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所有一切法還是回歸到這一念心

淨界法師  2024/03/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所有一切法還是回歸到這一念心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意根是什麼功德呢?默容。因為內心是不能講話的,它能夠默默地去容納一切善惡的諸法。比方說,我們看到一個人或一個事,我們嘴巴並沒有說話,但是心中對這一切法卻能夠產生了了的分明,這個就是一種「默容」,它能夠默默地去容納、去了知一切善惡諸法。

那麼它了知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法呢?這當中包括了「十方」(這個是講空間)、「三世」(這個講過去、現在、未來,講時間),「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它能夠了知世間的這些雜染諸法,也能夠了解世間的清淨諸法。這個是約法來說。前面是約空間、約時間,這個約法。「唯聖與凡」,這個約人。我們也可以去了解聖人種種的功德相,也可以了解到凡夫種種的果報之法。總而言之,整個十法界的染淨諸法、依正二報,都能夠包容在一念心中,而窮盡一切的諸法,沒有欠缺。所以我們意根是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其實,這個地方的意根主要還是講第六意識。我們撇開本經的內涵不談,佛陀在幾乎所有的大乘經典讚歎的就是第六意根,就是這個第六意識。你看印光大師說是「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所有一切法是從它發動出來,所有一切法還是回歸到這一念心。

天台宗在修止觀的時候,它的所觀境,它的空假中三觀,其實主要是觀現前一念心性,就是這個第六意識。它的理由是什麼呢?它認為觀第六意識有很多好處,因為它能夠通前通後、通上通下。我們解釋一下。

天台宗認為法有上下的差別。你看佛法界很殊勝,佛的功德法界很高;六凡法界是很廣大,你看各有各的因緣,有些人造什麼業,到什麼果報去了。佛法界很高,眾生法界很廣,那你怎麼辦呢?

天台宗說,在佛法界跟眾生法界當中,有一個貫穿佛法界跟眾生法界的,就是心法,因為它通於佛,通於法,通於眾生。你一念迷它就是眾生法界,你一念的悟就是佛法界。所以在空間上你觀一念心,你就知道你是跟什麼法界相應,通上通下。

通左通右是講時間。你看我們生命有過去、現在、未來,那你怎麼知道前生的你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前生的你就是保存在你一念心中,我們講所有走過的路都留下痕跡。我們這一念心是怎麼來的?從唯識的角度就是熏習、累積,就是過去、過去、過去……有很多很多的過去就累積成現在。諸法因緣生,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過去經歷了很多事情,造了很多事情,全部累積起來,就是你這一念心。

你說:「誒,我為什麼看到佛就想拜?」事出必有因,你以前有拜過。所以,內心的功能都是由你過去的造作累積下來的。所以你要了解你過去,欲知前世因,你觀察你這一念心,哦,我前生哪一方面的業造的特別多,你大概清楚了。所以,了解前生,你看你的心,因為你這一念心經歷過前生,它去過前生嘛。我們從前生跑到今生的時候,色身是死掉了,但是心識是通過來的,心識是沒有所謂死亡,它能夠超越死亡。所以天台宗說,你觀這一念心可以知道你的過去,你看你的想法你也可以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你也可以知道你的未來。所以它通左通右。

觀這一念心,可以知道過去、現在、未來,可以知道佛法界,可以知道眾生法界,所以天台宗安立了現前一念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在一念心中。它說,這麼多法,你一輩子學不完。佛法界太高,眾生法界太廣;過去不可知,未來還沒有出現,但是你掌握你這一念心,全部都知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黑豆白豆

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為了順應眾生根機而施教...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文言句義之能述乎。然...

不要在外在環境下太多時間,因為你改變不了

我們在看人生的時候,本經是把它分成外在的環境跟內心...

聖嚴法師《海面無風不起浪-心與事合一》

當我們用心用到心與事合而為一時,已經是心外無事,事...

平自己心裡的這塊地

這位持地菩薩,就是在《楞嚴經》所說的持地菩薩。這位...

智諭法師:清淨心

今天和大家講清淨心。清淨心對修道人很重要。經上說:...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在中國的禪宗有好多例子,像丹霞燒佛。丹霞祖師到五台...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修行人四種障道緣

1、任務觀 念佛誦經只為完成功課而用心。不知如何親身...

家裡供奉的佛像一定要開光嗎

很多人問我,家中供奉的佛像是否一定要舉行開光儀式,...

報恩不在於物質,而在於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難報經》,縷述了父母猶其是母...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禪師有一天跟蘇東坡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少婦走...

梁武帝所禮敬的肉身菩薩

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

素食打造不長癌的鹼性體質

善養生者和,無寢食,後醫藥。清黃凱鈞《友漁齋醫話一...

文珠法師《修福修慧修淨土》

一、修福 (一)福的意義與類別 何謂福?福是指人間富...

見佛生歡喜得生天

過去南印度有一個習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須早起,將...

拜佛時除了念佛外,可以觀想阿彌陀佛光明嗎

問: 拜佛的時候,除了聽自己念佛的的聲音之外,可不可...

要贏得信任,誠實是關鍵

曹彬是北宋的開國功臣,他曾為周世宗的親吏,負責掌管...

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

印光大師的受戒師父印海律師

光緒八年(1882)農曆十月,陝西興安府(今安康市)雙...

怎樣對待現代人的離婚問題

問: 現代人的婚姻很脆弱,離婚率很高,對小孩的負面影...

在恭敬中求,從生活裡修

天龍寺的夢窗國師擔任七朝的帝師,久受朝廷恩典,更受...

在家居士簡易又有效的煙供儀軌

煙供,此修法主要利益鬼神,把很多殊勝的加持物和食品...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

【佛教詞典】慢

梵語 māna,巴利語同。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宗...

【佛教詞典】翅由邏

梵語 keyūra。又作枳由攞、吉由羅。意譯作瓔珞。以珠...

【視頻】護生卡通:屠夫的懺悔

護生卡通:屠夫的懺悔

【視頻】界詮法師《佛講空是為了破除執著》

界詮法師《佛講空是為了破除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