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長者子懊惱三處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長者子懊惱三處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舍衛城有大長者,財富無數,田宅牛馬,不可稱計,家無親子。其國俗法,若無子者,壽終之後,財沒入官。長者夫婦,禱祠諸天日月星辰,求索子息,竪立門戶,亦不能得。

時,長者婦歸命三寶奉受五戒,晨夜精進,不敢懈怠,便得懷軀。婦人黠者有五事應知:一者、知夫婿意;二者、知夫婿念不念;三者、知所因懷軀;四者、別知男女;五者、別善惡。是長者婦,報長者言:「我已懷軀。」長者歡喜,日日供養衣被飲食,極使精細,十月已滿,便生得男。五乳母共供養子,乳哺者、洗浴者、衣被者、抱持者。兒即長大。年十五六,長者夫婦,為子索婦,得長者女,端正姝好,於城外園館,大請人客。飲食娛樂,餚饍精細,四方來者,無所拒逆。如是賓從,至於七日。

時兒夫婦,遊行園中,有樹名曰無憂,其上有花,色甚鮮好,如弱緋色。婦語夫言:「欲得此華。」夫便上樹,為取此華,樹枝細劣,即時摧折,兒便墮地,斷絕而死。

父母聞之,知墮樹死,便走奔趣,母抱其頭,父抱兩腳,摩挲瞻視,永絕不穌。父母悲哀,五內摧傷,眾客見之,亦代哀痛,死何急疾,眾客飲食,娛樂未畢,而反墮樹死亡無常。

時佛世尊與阿難俱,著衣持缽,入城分衛,見長者夫婦,獨有一子而墮樹死,啼哭悲傷,甚不可言。佛見此兒所從來生,從忉利天壽命終盡,過生於長者家,死即生龍中,金翅鳥王復取食之,三處悲哀,悉共發喪。

佛告阿難:「詣長者所,解喻其意,為除其患;設不爾者,恐愁憂死。」

阿難言:「唯然!」即從佛行到長者所。

長者聞佛來到其所,心即歡喜,稽首佛足。佛問長者:「何為愁憂,乃如是乎?」

長者白佛:「我身無相,由有一子,為其娶婦,請客飲食娛樂未畢,上樹取華,墮地便死。我身如石,心如剛鐵,適得一子,而捨我死。」

佛告長者:「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對至命盡,不可避藏,捐去憂念,勿復憂慼。」

時,佛出光明遍照十方,使長者見天上龍中父母啼哭。佛語長者:「此兒本從忉利天上壽盡命終,來生卿家,壽盡便生龍中,金翅鳥王即取噉之,三處一時共啼哭,為是誰子?」

佛即說偈言:

「天上諸天子,  為是卿子乎?
 為在諸龍中,  龍神之子耶?
 時佛自解言,  非是諸天子,
 亦非為卿子,  復非諸龍子,
 生死諸因緣,  無常譬如幻,
 一切不久立,  譬若如過客。」

佛語長者:「死不可得離,去事不追。」

長者白佛言:「此兒宿命罪福云何?生豪富家,其命早夭,此為何應?」

佛言:「此兒前世,好喜佈施,尊敬於人,緣此福德,生豪富家;喜射獵戲,傷害群生,用是之故,令身命短。罪福隨人,如影隨形。」長者踴躍,逮得法忍。

佛說如是,長者夫婦、一切眾會,皆歡喜受。

佛說長者子懊惱三處經


上篇: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

下篇:佛說長者子制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佛說鬼問目連經

佛說鬼問目連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上 宋西天同譯經寶法大師賜...

阿難七夢經

阿難七夢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阿難在舍衛國,有...

賢劫經

賢劫經卷第一(亦名颰陀劫三昧,晉曰賢劫定意經) 西晉...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

彌陀要解便蒙鈔序 切以。諸佛心要者。乃淨土妙門不可...

佛說雜藏經

佛說雜藏經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 佛弟子諸阿羅漢,諸行...

佛說奈女耆婆經

佛說奈女耆婆經 後漢安世高譯 佛在世時,維耶離國王苑...

【註音版】文殊師利發願經

文殊師利發願經...

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

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楞嚴經卷第二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

從容錄重刻四家語錄序 自佛祖拈花。迦葉微咲。雖云默...

佛說園生樹經

佛說園生樹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

【佛教詞典】現在有十二種相

【現在有十二種相】 p0956 瑜伽六卷七頁云:當知現在亦...

【佛教詞典】諦殊羅施

(術語)Tejorāśi,譯曰火聚頂。五佛頂之第四。大日...

樓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誠,還是要擔當社會的責任

樓宇烈老先生剛過了80歲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學哲學系...

聖嚴法師:不貪著禪定之樂

修習禪定的人,他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於...

命運的好壞是如何產生的

有人說:胎兒一旦離開母體,呱呱落地之時,就注定了一...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國大陸淨土宗的傳承是專一持名,不必再帶觀想。我們...

憶念眾生如子想

往昔,無畏王如來滅度之後,在正法時代有一位聰明慧黠...

淨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我們先把這個淨土宗的修學,做一個總相說明,我們待會...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

問: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華語發音不準。 淨界...

聖嚴法師《煩惱是助道的因緣》

我們會覺得有煩惱、有苦難,是因為不明狀況,不了解原...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後,是不是隨時可以往生

問: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後,是不是隨時可以...

來之不易的楞嚴經

有一次,茗公上人去普陀山講《楞嚴經》,用過齋飯後,...

每逢佳節更要精進用功迴向眾生

世間有句話: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佛弟子應該每逢佳節...

印光大師論念佛圓通章的聞思修

印光大師非常重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讚...

【視頻】《佛說摩鄧女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摩鄧女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華嚴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華嚴經》平興寺僧眾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