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黃念祖老居士:愛情並不神聖

黃念祖老居士  2011/07/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人生三大問題裡,有個婚姻問題。外國人往往頌揚愛情,把愛情看得很神聖。其實說穿了之後,愛情屬於欲,並不神聖。

愛是愛慾,情是情慾,總之和欲緊密相連。欲是人與動物都有的,主要兩種:食慾、色慾。吃東西,什麼叫好吃?是在食慾的支配之下。所以,「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這個上頭的時候,吃東西也不知道什麼味兒。這個味兒哪去了?因為沒有食慾呀!自然不覺得有味兒了。「子在齊聞韶」,孔子在齊國聽到了演奏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在三個月裡頭,吃肉不知道肉什麼味兒。

亡室蕭穠華在重慶的時候,我的朋友齊居士告訴她,吃肉時用觀想的法子,觀想肉變成一朵蓮花,然後嚥下去,她按這法子,試了一陣之後說:「我吃的肉一點味也沒有了。」可見味兒是由於你的食慾所產生的。所以,你的心不在這上頭,就沒有味兒了。

外國人很明白這個道理,請客宴會,總要自誇,今天,菜如何珍貴講究,廚師多麼高明難得,誇耀一番,引起大家的食慾。主人要自己介紹、宣揚,引起大家食慾,讓賓客覺得好吃。愛情不離色慾,色慾也是如此,都是從欲上出發,並不神聖。

《楞嚴經》就說:「汝愛我心」,你愛我思慕之心,「我憐汝色」,我就喜歡你漂亮的容色,「以是因緣」,就是因為這個因緣,經百千劫,彼此就互相纏縛。你喜歡我的心,我喜歡你的容色,互相愛戀,常在纏縛。這種情,是以欲為本,互相捆綁起來。當然在家就有夫婦之道,這也是人生的一個因緣,大家也應該隨緣。有在家人提出要絕欲的問題,我反問說:「您夫人同意嗎?」所以應該注意家庭的和諧。因此,在選擇對像的時候,一定要有很正確的標準,以人品為第一,其餘的條件都在其次。第一,希望對方是個明白人,俗語說:「願意跟明白人打架,不願意跟糊塗人說話。」第二,要良善,有很良善的心,不願意害人,不願意損人利己,有很良善的心。第三,是誠實,不是油滑,不是有很多很多的招術。第四,是正派,作風正派,男女關係上也很正派。

這樣的人就很好,是上選。其他的條件都可以降低。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是沒有的,十全十美是聖人了,現在找個賢人都不容易。我們婚姻、家庭問題解決得好,對於修持有極大便利。建設一個佛化的家庭,對於自己入世、出世、佛法、世法都是很有利的。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兒女能信佛,人生最大的不幸,莫過於兒女都不信佛。現在你們還想不到,真正到了老了,尤其到了臨終,你兒女信佛和你兒女不信佛,這個差別就太大了。他幫你一把,你就能往生,他拖你後腿,你就往生不了。

現在一般說起來,這個時候還是需要有人幫助一下,完全能夠生死自由,不需要幫助,這種人不是很多,就是你有這個力量,有人幫一下還是好嘛!可以增上呀!這件事情靠子女最好,靠別人往往靠不上。所以在交朋友、結婚,建立家庭方面,也是人生重要的事。我們應當慎重,也應祈禱,靠佛力。所以,一個人最重要的是眼睛。要不斷地擦亮自己的眼睛。對於一個人,自己先要有分析,然後判斷,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關鍵是寧缺毋濫,有的人很善於討人喜歡、獻慇勤,很伶俐,很聰明。而實際上,往往跟我們所要求的主要問題:明白、良善、誠實、正派是不相容的。

我們在家,但可以心出家。許多和尚身出家而心不出家,咱們身在家,心可以出家。打個譬喻,好比蓮花在污泥裡一樣,蓮花就長在泥裡頭,所以在家人不能離開社會與家庭,就是這堆泥,藕就在泥裡生長,要離開這些泥,就把花掐下來了,也就不會結蓮蓬了。所以就離不開家庭,離不開社會,也就是世間。可是,若總在泥裡,還能開花結果嗎?有什麼出頭之日?所以花與葉都要發出來,發出來不但離開了泥,而且離開了水。所以我們應該這樣體會,這個家庭是一堆泥,你離不開這堆泥。你到和尚廟裡,和尚廟裡還是一堆泥。但我們的目的不但要出泥,而且要出水。長到虛空中,才能開花結果,這就是我們最好的比喻。這就是心出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黃念祖老居士文章列表

你是在飲用一杯「鹹水」嗎

古時候有個財主,從擁有九十九隻羊的那一天起,就眼巴...

對我們功德最破壞的兩件事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

飲食要適時、適量、適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蘭教也有「齋戒月」;兩者都...

內心解縛之要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向比丘們開示:...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古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愛是生命的根源,根據佛...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

六種敗夫的女人

女人要學做聰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進退,也懂得給自己...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騙

眼 我們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覺地注視著這個世界,有...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初學佛應怎樣修行

阿彌陀佛!初入佛門者,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以為能...

【推薦】勿做人生遺憾事

遺憾的事是恨錯難以補救,後悔不已也。如一句話令人難...

禪對生命的重要性

禪對於我們的生活、生存、生命極為重要。佛經上講,眾...

生西勸持觀音聖號

生西勸持觀音聖號, 為什麼《印光法師文鈔》當中有這麼...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

這四種行業的罪業無量無邊

【善男子。譬如有人壓油為業。一一麻粒皆有蟲生。以輪...

吃飯也是修行

我們吃飯時也要檢查自己的心態:是帶著貪心在吃?還是...

一罐糖

有一個農夫,生了八個兒子,只生了一位掌上明珠,他對...

剛念佛不久的人沒助念,能往生西方嗎

念佛是長是久,各人因緣善根有差異。但無論他念佛時間...

咒語神奇的威力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語的效果難以度計,六字大明咒...

常把慚愧放心頭,有三大好處

慚愧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並沒有慚...

聖嚴法師《苦報與福報》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豐富,也是最...

世間四種可貴之人

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有四...

誦得此偈,能閉地獄門

宋釋僧俊,俗姓王氏,京師人。出家後,不守戒律,未曾...

太虛大師談夢的意義

夢的意義 佛學上說夢是什麼東西?佛學謂一切眾生有八種...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古人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時...

【佛教詞典】法蓋

(物名)禪林之器。繡羅三簷之大傘也,新住持入院,行...

【佛教詞典】離二邊分別止

又作息二邊分別止、息二邊止。天台宗針對空、假、中三...

【視頻】蔬食新鮮派

蔬食新鮮派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閱藏》

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