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Mahāvyutpatti。西藏名 Lo-pan mav-pos mdsad-pahi bye-brag-tu rtogs-par byed-pa chen-po,又略作 Bye-brag-tu rtogs che。含字源解釋大集之意。以梵、藏、漢、蒙等四種語言對照,采錄佛教教典中常用之術語與專有名詞,分類列舉並加以解說。
九世紀頃,由印度至西藏之學者大多以梵藏對譯字彙作為譯經之標準。最初僅有梵藏,後始追加漢蒙,惟追加之年代不詳。其漢譯部分,音譯與意譯所使用之文字中,每有唐、宋時代之譯經所無者,故推測漢譯時代當在元至清之間。一八二二年,匈牙利之探險家鳩瑪(Csoma de Körös, A.)進入西藏研究文學與宗教,而於一八三一年發現此書之梵藏版。一八五三年,俄國東洋探險隊於中國北京獲得梵、藏、漢、蒙等四種語言之對譯寫本,並存藏於聖彼得堡帝國大學圖書館內。一八五六至一八五七年,法國東方學學者富可士(E. Foucaux)、朱利安(S. Julien)將其介紹至歐洲,前者負責梵藏部分,後者負責漢蒙部分。至一八八七年,蘇俄東方學學者閔那耶夫(I.P. Minayeff)校合梵藏部分,並公諸於世。其後,日人南條文雄、笠原研壽於巴黎手寫梵漢版。此後更有荻原雲來、榊亮三郎之研究,分別於大正四年(1915)與五年出版梵漢對譯佛教辭典(翻譯名義大集)、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 p6590
上篇:翻譯四例 下篇:翻譯名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