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慈雲灌頂法師:一百種念佛

慈雲灌頂法師  2011/06/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為五欲故,發心念佛,地獄界也。

二、為名利故,發心念佛,餓鬼界也。

三、為眷屬故,發心念佛,畜生界也。

四、為勝他故,發心念佛,修羅界也。

五、畏惡道故,發心念佛,人法界也。

六、求天樂故,發心念佛,天法界也。

七、欣涅槃故,發心念佛,聲聞界也。

八、慕無生故,發心念佛,緣覺界也。

九、欲度他故,發心念佛,菩薩界也。

十、希成佛故,發心念佛,佛法界也。

十一、堅心念佛,地大也。

十二、喜心念佛,水大也。

十三、熱心念佛,火大也。

十四、勤心念佛,風大也。

十五、虛心念佛,空大也。

十六、靈心念佛,根大也。

十七、想心念佛,識大也。

十八、念佛旋見,眼根也。

十九、念佛反聞,耳根也。

二十、念佛轉嗅,鼻根也。

二一、念佛還嘗,舌根也。

二二、念佛攝覺,身根也。

二三、念佛逆知,意根也。

二四、念佛觀像,色塵也。

二五、念佛聽名,聲塵也。

二六、念佛染香,香塵也。

二七、念佛有味,味塵也。

二八、念佛光嚴,觸塵也。

二九、念佛觀想,法塵也。

三十、眼不別色,眼識念佛也。

三一、耳不別聲,耳識念佛也。

三二、鼻不別香,鼻識念佛也。

三三、舌不別味,舌識念佛也。

三四、身不別觸,身識念佛也。

三五、意不別法,意識念佛也。

三六、怖生死苦,苦諦念佛也。

三七、息諸惑業,集諦念佛也。

三八、修戒定慧,道諦念佛也。

三九、證寂滅理,滅諦念佛也。

四十、煩惱不生,無明緣念佛也。

四一、不作諸業,行緣念佛也。

四二、不托母胎,識緣念佛也。

四三、色心斷滅,名色緣念佛也。

四四、諸根灰泯,六入緣念佛也。

四五、根塵識離,觸緣念佛也。

四六、不領前境,受緣念佛也。

四七、不貪財色,愛緣念佛也。

四八、不求塵欲,取緣念佛也。

四九、業無有成,有緣念佛也。

五十、不受後陰,生緣念佛也。

五一、空無熟壞,老死緣念佛也。

五二、一心念佛,萬緣自捨,施度也。

五三、一心念佛,諸惡自止,戒度也。

五四、一心念佛,心自柔順,忍度也。

五五、一心念佛,永不退轉,進度也。

五六、一心念佛,餘想不生,禪度也。

五七、一心念佛,正智分明,智度也。

五八、一心念佛,成正遍知,菩提也。

五九、一心念佛,常樂我淨,涅槃也。

六十、寂靜念佛,空如來藏也。

六一、想像念佛,不空如來藏也。

六二、圓通念佛,空不空如來藏也。

六三、日出念佛,先照時也。

六四、食時念佛,轉照初也。

六五、亭午念佛,轉照中也。

六六、晡時念佛,轉照後也。

六七、日沒念佛,還照時也。

六八、念心外佛,小教也。

六九、念心內佛,始教也。

七十、念即心佛,終教也。

七一、念非心佛,頓教也。

七二、念普融佛,圓教也。

七三、有佛有心,淨念相繼,事法界也。

七四、無佛無心,不假方便,理法界也。

七五、念佛念心,入無生忍,事理無礙法界也。

七六、若佛若心, 含無盡,事事無礙法界也。

七七、一念佛門,含無盡義,總相也。

七八、四五義門,非一念佛,別相也。

七九、十六觀等,同成念佛,同相也。

八十、依報清淨,非正莊嚴,異相也。

八一、念佛一門,攬諸義成,成相也。

八二、四種五種,各住自位,壞相也。

八三、依正功德,念佛便周,同時具足相應門也。

八四、 周諸法,不離念佛,廣狹自在無礙門也。

八五、一根念佛,六根都攝,一多相容不同門也。

八六、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諸法相即自在門也。

八七、正念佛時,餘門不現,秘密隱顯俱成門也。

八八、此念佛門,一切齊攝,微細相容安立門也。

八九、五種念佛,互攝重重,因陀羅網境界門也。

九十、見念佛門,即見無盡,托事顯法生解門也。

九一、前後念佛,不異當念,十世隔法異成門也。

九二、念佛一法,帶無盡法,主伴圓明具德門也。

九三、念自心佛,本覺也。

九四、念佛信心,始覺中名字也。

九五、念佛解心,始覺中相似也。

九六、念佛證心,始覺中分證也。

九七、念佛成佛,究竟覺也。

九八、當念佛時,寂寞無為,法身佛也。

九九、當念佛時,無德不具,報身佛也。

一百、當念佛時,凡聖並欣,化身佛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

(一)實相、觀相與持名 實相念: 念佛並不是專指口念...

大安法師:知道自己的念頭-念佛

在東林寺我們常常會有百萬佛號閉關出來談體會,這一兩...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第十八願 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

福報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個人越接近臨終時越重要。諸位!我勸所有淨土宗的人...

宏海法師:馬蹄無處避殘紅《徹悟禪師語錄》要解

第一講 各位大德法師,各位居士同修,各位有緣,大家下...

業障很重,但不妨礙往生

比如你的命運要生絕症,生命要終結,那你忽然在這個時...

念佛最保險

這一部《佛說阿彌陀經》的力用,能有什麼力量,能有什...

念佛不得力的標準是什麼

問: 念佛大部分時間還是不得力,因為工作原因,平時...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如何獲取使用財富

財富是什麼?我們如何獲取?如何使用? 一般講到財富...

瞭然法師《地藏菩薩本願功德頌》

稽首地藏王 功德妙難量 慈心深逾海 願力廣無疆 昔為光...

附體的仙是造什麼業才得這種果報的

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淨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淨土宗,修淨土宗跟念佛,沒有直...

靜心的修習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靜心地面對世界,面對自己,心就...

布施獲福無量

目犍連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長者,他的金銀財寶、僕...

閑置的佛經該如何處理

問: 請來的經書該如何擺放?暫時不用的話又該怎麼處理...

一切時一切處,洪名聖號不離心口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

阿賴耶識的種子有六義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大...

沒有永遠的親人,也沒有永遠的仇人

《梁皇寶懺》中說:仇人皆從親人而來。這確實是很有智...

學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我國有五大宗教,總的說都是勸人為善,大家都做好事。...

聖嚴法師《不捨眾生》

一般人誤解佛教,甚至佛教徒們也誤解佛法,認為佛教是...

知道生命從哪裡來,才有辦法改變它

在禪師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公案: 六祖大師有一天去參加...

一念淫念的果報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應化的時候,龍王中有一位...

如是奉事者,未來常在諸天受勝妙樂

【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嘆。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

人生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人生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也是...

【佛教詞典】涅槃縛

樂著涅槃不想利益眾生,這是小乘人的境界。...

【佛教詞典】虛空化

(術語)佛化也。清異錄上曰:玄奘論道釋云:道有為宗...

【視頻】良因法師《拜佛時觀想》

良因法師《拜佛時觀想》

【視頻】老和尚化緣護持流浪狗

老和尚化緣護持流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