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存善念使人幸福一世

2011/08/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有善心萬事足,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它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擁有善心就擁有了美好的生活。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足之心,即使擁有巨大的財產,他也不會感到滿足,而不知足的人則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快樂的人。

人世間的物質資源有限,人擁有財富的慾望卻是無限的。

因此,一個人要想生活得幸福與快樂,就必須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慾望,同時還必須心懷善念。

許多世人都羨慕大富豪,並且也渴望自己成為一個大富豪。然而,他們卻不知道沒有善心的大富豪並不會因為有錢而擁有快樂和幸福。

我有一位在新加坡的一家醫院做護士的朋友告訴我:在她值班的病房裡,每年都有一位印尼的首富前來就醫。

這位首富擁有難以數計的巨額財產,但是他來求醫並不是因為他的身體有病,而是為了躲避他的妻妾們和子孫們向他索要財產的糾紛。

據他自己講述,盡管他共有六個妻妾,除信仰基督教的第二個妻子對他有真正的夫妻之情外,其他的妻妾都只對他的財產和金錢感興趣。他渴望與第二個妻子在一起,他的第一個妻子卻不允許他這樣做;他共有子孫八十餘人,在他住醫院期間他的子孫們雖然都排著隊來看望他,但是他失望的感覺到,這些人都是為瓜分他的財產而來,並沒有哪個子孫真正關心他的身體健康。他不斷的狂吃安眠藥麻醉自己,生活得十分空虛,一點也沒有幸福的感覺。

物質享受可以讓人陶醉於一時,心存善念卻足以使人幸福一世。生命的價值其實不在於索取而在於奉獻,這個道理並不是人人都懂。

人生在世,名利錢財、金銀珠寶等都是身外之物,即使時時刻刻永不停息、永無止境的去追求和索取它,也不會有滿足的時候。

善念則是內心深處一種溫柔的昇華與富足,它像一縷清純的陽光,既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輕輕的照耀周圍的人。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它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擁有善心就擁有了美好的生活。善心如水,它可以滋潤所有乾渴的心田。 如果胸懷善心,就不用人人如近敵,人生的收穫也不再是過眼煙雲。

胸懷善心的人不可能不知足,也不會為紅塵凡世中的各種攪擾、牽累、煩惱所左右,真正的快樂和幸福與他們同在。

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足之足,恆足矣。」意思是說具備知足之心,就永遠不會有任何不足。

一個胸懷善心的人,即使他缺乏金錢、房屋、汽車和存款等物質財富,只要他善念在心,就會有一份坦然和寧靜,知足之心也油然而生,他就不會有任何不滿足。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發財重要還是修學聖道重要呢

問: 現代人生活忙碌,有時覺得想要修持佛法,心有餘而...

如何觀心呢

剛開始觀心時,我們要在佛堂裡把心靜下來,你不能在開...

心靈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美容店,這美容店的作用的確不小...

行菩薩道要謹防五種心魔

人與人之間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壞是由分別智來判斷...

心不在內

【原文】 楞嚴征心,謂心不在內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

你在哪裡,哪裡就是風水

在佛法當中,我們學來學去,也沒有離開這一念心。 在廣...

【推薦】十心嚮往,命終必生極樂國土

又云,十心嚮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

幸福煩惱都緣於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實也就是我們調節自己的身心,給自...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望前名果,望後名因

關於這個所知依,我們當然是沒有辦法想像,阿賴耶識不...

【推薦】淨土法門有何殊勝之處

淨業行人都知道,在淨土經典中,釋迦世尊及十方諸佛都...

我們看人生,要把今生當一個過客

我們講到一種智慧的觀照。生命本身沒有錯誤,生命的本...

不要自以為聖,要以人為鏡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從忍(世俗忍)下手,而要從思...

這種境界並非功夫,而是一種可怕的幻妄相

這個用功人啊,說起來也明白,功夫到了什麼地方了。這...

從你的妄想中跳脫出來

有一個禪師──他晚上去禪堂參禪之後,當他要回寮房,...

釋迦佛抬頭悟道悟的是什麼

今年正月間,一位老朋友蕭先生來看我,臨走時問了一句...

對淨土「他力」的善解、善用與善得

淨土法門是以他力為主的得度方式,從修行者而言,信、...

副經中的副經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在講淨土法門的部類門,也就...

當你念久了,散亂心自然就沒有了

如何淨心寡慾?多念聖號。剛才不是提到要至心?你不念...

你適合出家嗎

佛友和我聊天,聊完後問我:師父,你看我適合出家嗎?...

當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無明生死的根源就是當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遊十方,...

李連傑與聖嚴法師座談記實

當揚名國際的影星,遇上宗教界知名法師,他們會碰撞出...

【推薦】臨終前還的東西越多,走的時候就越輕鬆

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我們不要把十法界的因緣果報...

福報是用來修行的,不是用來享受

有道友問:自己從事股票業多年,感覺不務正業,但生活...

欲速脫輪迴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淨土,乃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但...

【佛教詞典】雲岫

(1242~1324)元代曹洞宗僧。浙江昌國人,俗姓李。字...

【佛教詞典】根上下智力

【根上下智力】 p0923   雜集論十四卷五頁云:根上下...

【視頻】大安法師《極樂淨土的四種不退》

大安法師《極樂淨土的四種不退》

【視頻】慧律法師《大專佛學十四講表》

慧律法師《大專佛學十四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