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疾病是自己造成的

2012/04/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在現代醫學中,除了在生理上分有許多學科,如內科、外科、心臟科、腸胃科、泌尿科之外,更把心理醫生和生理醫生分得更遠。但是中醫就不同了,中醫的理論心理和生理是一體的,是互相影響的,根本不能分科。

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腎主恐。這是中醫對於五種主要的情緒和五臟之間關係的陳述。也就是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而怒傷肝,肝傷了人更容易怒,多數情緒都很容易進入這種惡性循環圈,愈來愈容易發怒。

開始時可能偶而發怒,隨著「怒傷肝」肝火愈傷癒旺後,發怒的頻率愈來愈高,本來一星期一次,慢慢的進展到兩三天一次,最終演變成每天發怒,甚至經常處於怒氣充盈的狀態。這樣的人實際上是無時不刻不在「傷肝」,這時得肝癌的機會就很大了。實際上怒和急都會傷肝,肝癌的人不是很容易發怒,就是性子很急。

脾主思,思的情緒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悶氣,而且還時時記掛著。同樣的開始時只是略有這種傾向,偶而生悶氣。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悶氣的頻率愈來愈高。最終發展成天天甚至時時都在生悶氣,這時就有很高的機會演變成胃癌。

每一種情緒都會發展成這種惡性循環圈,而形成一個人強烈的情緒特徵,俗稱為習性。大多數重病症患者,都有很重的特定習性,就算找到了正確的調養方法,也只能略為提升人體的能力,其功效難以和特定習性所造成的傷害相抗衡。

以肝癌為例,假設生一次氣所造成的傷害,調養十天能消除。如果平均十天生一次氣,那麼身體不斷的在受傷和康復之間達到平衡。由於這種情緒會進入不斷惡化的惡 性循環圈,因此,生氣的頻率會逐漸加快,當快到五天生一次氣,那麼前次生氣在肝所造成的傷害還沒有復元,又有新的傷害出現,肝的問題自然一天比一天嚴重。 最糟糕的是許多內臟的傷害,在相當長的時間,身體並不會有不適的感覺,只在氣色或外觀上有些微的變化。情緒上的變化,由於是漸進式的,自己和周圍的人不太 容易發現。在現有的健康檢查手段,通常都必需到非常嚴重時才會被檢查出疾病。

身體在很長的時間裡,不斷的在調養和傷害所形成拉鋸戰中度過,除非患者改變了習性減少生氣的頻率,否則再好的調養手段都注定了失敗的命運。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如此,患者必定在生活中執著於某種特定的習性,不斷的在身體同一個臟腑造成傷害而不自知。

佛家有云:人生如道場。從情緒和疾病的觀點看來,一點都不錯。在佛家的多世人生觀裡,人在不同的人世,會有不同的身世和命運,但是習性卻是相同的。在不斷輪迴的人世裡,習性會不斷的被強化,形成了執著而無法改變的性格,在人生道場裡不斷修行的目的,就在去除這種對習性的執著。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陪病人念佛的經驗

以前我在醫院當醫生,發現很多的患者,不能夠接受傳統...

四大類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Junk Food),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

毛巾熱敷的十種保健方法

中醫上講溫則通,通則不痛,用毛巾熱敷實際上就是達到...

導致疲勞的七種病

如果你感到渾身沒勁,不妨給自己23周時間,改變一下不...

粥有十利饒益有情

摩訶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饒益有情。佛住舍衛城時。難...

脾胃虛應多吃9種食物

有脾胃虛弱一定要注意調養,調養好了身體才好。一般脾...

濟群法師:如何才能使身體健康

問: 我身體不好,很擔心哪天就會死,怎樣修行才能使...

體悟病的價值

人食五穀雜糧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經過醫治之後,...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活在當下益處多多

有人曾問釋迦牟尼佛:梵行聖者,你們居住在樹林簡陋的...

觀一切法即空,清淨本然,週遍法界

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

輕毀出家人會成熟極重惡報

佛曾經說:任何眾生如果對身披袈裟的比丘產生恶心,因...

剖析現代社會造妄語業之現象

在當今人類的貪慾急劇膨脹的時代,為了獲取名利造妄語...

莫讓「擔心」成為「詛咒」

一位做電視企劃與採訪的年輕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顛...

八個修行中「錯上加錯」的問題

人犯錯很正常,因為聖人給了我們理由,那就是:我們不...

不要用高僧大德的話,去否定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話

問: 現在有一種現象,就是拿著一位高僧大德的話去否認...

惡馬八態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裡來趕集,熱鬧非...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能把放不下的都放下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能夠把別人放不下的東西...

一切法本來就是無分別

無分別智的意境是甚深的,這個「甚深」有二個:第一個...

五逆和謗佛之罪不能往生嗎

問: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

佛教的婚姻觀

男婚女嫁 宿世因緣 俗語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從男...

忍辱波羅蜜與阿Q精神

當你碰見一個人無理的咒罵你、譭謗你,也許與你素無瓜...

商人聞法

佛陀從遠方的跋耆國遊行教化到毘舍離國,住在獼猴池旁...

「小年」的佛教意義

忽爾一年,小年又來了。曾經記得,年少時的故鄉風俗,...

顯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義

餘四十年前,在蘇州胥門外小日暉礄放生池(靈岩山下院...

【佛教詞典】仙城

(地名)佛之出生地迦毗羅城也。...

【佛教詞典】攝受有情有罪無罪分別

【攝受有情有罪無罪分別】 p1460 瑜伽七十五卷四頁云:...

【視頻】淨界法師《四念處之觀受是苦》

淨界法師《四念處之觀受是苦》

【視頻】南無普淨佛(楮訾)

南無普淨佛(楮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