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辦公室的兩舌與中傷

聖嚴法師  2012/08/20  大字體  護眼色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對人對己都有傷害,應該加以避免,辦公室裡卻仍然常常發生言語暴力。出口傷人的原因也許是希望他人失敗,或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防止別人佔到便宜,特別是出現人事空缺時,競爭者為了自己的陞遷,有可能會利用種種不正當的手段造謠、中傷、諷刺來破壞對方,不讓別人有和自己競爭的機會。

此外,任何一個單位只要員工人數多時,一定會有幾個比較談得來的同事,經常會聚在一起互吐苦水,或是一起批評其它同事,這樣也是一種「兩舌」。那些被批評的人應該要有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的智能,以及不計較事情得失的胸襟。如果能充耳不聞、一笑置之,事情大概就不會繼續惡化。否則,意見相左的兩邊變成壁壘分明,形成兩個陣容來互相對立、互相鬥爭時,那公司的運作就會變得很糟糕。

而中傷則是一種挑撥,屬於「兩舌」,也可說是「妄語」。以一個佛教徒來說,這是不道德的事,我們自己的工作態度要腳踏實地、實事求事,不可用不正當,甚至是卑鄙可惡的手段來達成爭名逐利的目的。可是,如果不幸遇到這種人,受到了惡意中傷,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要看老闆是不是賢明公正。一個賢明的上級主管應該可以看出誰在惡意中傷、誰在拍馬屁,他會知道應該任用哪一個人;反之,如果不賢明,他就會喜歡聽耳語、中傷的話,分辨不出消息真假。如果你還想繼續留在公司,不妨就把問題交給時間去解決,等到時機成熟,事情就會水落石出,等老闆發現事實的真相後,知道過去是他人故意栽贓你,他就會迴心轉意,調整回你的職位。

如果老闆一次次都認事不明、分辨不清,又該怎麼辦?不妨先退一步想,考慮收入的問題,辭職後如果會影響家計,造成經濟上的困難,那麼就先暫時忍耐,因為目前老闆就是這樣,怎麼講也講不清楚。假設有另外的公司想要聘請你,可以試試看,也許這就是你的另一個起點;如果暫時沒有機會,而生活還過得去,那就等待時機,再找其它的工作。

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怎麼應對?其實自己還是可以用比較豁達大度的心來看待中傷事件。從修行的角度來看,講壞話的是他不是我,他再如何說我怎麼壞,也只是他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我,那我就不必這麼生氣。如果能有這樣的修養,就不會被謠言擊倒。

工作自在語:

從修行的角度來看,講壞話的是他不是我,他再如何說我怎麼壞,也只是他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我,那我就不必這麼生氣。如果能有這樣的修養,就不會被謠言擊倒。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明白佛法的人會謹慎言說舉止

明白佛法的人會謹慎言說舉止,害怕造惡因、誤導人,故...

佛陀開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雜阿含卷四九一經》,是佛陀教導在家人...

遠離愚癡者,交往賢聖人

遠離愚癡者 交往賢聖人 敬應尊敬者 此為最吉祥 -- 《吉...

不要忽略了自己的優點

一個窮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親的朋友能幫...

從工作中創造人生意義和喜悅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沒有做和尚,說不定已經做了木匠...

工作最偉大,服務最神聖

英國格拉斯哥市的一家書店門口總放著一箱舊書,有一個...

種植寬容,收穫感動

什麼是寬容?寬容是寬大有氣量,原諒不計較他人。寬容...

在家居士可以批評出家人的過失嗎

我們首先應當承認,中國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來,根...

樣樣與他人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游泳比賽,由日本選手得到第一名...

聖嚴法師《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聞盡」與「盡聞」是同樣的意思,是指聞與所聞都已盡...

聖嚴法師《趕而不急》

有個弟子曾經問我:『師父,我很積極,可是我也很急,...

消災和延生的原理是什麼

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

初心念佛,誰能無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

如何能得福最快,所願速成

問: 我們用什麼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麼方法使我...

太虛大師:楞嚴經大意

楞嚴是經名,今由楞嚴寺發起講經,故講楞嚴大意。本人...

心生好樂,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問:有人聞說西方淨土,心生好樂,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聖嚴法師:生氣不能解決問題

生氣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來處理才能...

公平分配財產

在百喻經中有一則很有趣的短文:有一位父親,年老多病...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墮生死欲坑

你很喜歡做月下老人?喜歡做月下老人,這完全是凡情,...

佛力是被動的,你心靈的力量才是主動的

佛的力量是很大,但是他永遠是被動的,你心靈的力量是...

禍福由因,改變在緣

我們從我們內心的相狀,看到過去的因,也看到你現在面...

勸人合作布施比單獨布施功德大

《優婆塞戒經》摘錄: 1、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

【佛教詞典】結見

【結見】 p1175 瑜伽六十八卷三頁云:若於集諦,觀為因...

【佛教詞典】金剛眾

手執金剛杵的神祇眾類,亦即金剛神的眷屬。...

【視頻】《無量義經》聆志居士念誦

《無量義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鑒真大和尚傳

鑒真大和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