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早晚課誦的功德利益

仁達法師  2015/11/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早晚課誦的功德利益

佛教傳入中國已經兩千多年,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門弟子們誦經打坐念佛起初並沒有固定的早晚課誦本。自晉朝至唐宋,雖有早晚課誦,但不統一,漢傳佛教各宗派各門派之間並不一致。到了明朝,蓮池、藕益大師為方便佛門弟子修行,開始製定早晚課誦。到了清朝初年經玉琳國師固定下來。早晚課誦的內容都經過歷代高僧大德認真推敲斟酌過,對於修行非常重要。

大凡修行遇到的障礙會來自幾個方面:第一是魔障,第二是無始劫以來的冤親債主,其中包括無始劫以來故殺誤殺的生靈,第三是無始劫以來的六親眷屬,父母師長,遠親近鄰。這些都會形成對修行的干擾。這些早晚課誦的內容便能解決這些問題。譬如《楞嚴咒》是破魔的,出自於《大佛頂首楞嚴經》,每日持誦能降伏魔軍,破除一切魔障。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簡稱《大悲咒》,出自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此咒系觀世音菩薩受之於千光王靜住如來佛,當時觀世音菩薩始住初地,一聞此咒,立超第八地,乃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願以千手千眼應皆具足」。《大悲咒》內除 「娑囉娑囉」一名系表五濁惡世外,其餘八十三句均代表觀世音菩薩顯示八十三種法相度化眾生。是觀世音菩薩以大悲心與大菩提心,為普度眾生成佛成聖的重要口訣。凡能真誠誦念者,必會產生感應,得到諸多法益,不但能治一切身病與心病,且能由此超脫生死輪迴。

持誦如意寶輪王陀羅尼能得到諸佛菩薩的佑護加持,此咒是觀世音菩薩所說,出自於《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心讀此咒,能得到佛的智慧、妙法,明白佛法的道理,把煩惱轉成菩提等種種利益。一心念咒,有求必應,臨終時能親見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率眾來迎,當即往生極樂世界。經云。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有大陀羅尼明咒。所謂無障礙觀自在。蓮華如意寶輪王。第一希有能於一切所求之事。隨心饒益皆得成就。

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發心希求此生現報者。當一心受持此咒。欲受持時。不問日月星辰吉凶並別修齋戒。亦不假洗浴及以淨衣。但止攝心口誦不懈。百千種事所願皆成。更無明咒能得與此如意咒王。勢力齊者。乃至日日誦一百八遍。即見觀自在等。

消災吉祥神咒,是釋迦牟尼佛在淨居天上說的,出自於《消災吉祥經》。多讀此咒可以消除災難,帶來吉祥。經中說「若誦此咒一百八遍,災難即除,吉祥隨至」。

按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此咒出於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一卷,不空譯。佛說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一卷,唐代失譯。二經同本異譯。此中說之。經曰:「念此陀羅尼一百八遍或一千遍。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依法修飾壇場。至心受持讀誦。一切災難皆悉消滅不能為害。……此陀羅尼。一切如來同共宣說。若有苾芻苾芻尼族姓男族姓女。受持讀誦此陀羅尼者。能成就八萬種吉祥事。能除滅八萬種不吉祥事。……

功德寶山神咒,源自《大集經》,持誦此咒有非常大的功德,能得到諸佛菩薩的加被。

准提神咒,出自《佛說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佛言:此咒能滅十惡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問在家出家、飲酒食肉、有妻子,不揀淨穢,但至心持誦,能使短命眾生增壽無量。迦摩羅疾尚得除差,何況餘病!若不消滅,無有是處。若誦滿四十九日,准提菩薩令二聖者常隨其人,所有善恶心之所念,皆於耳邊一一具報。若有無福、無相、求官不遂、貧苦所逼者,常誦此咒,能令現世得輪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稱遂(禪宗《傳燈錄》中引古人云: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是也)。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無不稱遂,似如意珠,一切隨心。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咒,出自《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誠心持誦此咒能使眾生消除短命夭折,增壽吉祥,速證菩提,早日成佛。

藥師灌頂真言,出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常常念誦此咒,可以健康長壽,消除疾病,去除痛苦,臨終時可以往生淨土琉璃世界,或者由八大菩薩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

如言:「曼殊師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常清淨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志心念誦,皆得如是,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此言於此真言若自誦,若教人誦,皆得消災獲福者也。

「藥師灌頂真言」治理眾生,使得消災免難、去病卻苦。修持讀頌能拔一切業障、護持身心安康、得無量福慧。

由於藥師如來的弘深誓願,無盡功德,一方面促使眾生早成佛道,另一方面也能滿足眾生現世的安樂和福報。清朝的玉琳國師一讀《藥師經》,便額手失聲,願人人入如來的願海。國師的《藥師經》題語說:「予見世人順境淪溺者不一,富貴可畏甚於貧賤。今此如來,使人所求如願,遂從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則欲於王臣長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攝,不乘如來願航,何從濟乎?」

又說:「若於現前富貴功名,未能志清,男女飲食之欲,未知深厭,則於往生法門,未易生信。即信矣,身修淨土,而心戀娑婆,果何益乎?則求其不離欲鉤,而成佛智,處於順境,不致淪胥者,固無如修持藥師願海者之殊勝難思也。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獨富貴功名,轉女成男,難危迪吉,如如意珠,隨願成就。即得於一切成就處,直至菩提,永不退轉,何幸如之!人間亦有揚州鶴,但泛如來功德船。」

觀音靈感真言,據傳為元代人所譯。誠心讀誦此咒,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佑護,驅妖闢邪,解除災難。

七佛滅罪真言,出自《大方等陀羅尼經》,世尊因文殊師利法王子的請求,而說過去七佛曾誦過的咒。一個人若造了四重五逆罪,不僅後世受極大苦報,現世也不得平安,為了消滅罪障,最宜持誦七佛滅罪真言。

往生淨土神咒,又稱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簡稱往生咒。此咒出自《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經》。持誦此咒,能消滅五逆十惡謗法等重罪,並常有阿彌陀佛,在其頭頂以護行人,現世享安樂,臨終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

大吉祥天女咒,出自於《金光明經》。這是善天女說的咒語。善天女也叫大吉祥天女。念誦此咒語,可以使修行者財富豐饒,使修行者道心不分散,早日修成金光明三昧,破「煩惱障」、「業障」和「報障」,速證菩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經文字數不多,僅僅二百六十個字,卻是佛教經典三藏十二部的總持,經常讀誦《心經》,能使行者去煩惱,開智慧。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出自於《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是指示佛門弟子修行要遵循的方法和道路。

三皈依對佛門弟子非常重要,提醒我們是三寶弟子,不可懈怠,不可遺忘。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領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韋陀讚,通過讚頌護法韋陀尊天菩薩的功德,以感得韋陀菩薩的佑護。

早課內容經過祖師大德們一兩百年探索推敲,成為佛門弟子的定課,每一個經咒都至關重要,修行者誦經持咒時都要洗面漱口,沐手焚香,聚精會神,虔誠持誦,久而久之,自然會與諸佛菩薩相應,得到諸佛菩薩的佑護與加被,消災免難,福慧增長,健康長壽,吉祥如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為什麼要讀誦楞嚴咒

一、楞嚴咒是正法的代表,它關係到法運,世界上多一人...

念佛功德有七種勝

《甘露疏》云: 一、詞少易行勝,唯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真能念佛,自得世間福報

【印光大師云: 須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

三業不清淨,念佛就沒有功德嗎

【原文】 則從此以後,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

受持讀誦《地藏經》的殊勝利益

地藏菩薩誓願宏深,悲心至切。曾無數次發願:地獄未空...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上通下願老法師在世的時候說,她接觸到的老百姓都會說...

佛號醫病續命 讓父親起死回生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電話,說父親的狀況...

【推薦】具足清淨律儀,有十種功德利益

戒為無上菩提本,世人應當持淨戒,若人堅持以淨戒,是...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布施後為什麼要加一個持戒呢

這個布施以後為什麼加一個持戒呢?因為布施會讓菩薩積...

佛門裡面為何有「三多」

明清以來,世間人對於佛教或佛法產生了種種的誤解,現...

【佛教圖片】三十三觀音寶像(尚文傑工筆畫)

三十三觀音寶像-尚文傑工筆畫高清大圖...

臨終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淨土宗臨終的人要達到正念,要有三種的力量出現,且缺...

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師在文鈔對「一心歸命,通身靠...

三種持戒之人

智者大師將持戒清淨的相貌分為三種: 第一種上品持戒...

持名念佛何以有如何殊勝的德用

持名念佛,就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在這四種念佛當中...

玉琳國師洞房之夜度化嬌妻

編者按:大覺普濟能仁通琇國師(16141675),明末清初著...

北宋高僧省常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念佛的人有一個期許,就是將來在...

夢參老和尚《淺談地藏菩薩的臨終修法》

出家行道 忙的是臨走時走得很清淨 在《地藏經》的教授...

生命不止,布施不斷

因果法則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無論是否學佛,每個人...

聖嚴法師《佛教與心靈環保》

《增一阿含經》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可...

死期不定,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

我對死亡一直沒有什麼感覺,總覺得死亡都是別人家的事...

虛雲老和尚的修行經驗與學經的主張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黑社會變蓮池海會--佛號功德觸動宿世善種子

這是發生在我當內科住院醫師時的一件事那個月輪到我照...

愛的分配法則

從前,戰亂頻仍,到處是難民。在長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佛教詞典】二難化

指欲天難化與色天難化。前者執著於上妙之五欲,故難教...

【佛教詞典】信己(三)

信即身成佛。...

【視頻】我問師父(弘恩法師答疑)

我問師父(弘恩法師答疑)

【視頻】顯明法師《金剛經精華文句導讀》

顯明法師《金剛經精華文句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