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長者不在於年邁耆老,而在於修行的成就

2021/02/02  大字體  護眼色

長者不在於年邁耆老,而在於修行的成就

昔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一日,摩訶迦旃延尊者與眾多比丘們聚集在婆羅那烏泥池畔的食堂中,一起縫製僧衣。

當時,有一位執著手杖的年老梵志來到食堂,拄著手杖站在一旁,沉默了一會,然後開口對比丘們說:「諸位長老,你們見到長輩來,為何都不問候,並恭敬地請他入座呢?」當時,迦旃延尊者也在座中,聽到梵志的提問,便對梵志說:「佛法中,若有德高望重的長者來,我們都會向他問候、恭敬禮拜,並請他入座。」

梵志說道:「我看這裡沒人比我更年長的,但是並沒有人來問候我、對我恭敬禮拜,並請我就座,你為什麼說‘佛法中,見到德高望重的長者,會恭敬禮拜,並請他就座’呢?」迦旃延尊者回答:「若有八、九十歲的老人家,發白齒落,但他在修行上的成就像少年般淺薄,就不能算是長者;相反地,如果一位年紀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膚白髮黑,年輕力壯,青春貌美,在修行上的成就如長者般深厚,就屬於長者之輩。」

梵志聽了,不解地追問道:「為什麼說八、九十歲的老人,發白齒落,卻只成就年少之法;而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膚白髮黑,健壯貌美,卻可被視為長者之輩?」

迦旃延尊者回覆:「有五種欲,就是指眼根與色塵相觸,產生貪愛、好樂、念念不忘的執著;耳根接觸聲塵,鼻根接觸香塵,舌根接觸味塵,身根接觸觸塵,對這些感受產生貪愛、好樂、念念不忘。若是無法斷除對五欲的貪戀、欲求、愛執、念想、染濁,雖然已經八、九十歲高齡,發白齒落,在修行上,也只是成就年少之法。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膚白髮黑,健壯美好,對於五欲能做到不貪戀、無慾求、不愛執、無念想、離染濁,雖然才二十五歲,但在修行上已成就老人法,就屬於長者。」

聽完迦旃延尊者的說明,年老梵志說道:「依尊者所開示的法義,我反省檢視自己,雖然年老,但修行上的成就還很淺薄。您們雖然年輕,但有長者的修行。我還有許多事要處理,現在便請辭先回去了。」尊者回應:「梵志,您可以依您的方便自行離去。」

聽聞了迦旃延尊者的開示,年老梵志滿心歡喜地離去。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第二十》

省思:

公案中,尊者開示值得受人恭敬之長者,並不是指外相上的年邁耆老,而是在於修行之成就。有道不在年高,若能修心聖道,離欲解脫,即便是年輕的修行者,也能受人恭敬。

貪著五欲是輪迴生死之根本,修道、悟道,無貧富、貴賤、老少之別,行者若能嚴持淨戒,覺生死苦,捨離五欲,精進行道,必能進趨菩提,成就正覺。修道之行者,應如是自警自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臨產助念可護佑產婦母子平安

女人難產是有原因的。要麼是跟這個所生的兒女有怨,所...

佛經讀誦安置須知

讀誦須知: 1、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

《竭誠方獲實益論》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諺語說:對人低下謙恭的...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

問: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呢? 答: 歸敬...

南懷瑾老師:學佛後對鬼神也應該和善恭敬

我們年輕時學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

至誠懇切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很多人對於佛教淨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艱,...

讀誦哪一部佛經最好

下一篇叫至誠持經。就是志誠的讀誦經典,汝問何經最好...

老無所依的老所長

老所長是我的遠房表舅。他在我家裡住了些日子,準備回...

老比丘證四果

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

寬容大度不但利人且利己

美國學者房龍,專門寫過一本《寬容》。但是不寬容的人...

不開口的真相

過去有一個年輕人,陪著新婚的妻子回鄉下娘家探親。時...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往昔的因緣甚深

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何不為自己積點福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錢局街做了幾年服裝,店小乾坤大,...

星雲大師《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陰雨綿綿,但雨水阻...

這些旁人眼中的傻子其實都是高僧

這古來有很多人哪,看著好像他這什麼也不知道,後來還...

經常這樣觀想,佛菩薩的力量就跟你合而為一

【時諸大眾聞說地藏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稱讚功德。皆獲...

調馬喻

從前,有一位長者畜養了一匹良馬。起初,這匹馬性情粗...

動一個念頭,也如發射一份電波出去

一念之力 我們的心念,決定言語看不慣某人時,就會常發...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離奈城...

真正的人情味

我們常用人情味這三個字,卻有許多時候把人情味的意義...

佛陀跟我們的差別

佛陀的生命是萬德莊嚴的,我們的生命是充滿著痛苦。當...

佛弟子的一言一行是佛法的表達

問: 弟子的婆婆九十三歲,公公八十九歲。弟子非常想回...

【佛教詞典】得常委

【得常委】 p0994 瑜伽十八卷十一頁云:若未離欲一切身...

【佛教詞典】五道

(名數)為有情往來之所,故曰道。有五處:一地獄道,...

【視頻】《般舟三昧經》男聲讀誦

《般舟三昧經》男聲讀誦

【視頻】大安法師《報答四恩》

大安法師《報答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