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經》第四章——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第四章說的是善惡無性。你做善、做惡,就像反掌這麼容易,隨你自己去做。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有十種是眾生可以做的善事。亦以十事為惡:雖然十事可以為善事,如果做得不對,就變成惡事。
你做得對了,就是善事;做得不對,就是惡事。
第一:身有三種惡業,即殺生、偷盜、邪淫。殺生便沒有仁愛,偷盜便不夠義氣;邪淫便不合禮儀。沒有仁愛、沒有義氣、沒有禮儀,所以成了惡業。
第二:口有四種惡業,即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 妄言,是虛妄而不誠實的騙話。有些人專說假話,欺誑他人。說些「巧言令色」的漂亮話,或無益無義的污穢話,和現在一些人所講的段子一樣的話。為了討好他人,以遂己利,不惜污衊自己的靈魂,出賣自己的人格。兩舌即是「兩邊嘴」,俗語叫「兩頭蛇」。同是一個人,而能說出兩種不同的話,好像有兩條舌頭一樣。如對張三說李四不好,對李四又說張三不好,意在離間他們的感情,弄到他們結冤成仇,不能相和。這種人最要不得,在廣大的人群中是「害群之馬」;他搬弄是非,顛倒黑白,往往使得朋友不和,家庭不睦,乃至社會國家的不和。惡口就是破口罵人,以惡意咒罵他人,他心裡才安樂。佛告訴弟子們,這四種話都不是學佛的人所應該講的,要是講了,便犯了口業的過失。佛再三再四地勸人謹慎地戒絕,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佛注意到這—點,所以能苦口婆心,誨人不倦。
第三:意有三種惡業,即是心裡於外境起貪,起嗔,起癡,看見人家的好東西,動了覬覦的念頭,想佔有,貪;如果貪求不得,大動肝火,妒恨他人,這叫做嗔。愚癡瞋怒,造諸惡業。
身、口、意三種惡業,最可怕的是意業。內心意欲的思想不正,形成外在的口業與身業,也成犯罪的行為。
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像前邊這些不尊聖道去做,這叫十種惡業。
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這十種惡行停止了,就是十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