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六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六十七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定蘊第七中攝納息第三之二

無常想等攝幾靜慮等耶。答無常想攝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止他宗顯己義故。如分別論者。許他性攝遮自性攝。今止彼意許自性攝遮他性攝故作斯論。問何故此中不說想還攝想。答有說。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此中應作是問。無常想等攝幾想等耶。答無常想攝無常想。乃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攝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此中欲成立未成立義。想還攝想不待成立是故不說。問若爾後文亦不應說初靜慮等。還攝初靜慮等。有說。靜慮等攝多法體非於多法。自性攝義不說自成想唯一法是故非難。有說。彼亦不應說靜慮等攝靜慮等。而說者欲現種種文種種說。由種種文種種說莊嚴於義。義則易解。有說。為現二門二略二階二炬二明二光二種文影。如不說想攝想。如是亦應不說靜慮攝靜慮等。如後說靜慮攝靜慮等。如是亦應說想攝想。欲令彼此二義俱通。故作二文互相影發。有說。此中辯攝及相應義。以想對想但有攝義。無相應義是故不說。此不應理於智等持。亦不應說無相應故。應作是說。想自性無雜於攝易了是故不說。智與等持或自性有雜。或行相有雜。於攝難了是故則說。無常想攝四靜慮者。此即總說。然諸靜慮皆五蘊性。此無常想唯攝相蘊不攝餘蘊。於想蘊中唯攝無常想不攝餘想。於無常想中過去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有漏攝有漏。無漏攝無漏。學攝學。無學攝無學。非學非無學攝非學非無學。退法攝退法。乃至不動法攝不動法。於中在初靜慮者攝初靜慮。乃至在第四靜慮者攝第四靜慮。是故總說攝四靜慮。如說攝四靜慮。攝四無色四解脫亦爾。差別者。四無色四解脫四蘊為性。餘想隨應亦准此說。然諸想皆以想為自性故。皆不攝智三摩地第八解脫。問無常想亦通欲界系。此中何故不說。答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無常想在欲界者。是加行非根本。此中唯說根本是故不說。有說。今此定蘊唯說定地法故不說欲界。有說。此中以十想對靜慮等門為問。欲界非靜慮等門是故不說。餘想不說義亦同此。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皆在八等至通有漏無漏故。此七想以所緣行相異故。不攝初三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及無量不淨想。攝第三第四靜慮初二解脫。問四靜慮中皆有不淨想。何故唯說攝第三第四靜慮耶。答亦應說攝初第二靜慮。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若說攝初二解脫。當知已說攝初二靜慮。以初二解脫在初二靜慮故。有說。此中舉後顯初。舉離喜地顯有喜地故。有說。初二靜慮無不淨想是故不說。所以者何。彼二地皆有喜根一切喜根欣歡行轉。不淨想厭慼行轉非一心中二行轉故。問若爾者此想所攝初二解脫在何地耶。答在二近分非根本地。亦以與喜受相違故。問若爾後文不應說初二靜慮。攝初二解脫前四勝處。答彼說靜慮亦攝眷屬。如說城邑亦攝城邑邊。問若爾不應說不淨想攝第三靜慮。以彼地有樂受亦與不淨想相違故。答第三靜慮言亦攝眷屬。非根本地是故無過。若爾此中亦應說不淨想攝初二靜慮。以汝俱許在近分地無差別故。如是說者。初二靜慮根本地中。亦有不淨想及初二解脫。若謂無者應無有能離此地染。以此地有增上喜動踴其心。若無不淨想初二解脫制伏彼者。諸瑜伽師豈能離彼地染。又彼亦應無苦集忍智以彼厭行轉故。由此亦應無無常想無常苦想。問云何喜受作厭行轉耶。答能自在厭故亦生喜。即生喜時於彼亦厭。如勝怨時亦厭亦喜。有說。如王與將士摧怨敵已共受喜樂。如是行者以不淨想等摧欲界已。於初靜慮等共受喜樂。有說。初靜慮中初二解脫及不淨想。對治欲界鼻舌二識。第二靜慮初二解脫及不淨想。對治初靜慮眼耳身識。是故初二靜慮中定有初二解脫及不淨想。然此中略故不說不淨想攝初二靜慮。有說。不淨想實在四靜慮。然此唯說攝第三第四靜慮者。以第三靜慮有生死中殊勝受樂。第四靜慮有生死中殊勝輕安樂。難厭難捨故於是中說不淨想。初二靜慮中無如是樂故不說攝。問何故不淨想但說攝初二解脫。不說攝前四勝處耶。答不淨想是初修總觀與初二解脫相似故攝。勝處是後起別觀故不相攝。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問厭食想非解脫自性。云何亦攝初二解脫。答此文但應說厭食想攝第三第四靜慮。而說如不淨想者。欲顯厭食想以不淨想為加行。說厭食想及加行。故說如不淨想。有說。厭食想與不淨想相雜相引有相攝義。是故說攝如不淨想。有說。厭食想亦作不淨行轉。如說若得飯時作蟲蛆想。乃至廣說。是故亦攝初二解脫俱觀色處不淨轉故。問若厭食想與不淨想俱觀色處不淨轉者。世尊所說厭食想不淨想何差別。答體實無別但以所對治愛有差別故建立二想。謂不淨想對治淫欲愛。厭食想對治段食愛。評曰。不應作如是說。佛所安立十想各各異故。又段食愛緣段食起。香味觸處是段食性。若許此想對治彼愛。云何說同不淨想觀色處故攝初二解脫耶。是故應知初說為善。此二想所緣行相。及地異故。不攝餘解脫勝處及遍處無量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攝第三第四靜慮。問初第二靜慮亦有此想何故不說攝耶。答此文應說攝四靜慮。而但說攝後二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此中舉後顯初。有說。上二靜慮是殊勝可愛樂地。以有最勝受樂及最勝輕安樂故。於如是地說有此想。顯修行者於勝樂地中。尚能起不可樂想。況於餘處是故唯說攝此二地。有說。初靜慮為尋伺風所動。第二靜慮為極喜水所漂。雖有不淨厭食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而不明淨。後二靜慮與此相違故說攝彼此想所緣行相及地異故。不攝一切解脫勝處遍處無量。

初靜慮等攝幾靜慮等耶。答初靜慮攝初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八智三三摩地。第二靜慮攝第二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八智三三摩地。第三靜慮攝第三靜慮三無量八智三三摩地。第四靜慮攝第四靜慮三無量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八智三三摩地。此中四靜慮皆以自根本地五蘊為性。故得攝此諸門功德。應知皆是自性攝非他性攝。

慈無量等攝幾無量等耶。答慈攝慈世俗智乃至捨攝捨世俗智。此中四無量皆以俱生品諸蘊為性故。得攝世俗智總緣有情為境故。不攝解脫勝處遍處及他心智有漏故。不攝餘智三三摩地。

空無邊處等攝幾無色等耶。答空無邊處攝空無邊處。及彼解脫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識無邊處攝識無邊處及彼解脫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無所有處攝無所有處及彼解脫六智三三摩地。非想非非想處攝非想非非想處及彼解脫滅想受解脫世俗智。此中四無色皆以自根本地四蘊為性故。得攝此所有功德。六智者。除法智他心智。此二不依無色地故。

初解脫等攝幾解脫等耶。答初第二第三解脫攝初第二第三解脫世俗智。空無邊處解脫攝空無邊解脫及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識無邊處解脫攝識無邊處解脫及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無所有處解脫。攝無所有處解脫六智三三摩地。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攝非想非非想處解脫世俗智。滅想受解脫攝滅想受解脫。此中前三解脫皆以俱生品五蘊為性故。得攝世俗智。是初總觀故不攝勝處遍處。是有漏故。不攝餘智三三摩地。緣色故不攝他心智。四無色解脫各以自地加行善四蘊為性。是故得攝後二遍處及六智三三摩地。

初勝處等攝幾勝處等耶。答初勝處攝初勝處世俗智乃至第八勝處。攝第八勝處世俗智。此中八勝處皆以俱生品五蘊為性故。得攝世俗智勝處。是中觀故不攝遍處。有漏故不攝餘智三三摩地。緣色故不攝他心智。初遍處等攝幾遍處等耶。答初遍處攝初遍處世俗智乃至第十遍處。攝第十遍處世俗智。此中十遍處皆以俱生品五蘊四蘊為性故。得攝世俗智。有漏故不攝餘智三三摩地。緣色及地異故不攝他心智。

法智等攝幾智等耶。答法智攝法智五智少分。乃至廣說。法智攝法智者。法智在六地。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及四靜慮。未至定攝未至定。乃至第四靜慮攝第四靜慮。又法智在三道。謂見道修道無學道。見道攝見道。乃至無學道攝無學道。又法智緣四諦。苦法智攝苦法智。乃至道法智攝道法智。又法智在四道。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加行道攝加行道。乃至勝進道攝勝進道。又法智墮三世。過去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於中乃至此剎那攝此剎那。彼剎那攝彼剎那。此中總說故但言法智攝。法智攝五智少分者。謂法智亦攝他心智。四諦智少分。他心智通有漏無漏。此唯攝無漏。無漏中有法智類智。此唯攝法智故言少分。四諦智各通法智類智。此唯攝法智故言少分。類智攝類智五智少分者。如法智說。差別者。此在九地。他心智攝他心智者。他心智在四根本靜慮。初靜慮攝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攝第四靜慮。又他心智通有漏無漏。有漏攝有漏。無漏攝無漏。又他心智有法智類智。法智攝法智。類智攝類智。又他心智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學攝學。乃至非學非無學攝非學非無學。又他心智墮三世。過去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於中乃至此剎那攝此剎那。彼剎那攝彼剎那。此中總說故。但言他心智攝他心智。攝四智少分者。謂他心智亦攝法智類智世俗智道智小分。法智類智各緣四諦。此唯攝緣道諦少分。故言少分世俗智在十八地。謂欲界靜慮中間四靜慮。四無色。及彼近分。此唯攝四靜慮。於四靜慮中。有善染污無覆無記。此唯攝善。於善中有生得聞所成修所成。此唯攝修所成。於修所成中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此唯攝勝進。於勝進道中。有順退分順住分順勝進分順抉擇分。此唯攝順住分。於順住分中。有緣過去未來現在及離世。此唯攝緣現在。於緣現在中有緣自相續緣他相續。此唯攝緣他相續。緣他相續中有緣心心所。有緣五蘊。此唯攝緣心心所緣。心心所中有緣一法有緣多法。此唯攝緣一法。緣一法中。有是他心智。有非他心智。此唯攝他心智。由如是義故言少分。道智在九地。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四靜慮。三無色。此唯攝四靜慮。於四靜慮中。有見道修道無學道。此唯攝修道無學道。於此二中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此唯攝勝進道。於勝進道中有緣過去未來現在。此唯攝緣現在。於緣現在中。有緣自相續有緣他相續。此唯攝緣他相續。於緣他相續中有緣心心所法。有緣五蘊。此唯攝緣心心所法。於緣心心所法中。有緣一法有緣多法。此唯攝緣一法。於緣一法中。有是他心智有非他心智。此唯攝他心智。由如此義故言少分。世俗智攝世俗智者。世俗智在十八地如前說。欲界攝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攝非想非非想處。又世俗智有善染污無覆無記。善攝善。乃至無覆無記攝無覆無記。於善中有加行得離染得生得。加行得攝加行得。乃至生得攝生得。復有順退分乃至順抉擇分。順退分攝順退分。乃至順抉擇分攝順抉擇分。復有加行道乃至勝進道。加行道攝加行道。乃至勝進道攝勝進道。復有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攝過去。乃至現在攝現在。於中乃至此剎那攝此剎那。彼剎那攝彼剎那。此中總說故言世俗智攝世俗智。一智少分者。謂世俗智亦攝他心智少分。他心智通有漏無漏。此唯攝有漏故言少分。苦智攝苦智者。苦智在九地。在三道。在四道。墮三世。墮剎那。隨在何地何道。墮何世。何剎那。即彼地。彼道。彼世。彼剎那攝。此中總說故言苦智攝苦智。二智少分者。謂苦智亦攝法智類智少分。法智類智各緣四諦。此唯攝緣苦諦故言少分。集智攝集智二智少分。滅智攝滅智二智少分者。皆如苦智說。道智攝道智者。亦如苦智說。三智少分者。謂道智亦攝法智類智他心智少分。法智類智各緣四諦。此唯攝緣道諦。他心智通有漏無漏。此唯攝緣無漏故言少分。空三摩地等攝幾三摩地耶。答空攝空。無願攝無願。無相攝無相。空三摩地緣苦諦二行相轉。無願三摩地緣三諦十行相轉。無相三摩地緣滅諦四行相轉。於中一一行相皆在九地。在三道。在四道。墮三世。墮剎那。隨何行相。在何地。何道。墮何世。何剎那。即彼行相。彼地。彼道。彼世。彼剎那攝。此中總說故言空攝空。乃至無相攝無相。三三摩地雖通有漏。此中依解脫門說故唯攝無漏。

如攝可得亦爾由自體於自體可得是攝義故。謂自體於自體。是有。自體於自體。是實。自體於自體。是現有。是不異。是不外。是不相離。是不解脫。是無差別。是不空。是不無非客非遠非二非諍。諸如是等皆是可得義故。諸法自體攝自體。非如以手攝食以指攝衣。但一切法障礙自體。令究竟不捨故名為攝。有餘師說。此自體攝有四種。謂各別界。各別物。各別剎那。各別相續。各別界者。謂眼界攝眼界。乃至法界攝法界。各別物者。謂法界中有七物。即色受想行。及三無為。色攝色。乃至非擇滅攝非擇滅。各別剎那者。謂色中有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攝過去。乃至現在攝現在。各別相續者。謂現在色有墮自相續。有墮他相續。自相續攝自相續。他相續攝他相續。由此理趣餘應准知。故言如攝可得亦爾。攝與可得義無異故。無常想等與幾靜慮等相應耶。答無常想與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四智一三摩地相應。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愚於相應法執相應法非實有者意顯相應法是實有故。而作斯論。無常想與四靜慮相應者。四靜慮皆五蘊性。此想與彼二蘊全。一蘊少分相應。與四無色四解脫相應者。四無色及四無色解脫皆四蘊性。此想與彼二蘊全。一蘊少分相應。與四智相應者。謂與法智類智。世俗智苦智。相應。一三摩地相應者。謂緣苦無願。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者。此依皆與四智一三摩地相應。數同故言亦爾。於中一切同者。謂死想行想異而名同者。謂無常苦想智名同。餘不同者。謂苦無我想。與空三摩地相應故。唯有數同餘皆不同者。謂斷離滅想。與滅智無相三摩地相應故。不淨想與後二靜慮初二解脫世俗智相應者。此想與四靜慮相應。而但言後二靜慮相應者。如攝中說。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者。此想實不與初二解脫相應。而說與相應者。亦如攝中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與後二靜慮世俗智相應者。此想亦與四靜慮相應。而但言與後二相應者亦如攝中說。初靜慮等與幾靜慮等相應耶。答初靜慮與初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八智三三摩地相應。第二靜慮與第二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八智三三摩地相應。第三靜慮與第三靜慮三無量八智三三摩地相應。第四靜慮與第四靜慮三無量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八智三三摩地相應。此中四靜慮皆以自地五蘊為性。一一地俱生四蘊展轉相應故。言初靜慮與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與第四靜慮相應。非自性與自性有相應義。又以一一靜慮攝多法。故得與諸無量等功德相應。三無量者除喜無量。後二靜慮無喜根故。諸有欲令喜無量不以喜受為自性者。亦說此與喜受相應故。彼二地唯三無量。

慈無量等與幾無量等相應耶。答慈與慈世俗智相應。乃至捨與捨世俗智相應。慈等雖以無瞋善根等為自性。而此中所說總攝自性相應俱有。為慈等體故說慈與慈相應。乃至捨與捨相應。即是俱生四蘊互相應義。空無邊處等。與幾無色等相應耶。答空無邊處與空無邊處及彼解脫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相應。識無邊處與識無邊處及彼解脫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相應。無所有處與無所有處及彼解脫六智三三摩地相應。非想非非想處與非想非非想處及彼解脫世俗智相應。此中四無色皆以自地四蘊為性。一一地俱生四蘊展轉相應故。言空無邊處與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與非想非非想處相應。又以一一無色攝多法故。得與餘所說功德相應。六智者如攝中說。

初解脫等與幾解脫等相應耶。答初第二第三解脫。與初第二第三解脫世俗智相應。空無邊處解脫與空無邊處解脫及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相應。識無邊處解脫與識無邊處解脫及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相應。無所有處解脫與無所有處解脫六智三三摩地相應。非想非非想處解脫與非想非非想處解脫世俗智相應。滅想受解脫非相應。前三解脫雖皆以無貪善根為自性。而此中所說總以自性相應俱有法為體故。說初第二第三解脫與初第二第三解脫相應。即是俱生四蘊互相應義。四無色解脫如四無色說。滅想受解脫雖有多法如心心所不相離俱時起。而無所依所緣行相同義故非相應。

初勝處等與幾勝處等相應耶。答初勝處與初勝處世俗智相應。乃至第八勝處與第八勝處世俗智相應。此中八勝處雖皆無貪善根為自性。而此中所說總以自性相應俱有法為體故。說初勝處與初勝處。乃至第八勝處與第八勝處相應。

初遍處等與幾遍處等相應耶。答初遍處與初遍處世俗智相應。乃至第十遍處與第十遍處世俗智相應。前八遍處雖以無貪善根為自性。此中所說總以自性相應俱有法為體。後二遍處總以俱生四蘊為性。故言初遍處與初遍處。乃至第十遍處與第十遍處相應。法智等與幾三摩地相應耶。答法智與三三摩地少分相應。乃至廣說。法智與三三摩地少分相應者。此智不與類智及一切忍俱三三摩地相應故言少分。如法智類智亦爾者。此智不與法智及一切忍俱三三摩地相應故言亦爾。他心智與一三摩地少分相應者。此智與苦集滅智及他心智所不攝道智。並一切忍俱。三摩地不相應故言少分。即是與一緣道無願三摩地少分相應義如他心智。集滅道智亦爾者。此依數同故說亦爾。然集智唯與緣集無願三摩地少分相應。滅智唯與無相三摩地少分相應。道智唯與緣道無願三摩地少分相應。皆除忍俱三摩地故。苦智與二三摩地少分相應者。此智唯與智俱。空三摩地。及苦智俱無願三摩地相應故言少分。三三摩地門不別說相應者。對前諸門具已說故。於自門中無相應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六十七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眾事分阿毗曇論

眾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鞞婆沙論

鞞婆沙論卷第一 阿羅漢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

施設論

施設論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

舍利弗阿毗曇論

舍利弗阿毘曇論序 釋道摽撰 阿毘曇。秦言無比法。出自...

海印三昧論

海印三昧論一卷(並序)依大方廣佛華嚴經 明皛所述 若夫...

雲棲淨土匯語

雲棲淨土匯語 開示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竊惟淨...

【註音版】佛藏經

佛藏經...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 陳南嶽思大禪師撰 如萬行中說。...

說無垢稱經

說無垢稱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供五百羅漢儀軌

【施主至。客堂應酬。即報方丈。次令照客。捧香儀點明...

增壹阿含經

增壹阿含經序 晉沙門釋道安撰 《四阿含》義同。《中阿...

佛說十八泥犁經

佛說十八泥犁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言:「人生...

禪門鍛煉說

禪門鍛煉說 江西南康雲居山真如禪寺晦山戒顯著 堅誓忍...

【佛教詞典】佛力

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稱智力;以方便智能攝化眾...

【佛教詞典】無分別智所有甚深

【無分別智所有甚深】 p1092 世親釋八卷二十一頁云:次...

如何做到遠離六塵而行佈施

問: 想請問在金剛經講錄中有關不住色佈施,不住聲、...

小心你的念頭,它正在改變你的命運

很多人問能不能算命?俗話說,生死有定。佛法也講業力...

墮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內六道眾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內(欲...

沒有定的不淨觀是沒有力的

我們不要得少為足。有的人得了一點點修行的好處,就以...

善知識法與惡知識法

昔日,佛陀在舍衛城只樹給孤獨園時,對眾比丘說:今日...

何謂「涅槃寂靜」

我們修行無常無我以後,最後的結果很重要涅槃寂靜,這...

容言、容事、容人

容言: 好話、壞話、刺耳話,啥話都能聽得進。虛心聽取...

當心平靜下來,頭腦也會清楚一些

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在好幾部重要的經典裡,...

話多心散亂

還記得剛學佛時,一位居士說了一句讓我印像極為深刻的...

惡莫大於縱己之欲

惡莫大於縱己之欲,一切惡行,沒有比放縱自己慾望更大...

世間人都要想修福,應該怎麼修

一者施福業事,二者戒福業事,三者修福業事。 就這麼三...

印經造像之功德利益

眾生沉淪於苦海,必賴慈航救濟,而後度脫有期。佛法化...

【視頻】《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光山早晚課)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光山早晚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