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經初會序

西明寺沙門玄則製

大般若經者,乃希代之絕唱、曠劫之遐津,光被人天、括囊真俗,誠入神之奧府、有國之靈鎮,自非聖德遠覃、哲人孤出,則方音罕貿、圓教豈臻?所以帝敘金照、皇述瓊振,事邈千古、理鏡三辰,欝矣斯文、備乎茲日,然則部分二四、昔徒掌其半珠,會兼十六、今乃握其全寶。竊桉諸會別起,每比一部,輒複本以殊跡,各申一序。至如靈峯始集,宏韻首馳;控蕩身源,敷弘心要。何者?夫五蘊為有情之封,二我為有封之宅。宅我而舉,則渴焰之水方深;封蘊以居,則尋香之堞彌峻。焉識夫我之所根者想,想妄而我不存;蘊之所繫者名,名假而蘊無託。故即空之談啟、亡言之理暢,閱紛俗於非動、置蠢徒於不生,齊谷響於百名、儔鏡姿於萬像,筌宰失寄而後真宰獨融、規准莫施而後沖規妙立,慮塗千泯、言術四窮,使夫淺躁投機、拘攣解桎,媲司南之有在、同拱北以知歸。義既天悠、辭仍海溢,且為諸分之本,又是前古未傳,凡勒成四百卷、八十五品矣。或謂權之方土理宜裁譯,竊應之曰:一言可蔽而雅頌之作聯章,二字可題而涅槃之音積軸,優柔闡緩,其慈誨乎!若譯而可削,恐貽患於傷手;今傳而必本,庶無譏於溢言。況搦紮之辰,慨念增損,而魂交之夕,烱戒昭彰。終始感貽,具如別錄。其有大心茂器、久聞歷奉者,自致不驚不怖,爰諮爰度矣。

初分緣起品第一之一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真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如調慧馬亦如大龍,已作所作已辦所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解脫,至心自在第一究竟。除阿難陀獨居學地得預流果,大迦葉波而為上首。復有五百苾芻尼眾,皆阿羅漢,大勝生主而為上首。復有無量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皆見聖諦。

復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眾,一切皆得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住空、無相、無分別願,已得諸法平等性忍,具足成就四無礙解,凡所演說辯才無盡,於五神通自在遊戲,所證智斷永無退失;言行威肅聞皆敬受,勇勐精進離諸懈怠,能舍親財不顧身命,離矯離誑無染無求,等為有情而宣正法;契深法忍窮最極趣,得無所畏其心泰然,超眾魔境出諸業障,摧滅一切煩惱怨敵,建正法幢伏諸邪論,聲聞、獨覺不能測量;得心自在、得法自在,業、惑、見障皆已解脫,擇法辯說無不善巧,入深緣起生滅法門,離見、隨眠、捨諸纏結,智慧通達諸聖諦理;曾無數劫發弘誓願,容貌熙怡先言接引,遠離嚬蹙辭韻清和,讚頌善巧辯才無滯,處無邊眾威德肅然,抑揚自在都無所畏,多俱胝劫巧說無盡;於諸法門勝解觀察,如幻、如陽焰、如夢、如水月、如響、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變化事、如尋香城雖皆無實而現似有;離下劣心說法無畏,能隨證入無量法門,善知有情心行所趣,以微妙慧而度脫之;於諸有情心無罣礙,成就最上無生法忍,善入諸法平等性智,甚深法性能如實知,隨其所應巧令悟入,能善宣說緣起法門;攝受無邊佛國大願,於十方界無數諸佛,等持正念常現在前,諸佛出世皆能歷事,亦能勸請轉正法輪,不般涅槃度無量眾;善能伏滅一切有情種種見纏諸煩惱焰,須臾遊戲百千等持,引發無邊殊勝功德。

此諸菩薩具如是等妙功德海,設經無量俱胝大劫嘆不能盡。其名曰:賢守菩薩摩訶薩、寶性菩薩摩訶薩、寶藏菩薩摩訶薩、寶授菩薩摩訶薩、導師菩薩摩訶薩、仁授菩薩摩訶薩、星授菩薩摩訶薩、神授菩薩摩訶薩、帝授菩薩摩訶薩、廣慧菩薩摩訶薩、勝慧菩薩摩訶薩、上慧菩薩摩訶薩、增長慧菩薩摩訶薩、無邊慧菩薩摩訶薩、不虛見菩薩摩訶薩、無障慧菩薩摩訶薩、善發趣菩薩摩訶薩、善勇勐菩薩摩訶薩、極精進菩薩摩訶薩、常精進菩薩摩訶薩、常加行菩薩摩訶薩、不捨軛菩薩摩訶薩、日藏菩薩摩訶薩、月藏菩薩摩訶薩、無比慧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得大勢菩薩摩訶薩、妙吉祥菩薩摩訶薩、寶印手菩薩摩訶薩、摧魔力菩薩摩訶薩、金剛慧菩薩摩訶薩、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常舉手菩薩摩訶薩、大悲心菩薩摩訶薩、大莊嚴菩薩摩訶薩、莊嚴王菩薩摩訶薩、山峯菩薩摩訶薩、寶峰菩薩摩訶薩、德王菩薩摩訶薩、慈氏菩薩摩訶薩。如是等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摩訶薩,皆法王子,堪紹佛位而為上首。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跏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入等持王妙三摩地,諸三摩地皆攝入此三摩地中,是所流故。

爾時,世尊正知正念,從等持王安庠而起,以淨天眼觀察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舉身怡悅,從兩足下千輻輪相,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從足十指、兩趺、兩跟、四踝、兩脛、兩腨、兩膝、兩髀、兩股、腰脇、腹背、臍中、心上、胸臆德字、兩乳、兩腋、兩肩、兩髆、兩肘、兩臂、兩腕、兩手、兩掌、十指、項咽、頤頷、頰額、頭頂、兩眉、兩眼、兩耳、兩鼻、口四牙、四十齒、眉間毫相,一一身份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此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一切毛孔皆悉熙怡,各出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是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演身常光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國土,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熙怡微笑。復從舌相流出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其光雜色,從此雜色一一光中現寶蓮花,其花千葉皆真金色眾寶莊嚴,綺飾鮮榮甚可愛樂,香氣芬烈周流普熏,細滑輕軟觸生妙樂,諸花台中皆有化佛結跏趺坐演妙法音,一一法音皆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有情聞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從此展轉流遍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說法利益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不起本座,復入師子遊戲等持,現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變動,謂:動、極動、等極動,踴、極踴、等極踴,震、極震、等極震,擊、極擊、等極擊,吼、極吼、等極吼,爆、極爆、等極爆。又令此界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中湧邊沒、邊湧中沒。其地清淨光澤細軟,生諸有情利益安樂。時,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獄、傍生、鬼界及餘無暇險惡趣坑,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此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踴躍同詣佛所,以殷淨心頂禮佛足。從此展轉週遍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以佛神力六種變動。時,彼世界諸惡趣等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彼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踴躍各於本界同詣佛所頂禮佛足。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及餘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盲者能視,聾者能聽,瘂者能言,狂者得念,亂者得定,貧者得富,露者得衣,饑者得食,渴者得飲,病者得除愈,丑者得端嚴,形殘者得具足,根缺者得圓滿,迷悶者得醒悟,疲頓者得安適。時,諸有情等心相向,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如友如親,離邪語業命、修正語業命,離十惡業道、修十善業道,離惡尋思、修善尋思,離非梵行、修正梵行,好淨棄穢、樂靜舍諠,身意泰然忽生妙樂,如修行者入第三定。復有勝慧欻爾現前,咸作是思:「佈施、調伏、安忍、勇進、寂靜、諦觀,遠離放逸,修行梵行,於諸有情慈、悲、喜、捨,不相撓亂,豈不善哉!」

爾時,世尊在師子座,光明殊特威德巍巍,映蔽三千大千世界並餘十方殑伽沙等諸佛國土,蘇迷盧山、輪圍山等及餘一切龍神天宮乃至淨居皆悉不現;如秋滿月暉暎眾星,如夏日輪光奪諸色,如四大寶妙高山王臨照諸山威光逈出。佛以神力現本色身,令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悉覩見。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數淨居諸天,下至欲界四大王眾天,及餘一切人、非人等,皆見如來處師子座,威光顯曜如大金山,歡喜踴躍嘆未曾有,各持種種無量天花、香鬘、塗香、燒香、末香、衣服、瓔珞、寶幢、幡蓋、伎樂、諸珍,及無量種天青蓮花、天赤蓮花、天白蓮花、天香蓮花、天黃蓮花、天紅蓮花、天金錢樹花及天香葉,並餘無量水陸生花,持詣佛所奉散佛上。以佛神力,諸花鬘等旋轉上踴合成花台,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垂天花蓋、寶鐸、珠幡,綺飾紛綸甚可愛樂。時,此佛土微妙莊嚴。猶如西方極樂世界,佛光暉暎三千大千物類,虛空皆同金色,十方各等殑伽河沙諸佛世界亦復如是。

時,此三千大千佛土,南贍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其中諸人,佛神力故,各各見佛正坐其前,咸謂如來獨為說法。如是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梵會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繁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亦以世尊神通力故,各各見佛正坐其前,咸謂如來獨為說法。

爾時,世尊不起於座,熙怡微笑,從其面門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佛土,並餘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時,此三千大千佛土一切有情,尋佛光明普見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聲聞、菩薩眾會圍繞,及餘一切有情無情品類差別。時,彼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尋佛光明亦見此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聲聞、菩薩眾會圍繞,及餘一切有情無情品類差別。

爾時,東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多寶,佛號寶性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時現在彼安隱住持,為諸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

彼有菩薩名曰普光,見此大光、大地變動及佛身相,心懷猶豫前詣佛所,頂禮雙足白言:「世尊!何因何緣而有此瑞?」

時,寶性佛告普光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從此西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堪忍,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安隱住持,將為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彼佛神力故現斯瑞。」

普光聞已,歡喜踴躍重白佛言:「世尊!我今請往堪忍世界,觀禮供養釋迦牟尼如來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得無礙解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神通自在,住最後身紹尊位者。唯願慈悲哀愍垂許!」

時,寶性佛告普光菩薩言:「善哉!善哉!今正是時,隨汝意往。」

即以千莖金色蓮花,其花千葉眾寶莊嚴,授普光菩薩而誨之言:「汝持此花至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詞曰:『寶性如來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調和、安樂住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持此蓮花以寄世尊而為佛事。』汝至彼界應住正知,觀彼佛土及諸大眾,勿懷輕慢而自毀傷。所以者何?彼諸菩薩威德難及,悲願熏心,以大因緣而生彼土。」

時,普光菩薩受花奉勅,與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出家、在家菩薩摩訶薩,及無數百千童男童女,頂禮佛足右繞奉辭,各持無量種種花香、寶幢、幡蓋、衣服、寶飾及餘供具發引而來,所經東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一佛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空過者。至此佛所頂禮雙足,繞百千匝卻住一面。

普光菩薩前白佛言:「世尊!從此東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多寶,佛號寶性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致問世尊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調和、安樂住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持此千莖金色蓮花以寄世尊而為佛事。」

時,釋迦牟尼佛受此蓮花,還散東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佛神力故,令此蓮花遍諸佛土,諸花台中各有化佛結跏趺坐,為諸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有情聞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時,普光及諸眷屬見此事已,歡喜踴躍嘆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如是最後世界已前,所有東方一一佛土,各有如來現為大眾宣說妙法。是諸佛所亦各有一上首菩薩,見此大光、大地變動及佛身相,前詣佛所白言:「世尊!何因何緣而有此瑞?」

時,彼彼佛各各報言:「於此西方有堪忍世界,佛號釋迦牟尼,將為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彼佛神力故現斯瑞。」

上首菩薩聞已歡喜,各各請往堪忍世界,觀禮供養佛及菩薩。彼諸如來讚善聽往,各以金色千寶蓮花而告之言:「汝可持此至彼佛所,具陳我詞:『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調和、安樂住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持此蓮花以寄世尊而為佛事。』汝至彼界應住正知,觀彼佛土及諸菩薩,勿懷輕慢而自毀傷。所以者何?彼諸菩薩威德難及,悲願熏心,以大因緣而生彼土。」

一一上首受花奉勅,各與無量無數菩薩、童男童女,辭佛持供發引而來,所經佛土一一供養佛及菩薩無空過者。到此佛所頂禮雙足,繞百千匝奉花陳事。佛受花已還散東方,佛神力故,遍諸佛土,諸花台中各有化佛,為諸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令諸聞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上首菩薩及諸眷屬,見已歡喜嘆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爾時,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離一切憂,佛號無憂德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時現在彼安隱住持,為諸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

彼有菩薩名曰離憂,見此大光、大地變動及佛身相,心懷猶豫前詣佛所,頂禮雙足白言:「世尊!何因何緣而有此瑞?」

時,無憂德佛告離憂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從此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堪忍,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安隱住持,將為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彼佛神力故現斯瑞。」

離憂聞已,歡喜踴躍重白佛言:「世尊!我今請往堪忍世界,觀禮供養釋迦牟尼如來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得無礙解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神通自在,住最後身紹尊位者。唯願慈悲哀愍垂許!」

時,無憂德佛告離憂菩薩言:「善哉!善哉!今正是時,隨汝意往。」

即以千莖金色蓮花,其花千葉眾寶莊嚴,授離憂菩薩而誨之言:「汝持此花至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詞曰:『無憂德如來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調和、安樂住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持此蓮花以寄世尊而為佛事。』汝至彼界應住正知,觀彼佛土及諸大眾,勿懷輕慢而自毀傷。所以者何?彼諸菩薩威德難及,悲願熏心,以大因緣而生彼土。」

時,離憂菩薩受花奉勅,與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出家、在家菩薩摩訶薩,及無數百千童男童女,頂禮佛足右繞奉辭,各持無量種種花香、寶幢、幡蓋、衣服、寶飾及餘供具發引而來,所經南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一佛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空過者。至此佛所頂禮雙足,繞百千匝卻住一面。

離憂菩薩前白佛言:「世尊!從此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離一切憂,佛號無憂德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致問世尊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調和、安樂住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持此千莖金色蓮花以寄世尊而為佛事。」

時,釋迦牟尼佛受此蓮花,還散南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佛神力故,令此蓮花遍諸佛土,諸花台中各有化佛結跏趺坐,為諸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有情聞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時,離憂及諸眷屬見此事已,歡喜踴躍嘆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如是最後世界已前,所有南方一一佛土,各有如來現為大眾宣說妙法。是諸佛所亦各有一上首菩薩,見此大光、大地變動及佛身相,前詣佛所白言:「世尊!何因何緣而有此瑞?」

時,彼彼佛各各報言:「於此北方有堪忍世界,佛號釋迦牟尼,將為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彼佛神力故現斯瑞。」

上首菩薩聞已歡喜,各各請往堪忍世界,觀禮供養佛及菩薩。彼諸如來讚善聽往,各以金色千寶蓮花而告之言:「汝可持此至彼佛所,具陳我詞:『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調和、安樂住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持此蓮花以寄世尊而為佛事。』汝至彼界應住正知,觀彼佛土及諸菩薩,勿懷輕慢而自毀傷。所以者何?彼諸菩薩威德難及,悲願熏心,以大因緣而生彼土。」

一一上首受花奉勅,各與無量無數菩薩、童男童女,辭佛持供發引而來,所經佛土一一供養佛及菩薩無空過者。到此佛所頂禮雙足,繞百千匝奉花陳事。佛受花已還散南方,佛神力故,遍諸佛土,諸花台中各有化佛,為諸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令諸聞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上首菩薩及諸眷屬,見已歡喜嘆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爾時,西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近寂靜,佛號寶焰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時現在彼安隱住持,為諸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

彼有菩薩名曰行慧,見此大光、大地變動及佛身相,心懷猶豫前詣佛所,頂禮雙足白言:「世尊!何因何緣而有此瑞?」

時,寶焰佛告行慧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從此東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堪忍,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安隱住持,將為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彼佛神力故現斯瑞。」

行慧聞已,歡喜踴躍重白佛言:「世尊!我今請往堪忍世界,觀禮供養釋迦牟尼如來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得無礙解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神通自在,住最後身紹尊位者。唯願慈悲哀愍垂許!」

時,寶焰佛告行慧菩薩言:「善哉!善哉!今正是時,隨汝意往。」

即以千莖金色蓮花,其花千葉眾寶莊嚴,授行慧菩薩而誨之言:「汝持此花至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寶焰如來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調和、安樂住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持此蓮花以寄世尊而為佛事。』汝至彼界應住正知,觀彼佛土及諸大眾,勿懷輕慢而自毀傷。所以者何?彼諸菩薩威德難及,悲願熏心,以大因緣而生彼土。」

時,行慧菩薩受花奉勅,與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出家、在家菩薩摩訶薩,及無數百千童男童女,頂禮佛足右繞奉辭,各持無量種種花香、寶幢、幡蓋、衣服、寶飾及餘供具發引而來,所經西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一佛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空過者。至此佛所頂禮雙足,繞百千匝卻住一面。

行慧菩薩前白佛言:「世尊!從此西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近寂靜,佛號寶焰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致問世尊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調和、安樂住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持此千莖金色蓮花以寄世尊而為佛事。」

時,釋迦牟尼佛受此蓮花,還散西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佛神力故,令此蓮花遍諸佛土,諸花台中各有化佛結跏趺坐,為諸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有情聞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時,行慧及諸眷屬見此事已,歡喜踴躍嘆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如是最後世界已前,所有西方一一佛土,各有如來現為大眾宣說妙法。是諸佛所亦各有一上首菩薩,見此大光、大地變動及佛身相,前詣佛所白言:「世尊!何因何緣而有此瑞?」

時,彼彼佛各各報言:「於此東方有堪忍世界,佛號釋迦牟尼,將為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彼佛神力故現斯瑞。」

上首菩薩聞已歡喜,各各請往堪忍世界,觀禮供養佛及菩薩。彼諸如來讚善聽往,各以金色千寶蓮花而告之言:「汝可持此至彼佛所,具陳我辭:『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調和、安樂住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持此蓮花以寄世尊而為佛事。』汝至彼界應住正知,觀彼佛土及諸菩薩,勿懷輕慢而自毀傷。所以者何?彼諸菩薩威德難及,悲願熏心,以大因緣而生彼土。」

一一上首受花奉勅,各與無量無數菩薩、童男童女,辭佛持供發引而來,所經佛土一一供養佛及菩薩無空過者。到此佛所頂禮雙足,繞百千匝奉花陳事。佛受花已還散西方,佛神力故,遍諸佛土,諸花台中各有化佛,為諸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令諸聞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上首菩薩及諸眷屬,見已歡喜嘆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梁扶南國三藏曼陀...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燉煌石室本) 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

佛說佛印三昧經

佛說佛印三昧經一卷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羅閱...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菩薩處胎經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卷第一 姚秦涼州沙門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燉煌石室本) 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

佛說蟻喻經

佛說蟻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

佛說佈施經

佛說佈施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

【註音版】佛說月喻經

佛說月喻經...

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佛教詞典】寂靜無記

【寂靜無記】 p1018 集論二卷十一頁云:何等寂靜無記?...

【佛教詞典】倓虛

(1875~1963)河北寧河人,俗姓王,名福庭。法號隆銜...

什麼是心地法門,該如何去修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什麼是心地法門,怎...

怎樣能使心不要躁動

須菩提問佛說:一切發了菩提心的人,怎麼樣把他心住到...

以正念的心態來執持彌陀名號

我們每一位眾生都是被阿彌陀佛的願力光明之海托起來的...

太虛大師:菩薩學處講要

一 菩薩學處釋名 佛教經律,說二學處:一曰比丘學處,...

心靈的佛堂

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輪...

沒有這兩大特性就不叫財富

佛說,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遠貧窮。我說,心貧窮是永...

阿彌陀佛是誰?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轉自騰訊佛學) 南無阿彌陀佛! 各位騰訊的網友們,...

我身有無

有人旅行遠方,獨宿於空屋中。半夜裡有個鬼,背著一具...

第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哪怕念十聲阿彌陀佛都會令我們往...

印光大師:殺生吃肉的開示--殺業最礙往生

殺業最礙往生。即不往生,更須不食肉。庶免未來償身命...

淨慧法師《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個老題目:覺悟人...

我們自己讓自己痛苦

為什麼會有痛苦?是我們自己讓自己痛苦! 世間上我講實...

【視頻】晚課蒙山施食(深圳弘法寺)

晚課蒙山施食(深圳弘法寺)

【視頻】《地藏經》佛光山唱誦版

《地藏經》佛光山唱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