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吾和身的關係

大安法師  2013/01/06  大字體  護眼色

【普勸修持一。或人問孔子曰:人有遷家而忘其妻者。有諸?孔子曰:又有甚焉。桀紂則忘其身。若以道眼觀之,今人皆忘其身矣。何則,自早晨開目離寢,至夜間就寢閉目,無非塵勞。未嘗暫省吾身,是皆忘其身也。且人之於身,以日言之,莫大於飢渴,必為食飲之備。以歲言之,莫大於寒暑,必為裘葛之備。以終身言之,莫大於死生,而不為淨土之備。何哉?且若人有百斤之金,猝有大難,不能負挈以行,必捨之而去。若抱金而與之俱死,世必謂之大愚。是皆知此身重於百斤之金也。】

——《龍舒淨土文》

有人曾經問孔子:有人搬家,他把自己家裡的傢具什麼的都搬了,卻把他的妻子落下了,有沒有這回事?有沒有這樣的人?在一個家庭中,妻子是主婦,離開主婦還成什麼家啊?搬家,把重要的妻子忘了,有沒有這樣的事?孔子說:「又有甚焉。」這句話很有意思:有啊,有搬家把妻子落下來的。還有比這忘得更厲害的呢,不僅把自己的妻子忘了,連自己的身體都忘了,都落下來了。那這是誰呢?講了兩個人:夏桀、商紂。這兩個人,一個是商朝的最後一個天子,一個是夏朝的最後一個天子。他們暴虐不仁,最後被推翻了,自己也死無葬身之地。他可不是連自己的身體也忘了嗎?

如果我們再用慧眼來觀察我們周邊的人,很多人都是把身體忘了——忘其身。怎麼叫忘其身呢?我們每個人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從早上睜開眼睛離開床,到夜間拖著疲憊的腳步又到床上閉目睡覺,你這一整天干了些什麼呀?賺錢、求名,無非追求五欲六塵,沒有一刻的時間來反省一下吾身。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們有過幾個省啊?「吾身」是什麼意思?吾是主人公,身是客人。我們要了解我們有吾、有身,身是客體,吾才是主體。主人是無量劫都存在的,是無生無死的。客人是可以改形換面的,是可以來來去去的。我們思惟過沒有,譬如我們到遠方去,我們會坐種種交通工具,或者坐船,或者坐馬車。那麼乘船馬車的是「吾」,而舟車馬是「身」,他們倆是能坐和所坐的關係。像一個演員,演員作戲,他會扮演種種角色,扮演帝王、扮演官吏、乃至扮演乞丐,這些角色是他的身,能扮這些角色的是吾。那麼我們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這是什麼?這是身。之所以能視聽,見聞覺知的是吾。所以這個身有生死,有衰老,到了衰老了眼睛就會昏暗,耳朵就會聾。但是所有能見的見性、能聽的聞性,它不會昏,不會聾。如果我們把眼睛能看、耳朵能聽認為是主人公,這就叫認賊為子了。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要認清楚吾和身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吾,不要被這個身所控制。所以儒家和佛家都講,你首先要從其大體,要認知我們的吾,我們的本心,我們的自性,這個身體是為我所用的東西。如果一個不明白道的人就是個小人,他就從其小體,一生都為這個身體去奔波、去照料。這就是吾、主人公被身所用。主人公昏迷了,賊在家裡當家作主了。我們反省過這樣的關係沒有?吾和身的關係。如果沒有反省過,我們受無明慾望的牽使,就一定是被身所用,被慾望所控制,這就是「皆忘其身」。殉欲忘身啊!所以這些都要冷靜地反省。

吾與身的關係,從每一天來看,莫大於飢餓和乾渴,所以常常要找飲食來作準備。以一年來看,莫大於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暑熱,所以必然要為夏天準備薄的衣服,為冬天準備厚的御寒的衣服。那麼以人的一生來看,莫大於死生。我們為生死做了什麼準備?為生死做準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對吾——我們不生不滅的自性負責,才是最好的準備。為什麼要做這種準備?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活當中最重要的。因為雖然其它有些東西也重要,但有一個輕重緩急。比如人的身體相對外面的財物而言,如果一個人有一百斤的黃金,但一旦碰到水災、火災、避難等大難臨頭的事的時候,他為了逃命,一定會把這一百斤黃金捨掉,保命要緊。如果他捨不得這黃金,抱著金子跟它一起死亡了,那別人都會說這是個愚癡的人。因為你死了黃金再多也沒有用,所以保命要緊啊!從這裡也就知道身體是重於一百斤黃金的價值的。進一步,吾與身來比也有這樣的一個關係在裡面,吾重於身何止千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其實回頭並不難

大和尚與小和尚結伴下山去鎮上購買寺院一週必需的糧食...

下半場的人生需要做一些減法

天有黑白,月有圓缺,就人的健康和體力精力而言,人生...

【推薦】看破我們迷戀的色相

總說色相 色相萬千,如夢幻泡影,總叫人神魂顛倒,癡迷...

看破五濁惡世,生髮厭離心

進一步談五濁惡世這種是為甚難。而且,特別談到五種決...

這些病都來自於身見

[壞諸欲塹],這也是一個比喻。塹就是護城河啊,它很...

要經過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錯覺

每次坐計程車,司機就問:師父,你看起來沒有幾歲,為...

老實念佛,漸離生死

怎麼漸離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現量觀察這個世間的無常...

把厭離心徹底地提出來

原來我在佛學院講淨土課的時候,比較年輕的學生說,哎...

一切的權勢、財富、享樂都是無常

佛要教化的眾生是什麼呢?是剛強眾生。我們這些眾生都...

欲生淨土不得怕死

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

大安法師:人從哪裡來

《起世因本經》中說,地球上的人是從光音天下來的。光...

莫被邪見和狂慧所誤

有一種人,雖然他有一點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

運動員學佛吃素體力跟不上怎麼辦

問: 請問法師,運動員學佛吃素體力跟不上怎麼辦? 大...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 1、不嗔。如果想要長得...

星雲大師《禪師與禪詩》

訓導主任、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很榮幸被邀請到...

如何對待我們身邊的惡人

世間上有很多我們認為的惡人,但是所有的惡人裡面他都...

文珠法師《湛江市佛學演講》

因果與輪迴 各位:今天是湛江市佛教協會,在宗教局各...

觀心的五法

世間上,多數人喜歡看外面,不喜歡看裡面,經常都在心...

叢林四十八單執事

叢林中除設方丈和尚作為僧團的首領之外,還設有四大班...

一個惡念使親人生不如死

有一次,末學到某醫院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間,附近病...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說阿彌陀經》 為...

低碳生活小貼士

1.使用傳統的真空瓶膽的保溫瓶,不用電熱飲水機;用節...

【佛教詞典】明太祖

明代開國之君。濠州(安徽鳳陽)人,姓朱,名元璋,字...

【佛教詞典】二木

二樹之意。法華經文句卷七上所喻別教與通教菩薩,即:...

【視頻】《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道證法師念誦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道證法師念誦

【視頻】佛教卡通:周利槃特

佛教卡通:周利槃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