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看看一天當中的念頭,就知道將往哪裡去了

淨界法師  2025/01/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看看一天當中的念頭,就知道將往哪裡去了

我們要永遠知道,我們的生命是由我們的思想變現出來的!前生變現今生,是這個道理;今生創造來生,也是這個道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一次的投胎,我們生命不斷地在歷史重演。假設我們不做出一些改變,我們就活在《楞嚴經》說的輪迴性,你前生是什麼思想,你今生還是什麼思想,然後又去創造一個生命體,生命體又產生一個等流的思想,我們就在那個地方轉,我們就永遠轉不出來。

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了佛法,直到有一天你真正地覺悟,直到有一天你告訴你自己--我一定要改變!你的生命才能夠從過去裡面跳脫出來,這個就是我們說的諸法因緣生。

什麼是諸法因緣生?六祖大師有一句話講得好:一切法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你念頭一動,你看看你日常生活當中從白天到晚上,你經常起什麼樣的念頭,一天的念頭大概就是你一生的寫照。你平常待人處世、順境逆境,你習慣性用什麼思想來面對你的外在的環境,你大概就知道你來生會去哪裡,除非你做出改變,否則你的生命已經產生一種強大的等流性。尤其是你到了五十歲以後,如果你還不改變,你的生命就會定型,你來生的雛形在你內心的世界大概已經規劃出來了。

當然,我們講過,諸法因緣生是站在一切法畢竟空的角度。既然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所有善惡念頭都是透過外在環境的熏習捏造出來的假象,所以我們是可以改變的。所以,在你死亡到來之前,你都還有權利、你都還有機會,對你來生的生命做調整,在你死亡到來之前。

但是等到你投胎以後,你又開始要認命了,你必須為你前生所打的妄想,去走你下一個來生的一次生命。所以我們今生打的妄想,來生來酬報。前生打什麼妄想,今生來受這個果報;今生打什麼妄想,來生得果報。

佛法的因果思想是隔代受報。佛法的因果思想不是今生做今生受報,是叫做異熟果。所以我們過去打什麼妄想,現在已經不重要,重點是我們來生想要去哪裡,你必須先有目標,然後用這個目標來調整你的心態,讓你的心態跟你的目標是相應的,這個很重要。我們不能只是做善業,因為善業不是生命的主要引導者,而是培養一個美好的思想。比方說,我們看到事情產生一種佈施的思想,比方說我們產生持戒的思想,比方說我們產生忍辱的思想,別人對我們傷害的時候,我寧可不逞一時之勇,我寧可選擇忍辱,選擇一種美好的思想。

這個地方,當然淨土宗你要對名號功德、對淨土莊嚴也應該有一些正確的思想。所以說,你來生你將往哪裡而去,其實你不用去問別人,你看看你一天當中的念頭,你大概就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比丘命終之後趣向何處

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佛陀告訴比丘...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醫

良醫之門病者多。世間人有了病,都要到醫生那裡去,你...

【推薦】會傷害我們的是對事情的想法

那天,天降大雨,他依約搭公車去赴會,車上乘客擁擠,...

【推薦】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麼

問: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運那他改的是什麼? 淨界法師...

今欲脫離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說三界唯心,一切唯識。 以真心隨緣,而成妄識,妄識...

兩隻流浪狗的遭遇

一隻流浪狗因為偷吃了一戶人家廚房裡的食物,所以被這...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有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

痛苦是把雙刃劍

眾生的疾病都是來自於長久的、外在的和內在的不和諧。...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橘子皮的17種神奇用途

導語: 橘子好吃且營養豐富這你肯定知道,但是橘子皮...

敬老院牆上的一段話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

淨界法師:如何為往生做準備

首先,學人歡迎大家來到佛學院參訪。我們早上參加海公...

把了生脫死當作頭等大事

有兩種世間法,有兩種出世間法。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

頓超三界樂悠悠

寒山頂上月輪孤,照見晴空一物無, 可貴天然無價寶,埋...

念阿彌陀佛求生到極樂世界的法門,真的是太簡便了

煩惱濁有五種: 第一種是貪。有了貪心,這也想要,那也...

愚婦詐死

從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這位青年對妻...

跑因果道場搞附體,還不讓去寺院

問: 佛弟子跑因果道場,什麼附體,不讓去寺院,不讓供...

妒火殺死親生子

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間有名的江南八大劍俠之一。 有一...

吃飯寧早不晚是持護法

出家時節,知何不須?然於一食,日別常法。但用步晷一...

為何有時會有輕生的念頭

問: 我是一名大學生,9歲就皈依佛門,現在念英語本科...

善待我們的父母

世人疼愛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無論是孩子吃的...

在家學佛逆緣多,該如何對待和處理

問: 在家學佛逆緣多,怎麼對待和處理才如理如法?如...

道源法師:在家菩薩戒本釋義

在家菩薩戒本釋義緣起 南投縣埔裡鎮之佛光寺,為滿該...

淨土法門為什麼要修五念法門

問: 修淨土法門為什麼要修五念法門?五念法門的內容是...

淨土行人必須徹底斬斷此等念頭

以此不可思議殊勝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況享福之...

【佛教詞典】三種無明蘊能生三世自體

【三種無明蘊能生三世自體】 p0224 瑜伽十四卷三頁云:...

【佛教詞典】信施

即信者向三寶佈施財物,或指所施之財物。如長阿含經卷...

【視頻】孝是養德第一步

孝是養德第一步

【視頻】淨界法師《如何提起正念念佛》

淨界法師《如何提起正念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