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道門與淨土門的判教

2021/07/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聖道門與淨土門的判教

道綽大師繼承龍樹、曇鸞的難行道與易行道之判教,根據佛法三期法運說,加以進一步的詮釋,提出聖道門與淨土門的判分。

何為聖道門?於娑婆世界憑自力斷惑證理,入聖得果之法,名為聖道門。

何為淨土門?稱念名號,乘佛本願,往生淨土,入聖得果的教門,稱為淨土門。

聖道與淨土二門,同為釋尊金口所宣,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然時機與教法是否相應,弘學佛道者不可不察。若教法契合時機,則易修易悟 ;若根機、教法與時代相互乖悖,則難修難入。

聖道門去佛時遙,且理路深幽,今時末法鈍根眾生難以解悟。聖道門中有大、小二乘之別,大乘說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之理,教人證悟,凡惑眾生難以下手。小乘修入見道、修道位,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果 ;斷五上分結,證阿羅漢果。今時無問道俗,難得其人。

際此末法五濁之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生作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佛名號,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故知念佛正是適應今日末法時機之殊勝教門。

道綽大師廣引經論,勸勉大眾捨難行道,依易行道,以起心立行,願生淨土之自力,仰賴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往生彼土,速疾出離生死輪迴,三界火宅。

由上可見,道綽的判教,繼承了龍樹、曇鸞判教的基本精神,加進了末法思想與時教相應的視界,強化了乘佛願力往生淨土的必要性,為他力本願的淨宗理論註入更為強勁的活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極樂世界的鳥是怎麼來的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

四十八大願——(第18願)十念皆生我國

意謂:我成佛時,十方眾生聽聞我名號功德已,生起至誠...

生活安逸發不起厭離心,念佛不懇切,該怎麼辦

問: 弟子按照印光大師說的耳聽心念的方法來念佛,但是...

東林佛號的意義

東林佛號要唱得深沉緩慢,它是可以對治這個時代的浮躁...

如何正確運用十念記數法念佛

問: 我平時用印光法師講得念十聲的方法記數,但我發現...

如何對治淨業修習中的進進退退

問: 淨業修習總是進進退退,這其中有何因緣因果,如...

誦經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問: 誦經、念佛不能清淨,時時妄想雜念,這樣是否都...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菩薩一生補處願

最後看第二十二願 菩薩一生補處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

【大藏經】【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大藏經】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為靈魂沐浴

俗世喧囂,紅塵擾攘,我們在其中摸爬滾打,難免會讓靈...

「捨身心求往生」與「求加持痊癒」矛盾嗎

問: 印祖說過,當人重病時,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壽未盡...

羅狀元十嘆無常歌

一、 嘆無常,嘆無常,一嘆無常好淒涼; 為名苦,為利...

【推薦】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

(示未學) 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眾生迷...

如何能於諸佛前蓮花化生

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 一者,乃至失命...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資歷

有人認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會夠用,或是認...

亡者助念後,遺體顯相由劣轉好,能往生嗎?

問: 弟子前幾天在寺院裡給一個朋友助念,他臨走前幾...

聖嚴法師《佛在眼前》

法身非變化,亦非非變化;諸法無變化,示現有變化。 ...

好人不好當,人善受人欺

有位居士見到我抱怨說:好人不好當,人善受人欺呀! 我...

聖嚴法師:把最難放下的東西放下

聖嚴法師是台灣法鼓山創辦人,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

刺激消費不如鼓勵耕讀傳家

現代的經濟學家很多觀點都是有問題的,凱恩斯說以消費...

心安比賺錢更重要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而非物質的享受,因為一切物質...

是邪是正

漸源仲興禪師在道吾禪師處任侍者時,有一次端茶給道吾...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普賢十大行願是修學大乘佛法的基本準則。普賢十大行願...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離了道

我們來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內涵,是要...

在這個時節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當此時世,只可自守本分。其喪心病狂者,任彼所...

【佛教詞典】淨衣

清淨之衣。(一)受布施之衣。蓋比丘自己耕作製衣料,或...

【佛教詞典】為令新受不生受諸飲食

【為令新受不生受諸飲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六頁雲...

【視頻】妙境法師《末法時代還能得無生法忍嗎》

妙境法師《末法時代還能得無生法忍嗎》

【視頻】界詮法師《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

界詮法師《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