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雜阿毗曇心論卷第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雜阿毘曇心論卷第六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譯

智品第六

已說建立賢聖人。智今當說。

 若智性能了  明照一切有
 有無有涅槃  彼諸相今說

若者若其事。智者決定義。了者分別也。明照者觀察也。一切有者極三有際。謂苦集諦。有者有性也。有無有者有盡也。涅槃者諸煩惱滅。此說滅諦。彼諸中亦示道諦相者。自性自然性。今說者顯示自性也。問何等為智。答。

 三智佛所說  最上第一覺
 謂法智比智  及世俗等智

此三智攝一切智。法智者。若智境界欲界苦集滅道無漏智也。此初受法相故說法智。比智者。若智境界色無色界苦集滅道無漏智也。若此行法智轉。即此行隨轉。是比智以比類智故說比智。等智者。若智境界一切法有漏智也。等者多受俗數。謂男女長短等。故說等智(等者眾事聚會義也)。

 苦集及滅道  二智從諦生
 是名與四智  牟尼隨諦說

此法智比智隨諦轉。世尊隨彼諦聲說。境界苦諦說苦智。境界集滅道諦說道智。

 若智觀他心  是從三中說
 盡無生智二  境界在四門

若智觀他心是從三中說者。三智觀他心。以法智品為境界說法智。以比智品為境界說比智。以有漏心心法為境界說等智。盡無生智二者。盡智無生智是二智。謂法智比智。彼所作究竟決定轉是盡智。不復當作。

決定轉是無生智。問何諦境界。答境界在四門。謂彼緣四諦。問若世尊說三智。云何說十。答。

 對治及方便  自性行行緣
 已作因長養  是故說十智

七因緣故說十智。謂對治方便自性行行緣已作因長養。彼對治者。法智比智是無漏智。欲界對治說法智。色無色界對治說比智法智。雖色無色界對治。而非一切亦非全種。是故不說。方便者。他心智亦智心法。但彼方便欲知彼心故。自性者。等智多取俗數如前說。行者。苦智集智。此二智行不壞緣壞。一緣故。此二智共一緣。是故於彼緣無常行轉。是苦智亦應說無常。智以苦極增厭故名苦智復次不共故苦行一向有漏緣。無常行者。若有漏三諦緣。若無漏有漏緣。空無我行者。若有漏一切法緣。若無漏有漏緣。是故苦智苦行應作四句。或苦智非苦行者。謂苦智行餘行。或苦行非苦智者。謂苦智相應法。或苦智亦苦行者。謂苦智行苦行。或非苦智亦非苦行者。謂苦智行餘行諸相應法。如行已行當行亦如是。如苦行無常空無我亦如是。如苦智十二乃至道智亦如是。行緣者。謂滅智道智。以彼智緣不壞行亦不壞。已作者。謂盡智。所作已作故因長養者。謂無生智。因一切無漏智故。住不動身故。已說因緣建立十智。善等分別今當說。

 九智唯說善  一智三分別
 一見二非見  餘則有二種

九智唯說善者。除等智餘九智說善愛果故。一知三分別者。等智或善或不善無記。一見者。他心智。是見分別性故。二非見者。盡智無生智。非見非分別性故。餘則有二種者。餘七智或見或非見。若法智比智苦集滅道智盡智無生智所不攝者是見。攝者非見。等智或見或非見。五見世俗正見。是見以捷疾故。疑愛恚慢無明相應慧非見。何以故。二使覆故。無明相應慧雖無二使。一能極覆非餘煩惱。何以故。非觀察方便故。不隱沒無記慧非見。不捷疾故。五識相應慧非見。非思量性故。

 學與無學六  二智說無學
 非學無學一  當知一三種

學與無學六者。謂法智比智苦集滅道智。或學或無學。若學人所得是學。若無學人所得是無學。二智說無學者。盡智無生智是無學。離煩惱住故。非學非無學一者。謂等智是非學非無學。有漏故。當知一三種者。謂他心智或學或無學非學非無學。若唯以學心心法為境界是學。若以無學心心法為境界是無學。若唯以有漏心心法為境界。是非學非無學。

 八智性不斷  二知二種說
 有漏無漏一  一則說有漏

八智性不斷者。除他心智及等智。餘八智不斷。離垢故。二智二種說者。他心智若有漏是修道斷。若無漏是不斷等智。若忍對治是見斷。若智對治是修斷。有漏無漏一者。他心智或有漏或無漏。以有漏心心法為境界是有漏。以無漏心心法為境界是無漏。一則說有漏者。等智一向有漏。煩惱住處故。當知八智不斷說無漏。

 四智有為緣  有常緣則一
 五智二境界  明智之所說

四智有為緣者。謂他心智苦集道智有為緣。以陰為境界故。有常緣則一者。謂滅智無為緣。以涅槃為境界故。五智二境界者。謂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以三諦為境界是有為緣。以滅諦為境界是無為緣。等智亦以三諦為境界是有為緣。以數滅及虛空為境界是無為緣。

 法智應當知  是從六地起
 比智則九地  他心智在禪

法智應當知是從六地起者。法智六地可得。自性得也。謂四禪未來中間非無色。無色不緣欲界故。比智則九地者。比智九地可得。謂未來中間四禪三無色。他心智在禪者。謂根本禪有他心智。是四支五支定果故。

 等智應當知  在於十一地
 謂彼諸餘智  品品如前說

等智應當知在於十一地者。等智在十一地。謂欲界未來中間四禪四無色。謂彼諸餘智品品如前說者。謂苦集滅道智盡智無生智。若法智品在六地如法智。若比智品在九地如比智。

 若說諸念處  一智當知後
 三則說一智  餘四明智說

若說諸念處一智當知後者。謂滅智是法念處。無為緣故。三則說一智者。謂他心智。他心心法緣故。是三念處。除身念處。餘四明智說者。謂餘八智是四念處。五陰緣故。

 一智欲界依  二界依有一
 二智三界依  餘六一或三

一智欲界依者。法智唯欲界依。以法智隨生。或欲界四大造故。二界依有一者。他心智欲色界依。依色故。二智三界依者。比智等智三界依。餘六一或三者。苦智等六智。若法智品欲界依。比智品三界依(依者身之別名)。

 名則十六行  事或說十六
 離於十六行  除闇非無漏

名則十六行者。謂無常苦空非我因集有緣滅止妙出道正跡乘。眾緣所持故無常。逼迫故苦。我所見對治故空。我見對治故非我。種子法故因。等起故集。相續故有。相成熟故緣。諸陰盡故滅。三火息故止。離內惱故妙。離外惱故出。趣向故道。巧便故正。等趣故跡。至究竟故乘。復次非究竟故無常。重擔故苦。內離人故空。不自在故非我。來方便故因。出生方便故集。增長故有。與依故緣。不相續離相續故滅。離三有為相故止。善故常故妙。第一休息故離邪徑對治故道。不正對治故正。登涅槃城故足。一切有對治故乘。問事有幾行。答事或說十六。此名十六行。有說。事有七。謂苦行名四。事亦四。顛倒對治故。集行名四。事一。滅道亦如是。如是說者名十六事。亦十六者善。問離十六行更有無漏慧耶。答離於十六行餘闇非無漏。離十六行無有無漏慧。如契經說。我生已盡。此亦是苦。等行生盡。如言我斫木為誰斫謂斧斫此亦如是。問此諸智各有幾行。答。

 二智十六行  法智及比智
 如是行或非  是說為等智

二智十六行法智及比智者。如所說十六行一切法智比智轉。如是行或非是說為等智者。等智行十六行亦非十六行。十六行者。謂煖等善根。是十六行及餘不定聞思慧亦非者。如病如癰等行。是名為非。問若等智是十六行者。何故不說名苦智乃至道智。答壞境界故。無漏行不壞境界。別諦緣故。有漏行壞境界。有漏無常行三諦。緣空非我行一切法緣。

 四智有四行  決定行所說
 若智知他心  如是行或非

四智有四行決定行所說者。苦智有四行。乃至道智亦如是。若智知他心如是行或非者。若無漏他心智是道四行。有漏智非自相境界故。

 盡智無生智  離空無我行
 說有十四行  謂近於等故

盡智無生智離空無我行說有十四行者。盡智無生智十四行。除空無我行。問何故非空無我行耶。答謂近於等故。盡智無生智第一義而近等。空無我行第一義近第一。問彼諸行為誰能行。亦為他所行耶。為何等性。答。

 謂慧行能行  亦為他所行
 餘有依二種  無依他所行

謂慧行能行亦為他所行者。慧自性是行。能於彼爾炎中行無常等行。彼亦為無常等行所行餘有依二種者。除慧餘相應等法是亦能行。有緣故。亦為他所行。他所緣故。非行非慧性故。無依他所行者。若彼不相應法。謂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他所行。非慧性故。非能行。無緣故。已說建立行。建立得今當說。

 謂初無漏心  或有成就一
 二或成就三  四時各增一

謂初無漏心或有成就一者。謂初苦法忍相應心。若未離欲成就一等智。若離欲成就他心智。二或成就三者。第二苦法智相應心。若未離欲成就三智。苦智法智等智。若離欲成就他心智。四時各增一者。於上四時一一增苦比智。若未離欲四智法智比智苦智等智若離欲得他心智。集法智增集智。滅法智增滅智。道法智增道智忍中不得智。非智性故。集滅道比智不增智。以苦比智得名故。已說成就智。修今當說。

 若得修於智  謂在聖見道
 即彼當來修  諸忍亦如是

若得修於智謂在聖見道即彼當來修者。見道諸智現在修。即彼未來修。謂苦法智現在修。未來修苦法智非忍非餘智。如是乃至道法智。諸忍亦如是者。苦法忍現在修。即彼未來修。非智非餘忍。一切忍亦如是。問何故見道唯修自分修道修自分及非自分耶。答彼初得種性故。見道初見諦故。唯修自分非餘。又不雜道故。捷疾故。不覺道故。

 於彼三心中  得修於等智
 當知最後心  或修七或六

於彼三心中得修於等智者。見道三心無間等邊修等智。謂苦集滅比智。若依禪未來超昇離生。彼修一地見道二地等智。謂禪未來及欲界。若依初禪超昇離生修二地見道三地等智。乃至第四禪修六地見道七地等智。問道比智邊何故不修等智耶。答邊非分故。諦無間等邊修故名無間等邊。無能修一切道及佛邊際而知一切苦集滅。復次世俗智於彼諦曾無間等故。修見道眷屬故。無間等邊等智是見道眷屬。道比智是修道。所以無色界不修。以無見道故。問法智何故不修。答諦無間不究竟故。若修者應說無間等中。若欲界者則四陰性以不定故。若色界者五陰性以定故(有定則有定共色故有色陰是以有五陰)智增故說修等智。若苦無間等邊有四事。欲界緣欲界苦。色界緣色無色界苦。集滅無間等邊亦如是。是不生法依隨信行隨法行故。彼隨信行隨法行成就而不現在前。或修七或六當知最後心者。若離欲得道比智未來修七智。除等智盡智無生智。若未離欲修六智。除他心智。修非想非非想處對治道等智。非彼對治故不修。

 於彼上修道  十七無漏心
 當知修於七  增益根或六

於彼上修道十七無漏心當知修於七者。若未離六種欲。從須陀洹果進九無礙道八解脫道修七智。此道禪未來攝故。無他心智盡智無生智。是無學故不修。餘七智必修。若世俗智離欲。彼現在修一等智。未來修七。若無漏者四法智。一一現在修未來七。增益根或六者。謂信解脫求見到。彼無礙道修六智非他心智。無礙道相違故。非等智。似見道故。非盡智。無生智無學故。若未離欲解脫道亦修此六若離欲修七智。是故說或昇進得不動者。九無礙道修七智非他心智。無礙道相違故。非等智。非第一有對治故。非無生智。未得故。八解脫道修八智亦得他心智故。第九解脫道修十智。是故說或。

 得不還果時  及離上七地
 勳修諸神通  解脫修習八

得阿那含果必得根本禪故修八智。除盡智無生智及四禪三無色。此七地離欲時九解脫道修八智。若世俗道離欲時等智現在修未來八。若無漏道離欲者是苦等六智一一現在修未來八。六智者。謂苦比智集滅道比智及滅道法智也勳修禪一解脫道學修八智。無學修十智。神足他心智宿命通一解脫道亦修八智。根本禪攝故。天眼天耳解脫道無記故不修(上三通得時及後用時悉是解脫道解脫道悉是善神足降伏眾生故餘二所見微遠故眼耳無此故無記)。

 此諸無礙道  及滅第一有
 即彼八解脫  當知修於七

七地離欲無礙道。及對修禪二無礙道。學諸通五無礙道(七地離欲及熏修以一等智一無漏智為無礙道二念故言二五通各有一無礙故言五)修七智。除他心智。無礙道相違故。第一有離欲八解脫道修七智。除等智。非對治故。

 第一有離欲  無礙道修六
 上乘應當知  修習於下地

第一有離欲無礙道修六者。第一有離欲九無礙道修六智。除他心智及等智。一切方便道有漏無漏修八智。上乘應當知修習於下地者。若此地離欲即修此地無漏智及下地。謂初禪離欲即修初禪功德及未來。如是乃至第一有離欲。修一切地無漏功德。上對治名為上乘。

 無學初心中  修於一切地
 無學相似修  或苦習比智

無學初心中修於一切地者。無學初盡智相應心修九地功德。問修何等種無學功德。答謂無學相似修。若退法者修九地軟軟功德。乃至如來地修上上功德。問無學初心何智。答或苦集比智。或苦比智。或集比智。生緣故作如是念。我生已盡。此非想非非想處。四陰生緣最後盡故。已說修無漏功德。有漏今當說。

 盡智心俱修  善有漏功德
 九地至一地  次第修亦減

得阿羅漢果時。或修九地善有漏功德。乃至成一地。問何故九地乃至一地也。答謂生於欲界修九地有漏。若生第一有則修於一地。若生欲界得阿羅漢果。

得盡智所修九地善根。若生初禪修八地。除欲界。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即修彼地善根。問何故於此處修三界善根。答一切縛解永蘇息故。如三等縛解。如降伏煩惱力士眾咸稱善。如王登祚解脫灌頂一切皆獻珍奇寶物。先雖得下地功德。以上地煩惱故智光不明。得阿羅漢果一切功德增修照明。修義擇品當廣說。問世尊說見智慧。為一為異耶。答。

 諸忍則非智  盡無生非見
 餘一切聖慧  當知三種性

諸忍則非智者。八無間等忍非智。不決定故。自品對治疑得縛故。決定義是智義故。復次忍者希望求。智者希望息。復次忍是見非智性智性。盡無生非見者。盡智無生智非見。息求故。中平故。背生死故。餘一切聖慧當知三種性者。除忍及盡智無生智。餘慧種能求故見決定故智。問何者是。答學八智及無學等見。

 若善有漏智  在意則是見
 煩惱見是智  此及餘說慧

善有漏意地智能求故見。有說。非一切意識相應善有漏智是見性。謂從不思量識身所起故非見(五識次生意識此非見也)。命終心非見。羸劣故。起作心非見。外向故。如是好謂初說(凡說得理者名如是說)煩惱見是智者。若見自性。謂身見等。從思量生故說見。亦說智決定故。此及餘說慧者。此說若智若見及餘未說者。謂意識相應無記。除五見諸餘意地染污及一切五識相應。當知一切是慧。謂彼說未說者。若無記慧非見。不捷疾故。工巧慧雖捷疾而非見。求生所障故。染污前已說。五識相應慧非見。不分別故不捷疾故。一往故。問一一智幾智緣。答。

 法智及比智  觀察於九智
 因智及果智  境界於二智

法智及比智觀察於九智者。法智緣九智。除比智。比智亦緣九智。除法智。問何故不展轉相緣。答下上境界故。法智緣下比智緣上。是故不展轉相緣。如二人同止。一人觀下一人觀上地空異觀故不相見面。若言不自緣如不自見面者不然。續觀故。因智及果智境界於二智者。苦集智緣有漏。他心智及等智苦集諦所攝故。

 道智緣九智  解脫智無緣
 餘一切境界  決定智所說

道智緣九智者。道智緣九智。除等智餘九。智緣道諦所攝故。解脫智無緣者。滅智不緣。智緣無為故。餘一切境界決定智所說者。餘四智。他心智等智盡智無生智緣十智。問如前說若欲界對治是法智。雖色無色界對治非一切亦非全。何等法智為色無色界對治。答。

 謂彼滅及道  法智之所行
 是三界對治  非欲界比智

謂彼滅及道法智之所行是三界對治者。有修道滅法智道法智。是三界修道所斷對治。彼於欲界極見過患。思惟欲界行滅及對治。得離三界欲。問何故非苦集法智。答下劣上勝故。非觀劣能離勝處欲。滅道俱勝。是故觀此滅三界欲。復次若緣欲界離色無色界者。是為異厭異不樂異解脫。此則不然。問頗比智離欲界也。答非欲界比智無比智。欲界對治自事未究竟故。如王降伏自界怨已然後伏他。法智亦如是。無有比智先滅色無色界後滅欲界也。又法智是極利智。尚滅不善。況無記也問神通幾智性。答。

 神足天眼耳  是說一等智
 或六智宿命  五說他心智

神足天眼耳是說一等智者。神足天眼天耳一等智。無漏智不以此行。神足者。種種示現。天耳通是天耳識相應慧。生死通是天眼識相應慧。神足餘品當說。天耳方便思惟大聲。彼方便漸增得色界四大所造清淨天耳。隨聲遠近一切悉聞。天眼方便思惟明相。彼方便漸增於眼周圓。得色界四大所造清淨天眼。處於一方遍覩十方。一切悉見而非一時。或六智宿命者。尊者瞿沙說。六智非他心智。緣現在故。非滅智。緣無為故。非盡智無生智。非見性故。阿毘曇者說。一等智緣眾生名姓等故。方便者。或於自身或於他身。於是處方便即於是處究竟。或復餘也。聲聞緣覺從前身起乃至究竟隨其所欲。唯有如來隨意自在。若前若後隨所聞見皆悉憶念五說他心智者。五智知他心。謂法智知他法智品心心法自分境界故。比智亦如是。道智知他無漏心心法。等智知他世俗心心法。他心智五也。方便者。或從自身或從自心取其相貌。如是相身有如是相心。以是方便善根漸增。乃至知他心心法。是名成就於色方便及自心起至成就時。不緣色及自心。離於行緣知他心智根地。人度不知根度者。軟不知中上根。謂乃至第四禪地軟知下地軟。無漏非餘。有漏者知有漏不知無漏。地度者初禪不知二禪。人度者學人不知無學人。是故佛心心法非一切他心智境界一切他心智事境界自相境界心心法境界現在境界他境界。除見道是修道得故空無相不相應盡智無生智不攝離無礙道。問神通云何如說而生為異也。答或有說。如說而生。如世尊先說神足。是故前生。乃至後說生死智。是故後生。尊者瞿沙說。謂欲界處起神通如說而生。若色界則異此。修行者聞說色界天而不見。欲見故起天眼。見而不能往故起神足。往而不聞說故起天耳。雖聞而不知心云何往故起他心智。知他心而不自知先所從來故起宿命智。如是說者。神通無有次第正受。亦無超越正受。亦無順正受。亦無逆正受。當知神通解脫道所攝。非無礙道。問力無所畏一一幾智性。答。

 處非處智力  及第一無畏
 此是佛十智  餘此中差別

處非處智力及第一無畏此是佛十智者。處非處力及初無畏。此十智性普境界故。問餘力無畏何智性也。答餘此中差別。處非處力差別有餘力。初無畏差別有餘無畏。世尊觀受化者希望故。建立多種。問何故世尊自說功德也。答為求佛道者修念佛三昧故。復次於等解脫現差別故。樂說辯才故。無盡無滯無缺。乃至降伏醉象等中有疑者不知誰力。為彼故顯示自力故。復次為受化者說實功德。不過量故。離非大人法故。

 淨業有愛果  不淨果不愛
 此說為是處  異則說非處
 應當如是知  是處非處力

淨業有愛果不淨不愛果此說為是處者。因果決定彼無障礙智。知此是彼決定因。謂淨業有愛果不淨業不愛果。猶如外種因果隨類。異則說非處者。與是相違名非處。應當如是知是處非處力者。等起容受義。是處義也。與是相違名非處義也。不伏不屈故。無勝無動故。說力。

 彼十智自性  在於十一地
 決定說如來  謂閻浮提依

彼十智自性者。如前說。普境界故。十智自性緣一切法。是十六行或離行。四念處三正受三根相應。在於十一地者。謂欲界四禪未來中間四無色。決定說如來者。說建立如來力。非聲聞緣覺。以如來除二種無知故。謂染污不染污。是故佛智不為非智所屈。是無學及非學非無學非是學。聲聞緣覺雖除染污。不除不染污。如來除二種疑。使處疑處非處疑。謂閻浮提依者。謂閻浮提身現在前非餘。餘方無佛出世故。閻浮提人利根易覺。是故佛閻浮提出世非餘。

 第二力八智  於彼事業轉
 及法受煩惱  餘則如前說

第二力八智者。自業智力八智。除滅智道智。無漏緣故。是故說八。行或離行。空無願相應。問何緣。答於彼事業轉及法受煩惱。彼事者是業果。身口業及思是業。法受者有四法受。有法受現世樂後世樂。如是比。煩惱者是業因。於此轉緣此起。餘則如前說者。餘如處非處力說。

 諸禪及背捨  正受三摩提
 第三力迴轉  九智餘如前

諸禪及背捨正受三摩提第三力迴轉者。禪者四禪。背捨者八背捨。正受者。無想定滅盡定及四無色。三摩提者。空無相無願。第三力者。於此禪背捨正受三摩提中轉緣此起。問此力何性。答九智性。除滅智。及滅四行無相三昧無為緣故。餘如前者。餘如自業智力說。

 於上下諸根  第四力迴轉
 第五說解力  第六於界緣

於上下諸根者。上者勝下者劣。根者主。第四力者。上下諸根力也。迴轉者緣也。謂緣三諦。從緣根方便起故說上下諸根力如他心智。第五說解力者。解者欲也。彼亦二種。有勝有劣。勝者善欲劣者惡欲。復次欲道及道果者勝。欲生死者劣此亦緣三諦。從欲方便起故說欲力。第六於界緣者。界者自性也。有二種如前說。

 於彼種種趣  第七力迴轉
 當知已說四  餘皆如前說

於彼種種趣第七力迴轉者。趣者道也。彼亦種種。向地獄乃至涅槃。彼緣趣及眾具故名趣力。當知已說四餘皆如前說者。已說根解界趣力。餘因緣當知如禪背捨正受三昧說或有說。趣智力是十智性。

 知宿命有行  是說第八力
 謂禪有煩惱  餘則如前說

知宿命有行是說第八力者。宿命力於宿命所受若所行所受。種種悉知。彼所行者謂中陰。所受者謂本有。以本有有所受。若剎利若婆羅門。如是比悉知。是宿命力。說一智。謂宿命智有二種。謂曾得今得。上中下說三地。建立說四。軟中上曾得今得說六地。曾得今得說八。下下至上上說九地。及下中上分別說十二。下下等曾得今得說十八地。下中上曾得今得說二十四地。下下等分別說三十六地。下下等曾得今得說七十二。此總說一宿命智。謂禪者。根本禪非眷屬。非無色無神通所依三摩提故。四支五支所攝三摩提神通所依。唯禪非餘。若依彼禪得宿命通。即知彼禪及下地。若依初禪得神通。知初禪及中間。同一地故。有煩惱者。前已說。是等智是故無無漏事是法念處。餘則如前說者。如趣智力說。

 第九力當知  遠離於所緣
 命終及受生  行於眾生數

第九力當知遠離於所緣者。生死智力除緣。餘如宿命智說。聲聞不方便見千世界。方便者見二千世界。緣覺不方便見二千世界。方便見三千世界。佛不方便見三千世界。方便見無量無邊億百千三千世界。問何緣。答命終及受生行於眾生數。彼緣色入。如所說隨業受法如實智。當知彼說眷屬。生死智此則內法。

 第十力十智  或六一切地
 示現力明通  餘皆如前說

第十力十智或六者。若說漏盡人所得為漏盡智者。彼說十智性。若以漏盡緣故為漏盡智者。彼說六智。除他心智苦集道智。一切地者。漏盡智在十一地。攝受生故。示現力明通者。彼漏盡智說名示現。謂教誡示現。令彼歡喜不傾動故說力。永離無明故說明。通種性故說通。宿命智力生死智力是說通明力。非示現。問此非非學非無學耶。何故契經說。三明一向無學。答無學身中得故。導第一義明故。問六通何故三通建立明。非餘耶。答三種愚對治故。彼初明滅前際愚。第二滅後際愚。第三滅真諦愚。導三解脫門故。六通中二通是示現非明。謂神足他心智。二是明非示現。謂宿命智及生死智。漏盡通俱有。天耳通俱無。餘皆如前說者。餘所未說者因緣如前說。已說力。無畏今當說。

 初則如初力  第二如第十
 餘二如二七  是名無畏安

初則如初力者。言我等正覺此初無畏。即處非處力。第二如第十者。言我諸漏已盡。此即漏盡力。餘二如二七是名無畏安者。言我為諸弟子說障道法。彼言不障道者。無此畏也。此即自業智力。言我為諸弟子說道是賢聖出離。言不出離者。無此畏也。當知此即趣力。問世尊何故說此契經。答制善星及婆羅婆誹謗故說此契經。善星言。沙門瞿曇無過人法。為制彼故說前二無畏。婆羅婆言。沙門釋種子法我悉知見。為制彼故說後二無畏。復次前二無畏是說自安。後二無畏是說安他。不屈伏義是無畏義。離恐怖故。問力無畏何差別。答有說。無差別。又說。智是力。智光普照是無畏。安住是力。勇勐是無畏。智無盡是力。辯無盡是無畏。如是等。復次一一力攝四無畏。一一無畏攝十力。此十四法。又三不共念處及大悲。是佛十八不共法。不共一切聲聞緣覺故不共。念處及大悲是慧性。問無諍何地云何行何處現在前。何緣何等人起何等自性也。答。

 第四禪有垢  無諍三方依
 緣欲未生惱  依不動智慧

第四禪者。無諍在第四禪非餘。普境界故。於一切依最勝故。是有垢離聖行故。無諍者。煩惱相違故。三方依者。三方現在前非餘。說力所起故。緣欲未生惱者。緣欲界未來煩惱。謂貪恚癡慢自相煩惱非總相。總相是普境界。是故得四念處捨根相應。依不動者。依離煩惱身得故三昧力故。唯不動法者所能起非餘。智慧者。是智慧自性也。彼阿羅漢不行五因緣故。則能令彼不起煩惱。謂正威儀及正說分別應受不應受觀察住處及觀察人。正威儀者。於一方正身坐。若有人來即觀其心。觀察彼心何等威儀令不起結。若此威儀令彼不起。即時便住如是威儀。正說者。若有人來即觀其心。若說而起彼結則不為說。不說而起則便為說。分別應受不應受者。他施眾具即觀察之。若受其施而起彼結。雖須不受。不受而起雖不須而受。觀察住處者。若住此處而起彼結。雖眾具豐足則便捨去。觀察人者。先觀察人然後入裡。若捨若巷有起結者則便不入。云何於彼復作惡緣。為攝他故作是思惟。我於往昔煩惱身時。彼等於我起煩惱故受不愛果。況今離欲。當作方便令彼於我必不起惱。佛及波羅蜜諸聲聞等。得無諍滿而不數入(為令眾生因惱得度故有時不入無諍三昧也)。

 所謂妙願智  遠離彼境界
 於彼最後得  六智自在性

所謂妙願智遠離境界者。妙願智亦在第四禪。是有漏依。三方不動者所得。是智惠性緣一切法。普境界故。無色依者(上云無色依者此依是津膩義謂欲色界是無色界氣分故名為依此釋願智因依果知無色界也)。觀行差別如田夫。是故說四念處。如願而知故說。願智欲知而知是其義。於彼最後得者。若起彼智時。謂欲界善心次第初禪現在前。如是次第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如是逆次第乃至欲界善心。復順次第乃至第四禪現在前。彼復於第四禪從軟至中從中至增。於彼增上第四禪後起願智。六智自在性者。此智六種自性。謂三無礙智除辭無礙。又無諍智後邊智及妙願智。此智三因緣故起。攝他故。攝教法故。覺世間安不安故。

 義辯漏無漏  在於一切地
 佛說為方便  餘則如前說

義辯漏無漏者。此辯十智性。以一切法第一義故。有說。六智性。除他心智苦集道智。以滅諦最第一義故。是故說行念處三昧緣。在於一切地者。此辯在十一地。自性得故。佛說為方便者。義辯以佛所說為方便。若先無佛說則無能起者。不知義故。餘則如前說者。餘所未說者。如願智說。

 所謂為應辯  境界道及說
 因明論方便  或三餘如前

所謂為應辯境界道及說者。應辯緣道及言說。是故九智自性除滅智有十二行。因明論方便者。此辯不以因明論為方便。則無能起者。不知應不應故。是故說阿毘曇為方便。以因明論無如阿毘曇者。以智具足故。或三者。此辯三智性。謂辯及願智最後智。有說。知一切法第一義。彼亦義辯。餘如前者。餘所未說者。如義辯說。

 法辯緣施設  在於五地中
 以數為方便  餘如無諍說

法辯緣施設者。法辯緣名分齊。在於五地中者。謂欲界及四禪。非上地。以無色界不緣名及下地。非分故。以數為方便者。法辯以數論為方便。餘如無諍說者。餘所未說者。如前無諍說。

 聲明論方便  是則為辭辯
 境界於言說  二地餘如前

聲明論方便是則為辭辯者。辭辯以聲明論為方便。若先不習聲明論。則不能起離種子故。境界於言說者。此辯緣言說。是故是身念處。二地者。欲界及初禪。非上地。離覺觀故。餘如前說者如法辯說。問辯云何。如說生耶為異耶。答有說。如說生。謂先於法起名巧便。知名未知義故次第起義辯。雖知義不知辭故次起辭辯。知辭辯已不能連注說故次起應辯。又說。先起義辯。知義不知名故次起法辯。知名不知辭故次起辭辯。知辭不能連注說故次起應辯。應辯如前說。又說。名隨說轉。是故先起辭辯後起法辯。義依名轉。是故次起義辯。此三辯導應辯。問此辯云何。為一一得也。答不然。若得一則具四。如四聖種一時得。此亦如是。

雜阿毘曇心論卷第六

 

上篇:雜阿毗曇心論

下篇:阿毗曇甘露味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入阿毗達磨論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 塞建陀羅阿羅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阿毗達磨發智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一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師玄奘...

阿毗曇毗婆沙論

毘婆沙序 釋道挻作 毘婆沙者。蓋是三藏之指歸。九部之...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二時臨齋儀

一、供養咒 (早午): 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

佛說分別經

佛說分別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如...

玉耶經

玉耶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說諸法勇王經

佛說諸法勇王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密多譯 如是我聞: 一...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法觀經

法觀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第一、何以故...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說隨願陀羅尼咒(白衣大士咒)

觀世音菩薩說隨願陀羅尼咒...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教詞典】報恩田

(術語)三福田之一。父母師長等有養育教誨之恩,報答...

【佛教詞典】聲聞菩薩五相差別

【聲聞菩薩五相差別】 p1394 雜集論十三卷十六頁云:五...

一句彌陀念誦聽

剛開始先偏重點狀的專注,怎麼專注呢?一句彌陀念誦聽...

若順若逆,總虛妄不實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覷破一切世情,若順若逆,...

土豆的營養和藥用功效

說到土豆的功效,很多女性會說土豆美容,用土豆片敷眼...

身處逆境巧作福田

處在逆境的時候也能夠種植福田。這怎麼種植呢?那我們...

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

《法華經》講,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佛可以長久住世,...

聖人、妻子和老虎

有一個青年,聽說喜馬拉雅山的山腰上居住了一位有德行...

夢參老和尚自述

我從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歲時小學沒畢業,由...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古語云: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心如地,...

惡人要如何改惡向善

問: 本人是社會上的一個惡人,如何改惡向善? 大安法...

般若與人生佛教

般若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

這個生死的怨賊你認識到嗎

要想成佛,一切求心都得歇下來,自然相應,求是苦追求...

聖嚴法師《幫忙保平安》

有次我去拜訪一位相當有錢的居士,他家門口有保鑣站崗...

【視頻】《藥師經》靈鷲山比丘尼念誦

《藥師經》靈鷲山比丘尼念誦

【視頻】《地藏菩薩本願經》女聲木魚唱誦

《地藏菩薩本願經》女聲木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