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慳者,耽著法財不能惠捨

容通法師  2020/03/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慳者,耽著法財不能惠捨

隨煩惱二十:言慳者,耽著法財,不能惠捨,秘悋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亦貪分也。

其中「耽著法財」就是捨不得把法和財富施捨給別人;「不能慧捨」就是不能恩慧地施捨給別人;「秘悋為性」就是貪著自己的錢財,捨不得讓別人知道,怕人家知道了說自己是守財奴、小氣又吝嗇,什麼東西都是自己存著好,而且是越多越好;「能障不慳」就是障礙不慳貪;「鄙蓄為業」就是卑鄙的收藏,而且收藏是為了自用。

其實,注意積蓄這本來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在別人需要的時候,或者在什麼緊急的時候,你把這些東西拿給大家用多好啊。我們有些老人家差不多上了六十幾歲、七十幾歲都是這樣的,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時代會有這樣的生活習慣,別說捨不得給別人,自己都捨不得用,說卑鄙的收藏肯定是有一點過了,注意簡朴是好的事情,該用的也要用,要看用到什麼地方,這個慳破不了,對應的貪也就破不了。比如你存在存摺上的錢,數字從50萬、60萬……100萬,越存越多,很高興,其實還不如佈施出去廣積福田和善緣,這才是最好的存款。

「法財」,一個是法,一個是財,財是物質方面的,法是佛法和世間法方面的。大家一定要知道要如法地求法,如法地求財。打個比方,有些人剛剛入寺院不懂得這些,覺得師父們都是很慈悲的,有求必應。但是,他自己不知道怎麼恭敬師父,那麼師父也就不太理他。一看這個人都不懂得恭敬三寶,弄不好還要訓斥一下:「像什麼樣子,想要就要的,起碼你要懷著恭敬的心啊,不然這些東西對你來說不是好事。」

這裡舉了個例子:那天來了兩個人,不通過客堂就直接進來求法,不讓他們進來他們又生氣地說法師吝嗇。這就是他們不懂規矩,太自我無知,對法的不尊重。求法代表自己的恭敬心,沒有恭敬心傳一百次法也是沒用的,你承受不住,也不能到你的心裡去,只是表面上一個法的名稱而已。

就像我們現在聽課,你不是認真地用恭敬心來聽,聽完之後又不好好地學習,這個法一閃就過去了。你能記住多少?在你心裡能有多少印象?對你心的改變又能產生多大的變化?大家問問自己。不要一說就是:我都學佛多少年了,怎麼還是沒有進步?碰到事情還是這樣子的。

那這裡面就有問題了,因為你恭敬心不夠,對法的希求心不夠,沒真正把求法當成重要的事情來做、來學。另外,求法也不是看你給的錢多少,如果是這樣,首富想求什麼法就可以得到什麼法了。法不可隨意傳的,如果你傳的法用到外道的地方去了,那就是害佛教,錢再多也不能傳,這些時候就並不是慳法。法要傳給恰當的人,不是這個根機的人是不能傳的,有了合適的人你又捨不得傳那才是慳法。

還有居士問我:像馬路上有一大堆的乞丐,寺院門口也有的,可能其中是有組織的丐幫,這些要不要捨呢?有些法師說:「要捨,這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當然你的善心是修了,從某方面來說也值得提倡。但是這些事情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的意思是持保留的有限的態度,適當地給一部分,不然有些事情也是不好的。

另外,我再舉一個小路尊者的例子:小路尊者的記憶力特別差,教他一個偈字背了前面忘記後面,這為什麼呢?這就是以前慳法,他以前學佛的時候捨不得把法給別人,別人想求法他不教給別人,那到時候就得這種果報。你要捨不得錢給別人,以後你就受貧窮的果報;你要捨不得法給別人,以後你學佛就特別的艱難。

所以,因果都是對應的循環,我們現在都要捨,捨就是得。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就是無私奉獻的人,奉獻以後不再計較任何得失,真是能做到這一種才是了不起。當然,這個小路尊者最後因為行持和意持的能力強也得到了阿羅漢道,雖然他多生多劫是慳法的這麼一個情況,但是因緣成熟遇到佛陀,出家後最終還能得度。

另外出家人的鈴杵,如果是修學佛法用的只有一副的可以不給,這個並不是捨不得,這個是修法要用的,比如說三衣,你只有一套的情況下,可以不給。祈求的人也要了解人家的情況,然後再求。很多人是這樣的,只顧自己的需求,他不看客觀的條件和別人的感受,不看別人是否有這個能力來給你提供這種服務。

所以,我們對於這些東西心裡要釋然和安心,有就有了沒有就沒有,當別人有而你恰好因為因緣的關係沒有的時候,就要想大家都有了,只有我一個人沒有挺好的。你把沒有的機會留給了自己,雖然不是主動的,但是你被動的也要歡喜地接受,那也是修行的功德。

「亦貪分也」,慳是屬於貪的一分,貪的裡面對於法財捨不得佈施就叫慳。它本身沒有體,是從根本煩惱「貪」一分生出來的,以貪為主體。貪是貪得無厭,再多的都想要,越多越好,慳是擁有又捨不得給別人,特別吝嗇和小氣。大家受了菩薩戒之後就知道佈施的重要性,當然我們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菩薩戒裡去做:日食三兩金,迎來送去。但是,你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鍛煉自己,破除慳貪之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容通法師文章列表

佈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種佈施的善因,才能夠得到富裕的福報。從因果規律來分...

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在禪宗裡有一則公案:當初,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國,...

佛說不清淨的佈施

佛告訴毗耶娑,有人雖做了好事,但挾帶了功利性的不清...

為解脫而行佈施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佈施,應當是為了得解...

一美元的智慧

你懂得禪的智慧,任何時候你都可以用,隨時隨地都可以...

處處想到眾生,結果自己最受用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我們現在修習一個善...

佈施培福,橫越生死苦海

過去,佛陀曾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有一天,一位...

得了什麼享用,先供養

我今天就講一個字橫,橫就是不順當,我們怎麼把橫順當...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每一種果報都經過三個階段的變現

我們強調業力,我們也講到果報,那麼當果報變現的時候...

弘一大師勸人聽鐘念佛文

近有人新發明聽鐘念佛之法,至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積大德

都說厚德才能載物,我們要怎麼才能積大德?我先講個故...

極樂世界的這個特色,是諸天做不到的

即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

平生無信願者,臨終難仗佛力往生

平生絕無信願者,臨終決定難仗佛力。既雲善惡俱時頓現...

印光大師:念觀音得益之法

●能發改過遷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誠懇切念觀世音,念...

這個功夫不要把它看簡單了

我們是一個普通的清眾,住在常住裡,沒有懺室、靜室,...

愚癡無知,實在苦惱

以前在印度有一間古寺,寺裡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鄰近...

修空觀對治時,一定要知道你是想空掉什麼

為什麼破妄永遠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說,諸位!理論上我...

改變心念,這樣命運才能改變

很多人經常在問一個問題,如何能富貴,回答一定是佈施...

淨土宗的四個特色

淨土宗又稱蓮宗,是中國傳統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來,...

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問: 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

文珠法師《人間佛教與現代青年》

佛教是屬於人間的,因為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降...

太多的外緣,會帶動無始劫來的攀緣心

息諸緣務,有四意: 一、息治生緣務。 不作有為事業。...

【推薦】六個方法可以懺除過去和現在所造的罪業

無始以來我們造了無數的業,逐一受報,什麼時候才能成...

趙州和尚的耳刮子

趙州禪師,與他的侍者文遠對話: 師因與文遠行次,乃...

【佛教詞典】修羅隱藕絲孔

阿修羅王與帝釋戰鬥,大敗而走,欲遁無所,以神通力潛...

【佛教詞典】沙彌尼

梵語 ?rāmanerikā,巴利語 sāmanerī。全稱室羅摩拏...

【視頻】大安法師《生命與慧命-維摩詰示疾病之啟悟》

大安法師《生命與慧命-維摩詰示疾病之啟悟》

【視頻】獅吼螺鳴--天台山螺溪傳教院

獅吼螺鳴--天台山螺溪傳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