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必須懂得的四個智慧

2011/08/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因果法則

有捨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報,有耕耘才可能有收穫是因果法則。看似簡單,可人們做事似乎只重結果,忽視了方法與過程。播的種子與方法錯了,怎會收穫理想的果實?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懂得並運用因果法則,物質富裕、身心健康就會變得容易。

二、心有定力

由於意識到萬事萬物的本質不是永恆不變的,都是變化的,所以,對待周邊發生的一切事物變化,從現象上就會以平和心接受。本著凡事內求的原則,以內省心探究其源,不論順逆,皆是成長之因。心有定力,就會有生命圓滿的力量!心有定力的具體體現是能夠做到放下過去,珍惜現在,發展未來,心靈即刻得到解脫,即是活在當下的快樂。相反若是活在過去,不滿現在,只希望未來之人,則是缺少智慧的人,煩惱不斷。心有定力就會清楚:只有「現在」才是你唯一能真正擁有和掌握的!若把握的不好,「現在」就可能變成不幸的「過去」;若把握得好,「現在」就會造就美好的未來。

三、中庸思想

不是騎在牆上,是兩條腿走路;不是折中調和,是不走極端;是辯證處事,而非偏激待人。「中」是做事准,恰到好處;「庸」是做事狠,堅定不移。「中」是智慧,「庸」是勇氣,「中庸」之人是智勇雙全之士!

四、道法自然

道是規律;法是傚彷,依據;自然是規律的本源,宇宙運行的原則。做人做事應該求的就是個「道」——自然。做人的「道」體現的是真誠、平等、清淨、精進;做事的「道」體現的是看開、隨緣、感恩、內求。

真誠:一心一意,不虛假。搞假騙的是自己,良心不安,真誠心是道。

平等:人與人的問題,包括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多是我大你小、我優你劣這種人心不平等造成。

清淨:不沾染惡習,待人不分高低貴賤,處事不計較你我多少。

精進:不懈努力,不停追求。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看開:看透開悟,即明瞭世間萬事萬物沒有一樣是永恆不變的。人生的本質是體驗中成長,目標設定後的過程體驗是至關重要的,至於收穫什麼或多少,計算而不計較,所謂「只求耕耘,莫問收穫」,才是快樂的智者境界!

看開就不會去執著結果的不變,就會少生煩惱這個副產品。

看開的人做的事,都是自利、利他乃至無我利他的事!

看開的人追求的都是過程中的成長!

看開的人由於沒有了名利結果的包袱,反而在體驗快樂的同時更易成功!

隨緣:緣是條件,做事成功離不開條件,有些條件,尤其是客觀條件非主觀努力所能為。那麼「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善盡心力,隨緣變化有多好!一直在努力,又不執著條件,輕鬆自在啊!智者會意識到外在環境是變化無常的,唯一能改變的是內心的狀態。我們不可改變事情的結果,但可改變對事情的態度!

心不隨境轉=不隨境起舞=不隨煩惱起舞。

感恩:凡事感恩!好也感謝——理所應當;壞也感謝——亮眼明心;順也感謝——陽光是美麗的;逆也感謝——成功總在挫折後。

別拒絕困難與挫折,困難在古希臘語中,意為「上帝授予之物」!接納後才有驚喜,感恩心一定快樂!曾國藩的成功秘訣:「平生長進,全在承辱受挫之時。」

內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將注意力只放在自己是否想得對、說得對、做得對上。真正的財富源自內心!世人做事不得要領的一個主要誤區是向外求,順則罷,一旦是逆、苦,心中便也跟著逆、苦起來,多可憐!真心不變,調整自我,適應外界,進而改造外界——此適者生存之真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達照法師:人生的現象

每一個人從自己的人生經驗上,都能體會到人生百態。縱...

人生的四個「第一」

人都希望自己樣樣第一,然而你也第一,他也第一,誰來...

林清玄:再艱難時也不要失去對人生真實價值的認知

如果你現在問我什麼是成功,我會說,今天比昨天更慈悲...

人生如棋,如何落子無悔

我們從祖師語錄裡能夠看到,禪心從來不會停留在對過去...

放棄主宰,因為一點好處都沒有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婦人,跑到河邊準備要跳河自殺。正...

【佛學漫畫】這個世界為何稱為苦海

這個世界為何稱為苦海...

【佛學漫畫】既然明白世間是苦,為何不把苦賣掉

如此的貧婦,對淨土法門一無所知,只是念佛數年就能預知...

【推薦】人生迷茫時,向聖賢借一點智慧

一、向孔子學習謙虛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過於自...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我們為什麼一直執著現在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

死的時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們身上,我現在急死了,佛教裡沒有人。...

破除心外無淨土的邪知見

【原文】 破繫心外無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計情。二、...

達到什麼境界才可以食肉飲酒行淫偷盜

《永明延壽禪師全書》: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

應時時精進,切勿懈怠放逸

經云:不為時自恣,能制漏得盡,自恣魔得便,如師子搏...

宿世業報

舍衛國有一個近二百歲的貧窮老翁,聽說佛陀能夠知道現...

佛教移民學

一、移民佛國回老家 佛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三界...

用妄想造業 得虛妄果報

但是我們為什麼經常被妄想纏繞,揮之不去呢?就是我們...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輪轉的一種狀態

敬愛的親人們!人生在世,相聚總是匆匆,繁忙之中偶爾...

除糞人尼提

在佛陀住世的那個時代,舍衛大城中有一位賤民,名叫尼...

一碗白飯的故事

二十年前,某日黃昏,有名看似大學生的男孩,徘徊在台...

誠實而又有意義的話

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在臨終的時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

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

即使一個非常寬容的人,也往往很難容忍別人對自己的惡...

開悟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

莫失好時,若失好時則不可救

講完信、願、持名,佛陀為什麼又講今現在說法呢? 這個...

佛為什麼說無相

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門,無論是有知識的,無知識的;貧的...

【佛教詞典】波逸提

(術語)Pā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藥致,波羅逸尼...

【佛教詞典】維摩經折衷疏

(書名)六卷,明釋大賢述。其法弟大艤為之序云:此經...

【視頻】淨界法師《阿難尊者遭女難》

淨界法師《阿難尊者遭女難》

【視頻】淨慧法師《一直在妄想影子裡做活計》

淨慧法師《一直在妄想影子裡做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