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諍三昧的須菩提尊者

2012/03/12  大字體  護眼色

須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豁達自在,被眾比丘敬佩。但也有人對他冷諷熱嘲,說他沒有什麼了不起。

一些比丘聽了這些話,為須菩提鳴不平,要去辯論。須菩提勸他們:「修道的人要將譏嘲、譭謗、逆境、魔境看成是助道的增上緣,可以依此消除業障,加強信心。再說諸法空性的真理,是無我無人,無彼無此,無高無下,無凡無望,平等一相。辯解和爭論,是有勝負心,與真理相違的。」

須菩提通達空性,能隨順世間,行大忍辱,對任何人,都能做到無惱無爭。佛陀對他的修證,十分欣賞,在金剛般若法會上稱讚他已證得無諍三昧,在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須菩提回答說:「您老人家對我的稱讚,真不敢當。我決不承認是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若有這樣的想法,說明我執還未斷除,終曰還耽溺在有證有得的法執之中。其實,舍利弗、目犍連才是真正的離欲阿羅漢。」

須菩提在靈鷲山石窟裡坐禪,一天忽感四大不調,身心非常疲勞。在病重的時候,他結跏趺坐,端身正念著:引發身體病苦的原因,有的是過去的業報現前,有的是現生運緣的關係,用醫藥不能徹底根除。唯有發慈悲心,深信因果,懺悔罪業,修習禪觀,從心不苦到身不苦。經過正念和禪觀之後,他頓時感到身心輕鬆自在.疾病也豁然痊癒了。

把一切的利益和好處給別人,一切的損失和失敗由自己承擔,慈悲可以轉化你所處的情境。而才識、學問愈高的人,在態度上反而愈謙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正因為如此,他們往往具有容人的風度和接受批評的雅量。做為修行人一定要慈悲、謙遜、隨順,這樣才能念念清淨,智慧成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禪師們的膽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慈舟大師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禪定功夫,不是坐禪坐出來的,乃是念佛念出...

親近淨慧老和尚的幾點體會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遵循無常的規律,人和人的聚散也遵循...

清初高僧截流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我們先講一點玄妙的,難以置...

憨山大師開悟的經歷

佛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即是佛。釋迦牟尼佛在菩...

百歲本煥老和尚的百年佛緣

本煥長老 法名心虔,102歲。清朝光緒33年(1907)出生...

最值得懷念的近現代高僧們

他們致力於振興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艱險。他們曾經...

佛馱跋陀羅尊者畫傳

一、初露神異 覺賢,梵語佛馱跋陀羅,古印度迦維羅衛國...

取之不盡的二枚金幣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常隨弟子有千二百...

【推薦】印光大師畫傳

印光大師畫傳 (1) 地靈人傑 地靈人傑 祖師出生 一八...

七天報恩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吉祥。 歡迎大家來道場白華庵聽法,...

老比丘證四果

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

印光大師《復鄭伯誠居士書》

見面以來,已經滿六年了,不僅年齡巳更改,連國家的歷...

抱怨的危害

人有抱怨的習慣,卻不知道這個習慣會給自己帶來許多的...

母親的存摺讓他改過自新

不到20歲的兒子,遠在東京闖蕩,苦苦營生。幾乎每個月...

真正的自由-聖嚴法師與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的對話

日期: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地點:法鼓山台北安和...

佛法弘揚必仗大德僧伽之力

在這娑婆世界做人不容易,所以我們要好好學佛,除了學...

事事像鏟柄

這天,給孤獨園內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佛陀剛...

往生是現在的事,不是臨命終的事

佛的真實的智慧是可以解脫生死的,而現在外道呢?著於...

它們滅絕只因善良

樹虎 一百年前,人們在亞馬遜河兩岸砍伐樹木時,發現...

念佛時一直想著其他事情,這個該怎麼辦

問: 師父,平時念佛的時候,我是上班回來,晚上坐下來...

離開阿彌陀佛,難靠自力了生死

多生多劫我們負債負了眾生的命債、情債、這個錢債,這...

【佛教詞典】禪偈

禪門善知識開示坐禪之方法與境界等,而以偈頌形式表現...

【佛教詞典】風界

【風界】 四大中火大的別名,風大以輕動為性,以令物增...

【視頻】成剛法師《佛山開示》

成剛法師《佛山開示》

【視頻】南無觀世音菩薩(常隨佛學)

南無觀世音菩薩(常隨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