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阿那邠邸有七子,無篤信於佛法眾,彼不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亦不改殺生,亦不改不與取,亦不改他淫,亦不改妄語,亦不改飲酒。爾時,阿那邠邸長者告彼七子言:「汝等今可自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亦莫殺生,莫不與取,莫他妻淫,莫妄語,莫飲酒,皆悉莫犯。」彼子作是語:「我不堪任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莫殺、亦不與取、他淫、妄語、飲酒,皆不堪任。」阿那邠邸長者言:「我當賜汝千兩金,汝等可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改莫殺生、不與取、他淫、妄語、飲酒,皆悉改之。」爾時,七子已得千兩金,便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改不殺生、不盜、不他淫、不妄語、不飲酒。

時阿那邠邸長者,與彼七子各賜千兩金已,授三自歸、受五戒,便往園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阿那邠邸白世尊言:「我於此間有七子,無篤信意,亦無歡喜心於佛法眾,不自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亦不改殺生,不改盜,不改他淫,不改妄語,不改飲酒。世尊!時七子各各賜千兩金,便使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而授五戒。云何世尊?彼七子頗有福善諸功德,使後有所獲不?」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長者!多饒益眾生,欲安隱眾生天人得安。長者!彼七子緣是功德,諸善功德皆悉具足,諦聽彼七子所因功德諸善所獲果報,我今當說。此北方有國,城名石室,國土豐熟人民熾盛,彼有伊羅波多羅藏,無數百千金銀、珍寶、車璩、馬瑙、真珠、琥珀、水精、瑠璃、及諸眾妙寶。彼揵陀賴國人,七歲中七月七日,或以裓盛抱戴,隨其所欲皆悉費用,然彼伊羅鉢多羅藏無所減少。若復長者!彼七子及此伊羅鉢多羅大寶藏,彼七千兩金,百倍、千倍、百千倍、無數倍,皆悉不及汝七子所獲功德。長者!復有國名迦陵璩,有城名蜜絺羅,穀米豐熟人民熾盛,彼有寶藏名般籌,無數珍寶金銀、車璩、馬瑙、真珠、水精、琉璃、珊瑚、琥珀,乃至迦陵璩國人民,七歲七月七日中,隨意所欲擔負多少,無所減少,然彼迦陵璩國有所減少。若復長者七子,所有七千兩金,及般籌大寶藏,於彼七千兩金,百倍、千倍、百千倍、無數倍,皆悉不及七子七千兩金,所獲功德而無與等。復有長者!鞞提師國,城名須賴吒,賓伽羅大寶藏,無數百千珍寶藏,金銀、車璩、馬瑙、真珠、琥珀、水精、琉璃,於彼鞞提師國,七歲七月七日中,隨其所欲擔負多少,皆負持去,於彼賓迦羅寶藏無所減少。若復長者七子七千兩金,及賓迦羅寶藏,此七子七千兩金,百倍、千倍、百千倍、無數倍,皆悉不及七子所獲功德,不可稱計。復有長者!加尸國波羅奈城,彼有藏名蠰伽(龍名),無數金銀、珍寶、車璩、馬碯、水精、琉璃、真珠、琥珀,彼七子七千兩金,及此蠰伽大寶藏,彼七子七千兩金所獲功德,百倍、千倍、百千倍、無數倍不如也。長者!置此乾陀越國人,捨此迦陵璩人,捨此鞞提施人,捨此迦尸人,猶如此閻浮提十六大國男女大小,彼盡隨其所欲擔負取此四大寶藏,金銀、珍寶、車璩、馬瑙、真珠、琥珀、水精、瑠璃,彼於七歲七月七日中,隨其所欲皆悉擔負持去,彼四大藏無所減少。長者!彼七子七千兩金,及此四大寶藏,百倍、千倍、百千倍、無數倍皆悉不及。」

是時世尊,便說偈言:

「伊羅鉢乾陀,  蜜絺及般籌,
 賓伽及須賴,  蠰伽波羅奈。
 如此四寶藏,  種種珍寶滿,
 無數不相及,  所作功德果。」

爾時,世尊與阿那邠邸,說微妙法勸令歡喜。時阿那邠邸長者,已從如來聞微妙法,即從座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叉手向佛白世尊言:「願世尊,當受我請及比丘僧,欲設甘露飲食,為彼七子故。」時世尊默然受阿那邠邸請。時阿那邠邸已見世尊默然受請,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家即其日,施設甘露飲食,施設甘饌飲食已即敷坐具,為佛比丘僧故而白時到,「今正是時,願世尊臨顧。」是時世尊知時已到,便著衣持鉢,比丘僧前後圍繞,入舍衛城詣阿那邠邸家,即就座坐及比丘僧。時,阿那邠邸長者及七子便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阿那邠邸長者白世尊言:「我有此七子,各賜千兩金,使自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使受五戒。今願世尊,與此等說法,使我等七子,於如來所使逮等見。」時,世尊告阿那邠邸長者言:「如是長者!如是長者!」時阿那邠邸長者,見佛比丘僧坐定,及七子以甘饌飲食而供養之。時阿那邠邸長者及七子,甘饌飲食飯佛比丘僧,見世尊食竟除去鉢,時,阿那邠邸長者便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彼七子,如來與說微妙法,而世尊知阿那邠邸七子至心聽法,諸佛世尊常應所說法苦習盡道,時世尊與彼阿那邠邸長者七子,說如是法,各於坐上諸塵垢盡,無有瑕穢得法眼生。彼已見法,逮得深法無有狐疑,亦無猶預想得無所畏,以解了如來深法,自歸命佛、歸命法、歸命眾,而受五戒。時世尊與阿那邠邸長者及七子,復重說法已,便從座起而去。

是時,阿那邠邸長者及彼七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上篇:佛說四泥犁經

下篇:佛說阿遬達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

佛說苦陰經

佛說苦陰經 失譯人名今附後漢錄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佛說大乘稻芉經

佛說大乘稻芉經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耆闍...

【註音版】不空摩尼供養真言品

不空摩尼供養真言品...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慈悲地藏懺法

慈悲地藏懺法卷上 嚴淨壇場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

在家律要廣集

在家律要廣集卷第一 明 蕅益沙門 智旭 集 清 (源...

佛說四不可得經

佛說四不可得經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往生淨土懺願儀

往生淨土懺願儀 (沙門遵式輒采大本無量壽經。及稱讚淨...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

優婆夷淨行法門經

優婆夷淨行法門經卷上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附北涼錄...

【佛教詞典】迷心

(術語)轉倒事理之妄心也。楞嚴經十曰:各以所愛先習...

【佛教詞典】梵網戒品

即梵網經之異稱。全稱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進為體 四念處其實是很難講的。四念處雖然只...

斷煩惱的時候,不能錯損菩提

修行要靠見聞覺知,你要靠見去緣佛像,要靠聞的功能去...

念彌陀聖號也可以所求如願嗎

問: 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

大安法師:如何恆順眾生

我們為什麼要恆順眾生?是由於眾生跟我們同體,我們要...

捨報後放在冰棺裡幾天,再助念有用嗎

問: 如果亡者已經捨報幾天了,放在冰棺裡幾天,再助...

真如自性如如不動,為何強調斷惡修善

問: 末學有一個問題,請慈悲開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常見的禪病及其調治

所謂禪病,是指由禪修方法不當直接引發的身心疾病或顯...

至簡至穩,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

修善業的時候,要生起菩提心與空正見

你在修善業的時候,沒有生起菩提心、空正見,就不可能...

文珠法師《楞嚴經七處破妄十番顯見》

一、前言 楞嚴經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佛...

生命中的貪慾苦

有一個美麗得讓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質條件極度匱...

少年學佛之本

注重躬行,檢點身心 少年學佛,必須要敦倫盡分(即實行...

【視頻】《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法師唱誦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法師唱誦

【視頻】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女聲)

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