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禮佛拜佛時應該如何觀想

2024/10/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禮佛拜佛時應該如何觀想

禮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修行功夫。我們在禮敬諸佛菩薩時,除了身、口、意三業虔誠恭敬之外,還可以按照文殊菩薩所說的禮佛觀想偈來作觀想:

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 諸佛如來影現中

我身影現如來前 頭面接足歸命禮

第一句是要觀想:能禮之人與所禮之佛其體性本自空寂,也就是「無相禮」。徹底了知因緣性空,本自不生,不生而生,由因緣所生。

第二句是要觀想其體雖空,其用不無,自然感應道交難思難議了,即是「起用禮」。以我弟子至誠懇切的心,來感動佛陀的心,求佛力的加被,感應我的心成為佛的心。這種彼此道交、心靈感通的境界,真是難可思議的。

能力所禮是俗諦,性空寂是真諦,能禮所禮是有,性空寂是空,感應道交難思議則是空有不二,是中道第一義諦。

第三句及第四句是要觀想,我此禮佛道場,如帝釋天的寶珠網一樣,有重重無盡的諸佛如來影現其中。

帝釋天宮有一莊嚴羅網懸飾空中,是用一千個寶珠穿成的,粒粒寶珠,皆有光明,互照互攝。一個寶珠裡面有九百九十九個寶珠的影子,個個寶珠,悉皆如是,這是第一重境界。一個寶珠帶著所照攝的九百九十九個珠影,又照入個個寶珠之中,個個寶珠,悉皆如是,這是第二重境界。如是互相攝入,第三重,第四重,乃至重重無盡。

帝珠是譬喻無盡的世界、無盡的諸佛的。虛空之中有無量數的世界(世界亦名為剎),即有無量數的佛,這是第一重境界。每一個世界有無量數的微塵,粒粒微塵之中復有世界,亦復有佛,這是第二重境界。塵中有剎,剎中復有塵,塵中更有剎,如是剎塵塵剎,重重無盡,所有之佛亦復重重無盡。我們拜佛的時候,要如是觀想,即是「總攝禮」及「無盡禮」。

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所禮敬的諸佛菩薩的不同,而作相應的調整,如:釋迦如來影現中、彌陀如來影現中、藥師如來影現中,乃至於觀音菩薩影現中、地藏菩薩影現中等,觀想諸佛菩薩影現在我們這個如帝網珠般的道場之前。

禮佛觀想偈的最後兩句即是「恭敬禮」了,我的身也現在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之前,我的心與諸佛菩薩的心相應,並行頭面接足禮,以至誠心皈依佛陀,感謝佛陀。

能夠如此觀想,以至誠恭敬之心禮佛,禮一佛即是禮無量諸佛,如是用功,並將念佛名號與禮敬諸佛融而為一,自然利益無窮。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為何要強調專修

建立信心之後,再看第二種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

聖嚴法師《做自己的主人翁》

兒童、青少年是我們社會、國家的未來主人翁。這是一句...

跟佛菩薩討價還價

一個居士說:師父,我發願誦1000部《地藏經》,迴向給...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無有自由之奴僕; 不成夫妻...

聖嚴法師《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

自我成長的最終目的,在於自我消融,如此才能達到智能...

逆境才是考驗你的時候

一點事情不如你的意,馬上那個無明就來了,這也是業啊...

妄想不管煩惱不停,你修行什麼呢

學佛的主要任務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你仔細觀察一下,晝...

拿這16種人當鏡子照一照自己

⑴ 能吃虧的人是有福的人 ⑵ 能施捨的人是富貴的人 ⑶...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是什麼意思

整部《楞嚴經》的修學重點,就在破妄顯真。那麼在整個...

用功的入門方法

辦道的先決條件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

培養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為一名兒科中醫師,每天接診眾多患兒,其中發病根源...

釣魚,殘忍的雅致

佛子們,盡量勸別人不要釣魚。曾幾何時,釣魚,一直被...

葡萄對人體的九大好處

葡萄,存在地球上幾千年的生物,我想大家都吃過,可是...

【推薦】大虧變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會,婚姻的變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為自己...

勸人念佛,是第一了不起的功德

一心念阿彌陀佛,修學念佛三昧,是改正惡習,修學善法...

誠哉在我,不關業障事

參禪人,第一要守清規,方能參禪。 清規者,公正清嚴為...

把觀音菩薩看作彌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經根據

問: 法師講過,把觀世音菩薩看作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不...

愛喝酒的年輕人

有一位年輕人很愛喝酒,經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後...

善待動物

曾經,有個獵手,逐鹿過寺前,問馬祖老和尚:師傅,看...

末法眾生的障深慧淺

障就是障礙我們修行的東西。這個障有外面的障礙,有裡...

如何在生氣時還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 佛教經常教導人們要慈悲,面對煩惱時要自我...

佛教的生命觀

人世間最寶貴的就是生命,佛教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生起厭離心,淨業才容易成功

信、願、行是修行淨土三資糧,其中願即厭離娑婆、欣求...

【推薦】魚的真相:不是用來吃的

與我們所認為的恰恰相反,魚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保...

【佛教詞典】五會念佛

(儀式)唐法照法師所創。以無量壽經上有清風時發,出...

【佛教詞典】三種教相

(一)又作教相三意。乃法華經與法華以前諸經在教相上之...

【視頻】惟賢長老《儒學禪學對企業發展的促進》

惟賢長老《儒學禪學對企業發展的促進》

【視頻】《妙法蓮華經》聆志居士念誦

《妙法蓮華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