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感受是跟你的業力有關係

淨界法師  2014/04/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感受是跟你的業力有關係

諸位要知道一個事情,當你看到某一個人,你起快樂的感受,你跟他之間有善業的因緣,一定是善業的因緣。跟他沒有關係,跟你自己有關係。

佛教的根本思想都是莫向外求。其實,你今生遇到什麼人、碰到什麼事,你今生會有多大的快樂、你有多大的痛苦,跟別人完全沒有關係,完全沒有關係,別人只是一個助緣,他頂多是刺激你的業力顯現出來,他只是助緣。

你看到某一個人你感到痛苦,跟他也沒有關係,那是你過去生有某一方面的罪業。這叫循業發現。

在家居士可能感覺不出來,因為你們各有各的生活,你看我們出了家、到僧團,我們佛學院二十幾個學生,我們在讀佛學院的時候,二十幾年前,感受良深,真的感受良深。

在一個僧團裡面,大家吃同樣的飯菜,穿同樣的衣服,一個房間小小的、住六個人,住同樣的地方,熬了三年。我們受用同樣的環境,但是有些人三年活得快快樂樂,有些人三年活得苦苦惱惱。為什麼?

同樣的環境,穿同樣的衣服,上同樣的課,你說外境可以決定我們的快樂,為什麼同樣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各人的福報不同。

所以我們遇到事情你感到很痛苦,你不是去責怪別人。你責怪別人,你是業上加業,那糟糕了,惡性循環。你要去懺悔。跟他沒有關係,你要相信這個真理,你痛苦的時候跟別人是完全沒有關係。

如果你要心外求法,你的人生就沒完沒了。你過去的錯誤產生痛苦,又帶動你現在的錯誤,那你就墮入這種輪迴的惡性循環,你什麼時候跳出來呢?所以,你遇到痛苦的時候,你要想這個是我個人的循業發現,這個時候你的業才從此中斷了,才能夠真實地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業到這個時候STOP(中斷),結束了,不要相續下去,不要惡性循環。

所以感受是跟你的業力有關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憫人之孤,容人之過

憫人之孤,就是憐憫他人之孤,這些行善積德都是雪裡送...

把煩惱寫在沙灘上

一個中年人,年輕時追求的家庭事業都有了基礎,但是卻...

愛著心是痛苦的根源

《唯識學》有一個名詞叫煩惱障,是說煩惱的活動能障礙...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出生的時候,我們一無所有,我們天真無邪,我們開心快...

痛苦是內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當我們想要從痛苦當中得到解脫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知道...

為何有些人積集善業到最後是痛苦的呢

看看這個《法句經》的兩段,把這個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委曲求全算不算無我

我有一個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責,他為了顧全家...

【推薦】學會欣賞別人,才能得到別人更多欣賞

這個故事是克林頓希拉裡在演講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學...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淨界法師:念阿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智者大師說: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什麼...

「阿彌陀」具有哪些含義

阿彌陀是印度話,阿翻成中文叫做無;彌陀翻成中文叫做...

留學的僧人回來後,不信大乘佛教了

你比如說現在,不少出家人興起留學熱,到斯里蘭卡去留...

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 殃咎之來,未...

【推薦】念佛人能不能開悟

那麼我們再談談念佛,念佛人能不能開悟,楞嚴經第二十...

以心境來轉逆境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壞的。在佛法來講,好的就...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無有自由之奴僕; 不成夫妻...

摹仿國王

世間萬事最初都是摹仿而來,譬如小孩學走路、讀書、學...

倓虛法師講述觀​音菩薩顯靈的故事

說起感應來,我還親眼看到幾件觀音菩薩顯靈的事,這裡...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淨土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願。 不疑之謂信,苟有疑...

閻王也喜歡別人拍馬屁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衝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講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則,可...

佛教四大名山與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涼聖地 風光獨秀 五台山,又稱清涼山,為...

如此忍辱

從前的時候,在拉薩的空地上,有一個人在繞行經走,而...

時時刻刻勿令暫忘

我們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在念阿彌陀佛,但是在我們遇到...

容人與結緣

每個人由於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養以及成長的生...

【佛教詞典】弗若多羅

梵名 Punyatāra。又作不若多羅。意譯為功德華。北印度...

【佛教詞典】道戒淫在初俗戒殺為先

亦名:俗戒殺為先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出家所為,要...

【視頻】《優婆塞戒經》聆志居士讀誦

《優婆塞戒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慧律法師《怎奈邪見深入,亦難救矣》

慧律法師《怎奈邪見深入,亦難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