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六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六十四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六十二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佈施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四靜慮若常若無常,不應觀四無量、四無色定若常若無常。何以故?四靜慮四靜慮自性空,四無量、四無色定四無量、四無色定自性空;是四靜慮自性即非自性,是四無量、四無色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四靜慮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四無量、四無色定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四靜慮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四靜慮若樂若苦,不應觀四無量、四無色定若樂若苦。何以故?四靜慮四靜慮自性空,四無量、四無色定四無量、四無色定自性空;是四靜慮自性即非自性,是四無量、四無色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四靜慮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四無量、四無色定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四靜慮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四靜慮若我若無我,不應觀四無量、四無色定若我若無我。何以故?四靜慮四靜慮自性空,四無量、四無色定四無量、四無色定自性空;是四靜慮自性即非自性,是四無量、四無色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四靜慮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四無量、四無色定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四靜慮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四靜慮若淨若不淨,不應觀四無量、四無色定若淨若不淨。何以故?四靜慮四靜慮自性空,四無量、四無色定四無量、四無色定自性空;是四靜慮自性即非自性,是四無量、四無色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四靜慮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四無量、四無色定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四靜慮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佈施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佈施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八解脫若常若無常,不應觀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常若無常。何以故?八解脫八解脫自性空,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自性空;是八解脫自性即非自性,是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八解脫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八解脫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八解脫若樂若苦,不應觀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樂若苦。何以故?八解脫八解脫自性空,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自性空;是八解脫自性即非自性,是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八解脫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八解脫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八解脫若我若無我,不應觀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我若無我。何以故?八解脫八解脫自性空,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自性空;是八解脫自性即非自性,是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八解脫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八解脫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八解脫若淨若不淨,不應觀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淨若不淨。何以故?八解脫八解脫自性空,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自性空;是八解脫自性即非自性,是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八解脫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八解脫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佈施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佈施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四念住若常若無常,不應觀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若常若無常。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四念住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四念住若樂若苦,不應觀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若樂若苦。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四念住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四念住若我若無我,不應觀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若我若無我。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四念住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四念住若淨若不淨,不應觀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若淨若不淨。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四念住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佈施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佈施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空解脫門若常若無常,不應觀無相、無願解脫門若常若無常。何以故?空解脫門空解脫門自性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自性空,是空解脫門自性即非自性,是無相、無願解脫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空解脫門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無相、無願解脫門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空解脫門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空解脫門若樂若苦,不應觀無相、無願解脫門若樂若苦。何以故?空解脫門空解脫門自性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自性空;是空解脫門自性即非自性,是無相、無願解脫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空解脫門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無相、無願解脫門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空解脫門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空解脫門若我若無我,不應觀無相、無願解脫門若我若無我。何以故?空解脫門空解脫門自性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自性空;是空解脫門自性即非自性,是無相、無願解脫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空解脫門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無相、無願解脫門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空解脫門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空解脫門若淨若不淨,不應觀無相、無願解脫門若淨若不淨。何以故?空解脫門空解脫門自性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自性空;是空解脫門自性即非自性,是無相、無願解脫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空解脫門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無相、無願解脫門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空解脫門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佈施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佈施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五眼若常若無常,不應觀六神通若常若無常。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五眼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五眼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五眼若樂若苦,不應觀六神通若樂若苦。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五眼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五眼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五眼若我若無我,不應觀六神通若我若無我。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五眼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五眼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五眼若淨若不淨,不應觀六神通若淨若不淨。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五眼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五眼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佈施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佈施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佛十力若常若無常,不應觀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常若無常。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佛十力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佛十力若樂若苦,不應觀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樂若苦。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佛十力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佛十力若我若無我,不應觀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我若無我。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佛十力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佛十力若淨若不淨,不應觀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淨若不淨。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佛十力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佈施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佈施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無忘失法若常若無常,不應觀恆住舍性若常若無常。何以故?無忘失法無忘失法自性空,恆住舍性恆住舍性自性空;是無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恆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無忘失法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恆住舍性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無忘失法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無忘失法若樂若苦,不應觀恆住舍性若樂若苦。何以故?無忘失法無忘失法自性空,恆住舍性恆住舍性自性空;是無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恆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無忘失法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恆住舍性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無忘失法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無忘失法若我若無我,不應觀恆住舍性若我若無我。何以故?無忘失法無忘失法自性空,恆住舍性恆住舍性自性空;是無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恆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無忘失法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恆住舍性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無忘失法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無忘失法若淨若不淨,不應觀恆住舍性若淨若不淨。何以故?無忘失法無忘失法自性空,恆住舍性恆住舍性自性空;是無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恆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無忘失法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恆住舍性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無忘失法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佈施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佈施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智若常若無常,不應觀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無常。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智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智若樂若苦,不應觀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樂若苦。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智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智若我若無我,不應觀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我若無我。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智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智若淨若不淨,不應觀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淨若不淨。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智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佈施波羅蜜多。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佈施波羅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陀羅尼門若常若無常,不應觀一切三摩地門若常若無常。何以故?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自性空;是一切陀羅尼門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一切陀羅尼門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門不可得,彼常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陀羅尼門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陀羅尼門若樂若苦,不應觀一切三摩地門若樂若苦。何以故?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自性空;是一切陀羅尼門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一切陀羅尼門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門不可得,彼樂與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陀羅尼門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陀羅尼門若我若無我,不應觀一切三摩地門若我若無我。何以故?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自性空;是一切陀羅尼門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一切陀羅尼門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門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陀羅尼門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應修佈施波羅蜜多,不應觀一切陀羅尼門若淨若不淨,不應觀一切三摩地門若淨若不淨。何以故?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自性空;是一切陀羅尼門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門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佈施波羅蜜多。於此佈施波羅蜜多,一切陀羅尼門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門不可得,彼淨不淨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一切陀羅尼門等可得,何況有彼淨與不淨!汝若能修如是佈施,是修佈施波羅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佈施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六十四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光讚經

光讚經卷第一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光讚品...

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梁扶南國三藏曼陀...

觀察諸法行經

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無邊善方便...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說護國經

佛說護國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

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 如《相續解脫經》說:...

【註音版】大乘舍黎娑擔摩經

大乘舍黎娑擔摩經...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 元帝師苾芻拔合思巴集 敬...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思惟...

【佛教詞典】等歡喜語

【等歡喜語】 p1119 卽悅耳語、稱心語、可愛語。...

【佛教詞典】四重禁

又名四重罪、四棄、四波羅夷罪等,即犯淫戒、犯盜戒、...

吃素是福,不再與眾生結惡緣

母親打來電話,頗為傷感:我們村裡的人說你好瘦,人又...

如此忍辱

從前的時候,在拉薩的空地上,有一個人在繞行經走,而...

尊者阿姜曼治療弟子們身心疾病的方法

當尊者阿姜曼住在清邁的時候,生了好幾次病。如果依賴...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世間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會因聚緣而來。將...

覺得極樂世界很陌生,該怎麼辦呢

問: 師父您好,弟子愚癡,雖然非常想去西方極樂世界...

師父您出家時家人反對嗎

問: 師父您出家的時候家人反對嗎? 慧律法師答: 反...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來的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 講出一個譬喻說,為什麼有些人在...

聖嚴法師《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

自我成長的最終目的,在於自我消融,如此才能達到智能...

要學會和佛的心相應

我們什麼時候能證道呢?這就全在於我們的信心,在於我...

獵人與猴子

心中有大愛,才有明朗、溫馨的人生。大愛就像溫暖柔和...

用這個願望來做生命的核心價值

我們剛開始在修無分別智時候,當然第一個要遠離的就是...

持誦《妙法蓮華經》的不可思議公案

在中國晉朝有一位曇翼法師,前生是一隻山雞,今生卻得...

【視頻】《金剛經》音樂演唱

《金剛經》音樂演唱

【視頻】《心經》閩南語演唱版

《心經》閩南語演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