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幸福煩惱都緣於心

印順大和尚  2015/03/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幸福煩惱都緣於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實也就是我們調節自己的身心,給自己的身心安家的一個過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調心安心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說,我們的妄減掉了多少,心就安定了多少,我們的幸福感、快樂感也會相應地增長多少。決定一個人是幸福快樂的,還是煩惱憂愁的,並不是他外在擁有的東西有多少,而是他內在的心態是什麼樣的。

現代社會,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我們的物質世界飛速發展,但是,我們的幸福感並沒有跟著增長。相反,現在很多人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很不幸福,越來越感覺到煩惱很多。這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悖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很多人都沒有明白讓自己感覺到幸福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都是在拚命地向外抓取,試圖通過佔有更多的東西的來讓自己感覺到幸福。

作為一個出家人,我不否定一定的物質基礎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物質的發展確實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但是,如果把幸福快樂完全建立在物質之上,過度強調物質的發展,卻把心靈、精神、信仰通通拋下不管,心靈得不到滋養,精神得不到充實,信仰得不到確立,找不到屬於自己內在靈魂的家園,那是不會有真正的幸福可言的,這只會讓自己經常感到很空虛、很躁動,很不安。我們有個成語叫做「孤魂野鬼」,一個人找不到自己精神的皈依,找不到自己靈魂的家園,心始終都在外面飄蕩,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所謂的「孤魂野鬼」。

外面的物質世界怎樣,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怎樣,是導致我們是幸福還是煩惱的外在原因,從佛教來說,也常稱之為外緣。大家都接受過現代教育,都懂得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內因是什麼呢?內因就是我們內心的心理狀態,內在的精神修養境界,簡單一點來講就是我們的心態。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也是我經常給大家講的故事。

弘一大師,他是我國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弘一大師出家前享盡了榮華富貴,歌舞昇平,美味佳餚。出家後卻著截然相反的生活。

有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前去拜訪弘一大師,恰逢大師在吃飯,夏先生見他吃一道鹹菜,便嘗了一口,不忍心地問道:「您難道不嫌這鹹菜太咸嗎?」

弘一大師淡淡地說:「咸有咸的味道。」

過了一會,弘一大師吃完飯,手裡端著一杯白開水,夏先生又皺著眉頭說:「難道沒有一點茶葉嗎?怎麼每天都喝這平淡的開水啊」。弘一大師笑笑說:「淡有淡的味道。」

大家看,如果一個人的心態很好,修養很高,那麼即使是一道鹹菜,一杯開水,他都可以仔細地品嚐,品出其中的味道,更品出其中的幸福。相比之下,我們很多人每天大魚大肉,卻不一定感覺到幸福,如果要他吃鹹菜。相同的物質條件,對於不同心態的人來說,其體驗也是不一樣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內心不清淨就有煩惱

菩薩見三界的眾生,都患了貪瞋癡三毒的毛病,有種種的...

無量劫來造了那麼多罪業,為何還能往生淨土

我們是有罪,所以才來輪迴,這是事實。但是有罪,有些...

讓這四種觀念常存你心

佛經有指示我們應該怎麼修,叫做四念處,四念處,四念...

通過慾望得來的幸福,是非常短暫的

幸福是什麼?通常,人們追求的幸福只是一種感覺而已,...

煩惱如屋籠罩眾生

煩惱如屋籠罩眾生 假如我去問一百個人,你有沒有煩惱?...

觀心無常,調伏我見的顛倒

以下的觀心無常跟觀法無我,偏重在調伏我見的顛倒。就...

這把泥土,甩在心中的煩惱上

我們一念心性循業發現。清淨本然,但是受業力的熏習啊...

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一般人總是常...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喻解無生四句

宇宙間一切萬法是因緣所生,今試依《瑜伽師地論有尋有...

遇到事要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樂,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藥王菩薩——施予眾生良藥,救治身心病

農曆四月廿八是藥王菩薩的聖誕。藥王菩薩是極樂世界阿...

金明法師《用佛法來剖析人生》

主席、各位同學: 今天承貴大學佛學會之約,來此演講...

寬運法師《放生之意義與功德》

(一)為何要放生?放生的目的與意義何在? 佛教提倡...

何曾生過,又何曾死過

眾生的心是很複雜的,實際慢慢地就能體會到,不管我們...

有所執著,必有所束縛

朋友帶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據說他收藏的都是頂級...

皈依的三寶有兩種

我們在前面講到皈依的兩種內涵,這個地方講到我所皈依...

學佛的目的在於解脫自在

學佛的目的,在於解脫、自在。而不少人,學佛之後,處...

【推薦】念佛人很多,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淨土宗其實在逐漸衰微當中,這是很遺憾的事!念佛人很...

【佛學漫畫】人身難得

人身得來非常之不易,命中率極低,遇正法更難,如果這...

曇鸞大師的念佛說

曇鸞(476-542),是南北朝時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號...

無常力最大

過去,有一個村落的長者們,聽說佛陀要到村落來,立刻...

只要執持名號,就具足了一切

阿彌陀佛叫萬德洪名。一切功德凝聚的實相德能,凝聚在...

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原文: 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

【佛教詞典】善現藥王

產於喜馬拉雅山之藥名,能治一切病。舊華嚴經卷三十七...

【佛教詞典】姜羯羅

(雜語)Ka?kara,數法名。慧琳音義十三曰:俱舍論六十...

【視頻】淨界法師《四念處之觀法無我》

淨界法師《四念處之觀法無我》

【視頻】淨界法師《娶妻改為出家的故事》

淨界法師《娶妻改為出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