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五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有別四種食。行住處為食。穢相為食。行步為食。行淨為食。於中何者行淨而為食。若初覓食求善根果。願我得是處所。願我得如是行。願我得如是發處。願我得有如是時。願我得如是語。願我得如是辯才。願我得如是取處。願我得如是殘。願我得如是劫壽餘殘。彼歡喜心而不和合。以不和合故不得造作。與誰和合。謂與惡道和合。何者是惡道。欲是惡道瞋是惡道愚癡是惡道。此極惡道者謂染著處。以染著故當有諸有。若得諸有處是為食也。

復有別四種食。何等為四。少愛離著取鎖一切想。是為四種食。於中所有一切想食者從無明生。凡有見處即念於彼。若有念處即有渴愛。若有愛處彼即墜下。何者是下。言下者所謂為垢。何者是垢。貪慾是垢瞋恚是垢。愚癡是垢又言垢者所謂幻也。又復垢者所謂是魔。何者為魔。取我是魔。何者取我謂取他法。何者取他謂執法也。於中更無餘法。能令速入滿阿鼻脂。如執我者言執者。是作怨讐言。作怨讐者是共鬪諍。若鬪諍者彼非我聲聞。彼等乃至共如來鬪諍。彼無別解脫。唯除值遇如來而共和合。若值遇如來共和合者。彼等於無餘涅槃入般涅槃。譬如有人有屋宅而有七門。然彼丈夫於七門中。有種種食及諸果報諸調度等。時彼丈夫有承事者。若奴若客若使者。然彼惡口所欲使處而不隨順。彼人逼切呵責已。彼承事者作如是念言。我走去即入宅內。然彼丈夫見其入已。默無所言亦不憶念。唯見在內。是時內中若食若飲將向外置。將外置已。彼等眾門皆悉閉塞善作藏隱。然彼癡人作如是念。我已走也我已走也。彼住或時五夜或時六夜。飢渴逼切至彼門下。觀視喚呼大叫揚聲。復作是言。我在於此我在於此也。然彼丈夫即告彼言。汝道何也。彼復答言。我今飢渴我在於此。時彼丈夫從彼出已。與其飲食令得充飽。復語彼言。我更當走。時彼丈夫語彼人言。汝當莫走。復作是念。我要當走。然彼人於後即更逃走。爾時丈夫亦不趁逐。阿難。如是如是。如來為諸眾生利益故安樂故而為說法。於彼之中。有癡人輩作惡口者。背走恐怖。不受如來佛菩提法。彼等思念。我已走也當至藏處。阿難。如來所說藏處者。是阿鼻脂大地獄。彼等被火所逼受大苦惱。為火所然椎胸叫喚。復作是言。彼沙門瞿曇善說惡行還得惡果。唯願我等還當得值如來教法。於彼之中當如教住。阿難。如是發心得具足故。地獄之中諸眾生輩。速得出離除滅渴愛。以利智故無有爭競。阿致迦羅業比丘具足者。還速墮於阿鼻地獄。何故名阿致迦羅也。言阿致者是摩致。言摩致者是諂言。諂者是幻言。幻者是惡念。言惡念者是枳致耶多。彼等以幻諂曲具足故。是故言作迦致迦。何故言幻。無有身體故言幻也。至於幻處故言幻有。慢處來慢處去故言幻也。以誰來誰去故名幻者。彼何所來彼何所去。謂非去處作去。非來處作來。是說第二食處。以是故言食也。

復別有四種食。濁是食。不濁是食。海是食。有頂是食。何以故。言有頂為食。無有眾生從有頂處舍是身已生天人中。多有叫喚已墮於阿鼻中。盡一切善根故。彼處舍身已具不善根故。常墮阿鼻中。作如是語已。長老阿難白佛言。世尊。有何因緣。彼阿鼻大地獄中舍是身已。彼無有善根復無功德。何故從彼生天人中。佛告阿難言。若有諸佛世尊出現世間。爾時彼大地獄以光明照。彼光明所觸味。彼觀察已生愛念心。欣愛已從彼舍身出大地獄。即生人中。以七十七相中當應教示。雖無諸佛如來世尊出於世間。然諸菩薩有得順忍者。時諸菩薩等當得順忍。於彼時中一千世界光明遍滿。彼等受是光明觸味。彼觀察者即生愛喜。彼等發心生喜愛已。即時從彼大地獄處舍身當生人中。雖復諸佛如來世尊不出世間。亦非菩薩得順法忍。但劫初盡。乃至有地獄諸眾生輩。若復畜生若閻羅世或天或人。彼等皆生光音天中。所有地獄諸眾生等業未盡者。彼等擲置於別世界地獄之中令盡彼業。雖諸佛世尊不出世間。亦諸菩薩於諸法中不得順忍。亦復無有劫燒之時。但有諸天子往昔曾見諸佛世尊者。彼等觀看大地獄中見諸眾生作諸惡事。彼等當作如是之言。南無彼世尊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也。然彼地獄眾生念彼如來曾聞是聲。聞已心淨得如是心。即便命終當生人中。阿難。亦有此因此緣。所有彼處舍是身已當生人中。言有頂食者是取著名字。亦如織經迭相縛著。故名為食。又何故名織經縛著。從此至彼從彼至此。於流轉中不出不迴。是名織經義。故言食也。

復有四種別食。作限梵行為食。得道為食。得財是為食。迷惑為食。以何義故以迷惑為食。以迷惑故名迷惑為食。言迷惑者謂分別。以分別故心散亂不得解脫。以不解脫故。從此世流轉來向彼世流轉。從彼世流轉向此世流轉已復轉。猶如莎草。猶如蘆根相縛相著。不知自理不知他理。亦復不知忘失本念。不得自心牽取不實。取不實已即滿惡趣生彼惡趣故言遠行也。復以何義故言遠行也。於先不信遠離沙門婆羅門。是故生惡處言遠行也。彼言汝遠來者欲何所須。彼即答言。仁者輩我飢渴也。即撲仰臥於鐵地上令大張口。即取鐵丸內其口中。彼等於時即便當受極大苦惱。是故彼等言遠來食也。亦言遠來也逕暫時過言暫時。暫時者隨幾時作不善業。還爾所時爾所時受極苦惱。故言暫時食。言見者何。言見者苦。言苦者不善。何者不善而無有善。何者復無有善。若諸佛世尊不值遇故。彼等不善丈夫言卒作事。是故不善者也。亦復不成閑預生處。亦不能成滅無明處。雖常共住各相違背。所言住者是塵。言塵者是業是煩惱是渴愛。然渴愛者牽取。是故言食也。

復有別四種食。破瓨作各別想濁病無有處染著。何者是無有處染著。言無有處染著者是色。於彼之中所染著處。是名為食。言無有者是受想行識。於彼之處有所愛著。是名為食也。復有別四種食。牢[革*卬]縛為食。別離為食。世間思為食。發起為食。於彼中何者是牢[革*卬]縛食。言牢[革*卬]者謂極牢。業牢已復牢業。彼造作已當有和合。何者和合。謂自身體和合諸骨和合筋依肉血生。凡有生者彼名為色。然彼色者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來。唯因業煩惱果報故彼無有相。不可以我所見。於彼之中無所取執言我體也。從他來者還至他身。當知此是凡夫所見。是為邪見。言我身體。以是故言我體也。何者是更造作者作不憙處。於中所有執著未來所得。以生分別故即成他物。以是故言如是我體。有如是他體攝取住持。是故言取色也。若無取者彼是邪見。以無明行成就是色。以其色故有所造作受想行識。識亦造作。於造作處而生我想。彼以為色所縛。受想行識以識色所縛。故言為縛。受想行識所縛。故名為縛。當作有物。當得成就。當作我所分別。我所分別已復起分別。分別分別所牽。牽已復牽。以有牽故言牢[革*卬]所縛。其牢[革*卬]者謂三種縛。欲縛恚縛癡縛。後牢[革*卬]纏者。何者為後。言後者背面造業。彼等諸業不現面前。應先應作者而於後作。作彼彼已。於後命終當有悔恨。以有悔故無善命終不得好時。至彼惡時即便滅沒隨順司命。以魔波旬隨意所作。復言縛者謂相續不斷。故言被縛也。以是故言牢[革*卬]所縛。此等四食所順眠處取愛味處。彼是流轉流行不能越度。攝取種種受生之處。是故言食也。

復別有四種食。無畏處恐怖相。恐怖處無畏相。嬾墯者。我者。於彼之中所有此食。無畏處有恐怖相。言無畏者所謂涅槃。言恐怖者謂得諸有。得諸有者無有涅槃。無般涅槃者。彼即可言有諂曲也。言諂曲者。東方諸人輩言摩奴沙羅。閻浮提人輩語言。即彼瞿耶尼人輩言阿伽奢也。其欝單越人輩彼無賊盜。若當有者彼皆知丑。此等四種是大賊也。猶可治罰。若此教中偷法賊者彼不可治。何者法賊。言法賊者如來法言不異不別。若分別不分別法。此合此不合。如是之人名為自辯。以自辯說言佛所說。當知彼人於妄語中而作誹謗。假使一切眾生成辟支佛。有人謗毀種種訶責。不實語中而作誹謗。或有信者或不信者。作分別行以自辯才演說諸法。此名誹謗如來也。假使誹謗爾所辟支者。如來所謗法之罪此重過彼。若人作如是言。我毀戒也。我毀佛也。我毀法也。我毀僧也。若以自辯置立言辭舍教師語者。當知一切皆已譭謗。阿難。此名法賊。何以故。安慰諸佛子已舍佛語言。以自辯才為他解說。此是佛語此是佛語阿難。若復有人。於一切眾生所。奪取一切財寶及穀米等。若復有人。如來所說修多羅中。乃至一句等舍已。或諸師所作。或自辯中自語言中意欲具滿。如是人輩最為大賊。名偷法也。亦名壞法也。阿難。若有具足偷法賊者。彼於佛邊有清淨心。及法僧中有清淨心。無有是處。復應當知。彼暫所聞諸修多羅即生誹謗。此合此不合。此著此不著。如是彼人有不善根。具足成就有智我慢。彼舍身已命終之後。當生諸地獄中。雖生人間得鈍啞報語言謇吃。或復無舌。或有兩舌。或有少舌。或有塊舌。當得[革*卬]舌。當得缺舌。無有滑利語言之業。當復墮落無節度中。當得啞吃。當得失語。喉中咽塞。口中臭膿氣。口生重舌。或得齒痛。或復喉痛。口如滿鑪得白羊口。當得舌濁。當得惡色如被索縛。當得減色。無有醫師為說藥法。得涕唾病。或得乾病。彼以如是無善根故。誹謗修多羅具足故。有四種蟲生舌根中。口利如針。於舌根中復生二蟲。一名不知足。二名毘荼途呼。是舌根中復生二蟲。一名阿輸吒蒲。二名優波斯那迦。此等四蟲常為彼作不淨面門。以膿血故。復於上下齒行之中。復有四種蛆蟲出生。上齒行中生一蛆蟲。名曰娑都遮耶。於下齒行中有一蛆蟲。名曰阿[少/兔]那摩。下齒行中復生二蛆蟲。一名婆婆荼。二名浮耶吒。復於嚥下邊生二蛆蟲。一名波盧沙吒。二名毘婆羅迦。此等蛆蟲被彼食已住於面門。譬如豬口上脣反出而覆鼻孔。有如是等不善事住。若以自意測量佛語。以自語義安置建立。是故阿難。所有諸師具足受持諸修多羅。於彼之中欲求佛菩提者。莫缺莫少莫覆莫藏。文句莊嚴教化眾人令他建立。阿難。汝等應如是學。阿難問言。世尊。有何等法當淨道。佛言阿難。即此陀羅尼法本。若如來所說受持已。當應正念當應正行。當應生智當善言辭。復次阿難。諸修羅教證四諦義。此處言苦有第一實諦。彼處言阿羅遲耶尼。阿難。諸阿修羅攝持有第二實諦。彼雲毘尼荼婆荼。阿難。阿修羅復第三攝持當有實諦。阿難。彼雲波梨尼師絺多毘伽闍呼者。即為第四攝持當有實諦。如來為諸阿修羅說。而復言道也。此四種實諦。於九十世間中。於東方有一攝持一安置立。南西北方一相置立。是故阿難。於實諦中我說第二。汝應善受善思已。應為他說。阿難。如此中定共聖諦者。彼覆缽足夜叉中言毘荼婆。阿難。若此中言第二聖諦。彼覆缽足夜叉中言阿盧荼尸。阿難。若此中言第三聖諦。彼覆缽足夜叉中言毘毘梨毘迦。阿難。若此中言第四聖諦。彼覆缽足夜叉中言波荼盧呵。阿難。若有諸眾生輩。能知此等名字語言。彼等當得疾智利智。若知此等語言者。是等當知彼未受胎。當知種種印行。阿難。此四種實諦。如來為彼娑伽羅龍王所說。為孫陀龍王。為阿那婆達多龍王。為伊羅缽多羅龍王。為難陀跋難陀龍王。如來已說。阿難。若有如是言辭所作印中墮落之者。彼等當如野干作鳴叫響。復作鳴聲如毘囉梨(此野狐類殺人食噉狩)。彼等當受種種陰聚。阿難。彼等法賊。以彼缺少故。住於卑賤。缺少之中無有牢固。無明之中無有牢固。我慢之中無有牢固。流轉之中以是之故名為食也。復別四種食。阿婁哆侯婁多食。阿羅呵謨呵都食。宿忌利波食。怨讎繫縛食。有何因何緣。而言怨讎縛食也。言怨讎者有二十種。何等為二十。婦女怨讎。丈夫怨讎。生處所怨讎。起發怨讎。無羞愧發起怨讎。相欺誑怨讎。兩破壞怨讎。在國土怨讎。墮落怨讎。所聞怨讎。為阿闍梨怨讎。為和上怨讎。破戒怨讎。舍為怨讎。遠離朋友怨讎。選擇利養歡喜朋黨怨讎。相欺為怨讎。望方怨讎。王被驅怨讎。遠離聚落為怨讎。此等為二十種怨讎。名為怨讎也。阿難。上虛空有諸風。名曰毘嵐婆。阿難。彼毘嵐婆諸風等。高九十九百千俱致由旬。彼等諸風是何由旬。是人間由旬復有幾許大由旬。若人輩百千俱致由旬。是彼風家一由旬。阿難。如是由旬有六十八萬千俱致由旬。其毘嵐婆風高如所也。阿難。於毘嵐婆上虛空之中。復有諸風名曰尼僧阿羅(隋雲可收)。阿難。彼等諸風如是牢[革*卬]。若須彌山王在彼處者。彼等諸風能破壞之。如散土一掬。阿難。彼尼僧阿羅諸風。高二十百千俱致由旬。阿難。大鐵圍山在彼處者。雖不破散而擲置諸方所。有第二四洲天下。上虛空中不可收風。等彼將大鐵圍山如是擲之。從此向彼從彼向此。如乾樹葉亦不墮落。爾時彼等諸風次第來已少分觸地。而於大鐵圍山上如少沙墮彼大須彌山王峯聚破壞。或百由旬大。或二百由旬大。或三百由旬大。聚皆吹破。譬如巧調象師取象縛勒。一日令行四十由旬。彼象腳中擲置銅盤。而彼象龍如是速行。如是四十由旬。彼一銅盤不令墮地。如是如是。大鐵圍山彼諸風吹擲置彼處。從於彼處擲置此處。阿難。彼諸風上於虛空中。復有諸風名曰阿鳩羅迦羅(隋言作亂)。其作亂風上虛空中。復有諸風名曰上行。阿難。彼上行諸風。高七十一百千俱致由旬。其上行諸風上虛空中。復有諸風。名曰婆吒三毘多那。其婆吒三毘多那風上虛空中。復有諸風。名曰地奢目佉(隋言方面)。無量百千俱致由旬。阿難。彼諸風上虛空中。復有諸風。名曰須斯洟羅(隋言善住)。無量百千俱致由旬。乃生略說。其善住風上虛空中。復有諸風。名曰避荼那。避荼那諸風上虛空中。復有諸風。名曰闍婆那輸陀那(隋言疾走淨)。其疾走淨諸風上虛空中。復有諸風。名曰毘多毘盧遮那。其毘多毘盧遮那風上虛空中。復有諸風。名曰富吒避陀那(隋言片破)。略說如上應知。復有諸風。名伽帝尼避奢伽伽那揭波。復有諸風。名遏顛多悉洟帝迦。復有諸風。名阿迦奢毘奢毘迦多復有諸風。名阿住[示*只]囉。復有諸風。名避多博叉。復有諸風。名施利伽摩。復有諸風。名迦多婁惡。復有諸風。名娑那帝囉那。復有諸風。名阿[少/兔]呵伽。復有諸風。名阿輸伽阿多羅。復有諸風。名波利延多施沙婆多。阿難。我於波利延多施沙婆多風。晝夜說時亦不可盡。阿難。其波梨延多奢沙風等上虛空中。復有諸風。名刪尼覆娑那。復有風。名曰阿嵐婆娑蘇都(隋言發事)阿難。此風名字如來悉知。如彼名字。已上所有風輪名者。阿難。復有二十千種風輪。如來所知普如數知。此最後風輪上。有上非想非非想諸天。於其中間中間所有風名字。乃至如來所知。於彼非想非非想天上虛空之中。有六萬八百千俱致由旬以上。復有風輪。名曰毘毘梨洟。(隋言開示)於彼最上。復有風輪。名曰首楞伽摩(隋言健行)。高六十萬八百千俱致由旬。彼上虛空中有水聚。高六十八百千俱致由旬。如是數。如是大小。如是作事中。大千世界中。如是水聚悉皆遍滿。復於此上。復有地界。厚六十八百千俱致由旬。彼處復有閻浮提無畏之處。豐樂廣大甚可愛樂。於彼閻浮提中。有七十百千諸城。皆悉無畏安隱豐樂意憙可樂。多有人民充滿於彼。是諸人輩。見在壽命九十九百千俱致歲。彼處現有如來說法。名曰大燈明如來。彼世尊初會有四十百千俱致比丘眾。然彼世尊。為於聲聞如是說法。我於今者。以劫濁時出現於世。汝等發勤精進。以未得者應令得之。以未至者當令得至。以未證者當令證故。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五

 

上篇:大威德陀羅尼經

下篇:佛說無崖際總持法門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修習般若波羅蜜菩薩觀行念誦儀軌

修習般若波羅蜜菩薩觀行念誦儀軌一卷 開府儀同三司特...

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一 大唐天竺三藏善無畏...

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

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一卷 開府儀同三司...

受五戒八戒文

受五戒八戒文(海) 八戒文 第一稽首請證明品 弟子眾等...

佛說法集名數經

佛說法集名數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

讚阿彌陀佛偈

讚阿彌陀佛偈 曇鸞法師作 南無阿彌陀佛(釋名無量壽傍...

七佛父母姓字經

七佛父母姓字經 失譯附前魏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

差摩婆帝授記經

差摩婆帝授記經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說滅除五逆罪大陀羅尼經

佛說滅除五逆罪大陀羅尼經...

佛說菩薩本行經

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上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

【註音版】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佛說寶如來三昧經

佛說寶如來三昧經卷上 東晉天竺三藏祇多蜜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弓

梵語 dhanus,巴利語 dhanu。音譯馱怒沙。為古代印度之...

【佛教詞典】二種論

(名數)一宗經論,以大小乘經教為所依而造之論也,如...

調伏我們的心,就像馴服一頭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彌城東南的瞿師羅園,告訴比丘們說...

珍惜我們的時間

看得見的,我們比較容易在意,比如金錢;看不見的,我...

變化的只是我們的心

我們常常無意中把世界過於美化,或者把世界過於丑化,...

聖嚴法師《安住於現在》

我常說心要向內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會...

修行人要遠離六種顛倒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 縱發善...

隨緣自適,煩惱即去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

大小便時應觀想身體毫無可戀

廁室銘:大小便時,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厭。何...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責任

出家僧人應有三種責任: 一、為僧者,維護僧家形象,如...

妙蓮老和尚:素食是秘方

人說命第一,我說身第一;身若不健康,命長苦痛多。...

對母親再好一點

即便我們已經長大成人,足夠高大強壯了,這時候的父母...

修學時間少的人怎樣定功課

問: 對於修學時間少的人該怎樣定個合理的功課? 大安...

商人砍柴能得福?

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業成功、賺盡天下財富。有人...

【視頻】《諸德福田經》聆志居士念誦

《諸德福田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僧伽吒經》善音居士讀誦

《僧伽吒經》善音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