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智增上、悲增上。或稱智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又稱大悲菩薩。依法相宗之說,八地以前之菩薩,分為智慧增上菩薩與慈悲增上菩薩,合稱為二增菩薩。此智增、悲增二者,可各配於頓悟(直往)與漸悟(迴心)。
若依頓悟菩薩而言,其大智增上,斷惡證理自利之善根較多者,在初地伏盡俱生起煩惱障之現行,立即受變易身,稱為智增(上)菩薩。其大悲增上,願永住生死,救度有情而做方便行,至第七地之滿心,始伏盡俱生起煩惱障之現行,稱為悲增(上)菩薩。
成唯識論卷七(大三一·三八上):「或有乃至七地滿心,方能永伏一切煩惱,雖未永斷欲界修惑,而如已斷能起此定。(中略)有從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煩惱,如阿羅漢,彼十地中皆起此定。」此即表示智增菩薩有斷煩惱、至涅槃之智慧,而悲增菩薩則有住生死、救眾生之慈悲。
另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所載,在智增、悲增二種菩薩之外,另有智悲平等菩薩,其由意樂之差別,又分為怖煩惱、不怖煩惱二類,而與智悲之增減無關。其中,怖煩惱者於二、三地間隨時受變易身,不怖煩惱者則於四至七地間隨時受之。
就漸悟之菩薩而言,由不還果或阿羅漢果而迴心者,必為智增菩薩,此菩薩於迴心前盡了欲界之煩惱,故不受分段身;又由預流果與一來果而迴心者之中,雖有成就智增者,然仍有欲界之煩惱,且本性下劣,怖畏生死。此四果之人與緣覺,皆隨其迴心而受變易身。漸悟之悲增菩薩,指由預流果與一來果迴心,而怖畏煩惱者;即尚存有欲界之煩惱,而於迴心之後,願轉意而行廣大之利他,於七地以前,以分段身化度有情。此等頓悟、漸悟菩薩中,凡屬悲增之菩薩,於進入第八地時,必受變易身。對於法相宗智增、悲增之教義,有批駁之者,法藏於華嚴五教章卷三中,即對此加以論難。[百法問答鈔卷六、卷七、略述法相義卷下] p5032
上篇:智境四相 下篇: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