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三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種蘊第五中緣納息第二之三

欲界系大種與欲界系大種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二因。謂俱有。同類。俱生互相望為俱有因。前生與後生為同類因。增上者。謂不礙生。及唯無障。欲界系大種與欲界系所造色。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謂生因。依因。立因。持因。養因。增上者如前說。欲界系所造色與欲界系所造色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二因。謂同類。異熟。增上者如前說。欲界系所造色與欲界系大種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謂異熟。增上者如前說。

欲界系大種與色界系大種為幾緣。答一增上。增上義如前說。色界系大種與色界系大種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二因。謂俱有。同類。增上者如前說。色界系大種與欲界系大種為幾緣。答一增上。增上義如前說。

欲界系大種與色界系所造色為幾緣。答一增上。增上義如前說。色界系所造色與色界系所造色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三因。謂俱有。同類。異熟。增上者如前說。色界系所造色與欲界系大種。為幾緣。答一增上。增上義如前說。

欲界系所造色與色界系大種為幾緣。答一增上。增上義如前說。色界系大種與欲界系所造色為幾緣。答一增上。增上義如前說。欲界系所造色與色界系所造色為幾緣。答一增上。增上義如前說。色界系所造色與欲界系所造色為幾緣。答一增上。增上義如前說。色界系大種與色界系所造色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謂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說。色界系所造色與色界系大種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謂異熟因。增上者如前說。諸色慾界系。彼色一切欲界系大種所造耶。答應作四句。有色慾界系。非欲界系大種所造。謂欲界系大種。以諸大種非所造故。有色慾界系大種所造。非欲界系。謂色不系欲界系大種所造。此復云何。謂一切法智品隨轉色。及依欲界身現前類智品隨轉色有色慾界系。欲界系大種所造。謂色慾界系。欲界系大種所造。此復云何。謂欲界係有對所造色。及表所起無表。有色非欲界系。非欲界系大種所造。謂色界系大種。若色色界系。色界系大種所造。若色不系。色界系大種所造。

諸色色界系彼色一切色界系大種所造耶。答應作四句。有色色界系。非色界系大種所造。謂色界系大種。所以如前有色色界系大種所造。非色界系。謂色不系。色界系大種所造。此復云何。謂依色界身現前類智品隨轉色。有色色界系。色界系大種所造。謂色色界系。色界系大種所造。此復云何。謂色界係有對所造色。及有漏隨心轉無表。有色非色界系。非色界系大種所造。謂欲界系大種。若色慾界系。欲界系大種所造。若色不系。欲界系大種所造。

諸色過去。彼色一切過去大種所造耶。答應作四句。有色過去非過去大種所造。謂過去大種。所以如前。有色過去大種所造。非過去。謂色未來現在過去大種所造。此復云何。謂未來現在表所起無表。過去大種所造。以依過去表故。有色過去過去大種所造。謂色過去。過去大種所造。此復云何。謂過去一切有對所造色。隨心轉無表。表所起無表。有色非過去非過去大種所造。謂未來現在大種。若色未來現在。現在大種所造。若色未來。未來大種所造。

諸色未來。彼色一切未來大種所造耶。答諸色未來大種所造。彼色一切未來。此復云何。謂未來一切有對所造色。隨心轉無表。若表所起無表。未來大種所造。以依未來表故。有色未來非未來大種所造。謂未來大種。若色未來。過去現在大種所造。此復云何。謂未來表所起無表。過去現在大種所造。以依過去現在表故。

諸色現在。彼色一切現在大種所造耶。答應作四句。有色現在非現在大種所造。謂現在大種若色現在。過去大種所造。此復云何。謂現在表所起無表。過去大種所造。所以如前。問此無表色。亦有現在所依大種。何故不說耶。答彼是轉依。非造依故。此無表色有二種依。一是轉依。謂現在大種。由彼力轉故。二是造依。謂過去大種。由彼力造故。此中但說造依。不說轉依。是故不說。能造五因皆過去故。有色現在。大種所造非現在。謂色未來。現在大種所造。此復云何。謂未來表所起無表。現在大種所造。所以如前。有色現在。現在大種所造。謂色現在。現在大種所造。此復云何。謂現在一切有對所造色。隨心轉無表。若現在表所起無表。現在大種所造。以依現在表故。有色非現在。非現在大種所造。謂過去未來大種。若色過去。未來過去大種所造。若色未來。未來大種所造地云何。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論中多說勝義。或有生疑。彼作論者唯善勝義。不善世俗。為令彼疑得決定故。顯地界等與地等別。故作斯論。

地云何。答顯形色此是世俗想施設地謂諸世間於顯形色。依共假想施設地名。如世間說青黃地等。長短地等。地界云何。答堅性觸。此是勝義能造地體。

水云何。答顯形色此是世俗想施設水。謂諸世間於顯形色。依共假想施設水名。如世間說青黃等水。長短等水。云何水界。答濕性觸。此是勝義能造水體。

火云何。答顯形色此是世俗想施設火。謂諸世間於顯形色。依共假想施設火名。如世間說青黃等火。長短等火。又如梵志觀火。頌云。

 赤焰多疾疫  黃兵緣饑饉
 綵豐青退減  白黑主興滅

火界云何。答煖性觸。此是勝義能造火體。風云何。答即風界。風界云何。答動性觸。問何故不說世俗風耶。答世間於風無假想故。有餘師說。世間於風亦起假想少故不說。如世間說此有塵風。此無塵風。毘濕縛風。吠嵐婆風。小風大風。塵輪風等。

地水火風幾處所攝。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聞所說世俗地等。便謂無體。非處所攝。非識所識。或謂假實同一處攝。同一識識。為除彼疑顯假地等亦實有體但假立名。於五處中隨一處攝。於五識中隨一識識。又顯假實不同處攝。不同識識。由此等緣故作斯論。

地水火風幾處所攝。幾識所識。答地水火一處所攝。謂色處眼所見故。二識所識。謂眼識意識。眼識取自相。意識取自相共相。風一處所攝。謂觸處身所得故。二識所識謂身識意識。取自共相如前應知。有說。此亦通色處攝。及眼識識少故不說。

地水火風界幾處所攝幾識所識。答一處所攝謂觸處身所得故。二識所識。謂身識意識。取自共相如前應知。問幾處和合說為能牽。幾處和合說為所牽。答若有情數於有情數。則九處能牽。九處所牽。若有情數於非有情數則九處能牽。四處所牽。若非有情數於非有情數。則四處能牽。四處所牽。若非有情數於有情數。則四處能牽。九處所牽。如說牽持運等亦爾。問幾處和合說為能量。幾處和合說為所量。答四處能量。四處所量。五根微妙非量法故。問幾處和合說為能稱。幾處和合說為所稱。有作是說。四處能稱四處所稱。有餘師說。四處能稱重是所稱。問幾處和合說為能燒。幾處和合說為所燒。有作是說。四處能燒。四處所燒。有餘師說。煖是能燒。四是所燒。問幾處和合說為能斷。幾處和合說為所斷。有作是說。四處能斷。四處所斷。有餘師說。堅性是能斷。四處是所斷。問幾處和合說為能洗。幾處和合說為所洗。有作是說。四處能洗。四處所洗。有餘師說。四處能洗。色處所洗。如說洗已鮮白。或如金色。復有說者。四處能洗。觸是所洗。如說杯盛澡屑往某池邊。揩洗其身令去塵垢。或有說者。四處是能洗。十二處是所洗。由洗浴故。內十二處皆悉明淨離諸垢濁。

問此四大種幾能為災。答三。除地問何故地不能為災。答非其田。非其器。乃至廣說。有說。勐利方能為災。地性遲鈍不能為災。有說。若能損壞內事。彼於外事亦能為災。謂斷末摩名壞內事。此唯三大。故地非災。有說。為壞地故立災。三大於地能燒浸擊故說為災。地則不爾。有說。若地亦為災者。應從風輪。乃至第四靜慮皆令堅固。合為一摶此乃成劫非謂能壞。有說。若地能為災者。便應壞及第四靜慮。然無諸災壞及彼者。此中因論生論。何故彼地災不及之。有說。即由地非災故。有說。彼地若為災及是則應無最上災頂。謂上三靜慮如次能為三災之頂。若第四靜慮災所壞者。便更無處為上災頂。以諸無色無方處故。有說欲避淨居諸天。由彼更無上生義故。若彼處所災所及者。則淨居天無有盡壽而涅槃者。若爾云何知彼壽量。若言亦有盡壽涅槃。是則彼地災無由起。如說若處乃至尚餘一蟻卵在災便不壞。有說若處有內災者便有外災。第四靜慮無內災故外災不及。謂初靜慮內有如火尋伺故。外有火災。第二靜慮內有如水喜悅故外有水災。第三靜慮內有入出息風故外有風災。第四靜慮更無內災。是故外災皆不能及。

問火災起時火從何出。有作是說。世界成時有七日輪俱時而起。持雙山後隱伏而住。然後彼處一日輪昇。遶蘇迷盧而為照耀。至劫將末火災起時。餘六日輪漸次而出。由彼勢力世界便壞。有說。世界將欲壞時。即一日輪分為七日。由彼勢力世界便壞。有說即一日輪至劫將末。成七倍熱焚燒世界。有說。七日先藏地下。後漸出現作用如前。如是說者。諸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隨於近處有災火生。乃至梵宮皆被焚燎。

問水災起時水從何出。有作是說。第三靜慮邊雨熱灰水。由此乃至極光淨天皆被浸蕩。有說。從下水輪湧出。由彼勢力世界便壞。如是說者。諸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隨於近處有災水生。由彼因緣世界便壞。

問風災起時風從何出。有作是說。第四靜慮邊有畔喋婆大風。卒起百俱胝界。妙高山王金輪圍等皆被傾拔。令互相擊上下翻騰。如麨面摶空中散滅。有餘師說。從下風輪有勐風起。吹散世界。如是說者諸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隨於近處有災風生。至遍淨天皆被散壞。

問三災起時一切外物。為皆轉變順彼災耶。有作是言。物皆變順。謂此世界火災起時。一切外物皆悉輕燥。猶如乾草疊絮樺皮。火才觸時即燒即盡。若水災起一切外物。皆將融液如沙糖等。水才觸時隨即消壞。若風災起一切外物。皆將離散如沙麨摶。風才觸時即便散壞。若爾諸法應捨自相。如是說者。三災起時堅濕等物亦無轉變。但由有情業增上力。令三災起能壞難壞。

如是三災與所壞事。必是同分界地所攝。謂欲界災能壞欲界。初靜慮災壞初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亦爾。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說大地妙高山等皆悉洞然。風吹絕焰展轉乃至上燒梵宮。極光淨天有生未久。於劫成壞不善了知。見已驚恐便作是念。勿彼火焰燒盡梵宮當復燒此。答當知彼經依相續說。謂色界火續欲界生。彼燒梵宮。非欲界火水風相續准此應知。

問此三災起先後云何。答火水風三如次先後。然非三種隣次而生。謂七火災先次第起。然後方有一水災生。如是經於七七火劫。及七水劫。復七火災。從彼無間一風災起。故風水劫皆次火生。火劫從三以數起故。由此善釋遍淨天壽六十四劫。如是所說是大劫量。一一各有八十中劫。成住壞空各二十故。且初火劫將燒壞時。贍部洲人壽八萬歲。安隱豐樂人眾甚多。國邑村城雞飛相及。人多修習十善業道。從此以後捺落迦中有情命終不復生彼。爾時已度二十住劫。二十壞劫此為最初。地獄有情從此漸減乃至最後無一為餘。名為地獄有情界壞。次壞傍生。次壞餓鬼。一一壞相如地獄說。次贍部洲諸有情壞。問傍生鬼趣先人壞者。人中所須乳酪等味。耕馭等事如何得有。有說。由人業增上力。有非情物似傍生現。出乳等味作諸事業。問人身今有八萬戶蟲。作任持緣令身相續。彼時既闕身云何存。答爾時人身法爾得住。如諸菩薩轉輪王身。雖無諸蟲而法爾住。如是說者。諸大海中是諸傍生本所住處。若彼無有一傍生時。即名傍生有情界壞。若傍生類人等雜居。人等壞時彼方隨壞。鬼有情壞類此應知。然贍部洲人趣將壞。爾時法爾有一有情。無師自思入初靜慮。從彼定起唱如是言。此初靜慮甚樂甚靜。展轉宣告遍贍部洲。聞者攝心皆入初定。從此捨壽上生梵天。贍部洲中有情漸減。乃至無一有情為餘。名贍部洲。有情界壞。次壞毘提訶洲。次壞。瞿陀尼洲。一一壞相如贍部說。北拘盧洲如三惡趣。無得靜慮生梵世者。然彼壽盡必生欲天。乃至彼處有情界盡。名北拘盧有情界壞。人趣壞已四大王眾天。法爾有一得初靜慮。從彼定起宣告如前。乃至彼處有情界盡。名彼天中有情界壞。次壞三十三天。次壞夜摩天。次壞覩史多天。次壞樂變化天。次壞他化自在天。一一壞相如初天說。欲界有情次第壞已。時初靜慮有一有情。法爾能入第二靜慮。從彼定起唱如是言。第二靜慮甚樂甚靜。如是展轉聲遍梵宮。聞者攝心入第二定。命終皆往生彼天中。初靜慮天有情漸減。乃至無一有情為餘。名為梵天有情界壞。如是欲界及諸梵宮。久遠空虛無有情類。贍部洲等大地諸山。經歷多時天不降雨。一切草木皆悉乾燋。更不復生乃至都盡。久時復有第二日輪出現世間。炎赫倍熱由此枯涸坑澗泉池。乃至令其都無津潤。久時復有第三日輪出現世間。炎赫倍熱。由此枯竭一切江河。乃至令其都無津潤。久時復有第四日輪出現世間。炎赫倍熱。由此枯涸無熱惱池。即四大河所從出者。謂殑伽信度縛芻私多。乃至令其都無津潤。久時復有第五日輪出現世間。炎赫倍熱。由此漸次枯涸大海。乃至令其都無津潤。久時復有第六日輪出現世間。炎赫倍熱。由此大地妙高山等。皆悉焦熬發煙熢[火*孛]。久時復有第七日輪出現世間。炎赫極熱。由此大地妙高山王等。一時焰發中表烔燃。乃至梵宮悉皆焚蕩。上從梵世下至風輪。週遍燒燃無餘灰燼。如酥油等燒燃盡時。無有遺餘。此亦如是。爾時欲界初靜慮中。皆悉空虛。都無所有。二十壞劫此時已度。二十空劫從此為初。問幾劫壞有情。幾劫壞器。有說。十劫壞有情。十劫壞器。有說。十五劫壞有情。五劫壞器。如是說者。十九劫壞有情。一劫壞器。別業難轉。非共業故如是世界壞經久時。於下空中有微風起。二十空劫此時已度。二十成劫從此為初。所起微風漸廣漸厚。時經久遠盤結成輪。厚十六億踰繕那量。廣則無數。其體堅密。假設有一大諾健那。以金剛輪奮威懸擊。金剛有碎風輪無損。次有云起雨風輪上。滴如車軸積水成輪。如是水輪於未凝結位。深十一億二萬踰繕那。有說。廣量與風輪等有言。狹小分百俱胝。百俱胝輪。其量皆等。謂徑十二億三千四百半圍量三倍。謂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踰繕那。此不傍流。由有情業力。有餘師說。由風力所摶。次於水輪。有別風起。摶擊此水上結成金。此即金輪厚三億二萬。水輪遂減唯深八洛叉。有說。金輪廣如水量。有師復說。少廣水輪。次有云起雨金輪上。滴如車軸經於久時。積水浩然深過八萬。勐風攢擊寶等變生。復有異風析令區別謂分寶土成諸山洲。分水甘醎為內外海。初四妙寶成蘇迷盧。挺出海中處金輪上。謂四面如次北東南西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寶。隨寶威德色現於空。故贍部洲空似吠琉璃色。此山出水八萬踰繕那。水中亦然。端嚴可愛。次以金寶成七金山。遶蘇迷盧住金輪上。在水中量同蘇迷盧。出水相望各半半減。次以土等成四大洲。下據金輪遶金山外。最後以鐵成輪圍山。在四洲外如牆圍遶。出水半減第七金山。在水量同蘇迷盧等。諸山廣量皆與出水量同。七金山間有七內海。八功德水盈滿其中。七金山外有醎外海。此八大海各深八萬。前七廣量如所遶山。第八有說。廣三億二萬二千踰繕那。有說。更增千二百八十七踰繕那半。蘇迷盧山有四層級。初層傍出一萬六千。次上三層各半半減。四層相去量各十千。有說。初層下齊水量。次二去下量各十千。其第四層去下二萬。四層四面如妙高山。四寶所成莊嚴殊妙。四層如次。堅手持鬘。恆憍。四王天眾居止持雙山等七金山上。亦有四王所部村邑。七山四級日月等天。皆是四大王眾天攝故。欲天中此天最廣。從第四層級復有四萬踰繕那。至蘇迷盧頂。是三十三天住處。山頂四面各二十千。若據周圍數成八萬。有餘師說。面各八十千。與下際四邊其量正等。山頂四角各有一峯。其高廣量各有五百。有藥叉神名金剛手。於中止住守護諸天。於山頂中有城名善見。面二千半週萬踰繕那。金城量高踰繕那半。其地平坦真金所成。俱用百一雜寶嚴飾。地觸柔軟如妬羅綿。躡時齊膝隨足高下。有微風起吹去萎華。引新妙華瀰散其地。是天帝釋所都大城。城有千門嚴飾壯麗。門有五百青衣藥叉。勇健端嚴踰繕那量。各嚴鎧仗防守城門。於其城中有殊勝殿。種種妙寶具足莊嚴。蔽餘天宮故號殊勝。面二百五十。周千踰繕那。其城四隅有四台觀。以金銀等四寶所成。種種莊嚴甚可愛樂。城外四面四苑莊嚴。是彼諸天共遊戲處。一眾車苑。謂此苑中隨天福力種種車現。二麁惡苑。天欲戰時隨其所須甲仗等現。三雜林苑。諸天入中所玩皆同俱生勝喜。四喜林苑。極妙欲塵殊類皆集歷觀無厭。如是四苑形皆正方。一一週千踰繕那量。中央各有一如意池。面各五十踰繕那量。八功德水盈滿其中。隨欲妙花寶舟好鳥。一一奇麗種種莊嚴。四苑四邊有四妙地。中間去苑各二十踰繕那。地一一邊量皆二百。是諸天眾勝遊戲所。諸天於彼捔勝歡娛。城外東北有圓生樹。是三十三天受欲樂處。盤根深廣五踰繕那。聳幹上昇枝條傍布。高廣量等百踰繕那。舒葉開花妙香芬馥。順風熏滿百踰繕那。若逆風時猶遍五十。城外西南角有大善法堂。三十三天常於半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此堂中詳辨人天。及制伏阿素洛等。如法不如法事如是等類餘處廣說。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三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薩婆多宗五事論

薩婆多宗五事論 大番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於甘州修...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婆須蜜菩薩大士。次繼彌勒作佛...

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曇心論經

阿毘曇心論經序 今欲解釋阿毘曇心利益弟子故。問曰。...

佛說呵雕阿那鋡經

佛說呵凋阿那鋡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上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一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註音版】佛說稻稈經

佛說稻稈經...

佛說佛十力經

佛說佛十力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註音版】佛說孝子經

佛說孝子經...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不退轉法...

【註音版】佛說戒香經

佛說戒香經...

【佛教詞典】王舍城

【王舍城】 p0378 西域記九卷十五頁云:石柱東北不遠,...

【佛教詞典】口和

(雜語)謂異口同音也。行事鈔下之一曰:口和賞勞。...

你沒有這麼一點鐵心腸,在這個世間還能出得去嗎

鐵圍山外蓮華國,這個蓮華國指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充滿...

什麼叫大乘和小乘

本來,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聖嚴法師:氣到忍不住時怎麼辦

有人說「沉默是金」。沉默並不等於就是沉沒,被罵、被...

僧人的鞋為何要破六個洞呢

在佛寺裡,凡人也常有能體會的智慧。 像我在寺裡看到比...

正如法師《佛教對飲食的看法》

經文: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

用佛號來熏習我們這顆心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就把前面...

為何要學習印光法師文鈔

一、是淨土論典中最佳著作之一 一來我們一直在專學專修...

現在乞丐騙子很多,還要佈施嗎

問: 當我們給路邊乞丐佈施時,朋友說那些乞丐是騙子...

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包含了無量無邊的意思

人類語言中最好的一句話便是大家都聽過的阿彌陀佛,有...

熏習,決定你輪迴的力量

佛陀在解釋人生,他主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從因緣來建立...

念佛求往生如何發菩提心

問: 頂禮法師,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印祖在開示中反覆...

聖嚴法師《面對問題才能走出憂鬱》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壓力太大,不知道如何紓解,而憂鬱症...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東林寺木魚唱誦

《佛說無量壽經》東林寺木魚唱誦

【視頻】《佛遺教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遺教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