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耆那教聖典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耆那教,梵名 Jaina。耆那教聖典,又作阿笈摩(梵 āgama)、悉檀多(梵 Siddhānta),係印度耆那教根本經典。西元前三百年頃,首次於華氏城(梵 Pātaliputra)以阿達磨嘎地語(梵 Ardhamāgadhī)結集成書。教祖大雄(梵 Mahāvīra)歿後九八○年,又於伐拉彼(梵 Valabhī)第二次結集,始呈今日之面目。計四十六種,略分六類,即:(一)十一種鴦伽(梵 Avga,意譯「支」),其第十二支已佚失。包含大雄之垂示、出家生活規範、諸聖故事、五戒、善業果與惡業果之實例等。(二)十二種烏凡伽(梵 Uvavga),包含解脫之行止與涅槃之次第、生類區分法、中央世界(梵 Jambudvīpa)、日月天體、頻婆娑羅王(梵 Bimbisāra)與阿闍世王(梵 Ajāta?atru)之因緣等。(三)十種般那(梵 Painna),包含死、病、人之食量、胎內之狀態、身體之構造、諸天界等。(四)七種佉耶蘇多(Cheyasutta),包含出家在家之正邪行為與心態、犯戒、懺悔等。(五)四種摩拉蘇多(Mūlasutta),包含信仰、垂示、教理等之雜著,及日常宗教儀式、修行等。(六)二種經(Sutta),由四方面解說耆那教之一般教理、知識等。

由耆那教之聖典綜觀其教理特徵,概屬於一種出家解脫主義之宗教,蓋此類思想早已流行於雅利安人入侵以前之印度,而與佛教同出一源,然其後之教理髮展迥異於佛教者乃在承認「自我為永遠之存在者」,佛教則不僅否認自我之存在,更反對「永遠存在」之概念。此外,耆那教以斷食等之苦行為解脫輪迴之要法,承認微細生類之生命意義,從而強調徹底的不殺與「無所得」之觀念,遂形成一極端之出家主義,此亦異於佛教之中道思想。有關本書之著作有康達康達(梵 Kundakunda)之教理精要、五原理精要,及烏麻斯伐梯(梵 Umāsvāti)之「諦義證得書」等。本書屬耆那教白衣派(梵 ?vetāmbara)之教義,至於空衣派(梵 Digambara)所依用之經典,係後人加入吠檀多派及婆羅門思想之新作,原典已於三、四世紀頃散佚。[Suttāgame(Avga and Upāvga of Jaina) 2 vols. Bombay 1954; W. Schubring: Die Lehre der Jainas, nach den alten Quellen dargestellt, GIAPhAIII 7 Berlin 1935] p4285

上篇:耆那 下篇:耆域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攝僧法食二同界緣起

亦名:法食二同界緣起 羯磨疏·諸界結解篇:「解緣中,...

善賢入滅處

【善賢入滅處】 p1144 西域記六卷十七頁云:鹿拯溺西不...

泥瞿陀

(人名)Nyagrodha,沙彌名。嘗於阿育王殿前現嚴正之威...

九門

(術語)謂九有情居也。寄歸傳二曰:棄九門之虛偽,希...

極好音

(雜語)如來八音之一。三藏法數曰:一切諸天二乘菩薩...

離虛誑語

【離虛誑語】 p1426 法蘊足論一卷十六頁云:言虛誑者,...

起尸鬼

(異類)毗陀羅法所用之鬼名。菩薩戒疏咸注中曰;毗陀...

小乘外道

(雜語)小乘與外道。又小乘即外道也。外道小乘二十種...

四天下

在須彌山東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

無色有情

【無色有情】 p1063 瑜伽八十三卷四頁云:無色有情者:...

惑染

惑,指煩惱。即謂迷於貪慾、瞋恚、愚癡等煩惱而染污真...

缽塞莫

【缽塞莫】   或云阿唎吒迦二合。此雲數珠,木槵子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水喻成功人生的三種境界

一位年輕的商人被搭檔出賣,人財兩空,痛不欲生,決定...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不起貪計身見願

第十 不起貪計身見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

老僧坐一日,勝過千年忙

晚年的大安禪師終日端坐,不言不語,無所事事。大家在...

香和臭

一天,佛陀和難陀尊者經過街市,在一家魚鋪門口停下來...

【推薦】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燒不可

在好多大乘經典上,如《法華經》所說的舍身、燃身、燃...

印祖因念佛痊癒眼疾,而對淨土起信

印光大師出生六個月大的時候曾經患過比較嚴重的眼病,...

茗山法師《我的慈悲主義》

一、緒言 這是作者十年來身體力行並深深獲得效驗的一...

念觀世音菩薩三年多癱子康復

明朝崇禎年間,安徽有個乞丐,因為下肢癱瘓,就雙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