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聖凱法師  2012/09/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靜而悠閑的,晨鐘暮鼓,青燈黃卷,令多少世人羨慕不已。但是,真正的寺院生活其實十分清苦,同時也十分有規律和節奏。僧人們聞鐘而起,聞鼓而眠,聞板上殿,聞梆過堂,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依舊。在這裡,向大家介紹寺院僧人日常進行的幾項活動,如朝暮課誦、布薩誦戒、上供、過堂、普佛等。

一、朝暮課誦

朝暮課誦,又稱為「課誦」,是佛教寺院定時念持經咒、禮拜三寶及梵唄歌讚等法事的總稱。因為課誦是佛教寺院僧眾日常最基本的宗教修行,是每天早晚必修的,所以稱為「朝暮課誦」。

早課

早殿時全寺僧眾於每日清晨(約在寅丑之間)齊集大殿,念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各一遍,在念誦的起止都配有梵唄讚偈。其中,《楞嚴咒》為一堂功課,《大悲咒》、《十小咒》等為一堂功課,有些寺院輪流念這兩堂功課。

晚課

晚殿有三堂功課,即誦《佛說阿彌陀經》和念佛名;禮拜八十八佛和誦《大懺悔文》;放蒙山施食。誦《佛說阿彌陀經》和念佛名是祈願自己往生淨土。八十八佛都可以為眾生作懺悔主,因此向八十八佛禮拜、申述自己改悔罪惡的願望,是可以滅罪的。蒙山施食儀是宋代外國甘露法師所作,他依據《救拔焰口餓鬼經》以及《水陸施食法》,以「威德光明如來咒」及「甘露咒」為主,集中各種密教的咒語,製定《施食儀》。在施食時,先準備一杯淨水及一些米。行者(放蒙山者)作一定的觀想,口中念誦一定的咒語,雙手作一定的手勢,三密相應,就能成就施食。

明清以來,早晚課成為寺院共同修行的必修課。但是,由於具體情況的不同,有些寺院五堂功課全部念完,有些寺院則沒有。而且,在腔調上也有所差別,但總體上是統一的。

二、布薩誦戒

布薩,又稱為布沙他、布薩陀婆、逋沙他,意譯為長淨、長養、增長、善宿、淨住、共住,說戒。即比丘每半月齊集布薩堂,請精熟律法的比丘說波羅提木叉戒本,以反省過去半月內的行為是否合乎戒本;如果有犯戒者,應該在大眾前懺悔,使比丘都能長住於淨戒中,長養善法,增長功德。另外,在家信徒於六齋日受持八關戒齋,也稱為布薩,謂能增長善法。

關於布薩的儀軌,一般律寺都是依照《四分律》的作法。但是,禪宗則簡化了一些儀軌。下面,我們介紹一下禪宗寺院的誦戒儀軌:

首先,打板繞寺院一週,大眾聞板聲,集合於大殿。其次,煞板,大眾頂禮三拜。然後,維那起腔,大眾唱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每唱一遍,禮佛一拜,總共三次。誦戒者進入大殿,先拈香,然後禮佛三拜。唱完懺悔偈後,大眾合掌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等誦戒者進入齋堂後,維那起腔唱「爐香讚」,誦戒者拈香三拜,然後上座。大眾唱「雲來集菩薩」三稱,第三遍加「海會」二字,班首出位,展具三拜後歸位。維那師呼:「展具,頂禮和尚」。大眾三拜,一拜敲一鐘,三拜後,煞鐘收尾四下,維那師呼:「鐘聲傳三千界內,佛法揚萬億國中,功勳祈世界和平,利益報檀那厚德。」呼畢,大眾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接著唱:「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維那煞鐘尾四下,呼:「眾沙彌進堂,排班三拜,長跪合掌」。沙彌三拜後,長跪合掌,誦戒者鳴尺云:「諸沙彌諦聽,人身難得,戒法難聞,時光易度,道業難成,爾等既已出家,嚴謹身口意,勤學經律論,謹慎莫放逸。」眾沙彌回答:「依教奉行」。誦戒者云:「既能依教奉行,作禮而退。」眾沙彌就地一拜,起立退步而行出齋堂。最後,開始讀誦戒本。

誦畢,誦戒者鳴尺一下,下位,維那舉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同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唱完後,維那呼:「展具」,誦戒者云:「不展具」;維那云:「禮謝法師」,誦戒者云:「不為禮」;維那師云:「同寮師打引磬送法師回寮」,誦戒者云:「不消送」,問訊出堂。

布薩誦戒是佛教的優良傳統,有利於維持僧團的清淨與和合,所以現代中國佛教寺院仍然遵循著這一古老的制度。

三、過堂

過堂,是出家人吃飯的別名。因為出家人原則上過午不食,只吃早餐與午餐,所以又可以稱為「二時臨齋」。「齋」從廣義來說,指清淨身心,謹防身心之懈怠;從狹義來說,則指八關戒齋,或特指過午不食的戒法。所以,能持守過午不食的戒法,稱為「持齋」;持齋期間所吃的食物,或法會時所供養的食物,稱為「齋食」。另外,以食物供養僧侶,也稱為齋,這類法會則稱為「齋會」。

佛教認為早晨是天人進食,日中是佛陀進食,下午是傍生進食,夜晚是餓鬼進食。因為在夜晚進食,餓鬼聽了飲食碗筷的聲音,咽中起火,又不得飲食,倍增痛苦,為了慈愍餓鬼,所以不應夜晚進食。

佛教傳到中國後,由於社會條件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印度佛教流行的乞食制度在中國未能通行。南北朝以後,隨著寺院經濟的發展,僧人們不再依靠乞食來維持生活。唐代以後,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求寺院僧眾參加一定的生產勞動,所以除了少數僧人能堅守「過午不食」的傳統律制以外,大多數僧眾則變成一日三餐。但是,只在早餐與午餐,舉行一定的儀式,即「過堂」,這就是「二時臨齋儀」。

在過堂吃飯時,碗筷都不許發出聲音,更不許講話,所以添加食物,靠筷子來示意。如果出去辦事,應將兩個碗疊起來,行堂師父便知道此人不在;如果在寺院中,則將兩個碗分開放。盛飯時,菜飯兩碗,橫置在桌邊,筷子橫置於面前;在吃飯時,先以左手取飯碗,置於右邊,次以右手取菜碗,置於左邊,再取飯碗就食。需要添加飯時,將飯碗伸出,筷子放在碗中所擱的位置,表示需要添加的數量;需要加菜時,筷子在碗中豎著,表示需要幹的菜;筷子在碗口處平放時,表示要喝湯。吃完後,兩碗放在桌邊,筷子直置於兩碗中間。過堂雖僅是吃飯,但是佛教認為過堂是一堂法事,前面有供佛、施食,後面有結齋,整個過程顯得非常莊嚴、肅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比丘尼談出家後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很多朋友問我,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這確實是...

日常生活俗事太多該怎麼修

原文: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

讓我們生活變得有意義

人生就像讀一本書一樣,也是有盡頭的,光陰飛逝,一晃...

錫杖的表法含義

諸位吉祥。我們今天道場白華庵,跟大家說的法器,叫做...

住持正法,以戒為尊

原文 夫戒德難思,冠超眾象。為五乘之軌導,實三寶之舟...

星雲大師《生活與修持》

諸山長老、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我們在...

【推薦】佛教寺院養老——福鼎資國寺彌陀村安養院入住指南

1、彌陀村安養院的宗旨和緣起 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發起...

出家是不是消極避世的選擇

問: 出家是不是消極避世的選擇?長期吃素會不會煩惱...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水陸法會八天七夜在做什麼

每逢農曆七月,許多佛寺都會舉辦水陸法會。那麼什麼是...

法華經記載的21位大阿羅漢

1、阿若憍陳如: 他是佛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佛在菩提...

佛學常見辭彙(九畫)

【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義。皈依佛、皈依法、皈...

菩薩行果——菩薩行位

菩薩行位,就因果合說,總有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

謗法五逆還能往生嗎

問曰: 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

以金剛慧斷煩惱

今天接著講《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四祖道信大師說:...

把握生命的當下

有病就有苦,沒有病也有苦,整個人生被種種痛苦所煎熬...

藥王菩薩以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

《圓覺經》云: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

體悟苦諦的小沙彌

在人間,父母、子女親情難以割捨,面臨生離死別之時更...

這種人已是過去種下深厚善根之人

當知一經一咒一佛菩薩名號的修持,做一點點的善事,已...

五逆重罪和誹謗正法的人會墮落到哪裡

先講五逆重罪和誹謗正法的人墮落到哪裡?既然他往生不...

生命的十個階段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時,就是把人的一生分為十個...

遠離殺生,能令你惡的果報消失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殺生。即是施與...

沒有任何敵人

有個心理學家以寬恕你的敵人為題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講。...

修行是轉變第六意識,而不是消滅第六意識

我們這一科是把遍計執--所謂能遍計的第六意識,它計度...

鬼附身真有這麼一回事嗎

是的,鬼道眾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種類很多,譬如...

【佛教詞典】於一切法得自在轉

【於一切法得自在轉】 p0750   世親釋十卷九頁云:於...

【佛教詞典】五百戒

比丘尼具足戒之大數。各律典所載戒條數目不一,如四分...

【視頻】華嚴字母(靈鷲山僧眾唱誦)

華嚴字母(靈鷲山僧眾唱誦)

【視頻】普庵咒(奕睆居士)

普庵咒(奕睆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