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樂作意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亦願自身與此六種到彼岸修恆不相離,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
「又諸菩薩」,這個菩薩是發了菩提心,也具足空正見。他「深心欣樂」,出自內心地希望(這個欣樂就是希望),他希望一切有情也能夠具足這六種意樂所成就的這種波羅蜜的功德。也就是說,他不但希望自身能夠成就六種波羅蜜多,他也希望一切有情能夠成就六波羅蜜多,乃至於成就佛道為止。那麼這樣子的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愛重作意」是偏重自身的功德,這個「隨喜作意」是別人的功德我們表示隨喜。前面兩種功德都是約著已經成就的:我自己已經成就的,我要愛重珍惜,不要讓它破壞;別人已經成就的,我們隨喜。
這個「欣樂作意」就是還沒有成就的功德。那麼菩薩對於波羅蜜多的功德,在自己跟他人還沒有成就的時候,應該什麼心情呢?欣樂作意!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成就,也希望他人可以成就。
菩薩要有一種跟別人分享功德的胸量,不要獨佔。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在秦朝末年的劉邦跟項羽。如果是從他們兩個個人的功德來說,項羽的才華是遠遠超過劉邦。從世間法的功德來說,他的軍事能力、他的魄力、霸氣都超過劉邦。
但是劉邦有一種很特殊的功德,這個人胸量非常大,有功德願意跟人家分享。但是項羽這個人個性太自私,剛愎自用,只要他的屬下意見跟他不合,他就排斥。你看劉邦旁邊的大將,蕭何、張良、韓信這幾個文武大將,都是曾經侍奉過項羽的。
但劉邦在打天下的時候,他願意把功德跟大家分享,結果,果然劉邦就把項羽打敗。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菩薩會在生命當中遇到很多很多即將成就的功德,我們一定要跟別人分享。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比如說你今天籌備一個活動或者你掌握一個因緣,這是廣大功德,但是你能夠很理性地覺察,這個工作該給誰做對眾生會產生利益,你就能夠無私地把這個職位讓出去,不一定什麼事都要自己獨享。
你有這種胸量,你以後就有這樣的一個福德、有這樣的功德的一個成就的因緣。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勸我們,菩薩對於還沒有成就的功德,應該要有一種欣樂,希望一切有情來分享的心情,這樣一個有胸量的菩薩才能夠招感廣大的福德。這個地方是針對於還沒有成就的功德的一種願望。
這個地方是講到我們在修六度有三種的準備:愛重作意、隨喜作意跟欣樂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