞋癡等,如婆須密女無厭足王之類,亦不敢起憍慢心,況復搏財等耶。搏乃搏食,財乃財寶,意謂內現貪嗔,尚不敢慢,何況身外搏食財寶妻子眷屬。乃人道之常。如淨名之類,又豈可慢之耶。若修行者,於彼逆行知識,不起惡念,所謂依法不依人,即能究竟成就也。永斷疑根,直心正念,故得心花發明,照十方剎。下答所依法。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
此答所依法,意在擇師,乃求正知見人也。修行依法,法必依師,故在所擇正知見人,乃可依也。如何得知是正知見人?但於法驗之,若所說法心住相者,則為法病,若離法病,則知見自正,故從上諸祖,拈情去縛,曾無實法縛人,是為不住相者,若此乃可依也。
下篇:天樂鳴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