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安法師:知道自己的念頭-念佛

大安法師  2011/08/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東林寺我們常常會有百萬佛號閉關出來談體會,這一兩年我只要在寺院,我都參加談體會的這樣的一個交流。在談體會的時候,真的是:參加這種修行活動的人,他就直接體會到這種名號功德給他的一種自性的作用太大了,直接跟彌陀名號,跟彌陀光明,跟彌陀的所有的德能來照面來互動,馬上我們眾生所有的煩惱習氣、我們的業障就會清清楚楚地現前。一方面有佛的果地上慈悲的加持力,另一方面我們因地的所有的病灶哇,病毒哇,業障啊,都現前。一個是藥,一個是病,馬上這個藥倒下去就產生作用。這很神奇呀,比如說,我們平時散念念念佛,我們都不知道心裡是什麼念頭,直接地,它有個什麼?我們一念佛,特別清淨念佛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心裡在打什麼念頭。

知道自己打什麼念頭這很重要啊。我們原來學哲學,講哲學的主體性——認識自我、實現自我,實際上我們搞來搞去都是名相概念,自我是什麼都搞不清楚,因為我們從來沒有一念迴光返照:我們有沒有個自我,自我是什麼構成的?最終這個自我歸結要在念頭上,你的念頭你都不知道,你怎麼去談自我呢?那麼我們佛法修行呢,修道就是修心,心就是念頭。我們首先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首先要知道我的念頭是什麼:你連念頭都不知道,你認識不了自我;你連念頭都不知道,就不知道自己多麼罪惡;你連念頭都不知道打什麼妄想,你想要去修行,想要對治,就好像派兵要剿土匪,你連土匪藏在什麼地方你都不知道,你怎麼去剿土匪?所以先知道自己的念頭是很重要的。

好,這個念佛,特別是閉關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頭。而且不僅知道當下的念頭哇,我們就是從生到死的所有的做的壞事啊,都現前了,都照面了。原來我們做的一個壞事,或者無論是意識、不意識的,他都有一個想法把它隱藏起來的這種本能,所謂的隱私嘛,但是你在念佛當中都藏不起來,你最見不得人的事情都現前了,照得清清楚楚。你才知道我們今生乃至多生多劫我們是什麼情況啊,這是在直面自己啊,你不能逃避的:這是你做的所有的行為,這是我們打的所有的念頭,都在阿賴耶識裡面儲存了檔案哪,這個檔案是永不消失的,這個檔案儲存在那裡面一定會結果的。所以我們今生的際遇、我們的命運,包括我們身體健康,都是阿賴耶識的念頭決定的。

那麼念佛直接就面對這個生命生存的念頭來照面,它當然就有消業障的巨大的功德啊——消業障啊。我們常常聽那些念佛的人說,哎呀,他看到滿房間都是蛇:他只能自己看到蛇,別人看不到。他害怕自己被咬,他就想出關。我們接下來都會鼓勵他:「你這是業障現前,你趕緊念佛,你出關幹嗎?出關了你還是迴避不了這個所有的毒蛇,這個毒蛇就是你心裡阿賴耶識的業力種子的現前嘛,你得要趕緊念佛。」他就慚愧心念佛,至心念佛,兩天以後沒有了——全房間的蛇都沒有了。或者他在關房裡面念佛,忽然全身地燥熱,他身上出來一種非常難聞的味道,他也受不了。這時候他就反省,那種味道都好像是魚的味道,他真的想起來了,他原來十幾歲的時候曾經用那個毒藥毒了很多池塘的魚——毒死了,這個業障它也翻起來了,他至心念啊念,味道消失了。所以這個講消業障,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講:這個通途法門每個法門都有消業障的功能,或者有的法門、有的懺悔的方法可以消淫慾的罪業,有的可以消嗔恨的這個業力,有的可以消這個殺生的罪業,有的消這個嫉妒的罪業,但是對於誹謗大般若的罪業,這些方法都懺悔不了;唯有念佛三昧不僅能夠消前面所有的罪業,而且能夠消這個誹謗般若經典的罪業。所以念佛消業障的這種功德很大,我們是在這個念佛的體會當中,非常明顯地體會出來。所以念佛三昧稱為一切三昧當中之王,叫寶王三昧。

念佛就能夠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念佛就能像後面說的「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念佛就具有著佛的這種氣氛、這種信息、這種法身的功德、這種般若智慧光:念佛就跟阿彌陀佛產生非常親密的關聯。所以是這樣一個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單刀直入:用我們懇切的能念的心,我們能念的心也是一真法界,也是實相,所念的佛號也是實相,也是一真法界。所以常常我們總是會比喻,這個念佛法門這種三昧就像以空印空、似水投水,是同時的,是能交融在一起的,是母光和子光光明能夠融匯的。所以它直接地就在那種佛性的最核心的部分——無量光、無量契入嘛,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就是實相,就是佛性,寂照不二,寂照一如,就在這裡來把我們的佛性、因心——果覺因心把它交融在一起,這樣就能有效地契入到三昧。三昧這個正受、正定——正憶念一種境界,剛才講一心不亂,這個《阿彌陀經》講,若一日到若七日念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從天台的教理來分,有事一心不亂,有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要斷見、思惑,斷見、思惑得事一心不亂,就能得到定。進一步地侵斷塵沙惑——塵沙惑就是非常細微的,就是進入變易生死的這個過程,塵沙,「塵」就是微塵數,「沙」就是恆河沙,有這麼多的那種惑。進一步侵斷,侵斷能夠破一品無明才得到理一心不亂。這個理一心不亂呢,就能得慧——般若智慧。那麼無論事一心還是理一心不亂,這實際上對我們現在五濁惡世的凡夫是很困難的,我們大多數眾生都是帶業往生到凡聖同居土的這種情況。得事一心不亂就往生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得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大部分都是凡夫——不僅我們這些凡夫眾生,智者大師和蕅益大師所示現的這種品位,也是生在凡聖同居土。

好,從中我們看到這個大勢至菩薩他講的「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大勢至菩薩是多麼恭敬慎重地接納,而且當下信受,依教奉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一心不亂」應該怎麼解釋

那麼這裡我們來看看一心不亂這四個字,這個眾多的解釋...

極樂世界之美

在這個世界上 ,恐怕沒有一個人不願享受幸福安樂,也...

【推薦】這是佛祖給我們的考驗

末學以前在醫院,看了一位十七歲的男孩子,他是埔裡高...

善用這個念頭,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樣叫「念佛」。念頭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問: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彌陀佛能帶他往生西方嗎...

心為萬法之根源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關於心地法門。一個老嫗住在深...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無論做消災延壽還是薦亡的佛事,印祖別具慧眼,提倡:...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蹟

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韓國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在凡夫層面上,有病還是要到醫院看

問: 有重病不吃藥,不看醫生,僅專注在阿彌陀佛佛號就...

開店遇到敲詐該怎麼辦

問: 弟子是淘寶開小店的,時常遇到碰瓷的、敲詐的買...

大安法師:只拜西方三聖就行嗎

問: 我的佛堂供有西方三聖外,還有藥師佛和地藏菩薩...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慾所牽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這個田地、資身用具上去預作策劃...

為什麼佛教常用蓮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圖書館,都是以蓮花為主題裝潢的,對佛...

【推薦】求地藏菩薩都能滿你的願

在《地藏經》第十二品《見聞利益品》,說讀經的時候、...

身口意不離佛法,這才是真信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選擇信佛?很多人是一種盲從...

做事要選好目標

一天,弟子們和禪師一起在田裡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總...

做個好人收益大、成本低

面對紛繁複雜的工作生活,人們常常產生做人難的感覺,...

【推薦】臨命終時一句佛號提起來,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而整個本...

解脫色身的愛縛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為愛心所縛,常以蘇油摩身,用湯...

極樂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種功德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療治也。何以故?...

不是撐著不死,而是好好活著

大熱天,禪院裡的花被曬萎了。「天哪,快澆點水吧!」...

把慈善做成好看的事

如果你在菜市場,看到一個老人為了幾根菜討價還價,你...

輪迴中誰能與其出苦者

菩薩地上有變易之苦,羅漢果中有分段之苦,一切諸天有...

【佛教詞典】大佑

(1334~1407)明代天台宗僧。姑蘇吳縣(江蘇)人。字...

【佛教詞典】頓斷

(術語)許多煩惱一時斷滅也。...

【視頻】妙蓮老和尚《覺智心靈》有聲書

妙蓮老和尚《覺智心靈》有聲書

【視頻】妙境法師《你不是佛》

妙境法師《你不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