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五分鐘熱度》

星雲法師  2010/11/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五分鐘的熱度’,這是恥笑一個人沒有恆心,做事才有了開始,接著就後力不繼,這就是只有‘五分鐘的熱度’。

有的人染上了不良習慣,發誓賭咒要改過,可是他只有‘五分鐘的熱度’,過後就忘得一乾二淨;有的人聽到善行義舉,他也立志發願要參加,可是熱得快,冷卻得也快,只有‘五分鐘的熱度’。

情緒化的人生,大多數忽冷忽熱,就如現在的速食,經過微波爐的加溫,熱得快,也冷得快。又如花草樹木,今年種,明年就長大的,必不耐久;必須在時間之流中,歷經多少的寒暑,才能長成所謂的‘青松翠柏’。

佛教鼓勵人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長遠心’;所謂‘菩提心好髮,恆常心難持’,所以學佛重在‘不退轉’。

平常我們孝順父母,不能‘久病床前無孝子!’我們愛國護國也不是喊喊口號,回家就忘記了!我們開店經商,知名度與信用都還沒有建立,就因為賺錢有限而不耐煩,如此短見,怎麼能有未來呢?

立志發心,不能像朝露,所謂‘露水道心’,經不起太陽一照,就自己消失了。佛教所謂的‘摩訶薩’,意思就是說,要做‘大菩薩’,必須‘經大時’;所以行菩薩道要能‘千生萬劫’。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如果只有‘五分鐘的熱度’,就無法成就佛道。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歷經二十餘年的整軍經武,而後才能完成復國的志願;楚漢之爭,漢王劉邦忍辱含垢,一直以低姿態和項羽周旋,他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所謂‘爭千秋,不爭一時’,如果只有‘五分鐘的熱度’,如何能和人一爭長短呢?

有的人做事‘虎頭蛇尾’、‘一暴十寒’;這種只有‘五分鐘熱度’的人做事,終究‘掘井九仞,功虧一簣’。所以,做人做事,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要經得起麻煩苦惱的挫折,要能忍耐得了千辛萬苦的錘煉;能夠奮鬥不懈,堅定毅力,發大願心,所謂‘虛空有盡,我願無盡;世界有盡,我願無盡;眾生有盡,我願無盡。’能夠有此願心,才能在長遠的佛道上精進不懈。

即使是走在人生的道上,也要有馬拉鬆賽跑的精神;能夠耐力持久,才能在人生道上做一個長跑健將,也才能跑出自己光明的前途。

佛光菜根譚

順境雖好,但往往因得意忘形,反而使人墜落;

逆境雖好,衝過難關,即成為事業成功的助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末法時代8個很重要的法門

消業第一 金剛薩埵法門 金剛薩埵佛尊因地時曾發如是大...

【推薦】我又沒有罪,為什麼要修懺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懺悔法門的時候,有居士問:師父,我...

修行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一般對初學者,我們比較...

證嚴法師:三好合一調伏法

人要先從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調整好,才會快樂自在。...

修道人應有幾點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幾點應注意: 一、忌: 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知...

以貌取人

佛陀居住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比丘名叫拔提...

不觀他人過,但觀自身行

佛在《法句經》裡說: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但觀自...

《地藏經》傳授給我們的修行方法

《地藏經》上所傳授給我們的修行的法門:當我們出生了...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星雲大師《人間萬事都會過雲》

佛教講「三世」,即過去、現在、未來。 不只是時間會...

一物降一物

人有千般苦,心有畏懼,怕就是苦。因為心生畏懼,就表...

對義工的六點建議

現在真是個多元化的時代,社會上有許多可敬的義工,遍...

星雲大師:三毒五蓋的對治方法

《中阿含經》卷十〈食經〉中,佛陀曾說:眾生以愛為食...

第六意識的病根

我們的心─了別外境主要是前六識,這當中前五識是明瞭...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禪師,比如五祖師戒禪師一轉世成為大文宗,...

曾國藩的人生五箴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

【佛學漫畫】慈無量

彌勒菩薩是慈悲的化身,鼓勵人們保持樂觀,關愛他人。...

真正的男子氣概

有一位父親很為他的小孩苦惱,都已經十六歲了,一點男...

太虛大師談近代西方素食的風潮

人生之大問題,曰衣、食、住、行。單論食之一項,吾人...

龍褲國師念佛成就的公案

在明朝萬曆年間,有一位國師,名號為龍褲(法名已經佚...

雲居山的老和尚們無一人在痛苦中圓寂

我在雲居山的時候,從21歲開始擔任僧值師。僧值師就是...

敬老也是孝道的一種表達

成為老年人是每一個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頭髮白了,...

對一切苦不起瞋恚之心

三善十一者:言無嗔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嗔...

人死有後世,為何不見有人回來報告

一天,佛和弟子們在羅閱祇城外的一顆大樹下休息,有一...

魚販與老和尚的故事

在某個寺廟裡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經很久了。但是...

【佛教詞典】金剛慧

通達事相的道理,而破除諸相的智慧。...

【佛教詞典】黃檗禮佛

(雜語)公案名。黃檗宛陵錄曰:大中帝為沙彌,師於佛...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歸鄉版)

南無阿彌陀佛(歸鄉版)

【視頻】聖嚴法師《如何病得健康》

聖嚴法師《如何病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