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精神生活的富足來自獨處

一行禪師  2013/10/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精神生活的富足來自獨處

假如我們生活在無明中,假如我們沉迷於過去或未來,假如我們被貪、嗔、癡所左右,我們就不可能真正地過好我們生命的每一分鐘。我們將無法同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交流,我們同其他人的關係會變得越來越膚淺和貧乏。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空虛、疲勞和無聊,感覺不到真正自我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我們試圖跟其他人接觸,我們的努力也會徒然。我們愈努力,我們愈失落。當這種情況發生了,我們應當停止試圖跟我們的身外之物進行交流,而應當反求諸己,與自己進行交流,過著「獨處」的生活。我們應當關上通向社會之門,回到我們自身,練習在覺照中呼吸,深入觀察我們身內身外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接受我們觀察到的一切現象,向它們問好,向它們微笑。我們最好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專心致志地行禪或坐禪、洗衣服、拖地板、沏茶、清洗澡堂等等。假如我們這樣去做,我們將會恢復我們豐富的精神生活。

佛陀是人,他過著覺悟的生活,時刻安住在當下,輕鬆自在,安穩不動。他的內心永遠是充實的自在、快樂、富有智慧和慈悲。無論是坐在靈鷲山的危岩上,還是在迦蘭陀竹林的綠蔭中,或者是在祗樹給孤獨園他的茅草柵中,佛陀總是佛陀,安詳,自足,默然少語。每個人都會明白,他的存在給僧團帶來了巨大的和諧。

他是僧團的棟樑。對於比丘、比丘尼們來說,只要知道佛陀就在附近,這對僧團來說就已經是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佛陀的很多弟子,其中包括數百名長老,誰要是看到了他們,都會在內心生起相類似的信任。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曾經告訴佛陀,諸比丘、比丘尼在佛陀的指導下修行,這種沉著、安詳、快樂的生活方式,大大地增強了他對佛陀的信仰。

假如我們安住於正念,我們就不再貧窮。因為修習安住當下使我們充滿了喜悅、安詳、智慧和慈悲。甚至,當我們遇到了精神貧困者,我們還能夠深入地觀察他,併發現他們的內心隱秘,從而以一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他們。當我們看一部糟糕的電影或小說時,假如我們自己的心靈很貧乏,覺照力很弱,那麼這部電影和小說可能會擾亂我們的身心,使我們變得愈加貧乏。

相反,假如我們的覺照力很強,我們將會發現隱藏在這部電影或小說中深層次的東西。我們或許能夠看透這部電影的導演或這部小說的作者的內心世界。用文學批評家或電影批評家的眼光,我們就能夠看出很多人看不到的東西,即便是一部糟糕的電影或書,都可以教會我們這一點。因此我們並不因為讀那種糟糕小說或看那種糟糕電影而變得精神枯竭。只要我們對當下每一個細節保持完整的覺照,我們就能從中獲益。這就是勝妙獨處的方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離開現前一念心性,沒有一法是真實的

真正的修行,其實修行,實際上講,修,就是要把我們的...

慧律法師《心的真相》

修行,並不只是讓環境更加舒適而已,一般人常會要求生...

用佛號來熏習我們這顆心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就把前面...

外界的打擾來自我們的內心

有個小和尚學會了入定,可是每當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

只要心不隨著動,煩惱就會過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累積的。像大家現在...

了解自己,看清內心的相貌

在《楞嚴經》裡面,修假觀,第一個,先了解自己,你這...

把心放開,不比較不計較

一年輕女孩前來哭訴說:種種事情都不如意,感情、金錢...

把心從外塵境界上收回來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練習養成隨時攝心的習慣,我們常...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花林窟,與大比丘眾千...

觀世音菩薩的形象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翻譯於東晉,公元四世紀初,是鳩...

不肯念佛者,皆是福薄之人

昔時有人問蓮池大師:一個人不信淨土,不願修念佛法門...

果中皇后:草莓的超強功效

草莓又叫紅莓、楊莓、地莓等,是薔薇科草莓屬植物的泛...

內心的充實才是真正的富有

總結我的前半段人生,從大學畢業開始,我的前半段人生...

觀音菩薩隨類現身滿彼所願

眾生之心,與佛無二。雖迷真逐妄,背覺合塵,起貪瞋癡...

如何找到出世與入世的平衡點

問: 末學如何來找到解行並重,世界法物質的累加與出...

善男子善女人的含義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

慧律法師《降低慾望和標準》

人為什麼會痛苦?為什麼會煩惱?我們認為金錢可以代表地...

夫妻間和諧解決之道

有位少婦由於不被丈夫寵愛,心中鬱鬱寡歡,成為一種心...

不讀誦經典就一門深入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問: 末法時代眾生,以障深慧淺為主要特徵,不知一門...

往生的最低標準--第18願

經文往生正因當中,這個「十念必生」是為中下根機而發...

聖嚴法師:收心的練習

佛法教導我們抗拒誘惑、破除對七情六慾的執著,多利用...

人生百病的百藥對治法

《大藏治病藥》是唐代高僧釋靈澈所著,選取了一百種人...

生命的真相是什麼

生命的真相是什麼?生命不過是靈魂隨業流轉而不斷生生...

因果同時,念佛當下成佛

我們一般講因果,都是講異熟的因果,但下一段就講到因...

仿葷素食不是肉,為什麼也要少吃

作為肉類的替代品,仿葷實物似乎是素食餐廳的必備。仿...

【佛教詞典】重擔

(術語)眾生以煩惱為重擔,菩薩以眾生為重擔。無量壽...

【佛教詞典】有因論

(術語)立有實因而生實果是一種之邪見,謂之有因論。...

【視頻】《華嚴經淨行品》佛光山唱誦

《華嚴經淨行品》佛光山唱誦

【視頻】【文化大觀園】普陀山南海觀音

【文化大觀園】普陀山南海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