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2011/12/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曰:「憂生於執著,患生於執著。」

凡無執著心,亦無所憂患。「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世間經常見到,有人追求快樂,卻多得到痛苦。苦樂皆有因緣,亦為人自造。苦苦追求,何以得到苦苦?因為執著是眾苦之源。

佛曰:戒嗔,戒執著。執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執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執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飛散。報紙上的財殺、情殺、仇殺,無一不是禍起對欲愛的極端執著。就是尋常日子,人們分分秒秒總在各種執著中翻滾,不經不覺間白牆染成灰黑,不經不覺間把人際間的成見固築為怨憎壁壘。

如果我們破除一切執著塵勞,丟掉身外亂性的貪婪和物慾,找回自己,這樣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然安寧,愜意、舒適、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隨之而來。可嘆世人一生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所以心最苦累。世上有多少人能夠不讓各種慾望佔去清醒時刻,多一些時間來追尋生命的意義呢?

《列子·周穆王篇》曾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周國有一個姓尹的富翁,在經營產業的過程中,把手下幹活的僕役差遣得從早到晚奔走忙碌,連氣也喘不過來。他自己整天苦心經營,殫精竭慮,也弄得心力交瘁,到了晚上,倒頭就呼呼睡去了。

睡中,他夜夜夢見自己在當著別人家的佣人,奔走幹活,樣樣都做,弄得不好還要挨罵挨打,真是吃盡了苦頭。尹富翁不堪夜夜夢中的痛苦,便去求教朋友。朋友告訴他說:"你的地位足以榮身,資財也綽綽有餘,遠遠超過了別人。你夜裡夢見做人家的僕佣,這是勞苦和安逸彼此往覆的理數之常。你想醒時和夢裡都獲得快樂,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姓尹的富翁聽了朋友的開導,心裡立時大悟,從此寬待僕役,而自己也省卻不少勞心的事。不久,他自己感到果然減輕了不少心頭的痛苦。

我們尊重並讚成尹富翁強烈的事業心,但他的心靈執著成這個樣子,夜夜勞苦不息,生活也就毫無快樂、瞭然無趣了。世界上有許多誘惑,金錢、桂冠、權貴,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才是最真實的。可嘆世間大多數人似乎都不能真正選擇是要錢還是要命,所以活得很辛苦。

人活著之所以感到很累很累,就是因為總被種種外在的事相所迷惑,總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連步子都邁不開了。如果放下執著,苦當下就是空,煩惱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脫。

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來到佛前,運用神通,兩手拿了兩個花瓶,前來獻佛。佛對黑指婆羅門說:"放下!"婆羅門把他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佛陀又說:"放下!"婆羅門又把他右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然而,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這時,黑指婆羅門說:"我已經兩手空空了,沒有什麼可再放下了,請問現在你要我放下什麼"佛陀說:"我沒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統統放下,再沒有什麼了,你就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了。"

佛家對待執著有一句經典的話,叫做"兩頭俱截斷,一劍倚天寒"。意思是做人、做事都要把握重心、實實在在,要去除那些浮華、虛偽的心態。花自飄零水自流,倘若是心中存了自然的法則,多一些"條條道路通羅馬"的浪漫,生活就會過得平靜而怡和。

妄想是錯誤,執著是堅持錯誤。由於妄想執著,所以眾生就不能證得。我們常常去追求高於現實的東西,渴望得到幸福的人常常越追求越遠離幸福,享樂也往往越深入越覺得枯燥無味。為何不回轉心念,拿出部分愛心,照顧一下自我的心靈。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

濟群法師:「無所住」和「制心一處」是否矛盾

問: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師父們經常...

福報大的人怎麼厭離娑婆

有些人厭離娑婆有困難,為什麼他對於厭離娑婆有困難?...

【推薦】誰能保證臨終時不會有人來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賺了很多錢,晚年...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

宣化上人:魔境來時不要執著

魔境為什麼來的?就因為你修行、你用功,它才有的。如...

現代人很多是壽終醫院,不是壽終正寢

人道中有許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屬於橫死。人的生命...

四大本空無有我,一身自重不幹人

我們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條件就是要看得開、放得下,...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推薦】婚姻的五面鏡子

原則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內求 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

金明法師:莊嚴人生

莊嚴是佛教用來形容美好的詞句,莊嚴人生,也可以說就...

但看妄想起處,切莫隨他流轉

予居五羊,一時從游者眾。睹劉子,骨剛氣渾,謂夙具般...

世間有許多苦惱,佛菩薩為何不蒙垂救

問:大士尋聲救苦,是救於果者也,何以世間仍有許多苦...

不觀他人過,但觀自身行

佛在《法句經》裡說: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但觀自...

十件事會嚇跑快樂之神

快樂之神為什麼總是擦身而過?因為有十件事會嚇跑它。...

如何把「無住」跟「生心」達到平衡

十迴向位言迴向者,具足三義:一、回事向理;二、回因...

錢財乃五家所有

過去,有一位仁慈的國王,以平等心愛護人民,卻不曾出...

梵天勸請佛陀說法的因緣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國,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善勝...

學吃虧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懺公師父常常講一個觀念,他說:我們修行人有三個重點...

助念不是排山倒海念佛,而是讓他內心接受這句佛號

(一)衝擊式的念佛效果不好 念佛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臨終...

外道精進的故事

關於精進修行這一點,連外道都很強調。 有一個修仙道的...

【推薦】不清淨的願,佛菩薩能滿願嗎

那些大菩薩行菩薩道時,遇到種種眾生。一切眾生每個人...

令外貌莊嚴美麗的好方法

1、心念的力量 一個人的外貌與他的內心思想密不可分。...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問: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對傲慢我總是無法控制,傲...

聖嚴法師《以四種環保提升人的質量》

要提升人的質量,首先要從心理的環保、心理的建設,以...

【佛教詞典】解脫門

(術語)謂空,無相,無願,三種之禪定也。此三者為涅...

【佛教詞典】應修法

【應修法】 p1399 瑜伽六十六卷十三頁云:復次云何應修...

【視頻】三皈五戒

三皈五戒

【視頻】大安法師《淨業的正行與雜行》

大安法師《淨業的正行與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