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錫克教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Sikhism)梵名 Sikha。印度教改革派之一。開祖為那那克(Nānak, 1469~1538),出生於拉合爾(Lahore)近郊。sikh,即由梵語 ?isya(弟子)轉訛而來,意謂開祖那那克之門人。某日,那那克於貝因(Baeen)沐浴時受到感召,遂發心至印度各地遊歷布教,解說哈里(Hari)為世間唯一永遠之神。奉聖典教書(Granth Sāhib)為主要經典,其教義建立於印度教虔誠派之基礎上,並攝取回教蘇非派(Sūfī)之神秘主義因素,主張業報輪迴,提倡修行,而反對化身說、偶像崇拜、繁瑣祭儀、苦行、階級、人種之差別及消極遁世之態度等。認為世上所有現象皆為神力之最高表現,人在神前一律平等,個人靈魂唯有與神結合方能獲得解脫。然非否定古來印度諸神,而系以默想來信仰諸神。

錫克教歷代祖師,自開祖那那克之後為安格德、阿馬爾達斯、拉姆達斯(Rām Dās, 1534~1581)、阿爾瓊(Arjan Mal, 1563~1606)、哈爾哥賓德、哈爾拉伊、哈爾克裡香、得格巴哈都爾、哥賓德辛格(Govind Singh, 1666~1708,一說 1675~1708),總稱為十祖。

信徒中包括印度教徒與回教徒。四祖拉姆達斯於阿穆利薩(Amritsar)建立本山黃金寺(梵 Darbar Sāhib,一說系第五祖阿爾瓊所建)。阿爾瓊彙集先祖及聖者之讚詠,編纂成根本聖典(ādi Granth),其後慘遭回教王虐殺。九祖欲將世界予以錫克教化,遂與回教王產生衝突,致遭回教徒之刺殺。凡上述種種皆形成當時反回教政治團體之傾向。

至十祖哥賓德辛格將信徒編組成軍,結成卡爾薩(Khalsa)宗教團體,於入團之際,須先行「劍之洗禮」(Khandadi-Pāhul),且予每人命名獅子(Sivgh)。因不論種姓階級之別,即令首陀羅階級亦可入團,故數日內有八萬人受洗。彼等具有強大之團結力,並要求常備五K,即:蓄髮(Ke?);隨身攜帶梳子(kvaga);手帶鋼環(kara,腕輪),象徵萬能之神無所不在;穿短褲(kach),象徵節操;佩劍(kirpan),象徵抗拒罪惡。此外,辛格又增編、註釋根本聖典,名為聖典教書,乃本教之最高權威。辛格並遺言廢除教祖(Guru)職位。辛格逝世後,教團分裂為二,即師承十祖之獅子派與師承開祖之易行派(Sahijdhārī)。未久,前者又分成三派;後者則分成六派。

其時反回教運動正值高潮,而以拉合爾為中心建立其教團。此運動一直延續至第二次錫克大戰(1849)為止,於此戰役中教團被英軍侵入而告衰微。然於二十世紀,再度興起改革之風潮。以旁遮普為中心激烈地展開反英運動,成為印度獨立運動的一股重要推動力。[T.J.K.B. and Kh. Sivgh: The Sacred Writings of the Sikhs, 1960] p6323

上篇:錢謙益 下篇:錫杖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金剛寶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之大乘戒也。又云一心金剛寶戒。...

【卍】   熏聞曰:志諴纂要云:梵雲室利靺瑳。此雲吉...

面善圓淨如滿月

(雜語)龍樹十二禮讚曰:面善圓淨如滿月,威光猶如千...

非有果法

【非有果法】 p0714   品類足論六卷八頁云:非有果法...

五種護摩木

(名數)息災者甘木,降伏者苦木,增益者果木,敬愛者...

十六大菩薩

(名數)四如來四親近之十六菩薩也,簡別於賢劫之十六...

未來世

【未來世】 p0489 集異門論三卷十四頁云:未來世云何?...

行蘊

【行蘊】 為五蘊之一。行是遷流、造作的意思蘊為聚集、...

海龍王女

(異類)海龍王女,字寶錦,與尊者迦葉問答大乘之深義...

五十二位

(術語)明菩薩乘之階位,諸經論所說,種種不同。如大...

虛妄

(術語)無實雲虛,反真雲妄。圓覺經曰:虛妄浮心多諸...

名相

1、耳可以聽到的,叫做名,眼可以看到的,叫做相。一切...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推薦】人生難免摔跟頭

在孩子將要大學畢業的前一天,父親把孩子帶到一堵牆前...

五種夫妻類型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會成為夫妻,除了愛...

這句佛號念得孤明歷歷,這裡面就有觀

問: 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的本身是否就有觀想...

在高科技社會,為什麼佛教能夠獲得廣泛的信仰

和平和發展始終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兩大課題。 所謂和...

怎樣使自己的氣息調柔

在禪修當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樣使自己的氣息...

夢參老法師文殊菩薩聖誕開示

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師利菩薩的聖誕日,我們紀念聖誕...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我們對言語的態度,就是從父母呼、父母命這幾句開始做...

阿羅漢在般若會上的後悔

到了般若會上,佛陀把菩薩的因地展現給他們看,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