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沙門百一羯磨法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大沙門百一羯磨法一卷

(白羯磨二十四、白二羯磨四十七、白四羯磨三十,因羯磨不限百一,以類相從不出百一,羯磨之法要須曲盡乃成羯磨,今粗略法用可知耳)捨界羯磨

「大德僧聽!僧本結內界,一住處一說戒故。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一住處一說戒中捨本界。如是白。」

「大德僧聽!僧本結內界,一住處一說戒故。今僧一住處一說戒中捨本界。誰諸長老忍是一住處一說戒中捨本界,是諸長老默然;誰不忍便說。」

「僧一住處一說戒中捨本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結內界羯磨(四處即是內界,以故不除。此處內難失衣之罪,是以後結衣中應除)

「大德僧聽!是某甲比丘說四方界相,此相內界、彼相外界。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一住處一說戒故結內界。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某甲比丘說四方界相,此相內界、彼相外界。僧一住處一說戒故結內界。誰長老忍一住處一說戒故結內界,是諸長老默然;誰不忍便說。」

「僧一住處一說戒故結內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結外界羯磨(結界法先應規度內界相,內界相中規度外界相,先結外界後結內界,所以外界在內者,或有住處不須外界)

「大德僧聽!是某甲比丘說四方界相,僧結內界。是中爾許地僧結作外界受戒處。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爾許地結作外界受戒處。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某甲比丘說四方界相,僧結內界。是中爾許地僧結作外界受戒處。誰長老忍是內界中爾許地結作外界受戒處,是諸長老默然;誰不忍便說。」

「僧是內界中爾許地結作外界受戒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結不失衣羯磨

「大德僧聽!一住處一說戒結內界。是中除聚落及界,除阿練若處及屋,餘殘一住處一說戒作不失衣法。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一住處一說戒作不失衣法。如是白。」

「大德僧聽!一住處一說戒結內界。是中除聚落及界,除阿練若處及屋,餘殘一住處一說戒作不失衣法。誰長老忍是一住處一說戒作不失衣法,是誰長老忍默然故;誰不忍便說。」「僧聽是一住處一說戒作不失衣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僧中羯磨十四人監事(能作法人、能分僧臥具人、能敷僧臥具人、能分僧餅人、能處分差請人、處分沙彌人、能分僧粥人、能處分守園人、能分僧衣人、能分雨衣人、主分藥人、晝夜掌僧物人、掌僧麁物人、常守住處人)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能作僧淨法人。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比丘作僧淨法人。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能作僧淨法人。僧某甲比丘作僧淨法人。誰長老忍某甲比丘作僧淨法人默然;誰不忍,是長老便說。」

「僧某甲比丘作僧淨法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能作分僧臥具人。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比丘作僧分臥具人。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能作分僧臥具人。誰長老忍某甲比丘作分僧臥具人默然;誰不忍,是長老便說。」

「僧某甲比丘作分僧臥具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十四略一人,其餘法用可知)

僧伽婆尸沙懺悔法

佛在舍衛國。長老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是長老語諸比丘:「諸長老!我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我當云何?」諸比丘不知如何,以是白佛。佛語諸比丘:「汝曹與迦留陀比丘故出精犯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故,如覆藏時與波利婆沙(隨時下意作眾事)。更有比丘得如是罪,亦應與波利婆沙。」諸比丘言:「大德!云何應與?」佛言:「一心會僧中,是迦留陀比丘應偏袒右肩脫革屣入僧中,頭面禮諸比丘足,胡跪合掌應言:『諸長老一心念!我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僧中如覆藏日乞波利婆沙。僧!我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如覆藏日與波利婆沙。憐愍故。』如是第二、第三說訖。」

波利婆沙羯磨

「是中一比丘,應僧中如是唱:『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僧中如覆藏日乞波利婆沙。是言:「僧!我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如覆藏日與波利婆沙。憐愍故。」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如覆藏日與波利婆尸沙。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今僧中如覆藏日與波利婆沙。誰諸長老忍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今僧中如覆藏日與波利婆沙,是諸長老默然;誰不忍便說。』第二、第三說。

「『僧!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如覆藏日與波利婆沙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波利婆沙中應具說三羯磨,相承之法如下)

摩那埵應乞

「一心會僧中,迦留陀比丘應偏袒右肩脫革屣入僧中,頭面禮諸比丘足,胡跪合掌應言:『諸長老一心念!我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僧中乞波利婆沙,僧與波利婆沙行竟。除是罪故,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我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與六夜摩那埵。憐愍故。』如是第二、第三乞。」

波利婆沙磨那埵羯磨

「是中一比丘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僧中乞波利婆沙,僧與波利婆沙行竟。除是罪故,僧中乞六夜摩那埵。是言:「僧!我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與六夜摩那埵。憐愍故。」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當與六夜摩那埵。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僧中乞波利婆沙,僧與波利婆沙行竟。除是罪故,今僧中乞六夜摩那埵。誰諸長老忍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今僧中六夜摩那埵,是諸長老默然;誰不忍便說。』如是第二第三說。

「『僧與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六夜磨那埵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一心會僧中,迦留陀比丘應偏袒右肩脫革屣入僧中,頭面禮諸比丘足,胡跪合掌應言:『諸長老一心念!我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僧中乞波利婆沙摩那埵,僧與波利婆沙摩那埵行竟。除是罪故,僧中乞出罪。僧!我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與出罪。憐愍故。』如是三說。」

波利婆沙出罪羯磨

「是中一比丘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僧中乞波利婆沙磨那埵,僧與波利婆沙摩那埵行竟。除是罪故,僧乞出罪。是言:「僧!我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與出罪。憐愍故。」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當與出罪。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僧中乞波利婆沙摩那埵,僧與波利婆沙摩那埵行竟。除是罪故,今僧中與出罪。誰諸長老忍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除是罪故,今僧中與出罪,是諸長老默然;誰不忍便說。』如是三說。

「『僧!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覆藏。與出罪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佛在舍衛國。長老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是長老語諸比丘:「諸長老!我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我今當云何?」諸比丘不知如何?以是事白佛。佛語比丘:「汝曹與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故,與六夜摩那埵(六夜苦行下意作眾事)。更有比丘得如是罪,應與六夜摩那埵。」諸比丘言:「大德!云何應與?」佛言:「一心會僧中,迦留陀比丘應偏袒右肩脫革屣入僧中,頭面禮諸比丘足,胡跪合掌應云:『諸長老一心念!我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我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與六夜摩那埵。憐愍故。』如是第二、第三應乞。」

摩那埵羯磨

「是中一比丘,僧中應如是唱:『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僧中乞六夜摩那埵。是言:「僧!我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與六夜摩那埵。憐愍故。」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當與六夜摩那埵。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今僧中與六夜摩那埵。誰諸長老忍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今僧中與六夜摩那埵,是諸長老默然故;誰不忍便說。』如是第二應說、第三應說。

「『僧與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一心會僧中,迦留陀比丘應偏袒右肩脫革屣入僧中,頭面禮諸比丘足,胡跪合掌應言:『諸長老一心念!我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與六夜摩那埵行竟,除是罪故,僧中乞出罪。僧!我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與出罪。憐愍故。』如是第二、第三說。」

摩那埵出罪羯磨

「是中一比丘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與六夜摩那埵行竟。除是罪故,僧中乞出罪。是言:「僧!我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與六夜摩那埵行竟。除是罪故,與出罪。憐愍故。」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當與出罪。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與六夜摩那埵行竟,除是罪故,今僧中與出罪。誰諸長老忍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今僧中與出罪,是諸長老默然;誰不忍便說。』如是第二、第三說。

「『僧與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出罪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是長老迦留陀比丘,六夜行摩那埵未竟,更作僧伽婆尸沙罪故出精,是罪不覆藏。語諸比丘:「諸長老!我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我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與我六夜摩那埵。我僧中行六夜摩那埵未竟,更作僧伽婆尸沙罪故出精,是罪不覆藏。我今當云何?」諸比丘不知如何?以是事白佛。佛語諸比丘:「汝曹與迦留陀比丘如本治。更有比丘得如是罪,亦應與如本治。」諸比丘言:「大德!云何應與?」佛言:「一心會僧中,迦留陀比丘應偏袒右肩脫革屣入僧中,頭面禮諸比丘足,胡跪合掌應言:『諸長老一心念!我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我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與我六夜摩那埵。已行若干日,若干日未竟,我更作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僧中乞如本治。僧!我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更作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與本治,憐愍故。』如是第二、第三說。」

本治羯磨

「是中一比丘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先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從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與六夜摩那埵。是迦留陀比丘,僧中六夜行摩那埵,已行若干日,若干日未竟,更作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僧中乞如本治。言是:「僧!我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更作一罪不覆藏。與如本治,憐愍故。」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更作一罪不覆藏。除是罪故,當與如本治。如是白。』」

白四羯磨

「『僧與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更作一罪不覆藏,如本治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是迦留陀比丘,罪中更作罪,僧中行六夜摩那埵行如本治竟,語諸比丘:「我今當云何?」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言:「汝曹與出罪羯磨。是迦留陀比丘,罪中更作罪,僧中六夜行摩那埵行如本治竟。更有比丘得如是罪,亦應與出罪羯磨。」諸比丘言:「大德!云何與出罪羯磨?」佛言:「一心會僧中,迦留陀比丘應偏袒右肩脫革屣入僧中,頭面禮諸比丘足,胡跪合掌應言:『諸長老一心念!我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我先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與我六夜摩那埵。我僧中行六夜摩那埵,已行若干日、若干日未竟,更作僧伽婆尸沙罪不覆藏。我僧中乞如本治,僧與我如本治。我迦留陀比丘罪中更作罪,行如本治竟,除是罪故,僧中乞出罪羯磨。僧!我迦留陀比丘罪中更作罪,行六夜摩那埵行如本治竟,除是罪故,與出罪羯磨,憐愍故。』如是第二、第三乞。」

本治出罪羯磨

「是中一比丘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先僧中乞六夜摩那埵,僧與六夜摩那埵。僧中六夜摩那埵,已行若干日、若干日未竟,更作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是迦留陀比丘僧中乞如本治,僧與如本治行竟。除是罪故,僧中乞出罪羯磨。是言:「僧!我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更作一罪不覆藏。僧中乞如本治,僧與如本治行竟,與出罪羯磨,憐愍故。」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僧中乞如本治行竟,除是罪故,當與出罪羯磨。如是白。』」

白四羯磨

「『僧與迦留陀比丘故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一罪不覆藏,出罪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出罪羯磨要二十人前,三羯磨四人可得)

偷羅遮懺悔法(一切偷羅遮從二篇生四差之異,上品不可懺;前篇下品、後篇中品,界外四人得懺;之餘下品人一得懺也)

「大德僧一心念!某甲比丘盜四錢,得偷羅遮罪。今僧中說偷羅遮罪,不可匿藏罪。」如是三說。

僧問:「汝自見罪不?」答言:「見。」「汝莫復作。」

「長老一心念!某甲比丘捉女人著身衣,得偷羅遮(麁罪)。我某甲比丘今從長老說罪,不匿藏罪。」(如是三說)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長衣過十日,得尼薩耆波夜提罪。我某甲是衣棄捨,從長老說罪出罪,為清淨故。」如是三說。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故妄語,得波夜提罪。我某甲比丘今從長老說罪出罪除罪,為清淨故。」如是三說。

四悔過悔法

「大德僧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墮可呵法不是處,是可出法,我今出。」第二、第三如是說(僧答聽)。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觸女人衣,得突吉羅。」如是三說。

諸擯羯磨

「大德僧聽!是某甲比丘作淫事,得波羅夷罪。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是某甲比丘作淫事,得波羅夷罪。今當作滅羯磨,不共住不共事。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某甲比丘作淫事,得波羅夷罪。今僧作滅羯磨,不共住不共事。誰長老忍某甲比丘作淫事得波羅夷罪,今僧作滅羯磨默然;誰不忍便說。」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僧與某甲比丘作淫事得波羅夷罪滅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作罪,不自見罪。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是某甲比丘作罪,不自見罪,當作不見擯羯磨。如是白。」

白四羯磨

「僧!某甲比丘作罪,不自見罪,作不見擯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作罪見罪,不作如法懺悔。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比丘作罪見罪不作如法懺悔,當作不作擯羯磨。如是白。」

白二羯磨

「僧!某甲比丘作罪見罪不如法懺悔,與不作擯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僧羯磨明能令斷非法

一比丘應僧中唱:「大德僧聽!我曹僧中滅是事。無智比丘言:『是事不應如是如是滅,是事應如是如是滅。』我今僧中作羯磨,一切僧當約勅滅此事。如是白。」

三菩伽僧中唱西南方四比丘、東方四比丘名。「大德僧聽!是八人名西南方四比丘、東方四比丘。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是八人能斷事,入僧中欲滅是事故。如是白。」

「大德僧聽!唱是八人名,東方四比丘、西南方四比丘。僧聽是八人斷事,入僧中欲滅是事故。是中誰長老忍是八人斷事入僧中欲滅是事故默然,誰不忍便說。」

「僧聽是八人斷事入僧中欲滅是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一比丘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阿耆多比丘受戒五歲,雖小能誦持毘尼。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是阿耆多比丘能作斷事人,為諸上座婆伽林中敷坐具。如是白。」

白二羯磨。

「僧聽阿耆多比丘作斷事人敷坐具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欲作羯磨時依如白中,但誰忍為異)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欲受三十九夜僧事故出界,還是中安、居是中自恣。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比丘受三十九夜僧事故出界,還是中安居、是中自恣。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受三十九夜僧事故出界,還是中安居、是中自恣。誰長老忍某甲比丘受三十九夜僧事故出界,還是中安居、是中自恣默然;誰不忍,是長老便說。」

「僧與某甲比丘受三十九夜僧事故出界,還是中安居、是中自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伽絺那衣法

佛在舍衛國。諸比丘桑祇多國夏安居自恣竟,與衣缽俱至舍衛國。是時天雨泥水風熱,諸比丘疲極。到佛所,頭面禮佛足一面坐。諸佛常法,慰問諸比丘:「夏安居乏不樂不?道路疲不?」諸比丘言:「不乏不苦;道路疲極。」佛問諸比丘:「汝事事好,何以獨疲極耶?」諸比丘言:「我於桑祇多國夏安居自恣竟,與衣缽俱至舍衛國,天雨泥水風熱苦極。」佛言:「從今日聽受伽絺那衣竟,汝曹離本衣無罪。如是應作。一心會僧,僧中一比丘應唱:『大德僧聽!今日僧作伽絺那衣,今日僧欲作伽絺那衣。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當一心作伽絺那衣。如是白。』

「次第應唱作伽絺那衣人。應如是言:『誰能於僧中作伽絺那衣人?』若有比丘言:『我能作。』有五法,不應令作伽絺那:愛、恚、怖、癡、作不作不知。有五法應令作:不愛、不恚、不怖、不癡、作不作知。一比丘應僧中如是唱:『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僧中作伽絺那衣人。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比丘作僧伽絺那衣人。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能僧中作伽絺那衣人。誰長老忍某甲比丘僧中作伽絺那衣人默然,誰不忍便說。』『僧忍某甲比丘作伽絺那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安居中所得施衣,應羯磨與伽絺那衣人。一心會僧,僧中一比丘應唱:『大德僧聽!是住處僧得此施衣可分物,安居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當羯磨與某甲比丘作伽絺那衣,是住處受持故。如是白。』」

白二羯磨

「『僧與某甲比丘作伽絺那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是時作伽絺那衣人,更與四比丘能作者,是衣浣染割簪縫試量。是作伽絺那衣人,浣時應心念:『當作伽絺那。』染割簪縫試量亦如是。此六心不生,非伽絺那衣。」佛言:「更應生三心:當作此衣、今作此衣、已作此衣。三心生,當是伽絺那衣(事多未說)。

「僧中一比丘應唱:『大德僧聽!是衣,是中住處現前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是衣僧羯磨當與某甲比丘。如是白。』」

白二羯磨

「『僧!是衣與某甲比丘僧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檀越施一切僧,應用此羯磨)

亡道人物羯磨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命過,是資生輕物若衣若非衣,現前僧可分。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比丘資生輕物若衣若非衣,現前僧可分,當與某甲比丘。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命過,是資生輕物若衣若非衣,現前僧可分,僧當與某甲比丘。誰長老忍某甲比丘資生輕物若衣若非衣,現前僧可分,僧與某甲比丘默然;誰不忍便說。」

「僧!某甲比丘資生輕物若衣若非衣,現前僧可分,僧與某甲比丘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與看病人衣物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命過,是六物現前僧可分。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比丘是六物與看病人。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命過,是六物現前僧可分,僧與看病人。誰長老忍某甲比丘是六物,現前僧可分,與看病人默然;誰不忍便說。」「僧!某甲比丘六物,現前可分,僧與看病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一心會僧中,一比丘應唱:「大德僧聽!某甲沙彌命過,是沙彌有爾許上下衣。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沙彌上下衣,當與看病人。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沙彌命過,爾許上下衣,僧與看病人。誰長老忍某甲沙彌上下衣與看病人默然,誰不忍便說。」「僧!某甲沙彌上下衣與看病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大德僧聽!某甲精舍無主毀壞,某甲檀越能治。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精舍當與某甲檀越治。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精舍無主毀壞,某甲檀越能治。誰長老忍某甲精舍無主毀壞與某甲檀越治默然,誰不忍者便說。」

「僧!某甲精舍與某甲檀越治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眾中一比丘唱:「大德僧聽!某甲捨作淨處。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捨作淨處。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捨作淨處。誰長老忍某甲捨作淨處默然,誰不忍便說。」

「僧!某甲捨作淨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狂心倒,布薩有時來、有時不來,及餘法僧事有時來、有時不來。諸比丘心疑悔。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比丘當作狂癡羯磨,若共若別,僧隨意作布薩及餘法僧事。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狂心倒,布薩有時來、有時不來,及餘法僧事有時來、有時不來。諸比丘心疑悔。僧!某甲作狂癡羯磨,若共若別,僧隨意作布薩及餘法僧事。誰長老忍某甲比丘作狂癡羯磨,若共若別,僧隨意作布薩及餘法僧事默然;誰不忍便說。」

「僧作某甲比丘狂癡羯磨竟。某甲比丘若共若別,僧隨意作布薩及餘法僧事。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一比丘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住處一切僧有罪知罪,不能得清淨客比丘共住,同見是罪如法懺悔,遣遍求能得是事不成。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後是罪如法懺悔。如是白。」

一比丘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中住處一切僧一事疑。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後是罪當問如法懺悔。如是白。」

一比丘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中住處有比丘,若他人語若不語,若他人憶若不憶,自言有罪僧伽婆尸沙。是比丘應與波利婆沙,是不成與波利婆沙。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後當與是比丘波利婆沙。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中住處有比丘,若他人語若不語,若他人憶若不憶,自言有罪僧伽婆尸沙。是比丘應與摩那埵,是事不成與摩那埵。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後當與是比丘摩那埵。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中住處有比丘,若他人語若不語,若他人憶若不憶,自言有罪僧伽婆尸沙。是比丘應與如本治,是不成與如本治。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後當與是比丘如本治。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中住處有比丘,若他人語若不語,若他人憶若不憶,自言有罪僧伽婆尸沙。是應與出罪,是不成與出罪。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後當與是比丘出罪。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中住處有比丘,若他人語若不語,若他人憶若不憶,自言有罪可懺。是事共諍,有比丘言是小懺悔、有比丘言應大懺悔。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是比丘後當於異比丘清淨共住同見所如法懺悔。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中住處有比丘,若他人語若不語,若他人憶若不憶,自有罪可懺悔。是事共諍,有比丘言是罪波夜提、有比丘言是罪出罪。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是比丘後當於異比丘清淨共住同見所如法懺悔。如是白。」

「大德僧聽!是中住處有比丘,若他人語若不語,若他人憶若不憶,自言有罪可懺悔。是事共諍,有比丘言是罪殘可治、有比丘言無殘不可治。是中言有罪可治,是比丘言:『此比丘應共自恣。』是中言無殘不可治,是比丘言:『此比丘不應共自恣,我應捨去。』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是比丘後當於異比丘清淨共住同見所如法懺悔。如是白。」

有一住處自恣時僧大會,是中諸比丘如是思惟:「大德!是住處僧大會,若我曹是中三說自恣,夜過不得自恣竟。」「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當一說自恣。如是白。」

事難時各各言:「長老一心念!今若十五日僧布薩說戒,我某甲比丘亦布薩說戒。」如是三說。

八難起一說自恣,羯磨隨事應言:「大德僧聽!是中有難,若三說自恣,或奪命或破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當一說自恣。如是白。」

四事起及大會,王王等來大得佈施,二法師義辯,若多比丘病、天雨屋覆薄,亦隨事應言:「是中若三說自恣,夜多過不得自恣。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當一說自恣。如是白。」

羯磨為僧作自恣人

應如是語:「誰能為僧作自恣人?」若有言能,應言:「五法成就應作自恣人:不愛自恣、不瞋自恣、不怖自恣、不愚自恣、不自恣知(拜受自恣人)。」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等能為僧作自恣人。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比丘等當作僧自恣人。如是白。」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等能為僧作自恣人。誰長老忍某甲比丘等為僧作自恣人默然,誰不忍便說。」

「僧!某甲比丘等為僧作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是時應作自恣羯磨文。

「大德僧聽!今日僧自恣日。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一心受自恣。如是白。」受歲。

「長老一心念!今日僧自恣日,我某甲比丘,汝及僧自恣語,僧若見罪、若聞罪、若疑罪語我,憐愍故。若見聞知罪,如法除卻。」如是第二、第三說。

一比丘心念口言:「今日僧自恣日,我某甲比丘今日亦自恣。」如是第二、第三說。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是住處夏安居。前三月依止某甲聚落,某甲房舍破修治故。」如是第二、第三說。(長老應言:「一心自撿。」答言:「當漸漸學之。」)

「長老憶念!某甲比丘是中夏安居,有緣事出界,受七日法,還是中安居、是中自恣。」如是第二、第三說(長老皆應若優毘聽)。

「念我,長老!今十五日僧布薩說戒。長老知我清淨憶持無遮道法,清淨作布薩說戒,眾滿故。」如是第二、第三說。

比丘心念口言:「今若十五日僧布薩說戒,我某甲比丘今日亦作布薩說戒。」如是第二、第三說。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中與欲,某布薩說戒中說清淨,為我捉捨羅。」如是第二、第三說。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緣事暫出,後如法僧事一切與欲。」

「長老一心念!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中與欲,某布薩說戒中說清淨,我為捉捨羅。」如是第二、第三說。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犯此罪,後當向清淨比丘如法懺悔。」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一事疑,後安詳當問,如法除卻。」

說戒中憶有罪。「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自憶有罪,後是罪如法除卻。」

比丘心念口言:「從今日是罪更不復作。」

一比丘心念口言:「是罪後當向清淨比丘如法除卻。」

一比丘罪中疑,一心生念:「我後是罪,安徐當問,如法除卻。」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欲暫出行,為我持衣。」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食不足,受更食。」

「法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物受,長用故。」

一比丘得衣時,如是心念口言:「是住處是衣,諸人為僧故施,現前僧可分。是中無僧,是物應屬我,是物我用,我許受。」是名作羯磨竟。

二比丘應如是言:「是衣,是住處諸人,為僧故施,現前僧可分。是物爾許,屬我與汝。長老!是分汝受,自須自用。」二比丘亦爾。「是物,是中住處諸人為僧故施,現前僧可分。是物爾許屬我。是分與汝長老,是分汝自受自用。」是名貿分。二比丘應如是言:「是衣,是住處諸人為僧故施,現前僧可分。是物爾許屬汝長老,長老自受自須用。」異比丘應如是言:「是衣,是中住處諸人為僧故施,現前僧應分。是物爾許屬汝長老,長老自受,自須自用。」是名自受分。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是盡形藥受長用共宿藥。」如是第二、第三說。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是七日藥受用共宿藥。」如是第二、第三說。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是夜分漿受。」如是第二、第三說。

大沙門百一羯磨法一卷


上篇: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

下篇:十誦羯磨比丘要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佛說大乘戒經

佛說大乘戒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

曇無德律部雜羯磨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曇無德律部雜羯磨(《四分》...

大愛道比丘尼經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大愛道比丘尼經卷上 附北涼...

清淨毗尼方廣經

清淨毘尼方廣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註音版】佛說造塔功德經

佛說造塔功德經...

淨土法語

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藥隨病廣,數逾恆沙...

得道梯橙錫杖經

得道梯橙錫杖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註音版】戒賢論師祈禱觀音文

戒賢論師祈禱觀音文...

略法華三昧補助儀

略法華三昧補助儀並序 (由此懺法隨事觀想。並指法華三...

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

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如是我聞: 一...

【註音版】普賢菩薩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佛教詞典】五停心觀

(術語)小乘三賢之第一,修五種之觀法而五種之過失停...

【佛教詞典】三階教

又稱第三階宗、三階宗、普法宗。為隋代信行(540~594...

聖嚴法師:為了廣種福田

廣種福田的意思是多結人緣。福田有兩類共四種:兩類分...

如何遠離那些不順的報應

我們應遠離惡業,勤修良善,就不會遭如是報應,不遭那...

百歲本老與一位幼童的傳奇因緣

本煥長老圓寂前見到的最後一位居士是誰?他就是跟隨本...

慾望是累贅

一位行者到寺廟中拜謁在這裡修行的禪師,希望禪師能夠...

菩薩終日度眾生,但不見眾生相

菩薩雖然利益眾生,看眾生受苦,終日度眾生,但不見眾...

正確的助念心態

凡人即將死亡,乃生命中最為微弱時刻,許多臨終者面對...

學佛者應如何防止過失

問: 學佛者應該如何防止過失呢? 慧廣法師答: 人非...

佛設五戒,以不殺第一

聖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為首。不殺曰仁。佛設五戒。...

聞名得究竟不退

我們看第三科的善根堅固。前面是講世間的福報,這裡是...

聖嚴法師《謝謝癌菩薩》

病苦是幫助道心增長的逆增上緣,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

身體少病的十個原因

1、不打別人,不虐待動物。 2、勸別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心識如何生

問: 心識如何生? 正如法師答: 在唯識學中,所謂心...

【視頻】《佛說四十二章經》聆志居士

《佛說四十二章經》聆志居士

【視頻】《佛說四不可得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四不可得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