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九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見蘊第八中念住納息第一之四

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及苦心受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一切身受及苦心受唯有漏故。起世俗智則如實知受樂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時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二心受通有漏無漏故。以四智知廣釋如上。問此中何者名身受何者名心受耶。答若受在五識身名身受。在意地名心受。復次若受無分別名身受。有分別名心受。復次若受取自相境名身受。取自共相境名心受復次若受取現在境名身受。取三世及非世境名心受。復次若受取事別境名身受。取事別及和合境名心受。復次若受一墮境者名身受。數數墮境者名心受。復次若受於境率爾轉者名身受。思度轉者名心受。復次若受以色為所依色為所緣者名身受。

以非色為所依色非色為所緣者名心受。

如色非色。如是有對無對積聚非積聚和合不和合廣說亦爾。尊者世友說曰。如佛所說。彼於爾時受於二受。謂身受心受。云何身受。云何心受。答無有受是身受一切受皆是心受。所以者何。心相應故。然諸受若依五根轉此受名身受。恆以身為增上故。若依意根轉此受名心受。恆以心為增上故。復作是說。無有受是身受。一切受皆是心受心相應故。然諸受依取至境三根轉此受名身受恆作想故。依取不至境三根轉此受名心受不恆作想故。大德說曰。若是身受彼亦心受耶。答若是身受彼亦心受。有是心受而非身受。謂若計度外事於內取相及於事取補特伽羅並法處所攝色。心不相應行無為相。如此類受皆名心受。以於非實有境分別轉故。是謂身受心受差別。

受樂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樂有味受。及苦無味受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以一切有味受及苦無味受皆有漏故。起世俗智則如實知。受樂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時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二無味受通有漏無漏故以四智知。廣釋如上。此中味者是愛味著性故。若受與彼為安足處名有味受。有說。味名一切煩惱取著性故。若受與彼為安足處名有味受。若受不與愛或一切煩惱為安足處名無味受。問若爾者則一切苦受皆名有味。皆能與愛或一切煩惱為安足處故。又如品類足說。云何有味法。謂有漏法。云何無味法謂無漏法。何故此中說有苦無味受耶。答苦受雖有漏而有少無味依性依彼故說苦無味依受。謂彼有與煩惱相違及與煩惱不相雜性。有餘師說。苦受雖皆是有漏而有能引發隨順勝義無味無漏受者。依彼故說苦無味受。以能暫時伏諸味故。

受樂耽嗜依。受苦耽嗜依。受不苦不樂耽嗜依。受及苦出離依。受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以一切耽嗜依。受及苦出離依受皆有漏故。起世俗智則如實知受樂出離依。受不苦不樂出離依受時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如前釋。此中耽嗜謂愛耽著性故。若受與彼為安足處名耽嗜依受。有說。耽嗜名一切煩惱執著性故。若受與彼為安足處名耽嗜依受。苦受不與愛或一切煩惱為安足處名出離依受。問若爾一切苦受皆應名耽嗜依。皆能與愛或一切煩惱為安足處故。又如品類足說。云何耽嗜依法謂有漏法。云何出離依法謂無漏法。何故此中說有苦出離依受耶。答苦受雖有漏而有少出離依性。依彼故說苦出離依受。謂彼有與煩惱相違及與煩惱不相雜性。有餘師說。苦受雖皆是有漏而有能引發隨順勝義出離依無漏受者。依彼故說苦出離依受以能暫時伏諸耽嗜故。

如說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乃至廣說。有二義故。心名有貪一貪相雜故。二貪所繫故。有說。此中依相雜有貪而作論。有說。此中依二種有貪而作論。所以者何。若唯依相雜有貪而作論者則有漏善。及無覆無記心等應亦名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如有貪心應知有瞋心等亦爾。此中貪所繫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心。如是說者好。謂貪所繫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心。若說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不相應故名離貪心者則貪不相應餘煩惱相應心等應名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若說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心者。則貪不相應染污心及無覆無記一分善心。應非有貪心亦非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此一智謂世俗智。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瞋所繫故名有瞋心。瞋對治故名離瞋心廣說如貪。有瞋心如實知有瞋心。此一智謂世俗如前釋。離瞋心如實知離瞋心。此三智謂法世俗道。此中依近對治說故不說類智。以類智品道非欲界近對治故餘如前釋。癡所繫故名有癡心。癡對治故名離癡心。如是說者好。謂癡所繫故名有癡心。癡對治故名離癡心。若說癡相應故名有癡心。癡不相應故名離癡心者。則無覆無記一分善心。亦應名離癡心。然彼亦名有癡心癡所繫故。若說癡相應故名有癡心。癡對治故名離癡心者。則無覆無記一分善心應非有癡心。亦非離癡心。然彼亦是有癡心癡所繫故。有癡心如實知有癡心。此一智謂世俗。離癡心如實知離癡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如前釋。染心者謂染污心煩惱相應故。不染心者謂善心煩惱相違故。有說。善心無覆無記心皆名不染心煩惱不相應故。染心如實知染心此一智謂世俗。不染心如實知不染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如前有癡離癡心釋。略心者。謂善心於所緣略攝故。散心者謂染污心於所緣馳散故。略心如實知略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散心如實知散心此一智謂世俗。此隨所應如前釋。迦濕彌羅外諸師言。略心者謂眠相應心以說心略名眠故。如說眠云何。謂眠者所有眠夢不能持身心略為性。問若爾者。此中所說云何通。如說略心如實知略心此四智。乃至廣說。答此文應作是說。略心散心下心如實知略心散心下心此一智謂世俗。舉心如實知舉心此四智如前說。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則染污眠相應心應亦名略心眠相應故。亦名散心以染污故。由此應知前說者好。下心者謂染污心懈怠相應故。舉心者謂善心精進相應故。下心如實知下心此一智謂世俗。舉心如實知舉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如前釋。小心者謂染污心小生所習故。大心者謂善心大生所習故。問今現見無量有情作惡。少有情習善。云何染心小生所習耶。答此中不以類少名小。但以淨法少故名小。謂若淨法少生之所習者名小心。淨法多生之所習者名大心。是故遍生死海中唯佛多修善法而名為大。非一切有情。有說。染污心小價得故名小。善心大價得故名大。以染污心因少所為便起無量非理作意。令煩惱惡行起如河流。善心不爾。雖捨百千珍寶或有能起或有不能起者。有說。染污心少根故名小。善心多根故名大。謂染污心或唯一根或復至二善心。一切皆具三根。有說。染污心少隨轉故名小。善心多隨轉故名大。謂染污心唯三蘊隨轉。善心或三蘊或四蘊隨轉。有說。染污心少眷屬故名小。善心多眷屬故名大。謂染污心無未來修故。善心有未來修故。有說。染污心少對治故名小。善心多對治故名大。如一剎那苦法智忍生。能頓永斷欲界見苦所斷十隨眠等。此一力勝非彼一切如一力士能伏千人。而無一剎那染污心生有此勢力。復次染污心中所有上首闕於眼足。彼上首者則是無明。如說無明為上首為前因故生無量種惡不善法。及彼種類無慚無愧善心中所有上首具有眼足彼上首則是明。如說明為上首為前因故。生無量種善法及彼種類慚愧。復次無始時來所習不善法。暫時習善則令永斷。猶如室中多時積闇。燈明暫照則便除遣。如於多時習無鹽想暫甞鹽時彼想便捨。此亦如是。不善斷善無如是事。復次善於不善能畢竟伏。或畢竟斷。不善於善則不如是。由此等緣染污心名小善心名大。小心如實知小心此一智謂世俗。大心如實知大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掉心者謂染污心掉舉相應故。不掉心者謂善心奢摩他相應故。掉心如實知掉心。此一智謂世俗。不掉心如實知不掉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不寂靜心者。謂染污心恆喧動故。寂靜心者謂善心背喧動故。不寂靜心如實知不寂靜心此一智謂世俗。寂靜心如實知寂靜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不定心者。謂染污心散亂相應故。定心者謂善心背散亂故。不定心如實知不定心此一智謂世俗。定心如實知定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不修心者謂於得修習修俱不修心。修心者謂於得修習修或俱或隨一修心。不修心如實知不修心此一智謂世俗。修心如實知修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不解脫心者。謂於自性解脫相續解脫俱不解脫心。解脫心者謂於自性解脫相續解脫。或俱或隨一解脫心。不解脫心如實知不解脫心此一智謂世俗。解脫心如實知解脫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

如說有內貪慾蓋。乃至廣說。此聖教中內有二種。一內處攝故名內。如說此六內處。乃至廣說。二自相續攝故名內。如說於內身循身觀。乃至廣說。此中依相續內而作論不依處內。所以者何。若依處內而作論者。則不應言有內貪慾蓋等。以貪慾蓋等皆是外法處攝故。然彼雖是外處而以自相續攝故說名為內。如說有內貪慾蓋。如實知有內貪慾蓋。此一智謂世俗。此中有者謂自相續中貪慾蓋現行可得。或未離彼得獲成就。或彼對治道未生。此一智者以有漏故起世俗智。則如實知無內貪慾蓋。如實知無內貪慾蓋。此三智謂法世俗道。此中無者謂自相續中貪慾蓋非現行可得。或已離彼得獲成就。或彼對治道已生。此三智者謂貪慾蓋唯欲界故。彼近對治非類智品。如未生內貪慾蓋而生。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此中未生而生者。謂由彼彼因彼彼緣內貪慾蓋生。此一智者如前釋。生已便斷斷已後不復生。如實知此三智謂法世俗道。此中生已便斷者。謂彼對治道已生貪慾蓋斷。斷已後不復生者。謂或畢竟不生。或乃至未退彼對治道。此三智者如前釋。如貪慾蓋應知瞋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蓋亦爾。以彼皆是欲界系故。

如說有內眼結。如實知有內眼結此一智謂世俗。此中亦依相續內而作論。不依處內。廣說如前所說。有者亦謂自相續中眼結現行可得。或未離彼得獲成就。或彼對治道未生。此一智者如前釋。無內眼結如實知無內眼結。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中無者亦謂自相續中眼結非現行可得。或已離彼得獲成就。或彼對治道已生。此四智者謂內眼結欲色界系故。彼近對治通法類智品。如未生內眼結而生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此中未生而生者。謂由彼彼因彼彼緣內眼結生。此一智者如前釋。生已便斷斷已後不復生。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中生已便斷者。謂彼對治道已生內眼結斷。斷已後不復生者。謂或畢竟不生。或乃至未退彼對治道。此四智者如前釋。如眼結應知耳身意結亦爾。彼近對治俱通法類智品故。鼻舌結如蓋說。皆唯欲界系故。如說有內念等覺支。如實知有內念等覺支。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中有者謂自相續中念等覺支現行可得。或已有彼得獲成就。或彼所對治障已斷。此四智者。有說。此中真實念等覺支三智知謂法類道智。相似念等覺支一智知謂世俗智。有說。此中唯說真實念等覺支則此為四智知。謂世俗智不明瞭知。法類道智明瞭知。無內念等覺支如實知無內念等覺支。此一智謂世俗。此中無者謂自相續中念等覺支非現行可得。或未有彼得獲成就。或彼所對治障未斷。一智者如前說。如未生念等覺支而生。生已住不忘令圓滿倍增廣智作證。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中未生而生者謂由彼彼因彼彼緣內念等覺支生。生已住不忘等者。問如爾所生則爾所滅。剎那後必不住如何可說生已住不忘等耶。答此中說二種善根。謂順住分及順勝進分。生已住不忘者說順住分善根。生已令圓滿倍增廣者說順勝進分善根。四智者如前釋。如念等覺支應知擇法精進喜安定捨等覺支亦爾。以種類同故。問喜等覺支則是受。前受念住中已觀。今何故重觀察耶。答前以受念住門觀察。今以法念住門觀察。復次前獨觀察。今與餘覺支觀察。復次前觀察彼自相。今觀察彼共相。復次前觀察有漏無漏。今觀察無漏。有說。此中亦觀察有漏無漏。以通觀察真實及相似覺支故。

如說等隨觀自貪瞋癡增。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佛經義故。如契經說。諸苾芻苾芻尼等隨觀自貪增時。彼應知退諸善法佛說名退瞋癡亦爾。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云何貪增乃至癡增。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分別故作斯論。云何貪瞋癡增。答有下貪瞋癡纏故中。有中。故上是謂增。此中有說。依世所現見貪瞋癡增而作論。貪增者如諸男子於童子位起下貪纏。於少年位起中貪纏。於盛年位起上貪纏。於彼妻亦爾。瞋增者如諸男子展轉鬪諍。未發麁語起下瞋纏。發麁語時起中瞋纏。結憾謀害起上瞋纏。癡增者如有男子生外道家。未學彼書論起下癡纏。學而未達其義起中癡纏。若究竟通達起上癡纏。有說。此中依觀待道理而作論。謂觀下品貪纏故施設中。觀中故施設上。瞋癡亦爾。有說。此中依退作論。謂從下品貪纏退故中。從中退故上。瞋癡亦爾。

如說等隨觀自貪瞋癡減。乃至廣說。問何故復作此論。答欲分別即前經中餘所說義故。如彼說。諸苾芻苾芻尼等隨觀自貪減時。彼應知不退善法。佛說名不退瞋癡亦爾。彼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云何貪減乃至癡減。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悉應說故作斯論。云何貪瞋癡減。答無上貪瞋癡纏故中。無中故下是謂減。有說。此中依世所現見貪瞋癡減而作論。貪減者如諸男子。於盛年位起上貪纏。於中年位起中貪纏。於老年位起下貪纏。於彼妻亦爾。瞋減者如諸男子展轉結憾相謀害時起上瞋纏。為興鬪諍遣使往返起中瞋纏。正鬪諍時起下瞋纏。癡減者如諸男子。生外道家學彼書論。已通達時起上癡纏。若聞佛語心中住時起中癡纏。若於佛語少生信時起下癡纏。有說。此中依觀待道理而作論。謂觀上品貪纏故施設中。觀中故施設下。瞋癡亦爾。有說。此中依離染作論謂上品貪纏減故中。中減故下。

云何死邊際受。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解釋契經義故。如契經說。阿難陀當知昔有轉輪王名曰善見。有如是類死邊際受。猶如壯士多食美食須臾迷悶。又契經說。我今已生勐利損害死邊際受。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云何死邊際受。齊何當言死邊際受。乃至廣說。故作斯論。有說。所以作論者為止世間於非死邊際受。起死邊際受想故。如世間說。我已受死邊際受。今受當受彼於非死邊際受起死邊際受想。所以者何。若受此受不久便命終者乃名死邊際受故。云何死邊際受。答由此末摩斷命根滅。問此受何故名死邊際耶。答由此引至死邊際位故名死邊際受。問若爾應說最後受名死邊際受。不應說由此末摩斷。所以者何。末摩斷已或經晝夜方命終故。答則斷末摩受亦名最後受。以斷末摩後不久必命終故。有說。一眾同分中有二種受。一身受。二心受。斷末摩受是身受。最後命根滅受是心受。最後。

齊何當言死邊際受。答齊此末摩斷命根滅。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說死邊際受自性。而未顯位今欲顯之故作斯論。死邊際受何處攝。答法處。幾識相應。答身識意識。謂初末摩斷受身識相應。最後受意識相應。問幾大種能斷末摩。答三謂水火風。問何故地大種不能斷末摩。答非田非器。乃至廣說。有說。勐利大種能斷末摩地大種不勐利。有說。若諸大種能壞。外分能為外災彼亦能壞內分能斷末摩地大種不能壞外分不能為外災故。亦不能壞內分不能斷末摩。此中水大種斷末摩者。謂將死時於內身中。水界增盛。由此浸漬令一切筋爛。諸筋爛故支節解。支節解故不久命終。火大種斷末摩者。謂將死時於內身中火界增盛。由此燒逼令一切筋燋。諸筋燋故支節解。支節解故不久命終。風大種斷末摩者。謂將命終時於內身中風界增盛。由此鼓擊令一切筋碎。諸筋碎故支節解。支節解故不久命終。亦有欲令地大種能斷末摩。彼作是說。將命終時。身中地界增盛能令一切竅穴閉塞。諸穴塞故支節解。支節解故不久命終。問何處有斷末摩。答在欲界非色無色界。於欲界中地獄無斷末摩以恆斷故。傍生餓鬼有斷末摩。人中三洲非北拘盧洲。欲界諸天亦無斷末摩。彼非惱亂業果故。

問何等補特伽羅有斷末摩。答異生聖者皆有。於聖者中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皆有。唯除世尊無惱亂業故。諸佛世尊無斷末摩。聲音不壞無漸命終。以佛世尊諸根頓滅故。或阿羅漢有斷末摩。非屠羊人等。以斷末摩是惱亂業果。故若有惱亂業者雖阿羅漢而斷末摩。若無惱亂業雖屠羊人等亦無斷末摩事。

問末摩中間云何安布。答象馬牛等諸大力獸末摩中間骨節相拄而復堅固。大諾健那骨節相接。猶如接版缽羅塞建提骨節相鉤。如鐵鉤相鉤。那羅延身骨節連鎖猶如鐵鎖。佛身骨節展轉盤結猶如盤龍。諸餘有情骨節相離而不堅固。是故彼類其力最劣。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十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阿毗曇心論經

阿毘曇心論經序 今欲解釋阿毘曇心利益弟子故。問曰。...

五事毗婆沙論

五事毘婆沙論卷上 尊者法救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一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眾事分阿毗曇論

眾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大魚事經

佛說大魚事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腹中女聽經

佛說腹中女聽經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佛在羅閱祇,與...

【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上(一名阿闍世王品) 西晉月氏三...

【註音版】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二食

1、正命食和邪命食。正命食是比丘按照佛制,以乞食來資...

【佛教詞典】生死岸

(譬喻)生死海之此岸也。涅槃為生死海之彼岸。增一阿...

怕冷可多吃四類食物

一、根莖類: 醫學研究人員發現,人怕冷與機體無機鹽...

印度人的素食觀

在印度餐館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

佛為病比丘洗身因緣

過去,在賢提國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為長期...

當遇到逆緣時,要觀照兩件事情

菩薩要善調自己的瞋心,因為瞋心的活動,對眾生的傷害...

持咒必須有正知正見,若為求神通便是魔見

虛雲老和尚在世時說,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來破除妄...

陳海量居士:可許則許

序 今年已經是勝利後的第二年了,這和陳海量老師著述這...

因為知道會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人的生命在呼吸間,但我們不能只是知道會死,我們要好...

生活處處是佛法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按照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方式去做...

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涼方為道,退...

二十六刀的故事

在《觀音靈感錄》中有一個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

八關齋戒的內容、功德及受持方法

昌臻這一次有這個緣法到廣德寺來參學,也能夠與各位同...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就是老實念佛人。 老實念佛不容易啊...

【視頻】經典佛曲系列-晚課

經典佛曲系列-晚課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文殊講堂一佛一拜)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文殊講堂一佛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