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位百法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諸法的分類之一。俱舍宗立五位七十五法之說,而唯識(法相宗)則將一切法分類為五位百法。此百種事象並無實體,僅為分位而假立者。在百法中,心最殊勝,雖無物質對像,然由心而有變化對像之情形。心王中,除六識外,另有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唯識之特色,即就百法彼此間之組合與關係,說明心之活動與現象,具體把握精神現象之多樣性與複雜性,且以分析之方法說明而加以理解,此即佛教對於心理之研究。

所謂百法,即:(一)心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加上末那識、阿賴耶識,共計八種。(二)心所有法(心所),凡五十一種,概分為:(1)遍行(無善惡之性格而普遍現起於各場合之心),有作意、觸、受、想、思等五種。(2)別境(有特定對像所引起之心),有欲、勝解、念、定、慧等五種。(3)不定(由共同所起之心以分善惡,然其自體則無一定之性格),有悔、睡眠、尋、伺等四種。(4)善(即善心所),有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種。(5)根本煩惱,有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6)隨煩惱(上述煩惱與事相違時所應現而較輕之煩惱),有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二十種。(三)色(可變化,且有一定之空間,而與其他之物不能相容者),有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與色、聲、香、味、觸等五對境,及意識對像之法處所攝色者,凡十一種。(四)心不相應法(不存於以上所述各法之中),有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等二十四種。(五)無為法(不假造作之法),有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滅、想受滅、真如等六種。上記五類百法中除無為法外,其餘四類均屬有為法。其分類系根據大乘百法明門論、成唯識論等所立者,而與諸論之說略異。例如瑜伽師地論卷一,於五十一種心所有法之外,另加邪欲、邪勝解二者。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於六種煩惱外,別立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等五種惡見。顯揚聖教論卷一,於十一種色法外,另加地、水、火、風等四大種。大乘五蘊論,於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中,僅列前十四項,流轉、定異等後十項則不舉。[成唯識論卷七、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二、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大乘百法明門論解] p1089

上篇:五位七十五法 下篇:五位無心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不可得空

(術語)十八空之一。言亡慮絕之空也。萬有之真相,亦...

恆悲愍

【恆悲愍】 p0883   瑜伽八十二卷十六頁云:恆悲愍者...

二分家

為難陀論師所立之心識二分說。以心識起認識作用時所生...

應化

(術語)應者應現。應眾生之機類而現身也。化者變化。...

五瓶

又稱五寶瓶。乃密宗造壇修法之時,安置於大壇中央及四...

阿摩

(雜語)Ambā,譯曰母。名義集二曰:阿摩,此雲女母。...

畢賽爾

(Pischel, Karl Richard; 1849~1908)德國之印度學學...

司命

指司掌人類命數之神。又作伺命。據佛說三品弟子經、四...

婆須蜜多

梵名 Vasumitra。音譯伐蘇蜜呾羅、婆須蜜、婆須蜜多羅...

本體

(術語)諸法之根本自體也,對於應身而謂真身為本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凡六卷。宋代四明知禮述。又稱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觀...

大隨求菩薩

大隨求,梵名 Mahā-pratisārah,音譯作摩訶缽羅底薩...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因為說話遭到過別...

苦都是因業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這幾天,大家都在為自己忙,這...

聖嚴法師《天下有五難》

佛言:天下有五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制命不死...

粒米大如山

有一對貧窮的老夫婦,既沒有兒女,也沒有謀生的技能,...

禪宗怎樣參無門關

講到參無這個法門,當年有人問趙州和尚:狗子還有佛性...

持戒念佛,萬緣放下

今天講:持戒念佛。 因為《觀無量壽佛經》講過,若人...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無常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前後變化的,而這變化...

為什麼淨土宗可以帶業往生

身為一個凡夫眾生,在一期的生命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