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救釋迦族人的摩訶男

聖嚴法師  2011/12/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陀時代,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受到舍衛國琉璃王的侵滅之時,當時迦毗羅衛的統治者是佛陀的堂弟摩訶男,是虔誠的佛教徒。

以當時釋迦族人的武功來說,不但可以抵抗一陣,根本可以打敗琉璃王的,但他們不願流了他人的血,他們沒有抵抗,便把城門打開,向琉璃王投降了,但是,琉璃王並不因釋迦族的投降而就赦免釋迦族人的生命。

在這情形之下,摩訶男便向琉璃王要求,讓他潛到水底去,當他未出水面之前,任由釋迦族人逃亡,待他出水之後,再把未及逃走的釋迦族人集體屠殺。

琉璃王答允了,但是,摩訶男潛入水底之後,再也不出來了,看看釋迦族人都要逃光了,派人下水察看,發現摩訶男把頭髮繫緊在水底的樹根上,早已淹死了。

為了所信的宗教,為了守持不殺生的和平主義,釋迦族人寧可投降被殺;為了挽救族人的生命,摩訶男寧可自沉水底而壯烈地犧牲。終於也大大地感動了琉璃王,停止了他的屠殺計畫。

這則故事,很可以說明佛教是和平主義的宗教。

從佛教的本質上說,從佛教的史實上說,佛教確是世界各宗教中最最愛好和平的宗教。 佛教主張慈悲主義,能給予他人乃至一切眾生之樂稱為慈,能拔濟他人乃至一切眾生之苦稱為悲,在慈悲主義的實踐下,不會見到可憎可恨的人,只有見到可憐可憫的人。

所以,在佛教徒的觀念中,戰爭是最最殘忍的事,寧可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貢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感化強暴,來贏取和平,也不願以牙還牙以暴抑暴地從事戰爭。在佛教史上,佛教徒們常常遭受到異教或政治的迫害,除了從容殉教,從未有過暴力的反抗。

雖然,在佛經之中,也有說到以金剛怒目的精神,摧毀邪魔惡怪的勢力,但那畢竟是屬於精神界的修持工夫,而不是現象界的實力表現。不過,菩薩為了適應各類眾生的根性及各種環境的需要,化現的姿態是可以活用的,比如華嚴經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之中,就有從事於烽火戰爭及嚴刑峻法的菩薩;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應化身中,也現有大將軍身。

在瑜伽菩薩戒本之中也說,菩薩如果見有惡賊為了貪劫財物而要殺很多的人,或者有人要殺已證聖果的大小乘聖人,菩薩為了不使那個殺人者因了殺死多人或聖人而墮無間地獄,寧可自己先把他殺了,讓自己墮地獄──這種出於悲憫之心而非出於貪心及嗔心的殺人,佛教是許可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普勸戒殺吃素挽回劫運說》白話大意

印光大師原文: 甚矣,世人習為殘忍,事事以殺生為禮...

盲人除蚊

佛陀從舍衛國至摩竭陀國行腳,到了一個村落,村中住著...

幫助墮胎的醫生有什麼解決之道

問: 幫助墮胎的婦產科醫生臨命終會有障礙嗎?有什麼...

相由心生,運隨行改的故事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將,他幫宋太祖平定天下,功勞很大...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輪迴相續

我們看總結。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整個輪迴會相續呢? 汝負...

不殺生的十大利益

釋迦牟尼佛於《十善業道經》中說:當知菩薩有一法,能...

吃素戒殺是阻斷怨怨相報的惡性循環

殺業是人類行為當中非常深重的一種惡劣的衝動。眾生都...

【推薦】胎兒沒成形前墮胎,算犯殺戒嗎

面的三皈依,它不應該只屬於人天乘,它是應該共於五乘...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惡口兩舌

過去有一個長者,家財萬貫,金銀財寶,真是取用不盡,...

水多不飲

常常有人說,我們是凡夫呀!那有資格學佛,學佛的人必...

一絲星火,終成燎原之勢

唐代靈佑禪師,福州長溪人,十五歲出家,十八歲時前往...

一缽水使其福運增長

佛陀和弟子們們每日託缽乞食是為了解決自己的溫飽嗎?...

甘心忍受消業障,業障就會消失

若當來世佛諸弟子,已佔善惡果報得相應者,於五欲眾具...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

省庵大師《四念處頌》略解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闡述一心二門心真如門和心...

命可以算嗎

站在佛教的立場,並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風水...

聖嚴法師《人生的意義》

《心經》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識字的老菩薩們...

善加利用你的「缺陷」

一位挑水夫,有兩個水桶,分別吊在扁擔的兩頭,其中一...

【佛學漫畫】生命底層的代碼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編寫生命的代碼,這些身體、語言以及...

莫問前程不求回報,這是最好的

什麼叫佛,佛一開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國3000年,就把陀...

帶業往生釋疑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

欲修淨土佛國者,當發大願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第九修持門中...

「大乘善根界」與「二乘種不生」

這個二乘種不生是出在天親菩薩《往生論》。《往生論》...

【推薦】《大寶積經》中佛陀開示修行的四十法

第一、想得到端正的身體,要做到: 一、對惡友不起嗔...

【佛教詞典】佛吼

(雜語)佛之師子吼也,佛之說法,謂之師子吼,喻於大...

【佛教詞典】修因

修行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才能結成佛的果。...

【視頻】寓言故事:我要當國王

寓言故事:我要當國王

【視頻】戒取見-拿錯誤的戒律來修行(慧律法師)

戒取見-拿錯誤的戒律來修行(慧律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