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天台宗的基本架構

淨旻法師  2023/11/17  大字體  護眼色

天台宗的基本架構

天台宗創立於陳、隋之交,興盛於唐、宋之際,是漢傳佛教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佛教宗派,掀開了中國佛教的新紀元。本宗與後起的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淨土宗、禪宗、律宗、密宗等併稱中國佛教「大乘八宗」,又與法相、華嚴合稱「教下三家」。

一、宗名

天台宗亦稱「天台家」、「天台教」、「天台教觀」、「天台宗教」等,在日本又稱「天台法華宗」、「法華宗」。簡稱「台宗」、「台教」。近世以來,學術界又將以天台宗為研究對像的專門學問稱之為「天台學」、「天台教學」或「天台佛學」。

「天台宗」一名的使用雛形,最早可以上溯至隋末唐初灌頂大師述、明曠錄的《天台八教大意》卷尾所云:「謹案天台一宗,略論旨趣。究其始末,餘文廣尋。」但一般認為正式使用這一名稱的,是台宗九祖、中唐湛然大師在其《法華經大意》所云:「將釋此一部妙典二十八品多有諸家,今暫歸天台宗」。

本宗的得名由來有二說:一、以人得名。元代蒙潤《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一載:「天台,山名也。……此山即(智者)大師棲身入寂之所。蓋以西方風俗,稱名為尊,此土避名為敬,故以此處顯其人也。復以人命宗,則天台為宗矣。」即謂因本宗實際創始人智者大師常居浙江天台山,世稱「天台大師」,故而「以人命宗」。二、以山得名。日本鎌倉時代凝然《八宗綱要》卷下載:「問:何故名天台宗?答:從山為名,此宗從彼山而起故也。」

根據漢語工具書《辭源》,「台」和「臺」本是兩個獨立並行的漢字。「天台宗」的「台」讀作「tāi」(胎),與「臺」(tái)是音義有別、不容混淆的。在傳統佛典的書面行文中,便能清楚地鑒別這一點。因此,在應用繁體漢字時,不可將「天台山」、「天台宗」誤作「天臺山」、「天臺宗」。

二、宗史

天台宗從法統源流的角度,建立了始從印度迦葉(初祖),中經龍樹(十三祖),終至師子比丘(二十三祖)的「金口相承」譜系;從思想傳承的角度,釐定了上起印度龍樹(高祖),下啟北齊慧文(二祖)、南嶽慧思(三祖)、天台智者(四祖)的「今師相承」譜系。

南宋志磐大師在《佛祖統紀》卷六對天台宗在中國的早期師資傳承作了如下概括:「北齊尊者,宿稟自然,不俟親承,冥悟龍樹即空、即假、即中之旨,立為心觀,以授南嶽;南嶽修之以淨六根,復以授諸智者;智者用之以悟《法華》,乃復開拓鴻業,以名一家。」

古印度著名聖哲龍樹菩薩(約3世紀),向有「千部論師」之譽,其代表作有《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等。中國北齊時代「獨步河淮」的高僧慧文大師(約6 世紀)因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之文和《中論》(卷四)「三是偈」,朗然冥悟「一心三觀」之理,從而奠定了台宗思想基石和遙尊龍樹的宗譜體系。三祖慧思大師(515~577)得二祖慧文觀心之法,定慧雙修,頓悟法華三昧,闡發「諸法實相」之說,於河南大蘇山授法智者,遂有「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的美談。

四祖智者大師(538~598)從學慧思門下8年,因持誦《法華經》而「照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深蒙印可。先後弘法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瓦官寺、光宅寺、天台山修禪寺、當陽(在今湖北)玉泉寺等處,居天台山凡十餘年,受陳、隋二朝禮敬,為「佛法雄傑,時匠所宗」。以「五重玄義」 解《法華》經題,以「四意消文」釋《法華》經文,以「五略十廣」述圓頓止觀,弟子灌頂記錄整理為《法華經玄義》、《法華經文句》、《摩訶止觀》各10卷,號稱「天台三大部」,並以「靈山親承,大蘇妙悟,三昧所修,縱辯而說」的卓越修證贏得了「東土小釋迦」的美譽,從而使中國佛教天台宗得以正式建立。

五祖章安灌頂大師(561~632)結集了智者一生的絕大部分著作,獨得智祖心傳,是台宗史上無可替代的功臣。此後,六祖智威、七祖慧威、八祖玄朗三代相承,僅能默傳止觀,承前啟後而已。直至九祖荊溪湛然大師(711~782)出,方在華嚴、法相、南宗禪等異軍突起的教界,盛弘台教於東南,著天台三大部註疏90卷,及《金剛錍》、《止觀義例》等名篇,高揚智者之學,評議諸家之失,迎來了中國台宗史上的第一次中興。

湛然傳弟子道邃、行滿和大學士梁肅。時日本請益僧最澄(767~822)渡海入唐,於天台山求法於道邃、行滿二師,並於台州(在今浙江)龍興寺從順曉大師學密。次年歸國,於京都比叡山建延曆寺,創立日本天台宗,並奠定了「止觀業」(天台)與「遮那業」(真言)兼學並融的「台密」法門。

天台宗歷經唐末「安史之亂」和「會昌法難」的摧殘,大量教典湮滅佚傳,台宗的義學研究隨之失去活力。十五祖螺溪羲寂大師(919~988)不忍教門衰微,通過德韶國師促成敬信三寶的吳越王錢俶遣使往高麗、日本訪求天台教典,遂有高麗僧人諦觀於建隆二年(961)奉命護送教典入宋,終使台教遺籍重返故國。羲寂傳弟子義通,義通傳知禮、遵式二師,天台宗迎來了二次中興。

十七祖四明知禮大師(960~1028),居明州(今浙江寧波)延慶院,將智者傳世的天台五小部予以精心註釋,一生講學、修懺、著述不倦,宋真宗賜號法智大師。時因羲寂同門志因的弟子晤恩(912~986)著《金光明玄義發揮記》,否定《金光明玄義》廣本是智者的真作,在觀行上主張「真心觀」;知禮應同學之請著《金光明經釋難扶宗記》予以批駁,認為廣本不偽,主張「妄心觀」;從而引發了一場往返7年、歷時40載的「山家山外之諍」。知禮門下有弟子廣智尚賢、神照本如、南屏梵臻,史稱「四明三家」,弘傳知禮的「山家」學說,發揚光大,成為天台正統;其中尤以南屏系的車溪擇卿、湛堂性澄諸師最為傑出。而以晤恩、源清、慶昭、智圓等為代表的學說被斥為偏而不純,貶稱「山外」,其勢力終告衰竭。但此後台宗學人日趨偏重教理而忽視觀行,止觀之道漸廢。

11世紀末,高麗「佑世僧統」義天(1009~1101)入宋求法,禮十九祖慈辯從諫大師秉承台教於錢塘(今浙江杭州),歸國後創建高麗國清寺,弘傳天台教義,被尊為韓國台宗始祖。

元明以來,天台宗雖無唐宋兩朝的建樹與輝煌,諸如撰《天台傳佛心印記》的懷則、著《天台四教儀集註》的蒙潤等台宗義學高僧亦漸乏其人,但台宗寺剎已廣佈江南,並在佛教界全然確立了「凡講教義者,不離天台、賢首(華嚴)」的基本格局。明代末葉,二十九祖百松真覺大師(1537~1589)面對日見式微的台宗法運,與門人幽溪傳燈大師(1554~1628)起而振興,一時稱盛。靈峰澫益大師(1599~1655)繼二公芳蹤,以過人天資,「私淑台宗」,著述丰盈,力倡「教宗天台,行歸淨土」之旨,學者雲從,號為「靈峰派」。

四十三祖諦閑大師(1858~1932),住持寧波觀宗寺,創觀宗學舍,辦《弘法社刊》,講經育僧,澤被南北,時稱「教海老龍」,座下俊傑倍出,成為近現代台宗復興之祖,法脈綿延,影響深遠。

三、宗典

天台宗所主要依據的經論原典,唐代湛然大師曾在《止觀義例》卷上作過一段著名的提示:「一家教門遠稟佛經……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骨,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上述四部要典分別是:《妙法蓮華經》(7卷。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100卷。後秦·鳩摩羅什譯)、《大般涅槃經》(40卷。北涼·曇無讖譯)和《大品般若經》(27卷。後秦·鳩摩羅什譯)。

為天台宗所重視和頻繁援用的,尚有《金光明經》(4卷。北涼·曇無讖譯)、《維摩詰經》(3卷。後秦·鳩摩羅什譯)、《仁王般若經》(2卷。後秦·鳩摩羅什譯)、《華嚴經》(60卷。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菩薩瓔珞本業經》(2卷。後秦·竺佛念譯)、《無量義經》(1卷。北齊·曇摩伽陀耶舍譯)、《觀普賢菩薩行法經》(1卷。南朝宋·曇摩密多譯)、《思益梵天所問經》(4卷。後秦·鳩摩羅什譯)等漢譯佛典。雖然部帙眾多,但若論要中之要,《止觀義例》在闡述《摩訶止觀》時指出:「散引諸文,該乎一代;文體正意,唯歸二經:一依《法華》本跡顯實,二依《涅槃》扶律顯常,以此二經同醍醐故。」

天台宗的立宗之作,是智者大師的「天台三大部」:

一、《法華經玄義》10卷。權威註釋為湛然《法華經玄義釋籖》20卷。

二、《法華經文句》10卷。權威註釋為湛然《法華經文句記》30卷。

三、《摩訶止觀》10卷。權威註釋為湛然《摩訶止觀輔行傳弘訣》40卷。

在傳統意義上與「三大部」齊名的,是智者的「天台五小部」:

一、《觀音玄義》2卷。權威註釋為知禮《觀音玄義記》4卷。

二、《觀音義疏》2卷。權威註釋為知禮《觀音義疏記》4卷。

三、《金光明經玄義》2卷。權威註釋為知禮《金光明玄義拾遺記》6卷。

四、《金光明經文句》6卷。權威註釋為知禮《金光明經文句記》12卷。

五、《觀無量壽佛經疏》1卷。權威註釋為知禮《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6卷。

在台宗「依教起行」的要典中,除了闡述天台極致「圓頓止觀」的《摩訶止觀》,還有智者闡述「漸次止觀」的《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10卷和闡述「不定止觀」的《六妙法門》1卷。上述三書完備地表達了「天台三種止觀」的觀行法則,而智者《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童蒙止觀》)1卷則是公認的止觀基礎讀本。

此外,集中闡釋天台判教思想的是智者《四教義》12卷;高度概括天台教觀架構的是湛然《始終心要》1卷287字;詳盡記載台宗人文歷史的是志磬《佛祖統記》54卷;全面反映台宗儀規教制的是自慶《增修教苑清規》3卷。

北宋天聖二年(1024),通過杭州天竺寺慈雲遵式大師(964~1032)的奏請,仁宗皇帝御准35部、145卷「天台教文」入藏。遵式親撰《天台教部隨函目錄》1卷,為之分類編次,略述提要。這是歷史上天台宗典籍首次編入《大藏經》。

天台宗傳統的入門要籍約有3種:

一、《天台八教大意》1卷。隋·灌頂述。未見註釋。

二、《天台四教儀》1卷。宋·諦觀錄。權威註釋為元代蒙潤《天台四教儀集註》10卷。

三、《教觀綱宗》1卷。明·澫益述。權威註釋為民國靜修《教觀綱宗科釋》1冊。

四、宗義

天台的一宗大綱,可以總括為「教相門」和「觀心門」。前者是以「五時八教」、「三諦圓融」、「一念三千」為核心的理論體系,後者是以「四種三昧」、「五科方便」、「十乘觀法」為主導的實踐體系。表現在「天台三大部」,則《法華玄義》與《法華文句》側重於「教門」,《摩訶止觀》側重於「觀門」。

天台宗歷來以「解行並進,教觀雙美」著稱,故明代澫益大師在《教觀綱宗》開篇強調:「佛祖之道,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指出理論(教)與實踐(觀)是諸佛曆祖自行化他的要道,只有教理與觀行的高度統一,修證才能步入正軌,教法也才能得以弘傳,否則「有教無觀」是空洞無益的,而「有觀無教」則是非常危險的。

天台宗的教相門,首先體現在創造性地完成了「五時八教」的判教主張。宋代諦觀大師在《天台四教儀》中讚美說:「天台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罄無不盡。」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到了南北朝時期,譯經、講經、注經之風極一時之盛,對整體佛法的分析與認識亦見仁見智,爭鳴不一。智者大師對此前最有代表性的「南三北七」十家判教說進行縱橫辯難,依據《華嚴經·性起品》的「三照」、《涅槃經·梵行品》的「五味」、《法華經·信解品》的「父子五喻」,對整體佛教從形式到內容給予全面的歸納與詮釋,將釋迦世尊一生說法劃分為五個時期,通稱「五時」:

一、華嚴時,二、阿含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

在「五時」中,認定第五「法華涅槃時」為佛說法的最高最圓之時。在一般情況下,依循上述五時次第說法的,稱為「別五時」;而在特殊情況下,佛陀不受時段次序制約,隨機說法的,稱為「通五時」。

認為佛陀五時說法的教化形式和法義內容各有四種,即從應機施教的形式而言,可以歸納為「化儀四教」;從應機說法的內容而言,可以歸納為「化法四教」,合稱「八教」:

化儀四教:一、頓教,二、漸教,三、秘密教,四、不定教。

化法四教:一、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

上述頓、漸、秘密、不定「四教」只能對應五時中的前四時,而法華涅槃時超然於「化儀」之外,故稱「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藏、通、別、圓「四教」全面涵蓋、對應五時,立論精密而靈活,比之「化儀四教」更為廣泛地應用於天台教觀的各個領域。

此外,智者還在《法華玄義》卷一提出過「三種教相」(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導始終不始終相;三、師弟遠近不遠近相)的判教觀,從根機、佛意、本跡三個角度論證了《法華》「唯一佛乘」的超拔地位。

天台宗所要認知和悟入的最高真理,是佛在《法華經》中所開演的「諸法實相」義。這既是天台宗的終極目標,也被認為是全體佛法的根本歸趣。圍繞著這一宗旨,發展、構建了「三諦圓融」的真理論和「一念三千」的實相論兩重基本命題。

「三諦圓融」是智者以慧文大師所悟的「一心三觀」為基礎,說明「空、假、中」是對任何同一事物的三個方面的認識:凡事物皆由因緣聚合而生,沒有永恆、固定的實體,稱為「空」;事物變異無常的客觀存在,稱為「假」;空與假只是事物的共相與別相,是一體的兩面,是統一的,稱為「中」。由於空、假、中所表達的狀態是一切事物天然具有的真實本性,故稱「三諦」;由於三者間不可分離,沒有前後,互容互具,名異體同,故稱「圓融」。

以認識主體的「一心」和認識對像的「三諦」為基點,以發起「一心三觀」、照見「一心三諦」、成就「一心三智」而構成的「三諦圓融」思想,代表了認識的極致和天台圓教的根本精神。

「一念三千」是智者教觀思想的最高成就,被湛然大師稱為「終窮究竟極說」。它建立於《法華經》「十如是」、《華嚴經》「十法界」、《大智度論》「三種世間」所組配起來的「三千諸法」的基礎上,說明主觀微細的「一念」,足以圓融客觀廣大的「三千」。同時,由於「一念」具足了無限大的「三千」,所以「三千」當下即是「一念」的本身,「一念」也就自然從「能觀」的主體,轉換為「所觀」的客體對境,即圓頓止觀中的「不可思議境」。「一念三千」體現了「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摩訶止觀》卷五上)的相即相融思想,最終將「一念心」與「三千諸法」歸結、統一於「實相」之理。

「三千諸法」是法界聖凡、宇宙萬有的總稱,無論諸佛、眾生,現前一念心中已本來具足萬有,圓滿無缺,名為「理具三千」或「性具三千」;由於一念之心三千具足,故能隨緣生起萬象,名為「事造三千」。「理具、事造」兩重三千互為依存,同歸一念,反映了事物存在、發生的內在原理,是天台「一念三千」思想的又一精彩之處。

天台宗從「諸法實相」的「諸法」(現象)與「實相」(本質)既相互依存、又對立統一的「當體相即」立場出發,提出了「性具實相」說的觀點,認為一切事物的本有體性天然地具足了實相,由於「實相」與「諸法」是同一性的,所以「性具實相」亦可稱之為「性具諸法」。

將「性具實相」的觀點應用到佛性領域,就出現了著名的「性具善惡」說,也就是智者在《觀音玄義》卷上說的:「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認為站在「性具」的角度,眾生與諸佛平等不二,凡聖的差異只在於修為的善惡不同。湛然大師進一步發揮智者「色心不二」之義,兼采《大乘起信論》的真如緣起思想,極具震憾地提出了「無情有性」的主張,使得台宗佛性論大放異彩。

天台宗建立「教、觀」二門,強調「雙美」、「並進」,但歸結處是「以觀為本」。教的存在,完全是為指導觀行和證成觀行服務的。宋代靈芝元照大師在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所作的序文中說:「台教宗部雖繁,要歸不出止觀。舍止觀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議天台教。故入道者不可不學,學者不可不修」。知禮大師在《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說的更為直截:「蓋一家教行皆以觀心為要,皆自觀心而發。」因而,上述「三諦圓融」、「一念三千」的理論始終貫穿於「觀心門」的表裡,融合為「止觀雙修」的方法論,使台宗從抽像的「實相」思辨出發,最終又回歸到真切的「實相」境界之中;故二者既有理論教相的屬性,又有止觀行法的特徵。

天台宗的「觀心門」將大乘佛教修行實踐的類形歸納為「四種三昧」:

一、常坐三昧,二、常行三昧,三、半行半坐三昧,四、非行非坐三昧。

從中含括了坐禪、繞行、念佛、奉師、受戒、說經、旋咒、思維、燒香、請聖、供養、禮拜、懺悔、誦經等各種修持形式,而最終統一於「止觀」。

為一般台宗學人所遵行的,是「半行半坐三昧」,具體分為「方等三昧」和「法華三昧」兩種,往往通過修習《方等三昧行法》和《法華三昧懺儀》加以實踐。「四種三昧」的最高形式是「非行非坐三昧」,智者《請觀音懺法》即為此而設,但一般是指學人通過在日常生活中不拘時間、地點、形式的念念「歷緣對境」反觀心源,最終契入實相,故亦稱「隨自意三昧」、「覺意三昧」。

貫穿「四種三昧」的預修階段,是「五科方便」;正修階段,是「十乘觀法」。故湛然大師在《止觀大意》卷首「略述教觀門戶大概」中明示:「今家教門……消釋諸經,皆以五重玄解、十義融通;觀法,乃用五科方便、十乘軌行。」

「五科方便」是正修止觀者所必須的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共計5類25項,依次關聯遞進,通稱「二十五方便」,別稱「遠方便」:

一、具五緣,二、呵五欲,三、棄五蓋,四、調五事,五、行五法。

「十乘觀法」是台宗「圓頓止觀」的「正修」主體,由第一項「正觀」和其餘九項「助觀」構成:

一、觀不可思議境,二、發真正菩提心,三、善巧安心,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道品調適,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

修「十乘觀法」的客觀對境,理論上共有十種,通稱「正觀十境」,相對於二十五方便而別稱「近方便」:

一、陰界入境,二、煩惱境,三、病患境,四、業相境,五、魔事境,六、禪定境,七、諸見境,八、增上慢境,九、二乘境,十、菩薩境。

其核心觀境是與凡夫息息相關的「陰界入境」,尤其是觀「五陰」中的「識心」。其餘九境,皆隨修行者根機不同、所呈現的境界不同,以定觀與不觀。

眾生現前的「一念」之心,圓滿具足宇宙萬有的「三千諸法」,故此神奇的一念稱為「不可思議境」;能觀此微細一念具足無限廣大「三千」而又當體具足空、假、中三諦,明悟「色從心造,全體是心」之理,即名「觀不可思議境」。上根行人仗此妙觀,即破無明,是「十乘觀法」的主體所在。中根行人則需續修第二乘「發真正菩提心」或累繼修至第七乘「對治助開」才能得益。下根行人,直需修完十乘,方得利益。

雖然凡夫與諸佛在本性上一體不二,但現實中凡夫依教起行終至成佛,仍然需要一個漫長的修證過程,天台宗把這一過程劃分為六個階段,稱之為「六即佛」:

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證即,六、究竟即。

上述「六即」圓滿含攝了從五品弟子位、六根清淨位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由凡至聖的一切階位。以「六而常即」,說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以免學人自卑不前;以「即而常六」,告誡「理可頓悟,事須漸修」,以免學人輕狂自大,從而糾正偏頗,行於中道,開顯本具的三德秘藏,成就自他的究竟解脫。

在二千年波瀾壯闊的中國佛教發展進程中,厚積於河南(大蘇山)、顯揚於江蘇(金陵)、勃發於湖北(當陽)、大成於浙江的天台宗,以其綿延的歷史,豐厚的文獻,縝密的判教,圓妙的哲理,完備的觀行,深遠的影響,以及台宗師資「解行並進」的向道風範和「崇文重教」的弘化個性,成為最足以代表中華佛教圓熟境界的一座巔峰,千載而下,彌仰彌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要用哪種思考模式來離開娑婆世界呢

在《法華經》的思想,天台教觀有三種方法離開三界,會...

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這個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諸位!你想想看...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學名字也。知一切法,從因緣...

天台八教丨頓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儀兩大類的教化方式。藏、通...

天台八教丨五時八教的名稱由來

說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名詞應該就是五時八教,...

天台宗傳法儀軌

一、迎師 傳法時至,鳴鐘三下。諸師及觀禮隨喜者齊集法...

略說天台宗的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師總結的十種觀行法門,總結非...

天台智者大師略傳

第一章:大師家系 止觀明靜,前所未聞。故智者大師把它...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如何對惡人和討厭的人生起慈悲心

問: 如何對惡人或者自己討厭的人生起慈悲心?對於冥...

明一法師:枯燥乏味好用功

世間的人都怕做枯燥乏味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這是非常...

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

近來差不多在全國各地,圍繞著關於淨土宗的異方便帶業...

達摩大師皮囊歌

這皮囊,多窒礙,與我靈台為患害。隨行逐步作機謀,左...

淨土法門的本質特點——感應道交

在慧遠大師身上,無論是他的知見,還是他的修行實踐,...

喜貪美色美味,當修如是觀法

如經中說,修定的人要離欲及惡法。離欲即指離開五欲。...

已伸不收

隱峰和尚是馬祖禪師的弟子。有一天,隱峰和尚推車從一...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開

大家學佛,不可以將生活跟修行分兩部分,其實不是的。...

一切皆舍,了脫生死

現在佛教在世界上,大體都在弘法、宣傳,雖然很普遍,...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間,有個著名的道教學者陳希夷,就是傳說...

如何面對兩性關係

(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摘錄自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俗話...

以善來對治糾正不善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麼是善與不善,什麼是好的心與不好...

生命危脆不能長久

昔日佛在毗耶離城甘梨園時,比丘們觀察到此地平正莊嚴...

聖嚴法師《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心經》教人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當你...

一切依正莊嚴都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

圓瑛法師:答何明亮居士問六則

問一:念佛為何限定七日? 答:剋期取證故。放下萬緣...

【佛教詞典】色愛住地惑

(術語)五住地惑之一,色界一切之思惑也,舉愛之一種...

【佛教詞典】睹貨羅

(地名)Tukhāra,國名。西域記一曰:出鐵門至睹貨羅...

【視頻】大安法師《無量壽經》三偈懸談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三偈懸談

【視頻】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