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簡單地說一說開悟與不開悟的問題。到禪堂裡打坐參禪,毫無疑問,都是發了願,要打破生命的疑團、明心見性,這個叫開悟。但是,如果在修行中老是把開悟——「什麼時候能開悟啊」這件事放在心上去嚮往、想像、推度,那永遠開不了悟,因為這種心已經成為我們開悟的障礙。
開悟不是從外面得到什麼,而是認識心性本具的法。這種突破不是看到一種景象、得到一種能力、體驗到一種感受,而是對我們本具的真如佛性的體認。
要體認這個東西,恰恰是要在無心中才可能發生。因此,正像一句俗話所說的,「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但參禪的無心,還有它特定的含義。
在那個時候,如果你心裡還有想悟、什麼時候開悟這些事,或者想像開了悟以後,哎喲那多神氣、多好,萬事大吉啊,乃至怕自己開不了悟怎麼辦等雜念妄想,都會障礙開悟,所以我們天天想像、嚮往開悟,一定開不了悟,這是肯定的。
祖師們有這樣的開示。大慧宗杲禪師說,如果你參禪,開頭你就要有個思想準備——今生今世,不管開不開悟,你要準備好了不開悟。這個話的意思實際上是要我們把對開悟這件事的執著死掉。死掉這個執著心,才能夠全副身心真正地用在功夫上,最終才會「無心插柳柳成蔭」。
我們在禪堂裡坐坐行行、行行坐坐,把心裡的功夫不斷地提起來。這是做什麼?就是在走向開悟啊!已經在這條路上了,你心裡再多一個念頭,不是多餘嗎?頭上安頭啊!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我們修行第一種會有的妄想。
第二種是有些修行人經常拿「開悟或者沒有開悟」去議論、猜測、揣度別人。這不僅是修道的障礙,而且也是我們作為佛教徒持戒的一個忌諱。
經常我們會聽到人議論,「那個師父了不起、已經開悟了」,或者「他還沒開悟」。議論這些的時候,你要反觀自問:你自己開悟了嗎?實際上開不開悟是每個人自己的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悟自肯。
如果別人開悟了,我們說別人等於是幫別人點鈔票,自無半分錢;等於是飢餓的人不吃食物,只在那裡想像,畫餅充飢。
所以這些議論,都是一種是非,而且容易打妄語,比如判斷的人口氣很大,儼然自己是過來人,這是一種變相的妄語。所以在這一點上,不要去對別人分別,不要亂去揣度別人。這也是一個打妄想的事兒。
你揣度別人、看別人,或者羨慕別人,就把自己的功夫丟了,已經離開道了。就像我們在路上開車,你朝一個目的地開,結果路邊有耍把戲的,你停下來看熱鬧,有好多風景你停下來看,那你反把自己的行程耽誤了。
第三個問題,就是我們對開悟還有一些誤解,以為禪宗的開悟就是萬事大吉,開了悟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也不需要再用功修行了。這也是誤區。
根據祖師的開示,有先悟後證,有先證後悟,有悟證同時。所謂的先悟後證,是先親見自己心性的本來面目,親見真如佛性,然後慢慢在生活中磨煉習氣,慢慢地修行、積累。
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煩惱、迷惑,就像一個容器上的塵垢一樣,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剎那之間就能清除的,它需要長時間地刮垢磨光。
打個比方,一個房間裡放著很多東西,亂七八糟的,這個房間的燈是黑的,開悟相當於把燈打開了,看到了房間有多大、裡面有什麼東西,但是那些東西還亂七八糟的,很髒,還要花時間擺正、打掃。這個叫悟後起修。
所以開悟以後正要修行、正好修行,開悟以後才是真修,在開悟以前是積累資糧,在黑暗中摸索。你不要以為:哦,開悟以後就萬事大吉了!
有的人可能會問,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是說見性就成佛了嗎?關於這一點,祖師開示過。
長沙景岑禪師是趙州和尚的師兄弟,他說這個見性成佛還只是因地的佛,佛果位上的功德還不具足,還要通過修行讓它顯現,所以悟後要修。當然也有悟證同時的,一悟即至佛地,因圓果滿,這樣的人一定也是過去累劫積累資糧才可能。
所以古人說,悟了的人,「悟了還同未悟時,不是舊時行履處」。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看開了悟的人跟沒開悟以前是一樣的,但他已經不是過去的行履處。
這裡的行履處就是指心行,他的心路已經變了,起心動念已經跟以前完全不同了。這個起心動念,從外面是看不出來的。從外面看,悟了的人還是個平常,只是一個平常,再不多事了,再不會給別人找麻煩,給自己找麻煩——「更莫造新殃」,悟了的人就是這樣。
古人還有一句話:開悟以前如喪考妣,開悟以後還是如喪考妣。什麼意思呢?考是父親,妣是母親。開悟以前修行非常精進,念茲在茲,不敢懈怠,就像父母死了那樣地沉痛,就是人生的無明沒有突破,沒有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人生的大事沒有了畢,那種沉痛、精進,用如喪考妣來比喻。
那悟了以後是不是就應該歡天喜地、啥也不幹了呢?還是如喪考妣,還是那樣地沉痛、精進、不懈怠。宋代有一個大禪師永明延壽,他也是淨土宗的祖師。永明延壽禪師早期是修禪開悟,後來提倡念佛,提倡禪淨雙修。
他老人家開悟以後,每天的功課抓得很緊。具體數字我記不清,有一個數字是他每天念佛要念多少萬聲,念《法華經》多少部。有人曾經計算過,他修行的功課一天二十四小時下來,沒有空閑,基本上不休息。大家想一想,這不是如喪考妣嗎?這不就是所說的沉痛、精進的那種狀態嗎?
將開悟理解為修行的終點,可能是很多人會有的一個誤解,所以在這裡我們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境界。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境界就是菩薩道的境界,它是重重無盡,盡未來際的身口意業修行——「身語意業無有間斷」,「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都是無窮盡的時間、無窮盡的空間啊,在無窮盡的時空裡展開菩薩的各種善行,永遠不休息。
也許有的人說,那多辛苦啊!這正是我們的境界。我們沒有開悟的人,會覺得辛苦、覺得累,那是因為我們有所求,還有我執、我愛,所以我們在做那些事的時候就會累,希望早點結束,結束以後萬事大吉,躺下來睡大覺。
開悟的人突破了我執,自他不二了,所以他終日行,盡未來際、念念相續不間斷地利益眾生、修行,同時又像什麼事兒都沒有做,「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高高山頂立」是他的自受用,高山頂上,四顧無人,那樣地自在、空闊;「深深海底行」是他的他受用,就是盡未來際廣行眾善、利益眾生。念念不間斷地「深深海底行」,同時念念不間斷地「高高山頂立」,終日行,未曾行,這應該就是開悟之後菩薩們的境界。
我們要把心量打開,要發廣大心、長遠心。這個長遠心不是今生今世,是盡未來際。真正地把這樣的心發起來,說開悟、不開悟,都是多餘的。
祖師爺講了,我們什麼都不缺,最後不過是甕中捉鱉——甕中何曾走得了鱉啊!就是那罈子裡有一個烏龜,它跑不出來。你著什麼急啊?不要著急,早晚的事。它本來就是你的,一直都是你的。這就需要我們發長遠心、廣大心。另外,信得及這個法,信得及自己。