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

隋北印度三藏闍那崛那譯

阿難。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知此言辭者。彼則名曰不隨他智。以何義故。名不隨他智。如是諸法聞已誦習。如是受持現在諸法。當得諸天龍神夜叉卑梨多及富單那鳩槃荼等常隨守護如是如是。彼現見法當得一切功德諸法。於未來世因。彼不向地獄畜生閻摩羅世。亦復不墮不閑之處。何以故。阿難。無有是處。如是文句諸莊嚴法。若無福德諸眾生輩。至彼手中無有是處。若往昔曾供養諸佛諸眾生等。如是諸修多羅方至彼手。當得正信解脫之處證真實義。現在法中及未來世尚得證清淨。阿難。世間無有如是彼諸如來出現於世彼如是等諸善丈夫有違背者。何以故。此當與智手值遇閑處。能與果報寶手自在及諸財利。由彼信行善根廣大。此悉熾盛清淨作業。如是如是。善受持故。當得捨離一切不閑之處。所發事業當得究竟。阿難。彼等眾生行此行者。善得利益。若有受持讀誦修習之者。斷滅一切不善之印。當持一切諸善成就。阿難。汝今應當憐愍於我及諸眾生。何以故。言憐愍我及諸眾生者。若汝等於如是等諸修多羅法。各各顯示各各相教。是則憐愍。阿難。此諸根命入真勝處。汝今應當為四部眾諸天人等分別演說(上來廣明諸根竟訖)。

阿難。何者是五時。謂行時住時去步時來步時涅槃時。是為五時。何者是五三摩耶。一名日初分三摩耶。二名日中分三摩耶。三名日後分三摩耶。四名教說誦習三摩耶。五名作衣三摩耶。此等名為五三摩耶。何者為五摩喉律多。一名人摩喉律多。二名天摩喉律多。三名他想摩喉律多。四名顛倒想摩喉律多。五名過時摩喉律多。是為五摩喉律多。於中何者五種最後心生。若取彼生處從人中捨身有餘殘死(謂於餘趣)彼處死已。所有生處。若天中若人中若地獄中若畜生中若閻魔羅世中。於彼處取生。從天捨身已有餘殘死。若生於彼處。若於天中若於人中若地獄中若畜生中若閻羅世中。於彼處取生。於地獄中捨身所有生處。若於天中若於人中若於地獄中若於畜生中若於閻羅世中。於彼處取生。從地獄捨身已。所有生處。若於天中若於人中若於地獄中若於畜生中若於閻羅世中。於彼處取生。從畜生捨身已。所有取生。若於天中若於人中若於地獄中若於畜生中若於閻羅世中。於彼處取生。閻羅世捨身已。所有取生。若於天中若於人中若於地獄中若於畜生中若於閻羅世中。於彼處取生。此等五最後心取生處。於彼中何者是五無有勝。取生處無勝。意智無勝。各各智和合及解脫無勝。一味因不善諸法無勝。取生中意無有勝。無作譬喻故。是為五無有勝。於中何者是五儉。謂不閑處儉。煩惱儉。飢餓儉。作無間業成就具足為大儉。於地獄中難得脫行路儉。是為五儉。於中何者是五災禍。若有於三寶中偷盜物故。彼等羸瘦爛已極爛當取命終。此是第一災禍。於持戒比丘不知不見以三種瞋謗。若破戒中若邪見中若威儀不正中。智者知見應當遠離。身壞命終方墮於惡處生地獄中。此是第二災禍。復次有一人誹謗佛法。以魔所將文句味中不正之道所說之法。教他令住勸使令學。因是業故生於人間當為狂顛。此是第三災禍。復有一種人作剎利灌頂王。以四種兵共伐隣國王欲相逼切。彼多諸人身被傷害受諸苦惱。以彼業成就故。身壞命終生地獄中。彼命終已。還生人間。共彼一時以刀杖等遞相加害。或被火燒。或被夜叉所害。或得極惡重病觸彼身心世間希有當取命終。是為第四災禍。復次於彼劫燒之時。此大千世界熾然焰火一向洞燃。壞大千世界。是為第五災禍。此為五災禍。

何者是五種多貪性。諸苟多貪性為團食故。婆羅門多貪性為受請故。王多貪性為得王位故。丈夫多貪性為求利故。婦人多貪性為求丈夫故。彼多貪性難滿之中。我說婦人因欲貪性最為難滿。是為五多貪性。

何者為五神通。種種神通勝證知中智慧神通。知種種往昔念證中智慧神通。一切眾生生死證知中智慧神通。天眼中智慧神通。天耳中智慧神通。是等名五神通。

何者五可信。義可信非是文字。如來可信。信可信。精進可信。證誰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亦可信。此如來說陀羅尼修多羅法本彼亦可信。轉已復轉。是為五可信。

何者五不可信。於一切事中諸婦人不可信。比丘不可信。謂惡比丘有破禁戒者。於須陀洹果中外道婆羅門不可信。於聖教中比丘尼不可信。謂未證實諦者。閹人不可信。是為五不可信。

何者是五種恐怖。沙門釋種子於彼他家愛樂執著嫉妬恐怖。諸婦人等婦人恐怖。諸王等他輪恐怖。外道婆羅門輩沙門出生恐怖。諸龍等熱沙恐怖是。為五恐怖。

於中何者是五怨。婦女怨。舍宅怨。欲貪性怨。諸王等各各相伐怨。諸沙門輩各相鬪怨。此為五怨。此五種怨中沙門怨最為可惡。何以故。云何已捨五欲功德捨家出家。而愛著他家而生怨嫉。此無義利此可棄捨。是為五怨。何者是五共分。色受想行識。是為五共分。何者為五順攝。謂正見心解脫當得果。慧解脫當得果。心解脫當得果。功能慧解脫當得果。功能言正見者。以持戒攝受多聞故。當有攝受正念故。當有攝受奢摩他故。當有攝受毘婆舍那故。當有攝受此等。為五順攝。何者是五尊重。於佛尊重。於法尊重。於僧尊重。於戒尊重。於三昧尊重。是為五種尊重。何者是五重擔。謂五陰聚。何等為五陰聚。謂色受想行識。復有五重擔。先所許可。是為彼大負重擔。隨他持是為彼負重擔。煩惱重擔。數數死為重擔。負重物為重擔。是為第五。是為五種重擔。復別有五負重。過多食為重。過饑為重。懷娠婦人為重。失利重。多貪慾重。是為五種負重。何者是五諍事求決斷也。若有比丘作兩舌語以破壞事。假被於他無語妄傳彼諍事生。是名第一諍事求決斷也。有比丘或不隨順教。是名第二於諍生求決斷也。復次一人多作賊盜。於彼他物不與自取。於彼求故而生諍事求決斷也。復有一人從家舍家既出家已求活命具。為財利故隨順他人。為他事業不滿所願。以彼因緣故於諍事生求決斷也。復有一人常作妄語。然彼作是言。我與此物彼後不與彼。諍事生求決斷也。是為第五諍事生求決斷也。

何者是五涅槃身相續系。縛最勝義中身可厭惡。最勝義中此身被他所食。最勝義中此身非為我所。最勝義中此身無量種蟲之所居住。最勝義中此身能作欺誑。是為五涅槃相續繫縛身。

復有五滅身相續縛。謂丈夫見婦人產時而於彼中生厭離想。是第一滅身相續縛。復次有一丈夫見婦人被身份患生厭離想。是為第二滅身而住相續縛。復次有一丈夫於女人邊見臭穢已臭於丈夫。即生厭離想。是為第三滅身相續縛。復次有一人若於婦人邊若丈夫邊。或掖下或大小便中聞臭氣已。即彼中生厭離想。是為第四滅身相續縛。復次有智丈夫於婦人邊生不歸依想。是為第五滅身相續縛。此五法處常有心生。即於一切處當作思惟念。是滅身相續縛。於是法作思念時。此五種滅身法乃至意相依縛事。當有利益相續縛法。何者是五取著想。取著者貪慾想瞋恚想。欺誑想不去離想。邪見取諸物想。是為五著想。若有此欲想者。以何事故而取著也。以不實生故。以顛倒想故。諸欲不順而生順想。諸欲可棄生美味想。諸欲苦報生樂報想。如是次第顛倒取故而生妄語。以不實取故以凡夫取。取非聖處故當生是想。是想生已作無間業。彼身壞命終生地獄中。墮地獄已受極苦惱。既受苦惱無有喜樂。無喜樂故更增苦惱。是故名為取執著也。言瞋恚想者。彼住妄語。彼住顛倒。住不實中。自住無利益處。令他住無利益處。亦住無利處已而生瞋恚。以無慈心故生諸患縛。不自利益亦不利益於他。彼最惡患具足。如是如是。復當作無間業身壞命終生地獄中。墮彼中已受極苦惱不喜不樂。無喜樂故。此是第二瞋恚之想不喜樂處。有欺誑想者。彼因貪慾想故生貪。而生無明為首。年在盛壯而生歡樂。生樂想而恣情慾盜取他物。取他物已為他所執當斷其命。以瞋恚故。如是於最後心。而取命終當墮地獄。墮地獄已受極苦惱不喜不樂。不喜樂故一向無喜。是第三欺誑他想。無喜樂處。於中所有不出家想者。彼因欲生。彼因欲出。因多欲想。多欲想故為欲所縛。為欲所覆。親近不淨信樂不淨。喜樂妄語。如狗齩枯骨。臥不淨處常住欲中是名不出家想。彼在家已受諸欲時。以欲因緣多貪慾故。為諸欲故。當作如是種種惡業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或地獄中。是於彼中受極苦惱。受苦惱故不喜不樂。無喜樂故一向不樂不喜。是為第四不出家想不喜樂處。於中所有從分別起邪見想者。此想大惡非為不惡。若非不惡是最極惡。若極惡者彼取邊見。若取邊見彼即邊見。若有邊見彼即破戒。若破戒者彼壞善根。於不善根而順眠也。若順眠者彼即為取。若為取者彼即造取。若造取者彼即恐怖。若恐怖者墮地獄中。墮地獄已受極苦惱。既受極苦不喜不樂。無喜樂故則著邪見。是則為分別起也。邪見想是為五不喜想。於中此等諸想中能生不喜樂者。唯有一想。何者一想能生。所謂於諸法中不生敬重。以不敬重故當不修學。以不學故於般若中而不增長。彼無智已當成愚癡凡夫。此是凡夫。所謂五種不喜想。此五想行名為不喜。

阿難當知。彼時於五百年中正法滅時。有諸比丘於正法中無有恭敬。彼於法處無有心想。當非沙門。非沙門已為團食故。自言如是我有信也我有信也。彼等如是佛正法中說生樂心。時魔波旬為滅其善心故。當作勤劬。彼等於般若中當不增長。以般若中不增長故。彼即當得如是之法。謂無有智。無智故如是法中而不知因。亦復不知功德之處。既不知已當成無智。如是於諸勝法中當得遠離。當得疑惑而不誦習。若於如是諸正法中有遠離者。彼不受持諸佛正法。彼不受持諸佛正法。彼等不名受佛法者。若當不受諸佛正法。彼等於佛教中當得墮落。若於佛教當墮落者。彼等當沒於三惡道。阿難。是故我告汝我語汝。若有眾生於如是等諸法之中但生信心。而彼如是佛菩提中若不修習。彼諸眾生應當盡心作是思惟。我於往昔八千佛所。曾已毀損諸佛菩提。而作誹謗正法之業。是故我今於無上佛智之中。還復墮落及違背也。阿難。非不作福諸眾生輩。如是諸法次第等行。當至彼手或至於身。彼等於如來教中。當顛倒墮落於如來教中而得違背。阿難。譬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波樹上有種種衣皆悉具足。時有一人身著毛[毯-炎+旁]。為取衣故詣劫初衣所。彼人是時見劫初衣便以手觸。觸已驚怖即時悔沒。彼驚怖已虛言妄說。此是何也。如是微細如是柔軟。而彼恐怖速疾馳走。復有一人見彼馳走。而語之言謂汝丈夫。何故如是驚怖馳走。彼即答言。丈夫。汝若欲知我為何事故如是馳走。報汝此事。汝不能辨亦不能見。彼人復告之言。善哉丈夫。如是之處但為我說。汝為何事如是馳走。時彼答言。我不能住為汝解說我為何事而馳走也。然汝今者我馳走時。汝隨我後隨從我行。然我於後能為汝說。時彼丈夫為巧方便。順其馳走隨逐而行。時彼丈夫如是走時。不休不息而作是言。謂善丈夫。在彼樹上如是種種色懸住彼樹。我手摩觸欲取彼衣。而我爾時即生恐怖。若不馳走即於彼方當取命終。時彼丈夫而語之言。丈夫。汝大愚癡。汝不知是劫初衣也。謂言。丈夫。汝應可來。今共汝去與汝是衣。時彼丈夫作如是念。我先以手所摩觸者。應當是彼劫初衣也。還復如是心生恐怖不肯隨從。莫令我等在於彼處。當擘裂我心而取命終。

阿難。如是如是。於未來世有諸比丘等。聞如是修多羅名。有如是修多羅名陀羅尼如來所說。彼等當復作如是念。我等今者求此修多羅故。發勤堅固。彼勤求時便當求初生得瞋恚。以瞋恚故心不憙見。阿難。如彼丈夫欲求衣者。瞋恚恶心觸劫初衣已。即生疑惑之想。起大恐怖捨已背走。如是如是。阿難。彼等如是修多羅初發欲心讀誦修習。當作疑惑而有恐怖。生恐怖已當背馳走。於是法中而作妄語。於中所有諸餘比丘生陀羅尼者。彼等當作如是語。汝長老等。何故如是等修多羅而不讀誦攝取受持而背馳走。彼報之言。汝等長老。若欲知者。汝等無有如此能辯。如彼丈夫被彼第二丈夫所問。謂言。丈夫。汝以何故如是馳走。如是語已。彼報之言。謂言丈夫。若汝丈夫若欲知者。如是汝今亦不能辯。彼等作如是言。我等當欲求彼善根。長老輩汝等應向我說。彼等復言。此非佛說。時諸比丘復告是言。汝長老輩莫作是語。我等於此諸佛法中先已修學。汝長老輩但修學。如是如是。諸佛法中。爾時彼等諸比丘輩。復作是念。此等亦復如是邪見。若如是修多羅受持因此次第當作誹謗正法。復當訶責持戒諸比丘輩。何以故。如是等癡丈夫輩。著於世間麁弊利養。當作信心而作勤求。彼等於是甚深諸佛聖教中。而作恐怖。如彼丈夫於黑褐衣中當作信著。而彼微細劫初衣中反生恐怖。如是如是。阿難。彼等癡丈夫輩。於世間利養中反生信著。而作勤求已。彼等於諸佛語中諸佛教中當作恐怖。阿難。若有來世曾種善根諸眾生輩。彼等於是甚深佛菩提中不作恐怖。彼等能生實想。於是法中當度彼岸。彼等於是作中當度彼岸。於一切中當度彼岸。阿難。如是諸法如來已如是知。汝等應當如是生信。如劫初衣莫復當作。唯有黑毛[毯-炎+旁]衣也。

於中何者是五痛。謂身痛心痛業痛熟果痛世間思痛。是為五痛。於中身痛者。若作身想。若有此身彼即愚癡。無所識別亦無所知。於身本性若有身痛不實取者。此為最痛。於中何者。是心痛。意為首行故心痛。復有心痛。若以心思於諸法中。聞他所說住處憶念思惟。譬如根本廣大鎮石。何者是根本廣大鎮石。言根本廣大鎮石者。是即愛也。阿難。愛所有名字如諸國聚落中。言愛者。彼有如是名字言。

怛差那 斯婆耶 娑那娜 帝栗瑟那 闍梨尼 阿羅夜 尼岐蹬 阿地耶婆娑喃 阿羅伽 尼槃陀 婢梨謩 波伽磨 謩羅跋帝 娑羅帝 娑羅跋帝 優缽剃(他地反) 伽羅四尼雞多跋帝 娑陀目大邏 波耶跋悉鬄 比牟達邏陀伽拏 鞞大鞞大跋帝 娑迷帝 比謩呵那 闡陀 三謩伽

阿難。此等為愛名字。以此等故當有心痛。愛別離時取事不實故。思惟分別故。於中所有業痛者。此漏業。於中何者是漏。謂身業口業意業。何以故。以意多故。意為首故。次有語言名字。於彼中所有善身業口業意業。然彼意業如來猶尚說為有漏。何以故。彼即是業。若有彼業不受果報盡煩惱者。如來說業盡煩惱盡。於中所有熟果畢。應當受若黑若白者。若有所受彼即是苦。若即是苦彼即是痛。以因痛故即有痛處依處而住。復有略說有五種痛。如來所說。何等為五。生死流轉煩惱中。地獄畜生閻羅世天人。此為五痛。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

 

 


上篇:大威德陀羅尼經

下篇:佛說無崖際總持法門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七曜星辰別行法

七曜星辰別行法(自翼計者氐星不當房星當也) 一行撰  ...

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

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一卷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

智炬陀羅尼經

智炬陀羅尼經一卷 唐三藏法師提雲般若等奉 制譯 如是...

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

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 開府儀同三司...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說

此經題稱般若者何?乃梵語也,此雲智慧。稱波羅蜜多者...

【註音版】佛說四輩經

佛說四輩經...

【註音版】佛說宿命智陀羅尼經

佛說宿命智陀羅尼經...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名伽耶山頂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

佛說清淨心經

佛說清淨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法演禪師語錄

法演禪師語錄卷上 舒州白雲山海會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語...

大樓炭經

大樓炭經卷第一 西晉沙門法立共法炬譯 閻浮利品第一...

天請問經

天請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教詞典】善根

梵語 ku?ala-mūla,巴利語 kusala-mūla。又作善本、...

【佛教詞典】業障

(術語)惡業之障礙。惡業妨正道者。涅槃經十一曰:業...

善用時間十訣

(一)事先要有安排 每天應做的事,應有事先的計劃,否...

藥師佛十二大願變相圖

藥師佛,又作藥師如來,被稱作大醫王佛、醫王善逝或消...

念珠的數目就是你將來往生淨土的日期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親李氏,年到四十歲,吃長齋...

祈禱有用嗎

伽彌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個問題:佛陀...

老僧一打坐,能消萬兩金

溈山老人曾說過,老僧一打坐,能消萬兩金。唐裴休丞相...

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定蒙彌陀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

郁伽長者所問經(白話淺釋)

在印度舍衛國的大城裡,有一位年高德重的長者,名叫郁...

談年輕人的創業

受到中國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觀念的影響,很多年...

這是否與一門深入的原則相牴觸

問: 平時念《阿彌陀經》及佛號,有時幫蓮友臨終助念...

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麼

問: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運那他改的是什麼? 淨界法師...

永明延壽大師開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禪師,他從禪歸淨土,他知道禪不容...

常用佛語的背後義理

你的業障重啊! 常聽佛教徒講業障,聽久了實在讓人害怕...

【視頻】普門品偈(蓮歌子)

普門品偈(蓮歌子)

【視頻】《佛說咒小兒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咒小兒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