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明證法師:初學者如何修行

明證法師  2011/02/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初學者首在建立對佛法的信心:

佛法中有十一個善法,是心所法之一。晉《華嚴經》曰:「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菩薩本業經》曰:「若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唯識論六曰:「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大智度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中略)復以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

菩薩修學佛法共有五十二個次第,前十個都是建立信心的,叫「十信位」,信位滿足,方能進入初住位。所以修習對於三寶的信心,是修學一切佛法的基礎,這個基礎不牢靠,以後的修學會受影響,甚至會出問題。

此十位應修十種心,此十種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稱十信心。略稱十心:

一、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

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三、精進心,聞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

四、定心,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之憶想、分別。

五、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

六、戒心,受持菩薩清淨律儀,身口意淨,不犯諸過,有犯即悔除。

七、迴向心,所修善根,迴向菩提,不願諸有;迴施眾生,不專為己;回求實際,不著名相。

八、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

九、捨心,不惜身財,所得能捨。

十、願心,隨時修習種種淨願。

二、初學者重在將佛法融於生活:

1、要盡早受三歸、五戒,學習關於五戒十善的經典;懺悔今生違反五戒之過錯;盡量護生、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2、看佛和十大弟子的傳記,歷代高僧傳等,主動接受佛菩薩氣氛的影響。

3、開始念佛,求佛力加持,既消業障,又能淨心、護戒;早晚從10分、20分起步專念,平時任何時候都力爭能念,或出聲、或不出聲。

4、積極參加正法道場的法會、活動及種種學習,熏習佛法情操。

5、盡量學習早晚課,誦經、持咒、打坐、參禪等,爭取早日入門。

三、初學者當如何設立自己的功課:

人的愛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萬別,所立功課不應強求一致。佛法的修持,不外乎戒定慧三學;戒定慧修持次第,不外乎聞思修:聞而後能思,思而後能修。不論任何法門,最終在於得智慧,聞得聞慧,思得思慧,修得修慧。

說千道萬,總要先有個入處,若要有入處,首需擇法,選定一個本修法門。可從修戒入,可從修定入,也可從修慧入。一旦選定,不要輕易改換,務必認真堅持半年一年再做調整。

從戒入者,受戒後嚴持五戒不犯,並時時檢查此生所造諸惡業,勤加懺悔;

從定入者,或念佛、或持咒、或誦經,隨自己喜歡,唯擇一種,時時提斯;

從慧入者,選擇部分經論,或粗讀、或細讀,或聽音頻,或看光盤、視頻。

也可有兼入者,或戒定、或定慧、或戒慧,或戒定慧齊修,合理分配時間。

此以持名念阿彌陀佛結合戒定慧而齊修者為例,設立基本功課:

1、早晨一醒,便提起佛號,心中默念;穿衣、洗漱盡量不忘。

2、不論有無佛堂、佛龕,家裡或外面,找一安靜處,集中注意力念佛20分鐘左右。

先合掌念「彌陀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然後就專注念佛,或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或四字「阿彌陀佛」,或大聲、或小聲、或不出聲心裡念都行,要在心聽:或口念心聽,或心念心聽,須知必須聽才能攝心不亂。合掌不合掌均可。

念完要合掌迴向:或「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或「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或加自己的特殊迴向,如「迴向媽媽疾病早愈,皈依三寶,修學正法」,或「迴向自己精進修行,早日得遇真善知識,不走彎路」等。

3、隨後準備吃早點或上班去,開始兼念:一邊吃早點、坐車、做事等,一邊盡力保持心念心聽,佛號丟了就趕快抓回來,丟了就趕快抓回來。工作或休息之餘,抓住三分五分的時間,就專注念三分五分。或邊做事邊回想自己違反五戒之事,想起來就記下來。

4、下班回來,待事做完,在佛前(如有一本書,打開有佛像即可)懺悔,日日如此。有機會放生,或多或少,隨緣而放。每日盡力做善事,或大或小,做完記下來;若不小心或被迫做了不好的事,也記下來,看看是否好事越來越多,不好的事越來越少。

5、或誦阿彌陀經,或誦無量壽經,或誦其他淨土經典,或聽看光盤、音頻視頻講經,大約一個小時。

6、做家務等,繼續同時念佛。或寫修行日記,記載一天修行內容。

7、臨睡前,再如早晨一樣專念20分鐘。然後邊洗浴邊心中念佛,直至躺下來繼續心念到睡著。若睡覺中途醒來,專注心念,很快就會繼續入睡。

四、最簡單的功課:

1、早晚洗漱後,面向西方,三聞訊後念十口氣阿彌陀佛,自然呼吸,一口氣不拘念多少聲,盡量專注不走思。此法重在堅持,不可一日中斷。若能實行,不論從何日開始,直至臨終,必定往生。此是念佛。

2、早晨誦《心經》三遍,晚上誦《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日日堅持,不要中斷,迴向願生極樂世界,臨終必生。此是念法。

3、早晨誦《普賢菩薩行願品》或《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晚上誦《阿彌陀經》、往生咒,日日堅持,不要中斷,迴向願生極樂世界,臨終必生。此也是念法。

4、誦經、念佛、持咒等只是隨意,未必日日堅持,然虔誠護持正法道場,或護講正法之法師,盡心盡力,以此迴向願生極樂世界,臨終必生。此是念僧。

5、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慈心不殺,救濟貧病;唯行世善,盡心盡力,要在懂得以此迴向願生極樂世界,臨終必生。此是念施。

6、奉行五戒,嚴持不犯,有機會就受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精進念佛,以此迴向願生極樂世界,臨終必生。此是念施。

7、奉行十善,犯即懺悔,或修禪定,然不求生天,以此迴向願生極樂世界,臨終必生。此是念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我們大家都在學佛,究竟學佛為什麼?不少人對這問題認...

星雲大師《改變心態》

有一個年輕人,剛結婚時,逢人便說,有了家庭生活多麼...

聖嚴法師: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堂

這是常常被人問起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家學佛需要設置佛...

有十種行持,可遠離魔業的障礙和困擾

《八十華嚴》中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捨離魔業。也就是...

宗舜法師:念經的簡單儀軌

誦完《涅槃經》後,我寫了點東西,談了一下誦經的心得...

修學佛法必具的三項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暫,知道國土危脆,卻不知道...

聖嚴法師《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我說我回到美國,回到台灣,卻不知道向何處是回?又向...

慧律法師:學佛要發三種心

第一要有長遠心: 以前,師父在念逢甲大學的時候,有...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你不想對立,那就用「自他交換」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從因緣上觀察,我們跟...

人生必看的「四個地方」

一是去醫院看看,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看看哪些受病痛折...

四種果蔬改善女性貧血

女性比較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女性每個月生理...

誦持楞嚴咒就是賺黃金

楞嚴咒是所有咒的咒王,作為咒中之王的楞嚴咒,修學誦...

邪見的過失是很可怕的

我們都知道在貪瞋癡當中,癡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癡心造...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們知道,因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

阿彌陀佛涅槃後將去哪裡

問: 未來際觀音菩薩接阿彌陀佛的班,阿彌陀佛將去哪...

念佛有何竅門

弟子:閉關時,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說...

念佛怎樣對治昏沉散亂

大家來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亂。《佛說阿彌陀經》上說,...

唯識中「思量能變」的含義

第一能變叫異熟能變。好,再來,二變呢?二變,把筆拿...

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

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前面是講因地的隨順,...

【推薦】把快樂的果報迴向淨土

我們講到實相的義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

印光大師《識別正邪》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類,況彼魔...

每天進步一點點

香港海洋公園裡有一條大鯨魚,雖然重達8600公斤,卻不...

聽佛的話,能做到的盡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時候領上比丘們去乞食,乞食不能超過七家。有...

施食有很多好處,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謂未成佛道,先結善緣,不但要與人道...

【佛教詞典】宿命通

能知過去世生命,和做過什麼事情的神通,為六神通之一...

【佛教詞典】雁

(動物)梵語亙娑。譯曰雁(亙娑Ha?sa,鵝也。通名亦用...

【視頻】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視頻】道證法師《歡喜菩薩真人真事》

道證法師《歡喜菩薩真人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