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情緒從哪裡來》

聖嚴法師  2010/10/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混亂、緊張匆忙的時代裡,人的情緒時時刻刻都在浮動,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緒是非常重要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要總是將焦點放在情緒的爆發點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聽一首柔和的音樂,或是找朋友談談,讓情緒慢慢緩和。

更進一步的方法,是觀察自己的念頭從哪裡來?也就是看念頭是怎麼產生的?不過,念頭從何而起,常常連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情緒,那麼根本就不需要管它,因為不必為了沒有發生過的事生氣。即使是發生過的事,也都已經過去了,那又何必生氣呢?動情緒不但沒用,反而會使自己亂了方寸;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遜,或動作粗暴,那我們身上的細胞不知道會死掉多少,真是既傷身又傷心。

知道引起情緒起伏的原因,觀察情緒的生滅,以及了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這才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處理方式。這種智慧,就是明白情緒生滅的來龍去脈;知道了以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問題統統交代清楚以後,自己反而沒有事,既然沒有事,情緒就會安定下來。

另外,更深一層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來龍去脈,不管它的源頭是什麼?起因是什麼?爆發點是什麼?而是往下去看,看自己的念頭是好念頭嗎?是智慧的念頭,還是煩惱的念頭?如果是煩惱的念頭,老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那就太沒智慧了。人之所以為人所愛、所敬,就是因為有智慧,會有人想做愚者嗎?只要是情緒都是不好的,所以我們面對情緒,只看念頭而不管它的好壞,或是怎麼生起的,當下就停止念頭。

所以,佛教稱起煩惱時為熱惱,惱就是煩惱,熱就是火熱。雖然在現實中,我們不在地獄,但其實痛苦的程度和身在火熱地獄沒有兩樣。把自己放在地獄裡,是多麼愚蠢的事啊!在這個時候,就要馬上當機立斷,讓煩惱的念頭一起時,就馬上止息。

但是要做到這個層次相當不容易,所以還是要從第二個層次,也就是從看著念頭起、看著念頭滅的工夫做起。等到工夫純熟之後,才能再進一步到達一發現念頭起,馬上就不見的地步。能到達這個層次的人,我們稱他為賢者,但賢者並不是沒有煩惱,只是已經不會再被煩惱傷害,也不會再傷害其它的人,這是自我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問: 如何發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大安法師...

想度眾生,你得趕緊去了才能回來

問: 請問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五願,叫壽命...

度眾生的心發不出來,這樣能否往生

問: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有云: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

上香是不是越多越靈,紅色和黃色哪種好

問: 師父,上香是不是越多越靈,紅色和黃色上哪種會...

這樣的念佛方法正確嗎

問: 在念佛的時候一直用法師所教授的方法,創造念佛...

佛弟子們都會問的27個問題

1、問:家人不支持,反對我學佛怎麼辦? 師答:那是你...

如何勸人改錯

問: 團體裡有人習氣重,恐將影響新發意的菩提種子退...

皈依後,道教禮拜可以嗎

問: 皈依佛教後,道教禮拜可以嗎? 大安法師答: 皈...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聖嚴法師《調整職場EQ的好方法》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齋戒

第一節 什麼是六齋日 八關戒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齋日...

聖嚴法師《有邊與無邊》

邊是界限、範圍、領域、階段等的意思。從空間講,這個...

聖嚴法師《先接納別人才能溝通》

一般人所認為的溝通協調,就是讓別人接受自己,往往忘...

時時修正我們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沒有種子,就不會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會有...

見他人布施,要起歡喜心

如果自己沒有布施,見他人布施,要生起歡喜心。 如果我...

為什麼因果絲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們看,絲毫不爽。前面我們解釋平等流類,佛教的因果...

僧團如何和合共住

【原文】 《智論》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者,賢聖說...

骨肉原是一體,何苦把至親變怨敵呢

私下剛決定墮胎---遠方長老就來電話有個孩子向他求救!...

慧律和尚般若頌

眾生方寸心即佛 不欠絲毫如來同 無量劫來聲與色 染習...

生死的大事

【然平日則區區趨名競利,雖百錢之物,亦不肯棄捨,而...

淨宗七祖-省常大師

1.生平 省常大師(公元959---1020年),字造微,俗姓顏...

一切障不離心,了心的一法

根機利一點的人,用功起來,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證,當...

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人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也許因為一個人,也許因為一...

阿彌陀佛臨終接引的重要性

阿彌陀佛保任一件事,這個事很重要,就是臨終接引。臨...

佛教的心理調適

一、三寶為依怙 輪迴三界中的我等眾生,悉是煩惱具足的...

【佛教詞典】帝釋城

(雜名)帝釋天所居之城,即善見城。又名喜見城。在須...

【佛教詞典】作用依處

【作用依處】 p0686   成唯識論八卷一頁云:八、作用...

【視頻】文殊菩薩度眾的智慧

文殊菩薩度眾的智慧

【視頻】宏海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宏海法師《觀無量壽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