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依止人者十種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亦名:須依止人十種

子題:愚癡無智者盡壽依止、受戒多歲不知五法盡形依止、百臘不知法者應從十臘者依止、未滿五夏故須依止、五分法身成立方離依止

行事鈔·師資相攝篇:「須依止人十種。(一,前七人)四分云:一、和尚命終。二、和尚休道。三、和尚決意出界。四、和尚舍畜眾。五、弟子緣離他方。六、弟子不樂住處,更求勝緣。七、未滿五夏。(二,後三人)八、不諳教網。文雲,若愚癡無智者盡壽依止,此約行教(似多教字)明之。十誦,受戒多歲不知五法盡形依止:一、不知犯,二、不知不犯,三、不知輕,四、不知重,五、不誦廣戒通利。毗尼母,若百臘不知法者應從十臘者依止。僧祇中四法:[不善知法],不善知毗尼,不能自立,不能立他,盡形依止。九、或愚或智。愚謂性戾癡慢,數犯眾罪;智謂犯已即知依法懺洗,志非貞正,依止於他。十、不誦戒本。毗尼母,不誦戒人。若故不誦,先誦後忘,根鈍誦不得者,此三人不得離依止。前之七人,未滿五夏故須依止;若滿不須。後之三人,位過五夏,要行德兼備,便息依他。然五歲失依止,約教相而言;據其自行,終須師誨。律雲,五分法身成立,方離依止,更通諸教;佛亦有師,所謂法也,如是廣說。」(事鈔記卷一○·六·八)

上篇:依止三種別行法 下篇:依止制意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慈恩三觀

(術語)一、有觀,觀依他圓成之二性為有也。二、空觀...

觀察諸法行經

凡四卷。隋代闍那崛多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內容分...

心差別通

【心差別通】 p0351 雜集論十四卷二頁云:心差別通者:...

(術語)定止心於一境,不使散動,曰定。心性之作用也...

三宗

(一)華嚴宗之宗密將大乘佛教總分為法相、破相、法性等...

五種色法

總括諸法為十二處,攝屬於法處而為意處之所對者有五,...

斷云何?謂如此差別斷,由此作意斷從此而得斷。如此差...

七海

圍繞於須彌山之七金山,其內側有八海。除鹹海外,餘海...

四法攝持聖教

【四法攝持聖教】 p0457 瑜伽十三卷十一頁云:復次有四...

教語

(術語)佛教眾生之語言。無量壽經下曰:教語開導,信...

1、正午以前的飯食。   2、蔬食。...

迷信

佛教是以轉迷開悟為目的之正覺的宗教,以如實知見一切...

【大藏經】最上乘論

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推薦】一碗面給予的啟發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館老闆正準備關門之時,一個...

一口吸盡西江水

龐蘊居士參訪馬祖道一禪師,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

念佛功德有七種勝

《甘露疏》云: 一、詞少易行勝,唯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藥師法門的特質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唐玄奘、義淨法師等譯...

五欲六塵

一般將奪取生命的惡鬼神稱為魔,佛教將魔的意義延伸,...

素食大潮奔湧不息

素食(vegetarian)的字源來自於拉丁文Vegetus意思是...

念到一心不亂,就能親見本來面目

按淨土來說,做一切善事,迴向極樂淨土,那就是出世法...

為何有時修善反而痛苦會加劇呢

這個地方問題來了,因果是隔代受報的,比方說,有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