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三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謂勝思惟大梵天言:「善男子!汝說一切凡夫行處,吾於彼行者見有行相。」

梵天言:「善男子!若我有所生處,應有行相。」

問言:「梵天!汝若不生,云何教化諸眾生耶?」

梵天答言:「佛所化生,吾如彼生。」

網明菩薩言:「佛化所生,無有生處。」

梵天問言:「寧可見不?」

答言:「梵天!以佛力故見。」

梵天言:「善男子!我生亦如是,以業力故。」

網明菩薩問言:「梵天!汝於起業中行耶?」

梵天答言:「我實不於起業中行。」

問言:「梵天!云何無業而言以業力故?」

梵天答言:「善男子!如業力亦如是,是二不出於如。」

爾時,長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能入是大龍密意所說法中,當知彼人得大功德。何以故?世尊!聞是上人名字至難,何況復有聞其所說?世尊!譬如有樹不依地住,在虛空中而現根莖枝葉華果。如是,世尊!此大人行相亦復如是,不住一切法,而於十方示現。有行有生退死,諸佛國土處處現見,而亦復有如是智慧辯才樂說。世尊!若有智慧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智慧自在力者,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普華,問長老舍利弗言:「大德舍利弗!汝為證法性,為不證耶?而不能如是以大智慧奮迅說法。佛說大德於智慧人中最為第一。大德!何以不現如是智慧辯才自在力耶?」

答言:「善男子!隨智慧力,佛說我於聲聞弟子智慧人中,最為第一能有所說。」

「大德舍利弗!法性境界有多少耶?」答言:「無也。」

「大德舍利弗!若法性境界無多少者,汝云何言隨智慧力,佛說我於聲聞弟子智慧人中最為第一能有所說。」答言:「善男子!於聲聞中隨所得法而有所說。」

「大德舍利弗!汝證法性境界有量相耶?」答言:「無也。」

「大德舍利弗!若如是者,汝云何言隨所得法而有所說?大德舍利弗!如法性無量相,證亦如是,如證說亦如是。何以故?法性無量相故。」

舍利弗言:「善男子!法性非證相。」

「大德舍利弗!若彼法性非證相者,汝出法性得解脫耶?」答言:「不也。」

「大德舍利弗!何故爾耶?」答言:「善男子!若出法性得解脫者,則壞法性。」

普華菩薩言:「是故,舍利弗!如汝證法,法性亦如是。」

舍利弗言:「善男子!我為聽來,非為說也。」

「大德舍利弗!一切諸法皆入法性,此法性中寧有說者有聽者不?」答言:「無也。」

「大德舍利弗!若如是者,汝云何言我為聽來非為說耶?」

答言:「善男子!佛說二人得福無量:一者專精說法;二者一心聽受。以是義故,普華應說我應聽受。」

「大德舍利弗!汝入滅盡定能聽法耶?」答言:「善男子!入滅盡定,無有二行而聽法也。」

「大德舍利弗!汝信諸法皆是自性滅盡相不?」答言:「善男子!如是諸法皆是自性滅盡之相,我信是說。」

普華菩薩言:「若如是者,則舍利弗常一切時不能聽法。何以故?以一切法常是自性滅盡相故。」

舍利弗言:「善男子!仁能不起於定而說法耶!」

曰:「頗有一法非是定耶?」答言:「無也。」

「大德舍利弗!以是義故,當知一切愚癡凡夫應常在定。」

舍利弗言:「以何定故,一切凡夫常在定耶?」曰:「以不壞法性三昧故。」

舍利弗言:「善男子!若如是者,凡夫聖人無有差別。」

「大德舍利弗!如是,如是!我不欲令凡夫聖人有差別也。何以故?聖人無所得一法,凡夫無所生一法,是二不過法性平等之相。」

舍利弗言:「善男子!仁以何等是諸法性平等之相?」

曰:「如舍利弗所得知見。大德舍利弗!汝生賢聖法耶?」答言:「不也!」

「汝滅凡夫法耶?」答言:「不也。」

「汝得賢聖法耶?」答言:「不也。」

「汝見凡夫法耶?」答言:「不也。」

「大德舍利弗!若如是者,汝何知見說言得法耶?」答言:「善男子!可不聞如,凡夫無智慧如,即是漏盡解脫如;漏盡解脫如,即是無餘涅槃如。」

普華菩薩言:「大德舍利弗!如不異如、不改如、不變如、不壞如,應以是如知一切法。」

爾時,長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譬如大火一切炷焰悉皆能燒,如是此諸善男子,所說法性悉皆能燒一切煩惱。」

佛言:「舍利弗!如汝所言,是諸善男子所說法性悉皆能燒一切煩惱。」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問長老舍利弗言:「大德舍利弗!佛說大德於智慧人中最為第一。何等是智慧?而舍利弗於智慧人中最第一耶?」

答言:「善男子!所謂聲聞因聲得解,自照身相少分智慧。以是智慧,佛說我於聲聞弟子智慧人中最為第一,非菩薩中智慧第一。」

曰:「智慧是戲論相耶?」答言:「非也。」

曰:「智慧非平等相耶?」答言:「是也。」

曰:「今大德證平等智慧,云何而說智慧有量?」答言:「善男子!以法性相故智慧無量,隨入法性多少故智慧有量。」

曰:「頗有無量相法作有量說耶?」答言:「無也。」

網明菩薩言:「若如是者,云何舍利弗依量說法?」

爾時,舍利弗默然不答。

爾時,長老大迦葉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是網明童子菩薩以何因緣,號曰網明?」

爾時,佛告網明童子菩薩言:「善男子!現汝自身善根所成功德光明,令諸天人一切世間心得歡喜,其有福德善根熟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聞佛勅已,而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作是語已,整服右肩,右膝胡跪,即於右手白赤莊嚴羅網指間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皆悉週遍,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盲聾、背傴、無手無足種種諸病,貪惡眾生,愚癡裸形諸飢渴者,若縛若禁,貧窮惡色,老邁垂死及嫉妬等,種種苦惱,諸有慳貪破戒瞋恚,懈怠妄念,無慧不信,少聞少見,無慚無愧,墮邪疑網,是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快樂一切歡喜,無一眾生有貪慾恚愚癡憍慢憂愁患等,不得快樂不歡喜者。

其在佛前大會之眾,菩薩摩訶薩及諸聲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是諸大眾皆同一色金色無異,謂如來色。時會大眾皆悉如是,身中快樂心得歡喜,譬如菩薩入喜樂食發起莊嚴三昧無異。時諸大眾悉得希有,各各相見如佛無異,不見佛身為高己身為下。

又以網明童子菩薩光明力故,尋時下方有四菩薩,從地踴出,名願力起菩薩、名勝賢菩薩、名智月光菩薩、名不可降伏菩薩。是四菩薩合掌而立,作是念言:「何者是佛,我欲禮敬?」即聞空中聲曰:「是網明童子菩薩光明力故,一切大眾同一金色與佛無異。」

時四菩薩發希有心,作如是言:「我今實語,如此眾會其色無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即發誓言:「若我此語誠實不虛,今世尊釋迦牟尼,當現異相,令我得見供養禮事。」

爾時,佛告網明童子菩薩言:「善男子!止此神力,汝今已作佛所作事,汝今已令無量眾生住於佛道。」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受佛教勅,即止神力攝光明事。攝光明已,一切大眾威儀色相,還復如本身口無異,即時如來身相顯現在師子座如本無異。

時四菩薩即見如來,頭面禮足,而作是言:「如來世尊智慧境界不可思議,及網明童子菩薩福德善根願力境界不可思議,依彼功德能與眾生如是快樂令得歡喜。」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此四菩薩從何所來?」四菩薩曰:「我等下方佛世界來。」

大迦葉言:「其國何名?佛號何等?」

四菩薩曰:「國名現諸寶莊嚴,佛號一寶蓋,今現說法。」

大迦葉言:「其佛國土去此幾何?」四菩薩曰:「佛自知之。」

大迦葉言:「仁等今者何故來此?」

四菩薩曰:「是網明童子菩薩光明照彼,我等遇之,即聞釋迦牟尼佛名,及聞網明童子菩薩;是故我等今來至此,見釋迦牟尼佛併網明上人。」

時大迦葉即白佛言:「世尊!一寶蓋佛現諸寶莊嚴世界,去此幾何?」

佛言:「迦葉!彼國土去此過七十二恆河沙等諸佛國土。」

大迦葉言:「世尊!是四菩薩發彼國來,幾時至此?」

佛言:「迦葉!如一念頃,於彼國沒,忽然而至。」

大迦葉言:「希有世尊!然諸菩薩光明遠照,神通速疾甚為希有,今是網明童子菩薩光明遠照,是四菩薩發來速疾乃能如是。」

佛言:「迦葉!如汝所說,菩薩摩訶薩神通之力,所行速疾不可思議,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及。」

爾時,長老大迦葉問網明童子菩薩言:「善男子!仁現光明照此大會皆作金色,以何因緣?」答言:「大迦葉!可問世尊,當為汝說。」

時大迦葉以此白佛。佛言:「迦葉!是網明童子菩薩成佛之時,其會大眾同一金色,咸共信樂一切智慧。其佛國土乃至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諸大菩薩摩訶薩眾。」

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生彼菩薩當知如佛。」

佛言迦葉:「如汝所說,生彼菩薩悉皆如佛。」

是時會中四萬四千人,聞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既發心已願生彼國,而白佛言:「世尊!若網明童子菩薩得成佛時,我等皆當往生其國。」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是網明童子菩薩,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迦葉!汝自問之。」

於是大迦葉,自問網明童子菩薩言:「善男子!仁者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網明菩薩言:「大迦葉!若有人問幻化人言:『仁者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幻化人當云何答?」

曰:「幻所化人無決定相,當何所云?」

答曰:「一切諸法皆亦如是無決定相,云何問言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曰:「幻所化人離於自相,無異無別無所志願,仁亦如是耶?仁若如是,何能利益無量眾生?」

「大迦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一切眾生性,一切眾生性即是幻性,幻性即是一切法性。於是法中,我不見有利,不見無利。」

大迦葉言:「善男子!仁今豈可不令眾生住菩提耶?」

曰:「諸佛菩提有住相耶?」

答言:「無也。」

「大迦葉!以是故,我不令眾生住於菩提,我亦不令住於聲聞辟支佛道。」

大迦葉言:「善男子!仁於今者為趣何所?」

曰:「我所趣者乃趣於如。」

曰:「如無所趣亦無有轉。」

曰:「如無趣亦無轉,一切諸法皆住如相。以是故,我無趣無轉。」

大迦葉言:「若一切法皆住如相無趣無轉,仁復云何教化眾生?」

網明菩薩言:「若人發願是則不能教化眾生,若人於法有轉,是亦不能教化眾生。」

大迦葉言:「善男子!仁可不轉眾生生死世間耶?」

「大迦葉!我尚不得世間,何況於世間中而轉眾生?」

大迦葉言:「善男子!仁可不令眾生得涅槃耶?」

「大迦葉!我尚不見涅槃,何況教化眾生令得涅槃?」

大迦葉言:「善男子!如其仁者不得世間不得涅槃,何故諸菩薩行菩薩行,為救無量諸眾生故行於菩提?此豈不為滅度眾生耶!」

「大迦葉!若菩薩見於世間分別涅槃,取眾生相行菩提者,此則不應說為菩薩。」

大迦葉言:「善男子!仁者今於何處行耶?」

「大迦葉!我非世間中行,非涅槃中行,亦復不以眾生相行。大迦葉!如汝所問,仁者今於何處行者?如佛所化人行處,吾於彼行。」

大迦葉言:「佛所化人無有行處。」

「大迦葉!當知一切眾生行處亦如是相。」

大迦葉言:「善男子!佛所化人無貪恚癡,若使一切眾生所行如是相者,一切眾生貪慾恚癡為何所趣?」

「大迦葉!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大迦葉!汝今寧有貪恚癡不?」答言:「無也。」

曰:「是貪恚癡為盡滅不?」答言:「不也。」

曰:「若大迦葉今無貪慾瞋恚愚癡,亦不盡滅者,汝置貪恚癡於何所耶?」

答言:「善男子!凡夫之人從顛倒起妄想分別生貪恚癡,賢聖法中善知顛倒之實性故,是以不起妄想分別,故無貪慾瞋恚愚癡。」

「大迦葉!於汝意云何?若法從顛倒起,是法為實為虛妄耶?」答言:「善男子!是法虛妄非是實也。」

曰:「若法非實可令實耶?」答言:「不也。」

曰:「若法非實,汝大迦葉於中欲得貪恚癡耶?」答言:「不也。」

曰:「若如是者,為於何所是貪恚癡能染眾生者?」答言:「善男子!若如是者,一切諸法從本已來,自性離於貪恚癡相。」

網明菩薩言:「大迦葉!是故我說一切法相如佛所化。」

說是法時,四萬四千菩薩得柔順法忍。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若有得聞網明童子菩薩名者,彼人不復墮三惡道。若有得見網明童子菩薩身者,當知彼人一切魔業不能障難。若有眾生得聞網明童子菩薩所說法者,彼諸眾生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若蒙網明童子菩薩所教化者,彼諸眾生於大菩提畢竟不退。世尊!願說網明童子菩薩善根功德莊嚴佛土。」

佛言:「迦葉!是網明童子菩薩,隨其所在諸佛國土遊行之處,皆能利益無量眾生。迦葉!如是網明童子菩薩,所放光明汝見不耶?」答言:「已見。」

佛言:「迦葉!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芥子尚可算數,今是網明童子菩薩光明所照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彼諸眾生不可數也。迦葉!汝知網明童子菩薩所放光明利益尚爾,何況說法所利益者?汝今諦聽,我當少分說其功德善根莊嚴淨佛國土。

「迦葉!是網明童子菩薩,過七百六十萬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曰普光自在王如來、應、正遍知,世界名曰集妙功德。迦葉!其佛往趣菩提樹時,國中諸魔及魔眷屬諸天人民,皆悉畢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其佛國土地平如掌,柔軟細滑如迦陵伽安樂處地,一切諸寶以為莊嚴。世界無有三惡道名,亦無八難,其佛國土無有高下瓦礫蕀刺土石等穢,妙寶蓮華以為莊嚴。彼諸蓮華皆是真寶出美妙香,世界長廣。迦葉!彼佛世界有如是等勝功德集。普光自在王如來,多有無量諸菩薩僧,一切善修無量法門,悉得無量自在神通,皆以光明莊嚴其身,得陀羅尼諸勝三昧無礙辯才,善能說法。彼諸菩薩光明神力無不通達,悉得諸通無畏辯才,善能降伏諸魔怨敵。彼諸菩薩修行念慧生慚愧等,上妙智慧諸勝功德以修其心。

「迦葉!彼佛國土無女人名,其諸菩薩皆悉化生,於寶蓮華中結加趺坐,禪喜樂食,諸所須物,經行之處房舍床榻園林浴池,應念即得。

「迦葉!彼普光自在王如來,不以文字說法,但放光明照諸菩薩,即得無生法忍,復照十方通達無礙,令諸眾生得離煩惱,又其光明常出三十二種淨妙法音。何等三十二?謂一切法空,以離諸見清淨故;一切法無相,以離一切分別所分別故;一切法無願,以出三界故;一切法離欲,以自性寂滅故;一切法離瞋,以無有礙相故;一切法離癡,以無闇冥故;一切法無所從來,以本不生故;一切法無去,以無所至故;一切法無住,以無所依住故;一切法過三世,以去來現在無所有故;一切法無異,以其性一故;一切法不生,以離於業報故;一切法無業報,以不見因故;一切法非作,以非可作故;一切法無名,以不可得立名故;一切法無起,以不生不滅故;一切法不實,以本不起故;一切法實,以一道門平等故;一切法無眾生,以不見眾生故;一切法無我,以第一義攝故;一切法鈍,以無所知故;一切法捨,以離憎愛故;一切法離煩惱,以無有取故;一切法無煩惱,以自性不染故;一切法一相,以實際平等故;一切法離相,以常寂定故;一切法住實際,以性不壞故;一切法如相住,以本不壞故;一切法入法性,以遍入故;一切法無緣,以諸緣不合故;一切法諸緣生,以滿足平等故;一切法是菩提,以如實見故;一切法是涅槃,以不成就故。迦葉!彼普光自在王如來光明,常出如是三十二種淨妙法音。

「迦葉!若有眾生生彼國者,當知是人能作佛事。迦葉!彼佛世尊壽命無量。迦葉!彼佛國土,無有魔事能與諸菩薩而作留難。」

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若其有人欲得清淨佛國土者,應取如彼網明菩薩所修善根功德莊嚴清淨佛土。」

佛言:「迦葉!是網明童子菩薩,乃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諸如來所,發清淨願修行功德莊嚴具足故,得如是清淨佛土。是故,迦葉!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欲取如是淨佛國土,應學網明童子菩薩所修願行。」

爾時,勝思惟梵天謂網明童子菩薩言:「仁者!已得從佛受記。」

網明童子菩薩言:「梵天!一切眾生皆如來授記。」

曰:「於何事中而得授記?」

曰:「隨業受報而得受記。」

曰:「汝作何業而得受記?」

問言:「梵天!若業非身作,非口作,非意作,是業可得示不?」

梵天答言:「不可示也。」

問言:「梵天!仁以何故而作是說?梵天!頗有菩薩行可作相耶?」

答言:「不也!以菩提非諸行相故。」

問言:「梵天!菩提是起作相耶?」

答言:「非也!以菩提是無為非起作相。」

問言:「梵天!可以起作相得無為菩提不?」

答言:「不也。」

網明菩薩言:「梵天!是故當知依此義意何等處無業無業果、不作不行是菩提,如菩提說亦如是,如說受記亦如是,不可以起作法而得受記。」

梵天問言:「善男子!汝不行六波羅蜜,然後得受記耶?」

答言:「梵天!如汝所說,菩薩行六波羅蜜而得受記。梵天!若菩薩捨一切煩惱名為檀波羅蜜,於諸法無所起名為尸波羅蜜,於諸法無所傷名為羼提波羅蜜,於諸法離相名為毘梨耶波羅蜜,於諸法無所住名為禪波羅蜜,於諸法無戲論名為般若波羅蜜。梵天!菩薩如是行六波羅蜜,於何處行?」

梵天言:「善男子無處行也。何以故?凡有所行皆是不行,若行即是不行,若不行即是行。」

網明菩薩言:「梵天!以是義故,當知無所行是菩提。如汝所問,汝得受菩提記者,如真如法性得受記,我亦如是受記。梵天!依此法應知無行是菩薩行。梵天!如汝所言汝得受記,如真如及法界受記,如是我受記。」

梵天言:「善男子!無有真如法界受記。」

網明菩薩言:「梵天!如是相記如真如法界。」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菩薩以何行故,得為諸佛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佛言:「梵天!若菩薩不行生法、不行滅法,不行善法、不行不善法,不行世間法、不行出世間法,不行有漏法、不行無漏法,不行有罪法、不行無罪法,不行有為法、不行無為法,不行修道、不行斷除,不行世間、不行涅槃,不行見法、不行聞法、不行覺法、不行知法,不行施、不行捨、不行戒、不行覆、不行忍、不行善、不行發、不行精進、不行禪、不行三昧、不行慧,不行行、不行知、不行得。梵天!若菩薩如是行者,諸佛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何以故?梵天!諸有所行皆有所是,無所是是菩提。諸有所行皆是分別,無分別是菩提。諸有所行皆是起作,無起作是菩提。諸有所行皆是戲論,無戲論是菩提。梵天!依此義故,是以當知,若菩薩過諸所行則得受記。」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世尊言受記,受記者,以何等法名為受記?」

佛言:「梵天!離諸法二相名為受記,不分別生滅名為受記,離身口意業相名為受記。

「梵天!我念過去,爾時有劫名曰善見,我於彼劫供養七十二那由他佛,是諸如來不授我記。又過是劫劫名善化,我於彼劫供養七十二億佛,是諸如來亦不授我記。又過是劫劫名梵嘆,我於彼劫供養八萬八千佛,是諸如來亦不授我記。又過是劫劫名無咎,我於彼劫供養三萬二千佛,是諸如來亦不授我記。又過是劫劫名莊嚴,我於彼劫供養四千八萬佛,皆以一切供養之具而供養之,是諸如來亦不授我記。

「梵天!我於往昔已曾一劫及餘殘劫,供養諸佛,盡心恭敬尊重讚歎,淨修梵行,一切佈施,一切持戒及行頭陀。離於瞋恚,忍辱慈心,如所說行勤修精進,一切所聞皆能受持。獨處遠離入諸禪定,隨所聞慧讀誦思問。是諸如來亦不授我記。何以故?以依止文字問於諸佛,是以諸佛不授我記。何以故?以依止所行故。是以當知,若諸菩薩出過諸行則得受記。

「梵天!我於是後見然燈佛,即得無生法忍。時然燈佛授我記言:『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我於爾時,出過諸行滿足六波羅蜜。何以故?若菩薩能捨諸相名為檀波羅蜜,能滅諸所受持名為尸波羅蜜,不為境界所傷名為羼提波羅蜜,離諸所行名為毘梨耶波羅蜜,不憶念一切法名為禪波羅蜜,能忍諸法無生性故名為般若波羅蜜。梵天!我於然燈佛所,滿足如是六波羅蜜。

「梵天!我從初發菩提心已來所作佈施,於此捨相佈施,百分不及一,百千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梵天!我從初發心已來持戒行頭陀,於此常滅戒,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梵天!我從初發心已來柔和忍辱,於此畢竟忍法,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梵天!我從初發心已來發勤精進,於此不取不捨精進,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梵天!我從初發心已來禪定獨處,於此無住禪定,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梵天!我從初發心已來思惟籌量智慧,於此無戲論智慧,百分不及一,百千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梵天!是故當知,我於爾時已得滿足六波羅蜜。」

梵天言:「世尊!世尊!云何名為滿足六波羅蜜?」

佛言:「梵天!若不念施,不依止戒,不分別忍,不取精進,不住禪定,不二於慧,梵天!是名滿足六波羅蜜。」

梵天言:「世尊!滿足六波羅蜜已,能滿足何法?」

佛言:「梵天!滿足六波羅蜜已,能滿足薩婆若。」

梵天言:「世尊!云何滿足六波羅蜜已,能滿足薩婆若?」

佛言:「梵天!佈施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持戒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忍辱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精進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禪定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智慧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以是平等一切法,名為薩婆若。

「復次,梵天!滿足佈施相、持戒相、忍辱相、精進相、禪定相、智慧相,是名薩婆若。梵天!如是滿足六波羅蜜,能滿足薩婆若。」

梵天言:「世尊!何者是薩婆若滿足?」

佛言:「梵天!若眼不見色,乃至意不知法,梵天!若如是觀察內外六入,是名滿足薩婆若。梵天!如是滿足薩婆若,所謂不著眼,乃至不著意,以是義故,名為如來無障無閡薩婆若智。

「梵天!薩婆若於法無所受。何以故?以薩婆若非受法器故。梵天!言非器者此名無物,能受盛故,言無物者則名為空,空同虛空是名薩婆若。以是義故,不能受法。梵天!譬如一切所作皆依虛空,而彼虛空無所依也。如是薩婆若智,皆從薩婆若出,而薩婆若無所依也。」

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所說薩婆若,薩婆若者為何謂耶?以何義故名薩婆若?」

佛言:「梵天!一切諸行彼薩婆若智知,所謂聲聞辟支佛,及一切世間,以是義故名薩婆若。諸有所行平等智,知諸心,知諸行,知諸慈悲,知諸學,知諸發起修行故,名薩婆若。

「能離一切諸相,能破一切諸覺故,名薩婆若。如實知說不說,如實知一切眾生心行故,名薩婆若。如實知一切證智故,名薩婆若。如實知無學智聲聞辟支佛智,如實知一切種智,皆是薩婆若中出,以是義故名薩婆若。

「如實知正行皆從薩婆若出故,名薩婆若。如實知一切藥故,名薩婆若。能令一切病滅故,名薩婆若。能離一切縛故,名薩婆若。能除一切煩惱習氣故,名薩婆若。常在一切定故,名薩婆若。一切法中無疑故,名薩婆若。從彼薩婆若,出一切世間出世間智慧故,名薩婆若。知一切智慧方便相故,名薩婆若。梵天!一切諸法方便從此法出故,名薩婆若。」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希有世尊!諸佛如來智慧甚深心無所緣,而知一切眾生心心所行。世尊!彼薩婆若有如是等無量功德,其誰智慧善男子、善女人聞薩婆若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三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四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悕望功德利而發菩提心者,不得名為發大乘也。何以故?一切諸法無功德利,以無對治處故。世尊!菩薩摩訶薩不應為功德利故發菩提心,但為大悲故,為滅眾生諸苦惱故,生諸善法故,解脫諸邪見故,滅除諸病故,捨我所貪著故,不觀憎愛故,不沒世法故,厭患有為故,安住涅槃故,發菩提心。世尊!菩薩不應於諸眾生求其恩報,亦不應觀作與不作,又於苦樂心不傾動。

「世尊!何謂菩薩摩訶薩諸善根清淨?」

佛言:「善男子!菩薩善根若生轉輪聖王位處,不得名為善根清淨;若生帝釋王中,若生梵天王中,亦不得名善根清淨。在所生處乃至畜生自不失善根,亦令眾生生諸善根,是名菩薩善根清淨。

「復次,網明!云何菩薩善根清淨?善男子佈施善根清淨,以捨一切資生故。持戒善根清淨,以除熱惱得清涼故。忍辱善根清淨,以心不分別故。精進善根清淨,以離懈怠故。禪定善根清淨,以不念餘乘故。智慧善根清淨,以離諸見故。慈善根清淨,以平等見故。悲善根清淨,以直心清淨故。喜善根清淨,以樂諸法不生愛故。捨善根清淨,以離諸過故。不捨菩提心善根清淨,以不貪聲聞辟支佛地故。」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於大會,默然而住無所論說。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世尊!此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會坐,云何於此所說法中,默然而住無所論說?」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汝今於此所說法中,可少說之。」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所證法為何等相?」

佛言:「文殊師利!佛所證法無有相貌。」

文殊師利言:「世尊!彼法可說可演可論不?」

佛言:「文殊師利!彼法不可說不可演不可論也。」

文殊師利言:「世尊!若彼法不可說不可演不可論者,則不可示。」

爾時,勝思惟梵天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汝不為眾生演說法耶?」

文殊師利問言:「梵天!於法性中頗有二相耶?」答言:「無也。」

文殊師利問言:「梵天!一切諸法不入法性中耶?」答言:「如是。」

文殊師利言:「若彼法性是不二相,一切諸法入法性中,云何當為眾生說法?」

梵天問言:「頗有說法亦無二耶?」

答言:「梵天!若決定得說者聽者,可有說法而無有二。」

梵天問言:「如來豈可不說法耶?」

答言:「梵天!佛雖說法,不以二相。何以故?如來說法無二說故,雖有所說而無二也。」

梵天問言:「若一切法無二,云何諸凡夫無二作二?」

答言:「梵天!凡夫之人貪著我故分別為二,若不二者終不為二,雖複種種分別為二,然其實際無有二相。」

梵天問言:「云何而識無二法耶?」

答言:「梵天!若無二可識則非無二。何以故?梵天!無二相者不可識也。梵天!而如來不說二法,彼法如說無如是也。何以故?以彼法無名字章句故。」

梵天問言:「如來說法取何法耶?」答言:「梵天!如來說法無所取也。」

梵天問言:「佛所說法可不取涅槃耶?」問言:「梵天!於涅槃中涅槃有取捨耶?」答言:「涅槃不去不來。」

文殊師利言:「如是,梵天!佛所說法不去不來。」

梵天問言:「是法云何聽?」答言:「如所說。」

梵天問言:「云何如所說?」答言:「梵天!如不識不聞,如不識不聞如是說。」

梵天問言:「誰能聽如來如是法?」答言:「梵天!不著不漏諸境界者。」

梵天問言:「誰能知是法?」答言:「梵天!以何等人不諍訟無識不隨喜者。」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名多諍訟?」

答言:「梵天!若比丘是好是惡,是相應是不相應,此名諍訟。是理是非理此名諍訟,是垢是淨此名諍訟,是善是不善此名諍訟,是法可呵是法不可呵,是法有漏是法無漏,是法世間是法出世間,是法有為是法無為,是持戒是破戒,是可作是不可作,是可得是不可得。梵天!此名諍訟。

「梵天!若於法中有高下心貪著取受,皆是諍訟,佛所說法無有諍訟。梵天!樂戲論者無不諍訟,樂諍訟者無沙門法,樂沙門法者無有妄想。」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隨佛語隨佛教?」

答言:「梵天!若比丘稱讚毀辱其心不動,是名隨佛教。不隨文字語言,是名隨佛語。又若比丘滅一切法相,是名隨佛教。不違於義,是名隨佛語。又若比丘守護於法,是名隨佛教。不違佛語,是名隨佛語。」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能守護法?」

答言:「梵天!若比丘不違平等、不壞法性,是則名為能守護法。」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親近於佛?」

答言:「梵天!若比丘於諸法中,不見有法若近若遠,是則名為親近於佛。」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給侍於佛?」

答言:「梵天!若比丘身口意無所作,是名比丘給侍於佛。」

梵天問言:「誰能供養佛?」

答言:「梵天!不起罪業,不起福業,不起無動業者。」

梵天問言:「誰能見佛?」

答言:「梵天!若不著肉眼,不著天眼,不著慧眼,不著法眼,不著佛眼者。」

梵天問言:「誰能見法?」

答言:「梵天!不逆諸因緣法者。」

梵天問言:「誰能順見諸因緣?」

答言:「梵天!不起平等,不見平等,不生不滅者。」

梵天問言:「誰得真智?」

答言:「梵天!不生不滅諸漏法者。」

梵天問言:「誰能隨學如來戒?」

答言:「梵天!不起不受不取不捨者。」

梵天問言:「誰名正行?」

答言:「梵天!不隨三界者。」

梵天問言:「誰為善人?」

答言:「梵天!不受後身者。」

梵天問言:「誰為樂人?」

答言:「梵天!無我無我所者。」

梵天問言:「誰為得脫?」

答言:「梵天!不壞縛者。」

梵天問言:「誰為得度?」

答言:「梵天!不住世間、不住涅槃者。」

梵天問言:「漏盡比丘盡何事耶?」

答言:「梵天!若有所盡不名漏盡,知諸漏空相,隨如是知名為漏盡。」

梵天問言:「誰為實語?」

答言:「梵天!離諸言論道者。」

梵天問言:「誰為入道?」

答言:「梵天!凡夫者有入道,聖行者知一切有為法,無所從來無所至去,則無入道。」

梵天問言:「誰能見聖諦?」

答言:「梵天!若於諸法無所見者。何以故?隨所有見皆為虛妄,無所見者乃名為實。」

梵天問言:「不見何法名為見諦?」

答言:「梵天!不見一切法名為實諦。」

梵天問言:「如是實法當於何求?」

答言:「梵天!當於四顛倒中求。」

梵天問言:「汝以何意作如是說?」

答言:「梵天!求四顛倒,不得常、不得樂、不得我、不得淨,若不得常以常無故,是即無常;以何處無樂,是即為苦;以何處無我,是即無我;以何處無淨,是即不淨。梵天!諸法無我是為聖諦。若人求實諦,是人不識苦;若人斷集,是人不識集;若人見滅,是人不識滅;若人求道,是人不識道。」

梵天問言:「云何修道?」

文殊師利答言:「梵天!若不分別是法是非法,離於二相,名為修道。以如是道,求一切法不可得故,是名為道。如是道者,不住世間不住涅槃。何以故?不離不至乃名聖道。」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云何優婆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答言:「善男子!若優婆塞不起二見,云何名為不起二見?謂不起我見不起他見,不起我見不起佛見,不起我見不起法見,不起我見不起僧見,是名優婆塞歸依佛、法、僧。

「復次,善男子!若優婆塞不以色見佛,不以受想行識見佛,是名優婆塞歸依佛。善男子!若優婆塞不分別諸法,不戲論諸法,是名優婆塞歸依法。善男子!若優婆塞信無為法僧,而不離有為法信無為法,是名優婆塞歸依僧。

「復次,善男子!若優婆塞不見佛、不見法、不見僧,是名優婆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是諸菩薩發菩提心者,為趣何所?」

答言:「善男子!趣於虛空。何以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虛空故。」

平等行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答言:「善男子!若菩薩知一切發非發,一切法非法,一切眾生非眾生,是名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佛言:「世尊!所言菩薩,菩薩者為何謂耶?以何義故名為菩薩?」

佛言:「善男子!若菩薩於邪定眾生起大悲心,於正定眾生不見殊異,故名菩薩。何以故?善男子!菩薩不為正定眾生、不為不定眾生故發心,但為度脫邪定眾生故,而起大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名菩薩。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於邪定眾生起大悲心,願大菩提,故名菩薩。」

爾時,名菩提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樂說,以何義故名為菩薩。」

佛言:「便說。」

菩提菩薩言:「譬如若男子、女人受一日八戒無毀無缺,若菩薩如是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常修淨行,故名菩薩。世尊!若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道場不動心故,名為菩薩。」

堅意菩薩言:「若菩薩成就深固慈心常念眾生,故名菩薩。」

度眾生菩薩言:「譬如橋船渡人不惓無有分別,若菩薩有如是心,度一切眾生,故名菩薩。」

斷惡道菩薩言:「若菩薩於諸佛國土足投地處,即時一切惡道皆滅,故名菩薩。」

觀世自在菩薩言:「若菩薩眾生見者,即得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稱其名得免驚怖,故名菩薩。」

得大勢至菩薩言:「若菩薩足投地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菩薩。」

無疲惓菩薩言:「若菩薩劫數猶如恆河沙等為一日夜,以如是日三十為月,數如是月十二為歲,以是歲數若過百千萬億數劫,得值一佛,如是乃於恆河沙等諸如來所,行諸梵行修集功德,然後乃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不休息無有疲惓,故名菩薩。」

導師菩薩言:「若菩薩於墮邪道諸眾生等,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報,故名菩薩。」

大彌樓山菩薩言:「若菩薩於一切法無所分別,如彌樓山一於眾色,故名菩薩。」

那羅延菩薩言:「若菩薩不為一切煩惱所壞,故名菩薩。」

心力菩薩言:「若菩薩以心思惟一切諸法,而自身心不壞不損,故名菩薩。」

師子游步自在菩薩言:「若菩薩於諸論中不怖不畏,得深法忍,能使諸魔一切外道悉皆驚怖,故名菩薩。」

不可思議菩薩言:「若菩薩知心及法不可思議,無所思惟無所分別,故名菩薩。」

善寂天子言:「若菩薩能於一切天宮中生,而無所染亦不得是無染之法,故名菩薩。」

實語菩薩言:「若菩薩有所發言常以真實,乃至夢中亦無妄語,故名菩薩。」

喜見菩薩言:「若菩薩能見一切色皆是佛色,故名菩薩。」

常悲菩薩言:「若菩薩見墮生死苦惱眾生,不著自身一切諸樂,唯除法樂教化眾生,故名菩薩。」

心無礙菩薩言:「若菩薩能於一切煩惱眾魔而不瞋礙,故名菩薩。」

常喜根菩薩言:「若菩薩常以喜根自滿其願,亦滿他願所作皆辦,故名菩薩。」

散疑女菩薩言:「若菩薩於一切法中不生疑悔,故名菩薩。」

師子童子菩薩言:「若菩薩亦無男法亦無女法,而現一切種種色身,以為成就諸眾生故,故名菩薩。」

寶女菩薩言:「若菩薩於諸寶中不生愛樂但樂三寶,故名菩薩。」

毘舍佉達多優婆夷言:「若菩薩有所得者則無菩提,若不得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一切法,故名菩薩。」

跋陀婆羅大賢士言:「若菩薩有諸眾生聞其名者,即得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菩薩。」

寶月童子言:「若菩薩常能修行童子梵行,乃至不以心念五欲,何況身受,故名菩薩。」

忉利天子曼陀羅華香菩薩言:「若菩薩持戒熏心常流功德諸善法香,不流餘香,故名菩薩。」

作喜菩薩言:「若菩薩喜樂三法,謂供養佛,守護正法,教化眾生,故名菩薩。」

勝思惟梵天言:「若菩薩見一切法皆是佛法,故名菩薩。」

彌勒菩薩言:「若菩薩眾生見者即得入於大慈三昧,故名菩薩。」

文殊師利法王子言:「若菩薩雖說諸法,而不起法想,不起我想,不起他想,故名菩薩。」

網明童子菩薩言:「若菩薩光明能滅一切眾生諸煩惱闇,故名菩薩。」

普華菩薩言:「若菩薩見滿十方諸佛世界眾華敷榮,故名菩薩。」如是諸菩薩隨其樂說辯才,各各說已。

爾時,佛告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言:「善男子!若菩薩能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亦復能捨一切福事與諸眾生,故名菩薩。」

爾時,勝思惟梵天問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言:「善男子!仁者今以何行為行?」

答言:「梵天!以何等行一切有為法諸眾生行,我如是行。」

梵天問言:「一切有為法諸眾生以何為行?」

答言:「梵天!諸佛所行,是一切有為法諸眾生行。」

梵天問言:「諸佛以何為行?」

答言:「梵天!諸佛以第一義空為行。」

梵天問言:「善男子!若一切凡夫所行,諸佛亦以是行,佛與眾生有何差別?」

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言:「梵天!仁者欲令空中有差別耶?」

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問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如來可不說一切法空耶?」

答言:「如是。」

文殊師利言:「是故,梵天!一切諸法無有差別,是諸行相亦復如是無差別相,是故如來不說諸法有種種相。」

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如諸言語所說行者,何等名行?」

答言:「善男子!以何等處有四正行,是人名為行處。」

「梵天!善男子以何等人行四梵行,彼人所行非是梵行?以何等行行四梵行,彼人名為成就梵行?」

「善男子!雖於空閑曠野中行,離於梵行,彼人不名成就梵行,非是善巧知於梵行。善男子!復有雖於樓殿堂閣金銀床榻妙好被褥,於此中行成就梵行,彼人真實成就梵行,真是善巧知於梵行。」

曰:「若見我見非智見耶?」

答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善男子!若見我見彼非智見。善男子!如人如實善知金性,則知柔軟不柔軟者。如是見我能清淨智。」

曰:「為說何者是我見耶?」

答言:「善男子!所謂無我法體常也。善男子!我常無體本來不成,以彼如是畢竟決定,故說名我。」

曰:「如我解文殊師利所說法義,若見我者即是見佛。何以故?我體佛體無分別故。」

文殊師利:「何等人能見如來耶?」

答言:「善男子!若能不改我見相者。何以故?我見法見佛見平等。」

曰:「頗有無所行名為正行耶?」

答言:「有。善男子!若不行一切有為法者,是名正行。」

曰:「云何而行名為正行?」

答言:「善男子!若不為知故行,不為斷故行,不為證故行,不為修故行,是名正行。」

曰:「頗有人不見佛,而彼人慧眼清淨?」

答言:「有。善男子!諸佛如來不見二相,彼人則有聖眼清淨。」

曰:「慧眼見何等法?」

答言:「善男子!若見一法不名慧眼。善男子!慧眼不見有為諸法,亦復不見無為法也。何以故?以彼般若無分別故。以是義故,般若不見有為諸法,彼無為法亦過慧眼,是故不見。」

曰:「頗有正行比丘不得道果?」

答言:「有。善男子!於正行中無果無得亦無正行,彼處亦無修行一法。善男子!亦於彼處無果可得,以無分別故。善男子!若不得一法乃名為得。善男子!若分別言我有所得,彼人我慢,以正行中無增上慢,以無增上慢則無證無得。」

曰:「為得何法說名得道?」

答言:「善男子!以何等法不生,本來不生後亦不生,為得彼法故說實法。」

曰:「若法不生何等法證?」

答言:「善男子!若知不生即說彼知,名為證法。見有為法一切不生,是即名為得證正定。」

曰:「以何名為證正定耶?」

答言:「善男子!我及涅槃平等無二,無有差別,故說名為證正定也。以隨正定,是故說名證正定也。以畢竟得平等法故,說名正定。又以能令得了義故,說名正定。以不戲論諸三昧故,說名正定。」

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言,誠如汝說。如是,文殊師利!汝說此法時,七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三萬二千諸天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有十千人離欲得定,有二百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利法王子,能作佛事大饒益眾生,令無量眾生入於涅槃。」

佛言:「善男子!汝亦饒益無量眾生令入涅槃。」

文殊師利問言:「梵天!汝謂眾生有數量耶?」答言:「不也。」

問言:「梵天!頗有眾生如來說不?又頗有眾生有眾生體不?」

答言:「無也。」

問言:「梵天!於汝意云何?汝謂如來有生有滅耶?」

答言:「不也。」

問言:「梵天!若如是者,何等眾生如來令入於涅槃耶?」

梵天答言:「以何等法性,文殊師利法王子如是說法,如是無世間無涅槃。」

文殊師利言:「梵天!如是,如是,如來不見世間,不見涅槃。梵天!如來所化聲聞弟子,彼人亦不見世間,不見涅槃。梵天!所言涅槃唯是言說,然無有人行於世間,亦無有人行於涅槃。」

梵天問言:「諸有所說諍訟言語,如此言語說何等法?」

答言:「梵天!是戲論耳,不說眾生。梵天!若有戲論,然則常無我慢。以是義故,於無物中而戲論也。以知無實有戲論故,不見戲論。若不見戲論,彼人不行世間,若不行世間則不異見,以不異見故說涅槃。」

梵天問言:「文殊師利!所言入涅槃者,以何等對治而說涅槃?」

答言:「梵天!入涅槃者,彼此因緣不相和合,不起無明,不起世間行。若不起行是則不生,若不生者即名涅槃,若不起諸行名為寂靜,彼法名為得證聖道,以常不生,如是名為說四聖諦。」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如仁所說皆是真實?」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一切言說皆是真實。」

曰:「虛妄言說亦真實耶?」

答言:「如是。何以故?善男子!是諸言說皆為虛妄,無處無方;若法虛妄無處無方,即是真實。以是義故,一切言說皆是真實。善男子!提婆達多所有語言與如來語無異無別。何以故?諸有言說一切皆是如來言說,不出如故,諸有言語所說之事,一切皆以無所說故得有所說,是以一切言說皆等,文字同故,文字空故。」

曰:「如來可不說凡夫語賢聖語耶?」

文殊師利言:「如是。善男子!可不如彼文字言語聖人說法,凡夫亦以文字章句有所說耶?」

答言:「如是。」

曰:「頗有文字分別言語,此是凡夫文字言語,此是聖人文字言語耶?」

答言:「無也。」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如彼言語名字章句,不分別無分別,如是一切聖人離諸分別。是故聖人無名字說,聖人所行非言語相,亦非法相,非眾生相,如鼓蠡等眾緣和合而有音聲,是諸音聲無所分別。如是,善男子!諸賢聖人善知一切眾因緣故,於諸言說悉皆平等無所分別。」

平等行菩薩言:「文殊師利!如佛所說,大眾集會當行二事,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文殊師利!何者如實說法?何者是聖默然?」

答言:「善男子!若說法不違佛、不違法、不違僧,是名如實說法;若知法即是佛,離相即是法,無為即是僧,是名聖默然。

「又,善男子!若依四念處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於一切法無所憶念,是名聖默然。若依四正勤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於平等不作平等非不作平等,是名聖默然。若依四如意足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不捨身口意,是名聖默然。若依五根五力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不隨他語而有所信,為不取不捨故分別諸法,一心安住無念念中,若信諸法自性清淨,離一切戲論諸因緣行,是名聖默然。

「若依七菩提分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常行捨心無所分別,無增無減,是名聖默然。若依八聖道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知諸法相如彼栰喻,不依法行,不依非法行,是名聖默然。

「善男子!於三十七菩提分法,若能以言語建立開示分別演說,是名如實說法,如實說故,是名如實說法;若身證是法,而不離身見法,亦不離法見身,於是觀中不見二相不見不二相,如是現前見而不見,是名聖默然。

「復次,善男子!若不妄想著我,亦不妄想著他,不妄想著法非法非非法妄想,而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得不可說法想,能離一切名字言語音聲,得不動處入離行心,是名聖默然。

「復次,善男子!若於一切眾生,知諸根力如是說法,是名如實說法;若常在於定心不散亂,是名聖默然。」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如我解文殊師利所說法義,諸聲聞人辟支佛等,一切無有如實說法、無聖默然。何以故?不能了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亦復不能常在定故。文殊師利!世間若有以真實語而問言曰:『誰是世間如實說法?何者世間聖默然住?』當為說言諸佛是也。文殊師利!當為正說諸佛是也。何以故?諸佛如來具諸根力,善知眾生諸根利鈍,常在定故。」

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如是,如是!如平等行善男子所說,唯諸如來有此二法。」

爾時,長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親從佛聞、從佛親受,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世尊!若聲聞人不能行者,云何如來勅諸比丘,行如實說法?行聖默然?」

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聲聞人不從他聞,能如實說法聖默然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是故當知,一切聲聞辟支佛人,皆悉無有如實說法、無聖默然。」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問長老須菩提言:「長老須菩提!如來如實了知眾生八萬四千心行,汝知不乎?汝於此中能有智慧,隨其所應為說法不?」答言:「不能。」

文殊師利言:「今須菩提能入觀一切眾生心三昧,通達一切眾生心心所行,自心他心無所礙不?」答言:「不能。」

文殊師利言:「如來如實了知眾生八萬四千心行,隨其所應為說法藥,又常住定平等相中心不動搖,而常通達一切眾生心心所行,而不思惟無障無閡。今須菩提能如是不?」答言:「不能。」

文殊師利言:「如來如實了知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如實說法藥而常在定,平等相中心不搖動,亦常通達一切眾生心心所行,而不思惟無障無礙。須菩提!是故當知,一切聲聞辟支佛人非其境界。

「須菩提!或有眾生多淫欲者,以觀淨故而得解脫,不以不淨,唯佛能知。或有眾生多瞋恚者,以觀過故而得解脫,不以慈心,唯佛能知。或有眾生多愚癡者,以不共語而得解脫,不以說法,唯佛能知。或有眾生等分行者,不以淨觀,不以不淨觀,不以觀過,不以慈心,不以不共語,不以說法,而得解脫者,隨其根性以諸法平等而為說法令得解脫,唯佛能知。是故,須菩提!佛於如實說法人中最為第一,於聖默然中最為第一。」

爾時,長老須菩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若諸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是如實說法,不能如是聖默然者,諸菩薩摩訶薩,有能成就如是功德如實說法聖默然不?」答言:「唯佛當知。」

於是佛告長老須菩提言:「須菩提!有三昧名入一切語言心不散亂,諸菩薩等若能成就此三昧者,一切皆得如是功德。」

爾時,文殊師利謂平等行菩薩言:「善男子!為諸眾生八萬四千行故,說八萬四千法藏,名為如實說法;常在一切滅受想行定中,名聖默然。善男子!我若一劫若餘殘劫,說是二義,如實說法、聖默然相,不可窮盡,然說法辯才亦不盡也。」

於是,佛告平等行菩薩言:「善男子!乃往過去無量無邊,於不可數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普光如來乃至佛婆伽婆,劫名名稱,國名喜見。彼普光如來喜見世界七寶莊嚴,豐樂安隱無諸怖畏,天人熾盛,其地皆以眾寶莊嚴。

「善男子!彼喜見國土,有四百億諸四天下,一一天下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其中諸城縱廣正等,各一由旬,皆以眾寶而為校飾。彼一一城皆有二萬五千聚落,而圍遶之,一一聚落無量百千萬數人眾,充滿其中安居止住。人見色像心皆喜悅無可憎惡,亦皆悉得念佛三昧,是以國土名曰喜見。若他方世界諸來菩薩,皆得快樂,餘國不爾。

「善男子!其普光佛以三乘法為弟子說,亦多廣說如是法言,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

「善男子!爾時上方藥王佛國,有二菩薩:一名無盡意;二名益意。詣憙見國普光佛所,頭面禮足,右遶三匝,恭敬合掌,卻住一面。時普光佛為二菩薩,廣分別說淨明三昧言。

「善男子!何故名曰淨明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薩入是三昧,即時得離一切煩惱,於諸佛法得淨光明,是故名曰淨明三昧。又前際一切法淨,後際一切法淨,現在一切法淨,是三世法畢竟清淨,以彼清淨常清淨故,是以說言一切諸法自性清淨常清淨也。

「何謂諸法自性清淨?謂一切法自性是空,離一切法有所得故。一切諸法自性無相,離一切法諸分別故。一切諸法自性無願,以一切法不取不捨無求無慾、諸法畢竟自性離故,是名諸法性常清淨。以何等世間性,涅槃亦爾,同彼法性;以何等涅槃性,一切諸法,亦同彼性;以是故說一切諸法自心性清淨。

「善男子!譬如虛空若受垢染無有是處,心性亦爾,若有垢染無有是處。善男子!譬如虛空雖為煙塵雲霧覆翳不明不淨,而不能染虛空之性。善男子!虛空之性若染污者,終不得名為清淨也,以彼虛空實不可染,是故說為虛空,虛空如是。

「善男子!雖有為行一切眾生,有不正念起諸煩惱,然其彼心自性清淨不可染污。若染污者彼常垢污不可清淨,以不染污,是故彼心自性清淨心得解脫。善男子!如是名入淨明三昧門。

「善男子!彼普光佛,為二菩薩說如是法,彼二菩薩聞是三昧,於諸法中得不可思議法之光明。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四


上篇:思益梵天所問經

下篇:佛說須真天子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佛說摩達國王經

佛說摩達國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

大乘四法經

大乘四法經 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制譯  歸命大...

佛說黑氏梵志經

佛說黑氏梵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異出菩薩本起經

異出菩薩本起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釋迦文佛,前世宿命...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佛說齋經

佛說齋經 吳月氏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說浴像功德經

佛說浴像功德經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 如是我聞:一時...

【註音版】八名普密陀羅尼經

八名普密陀羅尼經...

佛說滅十方冥經

佛說滅十方冥經一卷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註音版】悲華經

悲華經...

方等三昧行法

方等三昧行法序 宋沙門遵式述 山門教卷自唐季多流外國...

羅雲忍辱經

羅雲忍辱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阿難曰:「吾從佛聞如是。...

【佛教詞典】三界藏

謂三界含藏一切眾生的煩惱。...

【佛教詞典】相縛

(術語)為六塵之境相所縛而心不自在也。唯識論五曰:...

自信是由實力而來,而不是整容

問: 醫學發達,整形變得很普遍。有人覺得,整形像化...

永明延壽大師《戒殺俚言》

堪嗟人心如鐵,終日殺生造業,他身滋養爾身,心上如何...

害者逼惱他故,正障於慈悲

隨煩惱二十:害者,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

利用自己的缺陷,給缺陷插上騰飛的翅膀

他的媽媽一共生下過19個孩子,可是,只成活了9個。他...

殺佛殺祖

臨濟有一天去拜訪達摩靈塔,守塔的和尚問:你是先拜佛...

拜訪紹雲長老:結緣乃是親人,放下便是重生

坐落於安徽含山縣褒禪山的千古名剎褒禪寺,雲霧繚繞,...

念佛切勿起疑念

念佛全憑信心,若起疑念,則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們是...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們的名義做功德迴向嗎

問: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學修,弟子經常以他們的名義...

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步

問: 和尚到底是什麼身份?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倚天屠龍記》中有這樣一段情節:張三豐向張無忌傳授...

圓因法師《將心比心談放生》

一 放生甚難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強的混沌時代提倡...

求人天福報,只得來生癡福而已

況福峻臨終正念昭彰,作問訊、頂禮等相。 就是福峻這個...

【視頻】《佛說十善業道經》慧平法師念誦

《佛說十善業道經》慧平法師念誦

【視頻】《圓覺經》男聲讀誦

《圓覺經》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