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九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佛十力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無忘失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恆住捨性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一切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一切陀羅尼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預流向預流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以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慧輪奉 ...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西天...

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佛說演道俗業經

佛說演道俗業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

禪要經

禪要經 失譯人名在後漢錄 訶欲品第一 行者求道欲修定...

【註音版】不空羂索神咒心經

不空羂索神咒心經...

佛說應法經

佛說應法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

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 闕譯人名附東晉錄 佛至拘羅懼國,...

【註音版】金光明經空品

金光明經空品...

八佛名號經

八佛名號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佛教詞典】三鈷

(物名)又作三古,三胡。鈷古胡,皆借字,本字作股,...

【佛教詞典】闍夜印

闍夜,梵語 jaya。又作闍耶。為密教印契之一。意譯作勝...

「人生三很」及出路

今天我和大家探討的題目是:人生三很及出路。與大家分...

佛為什麼要說《阿彌陀經》

佛當時為什麼要說《佛說阿彌陀經》?我們從八個意義上...

學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學佛第一個觀念,就是 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 。看眾生...

天下萬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許未受戒者看,一則恐其未明遠理之人,...

便當裡的頭髮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很多同學往往連帶個像樣的便當到...

如何避免年紀大或病痛時,顛倒不念佛

問: 請益法師,很多人平時很用功念佛,但年紀大或者病...

祭拜的食物誰能享用?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釋放壓力的沙漏哲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位在收發室工作的軍人叫米諾。...

修習淨土法門是最上的福報

念佛人稱之謂淨土行人,淨土行人必須要把我們淨土這一...

智者除心不除境

許多人喜歡在寂靜的環境中,讀書修道。如果沒有這樣的...

為求子發願終身吃素,菩薩兩度滿願賜子

諸佛菩薩、上人慈悲、 各位法師、諸位佛友,阿彌陀佛!...

心無分別時,敬僧功德就圓滿了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這會兒呢,從山下爬到佛頂山...

【視頻】《佛說阿含正行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阿含正行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解空頌

解空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